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古代 中日关系 诗词 古代中日关系



古代中日关系(有具体事例) 一、汉魏时期——中日关系萌芽 中国最早称日本为“倭”,战国时代的古地理书《山海经·海内北经》说:“盖国在矩燕南、倭北、倭属燕。”说明那时中国人还只知道日本的地理方位。到东

古代中日关系(有具体事例)

一、汉魏时期——中日关系萌芽 中国最早称日本为“倭”,战国时代的古地理书《山海经·海内北经》说:“盖国在矩燕南、倭北、倭属燕。

”说明那时中国人还只知道日本的地理方位。

到东汉班固写的《汉书·地理志》中,才明白地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乐浪是前汉武帝灭卫氏朝鲜后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立的四郡之一,乐浪海应指黄海及东海一带。

分为百余国的“国”,应该是部落或部落联盟。

据范哗《后汉书·东夷传》,后汉光武帝建武中元2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

光武赐以印绶”。

这是《汉书》以后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最早记录。

1784年,日本九州北部博多湾口的志贺岛发现了铸有“汉委奴国王”的金印一方,证明我国文献的真实性。

日本史学界认为“倭奴国”是“倭人权国”之意。

半个世纪后,后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年)倭国王帅升等献生口百六十人愿请见”(《后汉书·东夷传》),说明倭国已用生口(奴隶)作为国际贸易的交换品。

后汉末年,中国北方人民起义不断,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辽东太守公孙度割据称侯,拥有旧燕之地和乐浪郡,乐浪成为东北亚诸族交通中心

建安9年(204年)度子公孙康立,割乐浪南部设带方郡,统辖中日朝各族交往事宜。

康子公孙渊自称燕王(237年),阻断各族与中原交往,并联南方吴国。

景初2年(238年)司马懿奉魏明帝之命灭公孙渊父子,乐浪、带方二郡遂成为中日等国外交往来的枢纽。

就在此时,日本出现称为邪马台的女王国,同中国形成了密切的关系。

到女王卑弥呼统治时,邪马台国与中国往采有以下几次。

第一次:魏景初3年(239)卑弥呼迫使到带方郡,要求“朝献”。

经带方郡太守刘夏派吏将护送进京(洛阳),献男生口4人、女生口6人、斑布2匹2丈。

魏明帝授与卑弥呼女王“亲魏倭王”印,封使节以官职,还赐与黄金、五尺刀、铜镜、真珠、铅丹(红色颜料)及纺织品多种。

魏明帝沼书、印绥及礼物于正始元年(240)由带方郡使者送到日本。

这是中国使者第一次赴日。

第二次:正始4年(243)卑弥呼派使节8人到洛阳,献上生口、倭锦、绎青嫌、绵衣、帛布、丹木柑、短弓矢等。

魏帝齐王芳沼赐黄幢1顶,正始8年(247)由带方郡太守王顾送到日本。

这是中国使者第二次赴日。

第三次:正始8年(247)卑弥呼派使节载斯乌越到带方郡,诉说狗奴国男王卑弥弓与邪马台国相攻情况

带方郡太守张政等带去沼书及黄幢,出面调停。

这是中国使者第三次赴日。

第四次:正始9年(248)卑弥呼死后,女王壹与派率善中郎将掖邪狗等20人送张政等回国,献上男女生口30人,贡白珠5000孔、青大句珠2枚、异纹杂锦20匹。

卑弥呼女王遣使朝贡是为增强自己的实力,由此中国文化进一步传入日本。

金属制品的传入使日本的冶炼术迅速提高。

当时日本对中国输入的少量铜镜(三角缘神兽镜)已不能感到满足,开始自己动手制造。

于是以中国镜为范板,制造出国产“倭镜”即模仿镜,这点从倭镜大量出土可以证实。

据田中家统计,全日本出土的青铜镜有3000面,其中三分之二是倭镜。

铁刀的流入,无疑也推动了日本铁器的生产。

二、中国南北朝时期,大和国统一日本,中日之间形成朝贡关系。

公元3世纪末,以大和(今奈良)为中心的畿内地区,兴起了一个大国。

因位于大和地区,史称大和国。

大和国于4世纪末至5世纪初基本上统一了日本。

公元413年,即大和国在朝鲜战败后的第六年主动和中国建交,一直到公元502年,曾先后13次向东晋、宋、梁各朝遣使朝贡,请求册封。

自泰始2年(公元266年)至东晋义熙9年(公元413年)中国史书上中断近150年的日本朝贡记载重新开始,出现了中国史书上所谓的“五倭王时代”。

倭五王时代,大和国势力强盛,经济发展,对中国各种物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想通过朝贡来满足需要。

而当时朝贡是获得中国物品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尽管中国政权更迭频繁,但只要有可能就力图保持这种朝贡关系。

实际上,这不仅是进行贸易的一种方式,而且由于侵略朝鲜道到失败,日本想借中国的权威加强在朝鲜半岛的势力。

这一点在第五、第十一次朝贡中尤其明显。

中日通好后,中国文化不断地流入日本,为后来飞乌文化的形成带来很大影响。

三、隋唐盛世,日本屡派“遣唐使”大举学习中国文化。

随着部民制的衰落,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加深,社会危机日益严重。

日本皇室为汲取隋唐王朝统治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文化,多次遣使到中国和唐朝修好。

自舒明天皇2年(公元630年)至宽乎6年(公元894年)间,共任命遣唐使19次,其中成行并到达长安的有13次。

遣唐使团初期分乘2艘船前往中国,每船载120人左右,后期大抵乘4船同行。

使团成员利用在唐一年左右的时间,积极学习唐代科学文化知识

遣唐使还起到了贸易使团的作用

遣唐使还有—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送留学生和留学僧入唐学习,接他们学成回国。

所以说遣唐使对日唐文化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

遣唐留学生分为留学生和学问僧,一般从有才华的贵族子弟和僧侣中挑选。

留学生进入国子监所属六学馆之一,各自学习专业;学...

古代中日关系(有具体事例)

一、汉魏时期——中日关系萌芽中国最早称日本为“倭”,战国时代的古地理书《山海经·海内北经》说:“盖国在矩燕南、倭北、倭属燕。

”说明那时中国人还只知道日本的地理方位。

到东汉班固写的《汉书·地理志》中,才明白地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乐浪是前汉武帝灭卫氏朝鲜后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立的四郡之一,乐浪海应指黄海及东海一带。

分为百余国的“国”,应该是部落或部落联盟。

据范哗《后汉书·东夷传》,后汉光武帝建武中元2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

光武赐以印绶”。

这是《汉书》以后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最早记录。

1784年,日本九州北部博多湾口的志贺岛发现了铸有“汉委奴国王”的金印一方,证明我国文献的真实性。

日本史学界认为“倭奴国”是“倭人权国”之意。

半个世纪后,后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年)倭国王帅升等献生口百六十人愿请见”(《后汉书·东夷传》),说明倭国已用生口(奴隶)作为国际贸易的交换品。

后汉末年,中国北方人民起义不断,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辽东太守公孙度割据称侯,拥有旧燕之地和乐浪郡,乐浪成为东北亚诸族交通中心。

建安9年(204年)度子公孙康立,割乐浪南部设带方郡,统辖中日朝各族交往事宜。

康子公孙渊自称燕王(237年),阻断各族与中原交往,并联南方吴国。

景初2年(238年)司马懿奉魏明帝之命灭公孙渊父子,乐浪、带方二郡遂成为中日等国外交往来的枢纽。

就在此时,日本出现称为邪马台的女王国,同中国形成了密切的关系。

到女王卑弥呼统治时,邪马台国与中国往采有以下几次。

第一次:魏景初3年(239)卑弥呼迫使到带方郡,要求“朝献”。

经带方郡太守刘夏派吏将护送进京(洛阳),献男生口4人、女生口6人、斑布2匹2丈。

魏明帝授与卑弥呼女王“亲魏倭王”印,封使节以官职,还赐与黄金、五尺刀、铜镜、真珠、铅丹(红色颜料)及纺织品多种。

魏明帝沼书、印绥及礼物于正始元年(240)由带方郡使者送到日本。

这是中国使者第一次赴日。

第二次:正始4年(243)卑弥呼派使节8人到洛阳,献上生口、倭锦、绎青嫌、绵衣、帛布、丹木柑、短弓矢等。

魏帝齐王芳沼赐黄幢1顶,正始8年(247)由带方郡太守王顾送到日本。

这是中国使者第二次赴日。

第三次:正始8年(247)卑弥呼派使节载斯乌越到带方郡,诉说狗奴国男王卑弥弓与邪马台国相攻情况。

带方郡太守张政等带去沼书及黄幢,出面调停。

这是中国使者第三次赴日。

第四次:正始9年(248)卑弥呼死后,女王壹与派率善中郎将掖邪狗等20人送张政等回国,献上男女生口30人,贡白珠5000孔、青大句珠2枚、异纹杂锦20匹。

卑弥呼女王遣使朝贡是为增强自己的实力,由此中国文化进一步传入日本。

金属制品的传入使日本的冶炼术迅速提高。

当时日本对中国输入的少量铜镜(三角缘神兽镜)已不能感到满足,开始自己动手制造。

于是以中国镜为范板,制造出国产“倭镜”即模仿镜,这点从倭镜大量出土可以证实。

据田中家统计,全日本出土的青铜镜有3000面,其中三分之二是倭镜。

铁刀的流入,无疑也推动了日本铁器的生产。

二、中国南北朝时期,大和国统一日本,中日之间形成朝贡关系。

公元3世纪末,以大和(今奈良)为中心的畿内地区,兴起了一个大国。

因位于大和地区,史称大和国。

大和国于4世纪末至5世纪初基本上统一了日本。

公元413年,即大和国在朝鲜战败后的第六年主动和中国建交,一直到公元502年,曾先后13次向东晋、宋、梁各朝遣使朝贡,请求册封。

自泰始2年(公元266年)至东晋义熙9年(公元413年)中国史书上中断近150年的日本朝贡记载重新开始,出现了中国史书上所谓的“五倭王时代”。

倭五王时代,大和国势力强盛,经济发展,对中国各种物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想通过朝贡来满足需要。

而当时朝贡是获得中国物品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尽管中国政权更迭频繁,但只要有可能就力图保持这种朝贡关系。

实际上,这不仅是进行贸易的一种方式,而且由于侵略朝鲜道到失败,日本想借中国的权威加强在朝鲜半岛的势力。

这一点在第五、第十一次朝贡中尤其明显。

中日通好后,中国文化不断地流入日本,为后来飞乌文化的形成带来很大影响。

三、隋唐盛世,日本屡派“遣唐使”大举学习中国文化。

随着部民制的衰落,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加深,社会危机日益严重。

日本皇室为汲取隋唐王朝统治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文化,多次遣使到中国和唐朝修好。

自舒明天皇2年(公元630年)至宽乎6年(公元894年)间,共任命遣唐使19次,其中成行并到达长安的有13次。

遣唐使团初期分乘2艘船前往中国,每船载120人左右,后期大抵乘4船同行。

使团成员利用在唐一年左右的时间,积极学习唐代科学文化知识。

遣唐使还起到了贸易使团的作用。

遣唐使还有—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送留学生和留学僧入唐学习,接他们学成回国。

所以说遣唐使对日唐文化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

遣唐留学生分为留学生和学问僧,一般从有才华的贵族子弟和僧侣中挑选。

留学生进入国子监所属六学馆之一,各自学习专业;学...

急求有关中日友好关系的古诗词

据《世说新语?夙惠 载,晋明帝司马昭数岁时,父问曰: “汝谓日与长安孰远?”对:“日近。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后比喻向往帝都而不得至。

宋?辛弃疾《鹊桥仙 ?和范先之送祐之弟归浮梁》莫贪风月卧江湖,道日近,长安路远。

” 清?黄遵宪《车驾驻开封府》举首长安知日近,肯留河上再迁延。

古代诗词中日边一词有什么来历?

《世说新语?夙惠》“晋元帝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日边犹言天边。

指极远的地方

唐?李白 望天门 山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古时以日象征天子,故以日边比喻京都或帝王左右。

唐?顾况 《送韦秀才赴举》:“唯有残生梦,犹 能到日边。

”宋?辛弃疾《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看尊前飞 下,日边消息。

古代诗词中日下一词有什么来历?

中日历代交往史 汉魏时期:日本屡派使者朝贡 请求册封 据范哗《后汉书·东夷传》,后汉光武帝建武中元2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

光武赐以印绶”。

这是《汉书》以后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最早记录。

1784年,日本九州北部博多湾口的志贺岛发现了铸有“汉委奴国王”的金印一方,证明我国文献的真实性。

南北朝时期:统一日本的大和国向中国朝贡 大和国于4世纪末至5世纪初基本上统一了日本。

公元413年到公元502年,日本曾先后13次向东晋、宋、梁各朝遣使朝贡,请求册封。

中日通好后,中国文化不断地流入日本,为后来飞乌文化的形成带来很大影响。

隋唐时期:日本遣使大举学习中华文化 日本皇室为汲取隋唐王朝统治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文化,多次遣使到中国和唐朝修好。

自舒明天皇2年(公元630年)至宽乎6年(公元894年)间,共任命遣唐使19次,其中成行并到达长安的有13次。

宋时的经贸往来和元代交往的中断 延久4年(公元1072年),成寻及其弟子7人搭宋商船入宋,到天台山国清寺巡拜,还受到宋神宗的接见。

神宗委托成寻的弟子带给日本朝廷一封亲笔信和不少礼物,表示谋求睦...中日历代交往史 汉魏时期:日本屡派使者朝贡 请求册封 据范哗《后汉书·东夷传》,后汉光武帝建武中元2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

光武赐以印绶”。

这是《汉书》以后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最早记录。

1784年,日本九州北部博多湾口的志贺岛发现了铸有“汉委奴国王”的金印一方,证明我国文献的真实性。

南北朝时期:统一日本的大和国向中国朝贡 大和国于4世纪末至5世纪初基本上统一了日本。

公元413年到公元502年,日本曾先后13次向东晋、宋、梁各朝遣使朝贡,请求册封。

中日通好后,中国文化不断地流入日本,为后来飞乌文化的形成带来很大影响。

隋唐时期:日本遣使大举学习中华文化 日本皇室为汲取隋唐王朝统治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文化,多次遣使到中国和唐朝修好。

自舒明天皇2年(公元630年)至宽乎6年(公元894年)间,共任命遣唐使19次,其中成行并到达长安的有13次。

宋时的经贸往来和元代交往的中断 延久4年(公元1072年),成寻及其弟子7人搭宋商船入宋,到天台山国清寺巡拜,还受到宋神宗的接见。

神宗委托成寻的弟子带给日本朝廷一封亲笔信和不少礼物,表示谋求睦邻友好的意愿。

明朝时期的复杂关系: “倭寇”与“勘和贸易” 倭寇主要由镰仓时代以来西部一些名主、庄官、地头为核心的纯海盗帮以及武装商人集团和游民等构成。

他们在西部豪族的组织下,以对马、壹歧、北九州的松浦和濑户内海为据点,侵掠朝鲜半岛和中国大陆沿海地方。

从13世纪上半期至16世纪中期活动了300余年之久。

明末清初:丰臣秀吉两次战争及“锁国政策” 1592年和1598年,明朝军队在朝鲜两次打败丰臣秀吉的军队,打退了日本的侵略意图。

后德川幕府向明朝提出讲和恢复勘合贸易的要求,以谋结束丰臣秀吉以来对中朝两国的敌对状态。

明朝因倭寇及丰臣的侵扰,对日十分警惕,且国内形势不稳,厉行海禁,拒绝幕府要求。

但民间贸易始终在进行。

鸦片战争与明治维新 中日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 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的国力日渐强盛。

而此时的清政府由于腐败和外敌的入侵,国力日渐衰弱。

在日本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使下级武士陷于困境,他们不满政府,纷起叛乱。

日本政府为安定内部,决定转内征为外征,把士气转向国外,他们很自然地把目光转向中国,开始推行向中国侵略扩张的政策。

从1894年甲午战争到1945年二战结束的50年,成为中日关系史上不堪回首的历史,在中日关系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中国古代与日本关系

日本国,古称“大和”。

古代中国称日本为“倭”。

7世纪后半期起以“日本”为国号,19世纪末叶起称“大日本帝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改用现称。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是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弧形列岛,由九州、四国、本州和北海道四大岛及数以千计的小岛组成。

东和西南濒太平洋,西和北临中国东海、日本海及鄂霍次克海,与中国、朝鲜、苏联仅一水之隔。

总面积37万余平方公里。

人口12055万(1985),基本居民为大和族。

盛行佛教和民族宗教神道。

通用日语,首都东京。

古代日本(迄公元12世纪末)石器时代日本旧石器时代,亦称“无陶器时代”或“先陶器时代”。

其上限无确考,据推测,距今约20~30万年前;其下限距今约1万年前。

日本旧石器时代和亚洲大陆旧石器时代是并行的。

日本新石器时代文化称绳纹文化,因陶器有绳纹而得名。

其上限距今约9500年或1万年前(一说4500年前),下限为公元前3~前2世纪。

金石并用时代 继绳纹时代之后,日本于公元前3~前2世纪进入弥生时代,即金石并用时代。

这一时代的文化称弥生文化,因陶器出土于东京都弥生町(在今东京都文京区)而得名。

其下限止于公元3世纪。

在弥生时代,中国大陆的水稻栽培技术和青铜器、铁器等金属文化经由朝鲜传入日本。

原始氏族公社 日本石器时代是母权氏族公社阶段,绳纹时代是其繁荣时期。

绳纹时代后期和晚期的人口估计有12~15万。

人们多栖身于被称作“竖穴”的原始房屋里,靠狩猎和渔捞为生。

社会处于采集经济阶段。

狩猎使用弓矢,渔捞则使用鱼钩和网罾。

猎场、渔场和主要生产工具为公社成员所共有。

所有社会成员权利平等,实行共同生产和平均分配,无贫富贵贱之别。

进入弥生时代后,父权氏族公社逐渐取代母权氏族公社,原始公社制趋于解体。

日本人种和民族的形成 迄今日本考古出土的人骨化石很少。

1931年在兵库县明石市西八木海岸发现人类腰骨化石,后命名为“明石原人”。

1950年在□木县葛生町附近、1957年在爱知县丰桥市牛川町、1958和1961年在静冈县引佐郡三日町相继发现一些人骨化石。

据此推测,洪积世日本列岛已有人类存在。

关于日本人种和民族的形成,学术界一般推测日本最早的居民经由北亚和南亚两条路线来到日本列岛,经过长期混血,大约在弥生时代以前形成具有共同语言和风俗习惯的日本民族。

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弥生时代是日本文明史的开端。

由于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出现,特别是青铜器和铁器等先进生产技术的传入,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

弥生时代中期日本从原始公社制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

据中国《汉书》记载,大约公元前1世纪下半叶,日本列岛出现了百余个由村社首长统治的小部落。

这些部落曾定期派人向汉武帝在朝鲜设置的乐浪郡献上贡物。

后经长期兼并,至公元2~3世纪形成了规模较大的30多个部落。

据《后汉书》和《三国志》的《魏志·倭人传》记载,公元2世纪末至3世纪初出现了邪马台国。

邪马台国统辖约30个部落,成为部落联盟的盟主,已有统治机构和贫富、阶级差别,是日本奴隶制社会初期初具规模的国家。

该国女王卑弥呼在239年曾遣使到中国洛阳,魏明帝封她为“亲魏倭王”,授与金印紫绶。

其后继女王□与(台与)亦曾遣使向西晋王朝朝贡。

古坟时代和倭王统治 公元4~7世纪,日本历史称古坟时代。

因当时统治阶级大量营建“古坟”而得名。

坟丘形状多种多样,其中最有特色的前方后圆坟,是奴隶主王权的象征。

初期最大规模的古坟集中于畿内的大和地方。

这种奴隶主王权,日本史称“大和朝廷”,即“大和国”。

其统治者为日本皇室的祖先。

从4世纪下半叶到5世纪,古坟分布的地区逐渐扩大,这表明大和国家从东到西逐步实现国土的统一。

大和国家是以氏姓制度和部民制著称的奴隶制国家。

在倭王之下初步建立起中央和地方的官僚统治机构。

自4世纪后半期起,大和国家为掠夺奴隶和财富,开始向朝鲜南部进行扩张。

6世纪后半期起,由于父权家长制家族的发展,大和国家的统治阶级和人民之间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日趋尖锐。

加之,对朝鲜半岛侵略失利,奴隶主王权面临危机。

推古女帝的摄政圣德太子于7世纪初制定“冠位”十二阶和《十七条宪法》,抑制豪族,革新政治

是为推古朝改革。

对外,日本积极同中国开展外交,先后派遣隋使4次(600、607、608、614),积极吸收中国文化。

此时,倭王对外称号改为天皇。

古代天皇制的确立和律令制社会 592年推古女帝即位后,因帝都在飞鸟地方,故称飞鸟时代(592~710);710年元明天皇(707~715在位)迁都平城京(今奈良市)后,奈良时代(710~794)开始;794年(一说784),桓武天皇(781~806在位)迁都平安京(今京都市),到1192年建立镰仓幕府的400年间,史称平安时代。

在这600年间,日本处于天皇的最高权力统治之下。

从630年起的200多年间,为了向中国学习先进文化和典章制度,日本先后派遣唐使19次,实际到达的有13次。

这对日本古代的改革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645年日本发生“大化改新”,仿照中国唐朝的律令制度,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

大化改新完成了推古朝改革未竟的事业,从中央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