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教育均衡诗词 关于均衡饮食的古诗词



什么是教育均衡教育均衡,即教育均衡发展。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程度显著提高。教育均衡发展,是关系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战略问题。推进教育均

什么是教育均衡

教育均衡,即教育均衡发展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程度显著提高。

教育均衡发展,是关系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战略问题。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明确其中所包含的基本理论问题。

从宏观层面说,教育均衡指教育均衡发展;从微观方面说,教育均衡指课程均衡发展。

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法律制度

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

从个体看,教育均衡指受教育者的权利和机会的均等,指学生能否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均衡发展、全面发展;从学校看,教育均衡指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以及各类教育间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均衡;从社会看,教育均衡指教育所培养的劳动力在总量和结构上,是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达到相对的均衡。

当前人们关注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问题。

或者说,它主要涉及的是受教育者的受教育权利保障问题,教育的民主与公平问题。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就是在教育公平、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国家制定的有关基础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制定的有关基础教育法规、政策,都要体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思想,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群体之间的基础教育资源,必须均衡配置;各级学校和教育机构,在具体教育活动和教学活动中,要为每一个受教育者提供均衡的教育和发展机会。

从教育资源的配置看,教育的“硬件”设施,包括生均教育经费、校舍、教学实验仪器设备等的配置,教育的“软件”,包括教师、图书资料等的配置是否均衡;从教育目标看,包括学生能否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均衡发展、全面发展;从教育的功能看,是指教育所培养的劳动力,在总量和结构上,是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达到相对的均衡。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主要表现为“八大均衡”,即:入学权利和入学机会实现均等发展,其中包括有能力就读的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学生,都享有均衡的受教育机会;区域间实现均衡发展,即在省域之间、市域之间、县域之间、乡域之间统筹规划;城乡间实现均衡发展;校际间实现均衡发展,包括学校布局和规模均衡合理,教育经费投入、学校设备设施、师资配备、生均教育资源、学生生源的均衡等多方面;学生间实现均衡发展,包括校内各班级在设施、师资、生源和管理等方面的均衡;不同类别、不同级别教育间实现均衡发展,包括基础教育内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也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均衡发展;教育质量实现均衡发展,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水平和效果的均衡;教育结果在学校教育中和受教育者间实现均衡发展。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是学校的均衡发展,因为学校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实施机构。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教育均衡是指什么?

教育均衡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支配下,在教育活动中,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

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

从个体看,指受教育者的权利和机会的均等,指学生能否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均衡发展、全面发展;从学校看,指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以及各类教育间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均衡;从社会看,指教育所培养的劳动力在总量和结构上,是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达到相对的均衡。

教育均衡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

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对于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人们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是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义务教育作为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最应体现教育公平的领域。

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抓住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

近年来,在推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同时,党和政府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05年,教育部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转到均衡发展上来。

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将均衡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强调各级政府的法定义务。

《规划纲要》提出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目标和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

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如城乡、区域之间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区域内校际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短缺、辐射面窄等。

要以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为基本要求,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到新水平。

一是“提质量”。

在人人都有学上之后,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上。

促进均衡发展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根本,更加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从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解放出来,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二是“缩差距”。

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后,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上升为义务教育的主要矛盾之一。

促进均衡发展,就要大力加强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

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和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尽快形成城乡同标准、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对口支援制度,促进老少边穷地区义务教育发展。

很多地方为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如成都积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广东省-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广东省开展“千校扶千校”活动,组织发达地区100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口帮扶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收到良好效果。

三是“重配置”。

合理配置资源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措施。

陕西吴起县投入5亿多元统一全县建校标准,实现了办学条件均等化;安徽铜陵市鼓励教师跨校兼课、兼职,促进了高水平教师资源共享。

要从硬件、软件等各方面促进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

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取消设置重点校和重点班,统一学校公用经费和生均教育经费标准,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

实行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加强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四是“建机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要打破校际和城乡之间的分割,形成城乡和地区义务教育共同发展机制。

认真总结一些地方探索的学区管理、集团化办学、农村九年一贯制、示范性高中重点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初中等做法和经验,创新教育管理运行机制。

强化督导评估,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和激励机制。

还应注意的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搞平均主义,更不是一个模式办学,千篇一律、千校一面。

在大力扶助薄弱学校的同时,要鼓励优质学校继续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义务教育法对教育均衡化发展提出了哪些具体规定?

1、教育对象平等待遇。

凡具有中华人国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均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特别关注特殊群体的教育权利。

(1)经济困难群体,解决入学困难,减免书本费、寄读生活费。

(2)外来务工群体,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3)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保障他们的教育权和身心健康。

(4)体校、艺校的学生教育,要合法办学,并接受义务教育。

(5)新居民区学生上学,学校设置同步进行。

(6)分散居住地学生的教育,办寄读制学校。

(7)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到发达地区进民族校(班)。

(8)特殊教育,特殊教育学校,保证残疾人的教育。

(9)严惩不良行为、未成年犯或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教育,设置专门学校,并由政府保证经费的投入。

(10)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不得开除。

2、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1)办学方面。

A、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

B、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C、不得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

(2)经费方面。

A、政府保障机制,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在教师工资、公用经费方面有了可靠的保证。

B、县级财政向农村地区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

C、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D、国家组织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支援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3)师资方面。

A、采取措施发展教师教育。

B、县级均衡配置师资力量,校长、教师培训和流动,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

C、鼓励和支持城市学校教师和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民族地区任教。

认定教师资格,计算任教工龄。

D、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任教的教师享有补贴。

3、管理体制与监督机制。

(1)管理体制上强调省级统筹。

即: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

(2)政府督导、社会监督。

将教育均衡发展状况作为内容之一。

如何实现教育均衡?

如何实现教育均衡,本质上是一个财政问题,关键还是要钱。

不管在安徽阜南还是江西弋阳,农村学生“回流”都源于当地政府对义务教育的巨大投入,这些投入不断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水平,补齐了师资薄弱的短板。

这背后也有近年来国家层面实施“全面改薄”计划的影子。

即便在最贫困的中西部地区,学校的软硬件条件也大为改善,校舍成为这些地区最干净、最漂亮的建筑

看到农村学生“回流”的可喜现象之后,我们还应该意识到,当前城乡教育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放在大的教育背景下,这一问题恐怕更加严重。

国家贫困县广西凤山,去年没有一名考生达到重点大学投档线,在今年1133名考生中,达到一本线的只有两名,占比不到0.2%,这些数据折射出县级教育资源被抽空的现实。

对于仍然把考上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当作接受教育的重要目标、当作改变人生命运途径的多数农村家庭来说,改变现状尤其迫切。

...

描写“平衡”的诗句有哪些?

《漫作二首》(韩偓) 暑雨洒和气,香风吹日华。

瞬龙惊汗漫,翥凤綷云霞。

悬圃珠为树,天池玉作砂。

丹霄能几级,何必待乘槎。

黍谷纯阳入,鸾霄瑞彩生。

岳灵分正气,仙卫借神兵。

污俗迎风变,虚怀遇物倾。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

白鸠辞(李白) 铿鸣钟,考朗鼓。

歌白鸠,引拂舞。

白鸠之白谁与邻,霜衣雪襟诚可珍。

含哺七子能平衡。

食不噎,性安驯。

首农政,鸣阳春。

天子刻玉杖,镂形赐耆人。

白鹭之白非纯真,外洁其色心匪仁。

阙五德,无司晨,胡为啄我葭下之紫鳞。

鹰鹯雕鹗,贪而好杀。

凤凰虽大圣,不愿以为臣。

自咏(白居易) 形容瘦薄诗情苦,岂是人间有相人?只合一生眠白屋,何因三度拥朱轮?金章未佩虽非贵,银榼常携亦不贫。

唯是无儿头早白,被天磨折恰平均。

送陵州路使君赴任(杜甫) 王室比多难,高官皆武臣。

幽燕通使者,岳牧用词人。

国待贤良急,君当拔擢新。

佩刀成气象,行盖出风尘。

战伐乾坤破,疮痍府库贫。

众僚宜洁白,万役但平衡。

霄汉瞻佳士,泥途任此身。

秋天正摇落,回首大江滨。

四年冬以退居蒲之永(李商隐) 旭日开晴色,寒空失素尘。

绕墙全剥粉,傍井渐消银。

刻兽摧盐虎,为山倒玉人。

珠还犹照魏,璧碎尚留秦。

落日惊侵昼,余光误惜春。

檐冰滴鹅管,屋瓦镂鱼鳞。

岭霁岚光坼,松暄翠粒新。

拥林愁拂尽,著砌恐行频。

焦寝忻无患,梁园去有因。

莫能知帝力,空此荷平衡。

...

教育均衡是什么意思

由于历史原因,北京的教育确实不均衡,有些区名校如云,有些区的优质资源就比较少。

而办学水平的提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包括校风、师资力量、学生素质等等。

虽然北京市有很多好学校帮扶薄弱校的“手拉手”项目,但普通的学校要变成名校,是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的。

作文 《我所知道的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小呀小儿郎呀,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不怕风雨刮……”听着这首耳熟能详的《读书郎》,是否让您回想起了您的学生时代呢?我曾经听妈妈说,以前他们的教室可不像我们的那么明亮宽敞,而是小小的瓦房挤着50多名学生。

桌椅也不是全新的,是些旧木板钉成的木桌木椅,学费也不是一般家庭能接受的。

相比之下,我们幸福多了,这都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发挥的作用啊!我记得曾经发生过这么一件事。

“妈妈,妈妈!”刚准备上二年级的我急冲冲地跑进家门,手里拿着一张邻居大姐姐家给的宣传纸。

疑惑地问;“妈妈,这是什么?”我边说边把纸递给妈妈,妈妈接过那张花花绿绿的纸仔细地看,我也在一边看着,当时的我还小,只看懂了“免除学杂费”、“九年义务教育”几个字,原来这是一张九年义务教育的宣传单。

过了一会,妈妈转过头来高兴地对我说:“太好了,国家出台了九年义务教育政策,以后湉湉读书就不用花钱了!”说完,她笑着把我搂在怀里。

当时,我并不明白义务教育到底是什么?妈妈怎么那么高兴?这个疑问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

现在,我已经五年级了,通过老师发的《辉煌共和国》这本书,我知道了“义务教育”是法律规定的适龄儿童、青少年都必须参加,国家、社会、家庭必须执行的国民教育政策。

不收学、杂费,人民的负担减轻了,难怪当时妈妈那么高兴!“义务教育”这条基本国策,圆了许多孩子“读书梦”。

我看见过这么一幅画:一个女孩子扒在桌子上,大声地喊:“我要读书!”这呼声真令人震惊。

原来我国还有那么多失学儿童!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后,这些失学的孩子终于得以重返校园,与同学们一起玩耍,一起学习,共同进步了,这都是我国日益富强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九年义务教育”的春风已吹进了千家万户,我相信,有了“义务教育”后,中国一定会更富强,牡丹花会越开越旺。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手抄报内容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 1986年公布实施的义务教育法提出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2011年所有省(区、市)通过了国家“普九”验收,我国用25年全面普及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问题,为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明显差距,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

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对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决义务教育深层次矛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面落实责任,切实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措施,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二、明确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加强省级政府统筹,强化以县为主管理,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制。

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目标是:每一所学校符合国家办学标准,办学经费得到保障。

教育资源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开齐国家规定课程。

教师配置更加合理,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学校班额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消除“大班额”现象。

率先在县域内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域内学校之间差距明显缩小。

到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65%;到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95%。

三、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建立学校联盟,探索集团化办学,提倡对口帮扶,实施学区化管理,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推动办学水平较高学校和优秀教师通过共同研讨备课、研修培训、学术交流、开设公共课等方式,共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强学校宽带网络建设,到2015年在有条件的地方解决学校宽带接入问题,逐步为农村学校每个班级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开发丰富优质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重点开发师资短缺课程资源、民族双语教学资源。

帮助更多的师生拥有实名的网络空间环境,方便其开展自主学习和教学互动。

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在努力办好公办教育的同时,鼓励发展民办教育。

提高社会教育资源利用水平。

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图书馆、展览馆、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综合实践基地等机构要积极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公益性教育活动。

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和行业组织要努力创造条件,将适合开展中小学生实践教育的资源开发为社会实践基地。

教育部门要统筹安排学校教育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外活动。

学校要积极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实践教育,探索学校教育与校外活动有机衔接的有效方式。

四、均衡配置办学资源 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导向,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保障内容,提高保障水平。

中央财政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投入。

省级政府要加强统筹,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以及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各省(区、市)可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适当拓展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范围和提高服务标准。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省级政府要依据国家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和本省(区、市)标准,为农村中小学配齐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等器材,着力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妥善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服务人员配置问题。

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积极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

要采取学校扩建改造和学生合理分流等措施,解决县镇“大校额”、“大班额”问题。

五、合理配置教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