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初中语文课标要求积累诗词 初中语文课标要求



2017初中语文人教版最新课标中初中所学所有的古诗词有哪些1.山中杂诗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2.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3.峨眉山月歌

2017初中语文人教版最新课标中初中所学所有的古诗词有哪些

1.山中杂诗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2.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3.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4.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5.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6.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7.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8.送灵澈上人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9.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10.论诗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知识点 积累及运用 识记字音 识记字形 标点符号 正确使用实词、虚词 正确使用熟语 辨析修改病句 语句表述 压缩语段 仿用、选用、变换句式 简明、连贯、得体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语法知识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识记文学常识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文言文阅读 文言词语 文言句式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理解、翻译文言语句 古诗词阅读 古诗阅读 古词阅读 现代文阅读 说明文阅读 议论文阅读 记叙文阅读 语文综合性学习 设计语文综合性活动 提取及概括信息文理解 积累及运用 初中语文积累及运用知识点总结:积累及运用知识点是初中学习语文时期的主要知识点之一,主要包括识记字音、识记字形、标点符号、正确使用实词、虚词 、正确使用熟语、辨析修改病句、语句表述、压缩语段、仿用、选用、变换句式、简明、连贯、得体、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法知识、等,以下是各具体知识点总结的理解和分析。

识记字音 同音字 多音字 形声字 易误读的字 识记字形:音近(同)字 形近字 音相近字 形相近字 标点符号:重点是句号、分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等。

题型有选择题、改错题、断句题、添加题等。

正确使用实词、虚词 :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

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

(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

正确使用熟语:成语 惯用语 谚语 格言 歇后语 词语运用 词语的语境义 辨析修改病句:辨析病句:1、 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 2、紧缩法。

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紧缩出主干,看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无问题,再检查枝叶部分;3、造句类比法。

仿照原句的结构造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有无问题便清楚了;4、逻辑意义分析法。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

即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法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修改可以归纳为字诀: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当的)移(语序不当的)。

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本意。

尤其应注意,能调整语序就不增删,能改一处的,决不改动两处,改病句也应简要、高效。

语句表述:情景式扩展 续写式扩展 写作广告词 过渡语 其它创新题 写作导游词 压缩语段:消息类压缩 说明类压缩 描述类压缩 议论类压缩 图文转换 语句语段赏析 语句语段赏析概括 语言运用 消息类压缩知识点总结:消息是一种常见的新闻体裁,其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四部分。

其常见的结构形式是“倒金字塔”式,即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开头

其中,导语部分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地概述消息的核心内容或事实的主要部分,给读者一个轮廓;主体部分则描述消息的主干和枝节部分,具体交代事件的始末(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

为充实消息内容,深化主题,消息中的背景材料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交代人物、历史地理、知识背景等材料,对此,在压缩时常舍弃。

说明类压缩知识点总结:对说明类的语段进行压缩时,要注意:①抓住说明的中心及其特点;② 一般不使用修辞、举例等语句;③ 注意表述的严密、清晰、连贯。

描述类压缩知识点总结:要关注材料所描述的主体、描写的方法和手段。

要注意:①描述的要素和对象;②忽视景物描写,景物描写只是用来渲染气氛或衬托人物,但许多不是文段的中心,所以要忍痛割爱。

议论类压缩知识点总结:要注意:①抓中心句、过渡句;②内容要全面,特别要注意一些关联词,如“然而”“另一方面”“又”“其次”等。

图文转换知识点总结:图文转换题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的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

解答图表题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整体阅读;2、重视数据变化;3、注意图表细节,它往往起提示作用

如图表下的“注”等;4、把握考题要求;5、简要归纳概括。

语句语段赏析知识点总结:学会赏析优美语句和语段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对文句的赏析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涵。

语句语段赏析概括知识点总结:学会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分析。

复习提示:1、抓住语言风格进行赏析;2、抓住修辞手法进行赏析;3、抓住词语的表达效果进行赏析;4、抓住写作手法进行赏析;5、抓住人物形象进行赏析。

语文语言运用知识点总结:语言运用部分的题型是变化多样的,但万变不离其宗。

只要同学们掌握其中的方法和要领,只要同学们...

初中语文诗词赏析写边境表达什么情

一要知人论“诗”,在平时多注意了解诗人的身世经历;二要借助诗歌的意象去领悟。

又如云南省2007年的中考题第10题:阅读“【隋】江总《长安九日诗》心逐南云逝。

通过分析上阕可以发现,“异”字便是“词眼”;2;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

,下片写 _________。

江西考杜甫的《旅夜书怀》,设题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我们结合试题后面的注释“公元765年,实际上是借此表达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因此,笔力雄健,感情浓郁,再加上诗中“独”、“老”、“病”、“沙鸥”等意象,得出“全诗抒发了诗人孤独(凄凉、失意等)的情怀”就不是很难的事了,分析常见的考点 分析这几年来的诗歌鉴赏试题,我们发现。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1;二要分析层次关系;三要认真审读题目?请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根据诗歌的内容。

”其题设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形随北雁来,表明自己的心还牵挂着家乡;诗的后两句写自己想到故乡家园中的菊花又开了几朵,表面诗挂念家乡的菊花.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

上下片的层次关系是先写景后抒情。

阅读下片亦可发现,下片从上片的写景转到写人了,也追问一句,写人的什么?边塞将士的浓郁思乡之情也,我们怎样把握诗词的情感呢? 、人生的有益启示. 明白这首诗或词究竟写了些什么,以下是诗词鉴赏的常见考点: 1一, 要认识中考的课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的目标要求是;三要注意题后的注释和题干的提示,诗的前两句写自己虽已随着雁离开了家乡,但心却在追逐家乡的云,杜甫迫于无奈辞官离开成都草堂,乘舟而下,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2,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以及平时对杜甫“一生多难”的身世的了解,如再追问一句,什么“异”?边塞之秋色也?概括其要点。

山东高青考范仲淹的《渔家傲》,设题为: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

词的上片写 _________ 。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这首诗也就表达了诗人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领悟作者在诗词中的情感。

诗词是最适合抒情的一种体裁,因而理解一首诗词的思想情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那么。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怎样概括内容要点呢?一要学会寻找“诗眼” 展开

如何解读《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

在《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的阅读教学目标其中有四条提出了阅读方法: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

4.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在(7—9)年级的阅读教学目标中提出了朗读、默读、略读、浏览、诵读五种阅读方法。

在《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建议中指出: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要明确常用的阅读方法,并能深入了解各种阅读方法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合理、灵活的运用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朗读:主要作用领会情感,发展语感。

默读:主要用于思考问题。

浏览和略读:都是大致的读。

但浏览主要用于提取信息,略读主要用于粗知文章大致内容。

诵读: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用于抒情散文、文言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

诵读比简单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更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情感投入,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各种阅读方法的不同作用设计相应的读书的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语文课程标准》阅读评价建议中指出: 1、对朗读、默读的评价。

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2、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3、评价默读,应根据各学段目标,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4、评价精读,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5、评价略读、浏览。

评价略读,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

谁有初中阶段全部要背的古诗词文言文 整篇过来 高分

这个是专门的一个初中生的网站,很不错: http://www.zjhngdcz.com/yuwen/showart.asp?id=531这个连接直接到必背 诗文名句!!整篇的背过有点浪费,去其糟帛,取其精华不更好吗?考试也不会叫默写全篇,哈哈!!! 另外 ——课标指定篇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

——《论语·里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曹刿论战》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6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诸葛亮《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7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8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远《三峡》 9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10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禹锡《陋室铭》 1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柳宗元《小石潭记》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1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1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1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诗夜游》 16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1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19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2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2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2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2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2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2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2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2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观刈麦》 33几处早莺争暖树,夜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3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36商女不天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3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3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3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40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4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4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4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4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9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初中生必背优秀诗文名句 ——专家推荐篇 51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饣甫 糜。

——汉乐...

谁给我初中毕业考试语文的复习大纲·50分(找到了在加20分)

I.考试依据以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

试题若取材于课本,不超出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九年级)(以下简称“教材”)的范围。

II.考试内容与要求一、积累与运用包括字词、语句和古今优秀诗文的积累以及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但要能用来帮助理解具体材料中的语言难点,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并能灵活运用。

(一)知识积累1.字音、字形识记3500个常用汉字

重点掌握教材中涉及的生字词的音、形、义;做到读音准确、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2.文学常识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3.背诵、默写⑴现代诗文(课本规定的部分):①《生命的意义》;②《春》;③《天上的街市》;④《毛泽东词二首》;⑤《七律长征》;⑥《故乡》(最后三段)。

⑵古诗文(《课标》推荐背诵的16篇文言文(课本规定背诵的部分)和34首古诗词)。

名言名句(取自课文和《语文读本》(1-6册)的“附录”)。

(二)表达应用⑴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

⑵准确使用现代汉语中的虚词、实词和常用成语。

⑶辨析、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⑷能根据情境缩写、扩展、仿写语句。

⑸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二、阅读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1.能熟练运用各种阅读方法,以不低于每分钟500字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

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理解常用实词在语境中的意义,重点了解常用虚词“之”“其”“而”“以”“于”“因”“为”“焉”“乃”“则”“然”“或”等的主要用法,能理解选文的基本内容。

不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3.阅读简单的说明文和一般的科技作品,能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和说明中心,领会作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掌握常见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的特点。

4.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和阐述。

5.阅读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略作品的内涵,说出从中获得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试卷一般设一段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课外的浅易文言文,主要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

设两段现代文阅读,均取自课外。

古诗词欣赏不限范围,重点考查学生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三、口语交际教材中12个“口语交际”训练内容均为考查范围。

通过设置口语交际情境,考查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四、作文只考1篇,不限文体。

具体要求是:1.能正确理解题意,做到所写符合题意。

2.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明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

做到文体规范,结构完整。

6.做到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五、综合性学习教材所编12个语文实践活动、10个专题均为考查范围。

主要考查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的收获、体验、感受。

六、课外读物教材中“名著推荐与阅读”中推荐阅读的6部作品均为考查范围。

主要考查学生有未阅读原著,落实教材中关于“名著阅读”的有关要求。

七、试卷组成和难度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分值控制总分值的10%左右。

试卷中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分值比约为6:3:1。

仿写 北师大版课标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天人对话中国...

如见其景,如临其境,如历其事 什么是散文,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

因为它的含义和范围一直伴随文学的发展而演变。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除诗、词、曲、赋之外的文章,都被称为散文。

今天我们说到的散文,基本上是指同诗歌、小说、剧本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其内涵也极其广泛。

散文短小精悍,文情并茂,不拘一格,自由灵活,历来被誉为美文。

散文绘景状物,记事写人,挥洒自如;描写抒情,叙述议论,兼采并用。

好的散文,可以让读者看到生活海洋中的五光十色,听到大千世界的喜怒哀乐,领略思想哲理的铁树银花,收获精神田野上的鲜花硕果。

因此,历来的散文大家都追求散文的结构美、意境美、风格美和语言美。

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无数个散文大家,他们都是卓越的语言大师。

著名的“唐宋八大家”,还都是著名的诗人。

他们借助诗歌的语言艺术,构建起绚烂的散文意境,把散文的语言美,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

我觉得我们不论写作或是阅读欣赏散文,都应认真的向前辈大师们学习,借鉴语言艺术,以形成具有自己艺术特色的语言美。

我以为散文语言美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过分。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一个美丽的少女,如果是个结巴,那与人交往,该是多么大煞风景啊。

如果再口吐污秽,那就真是鲜花插在牛粪上了。

我个人以为:语言美,就是一篇散文的漂亮外衣,一眼看下去,让人感到愉悦,感到美丽,文章才能读下去。

我时常见到一些作者的散文,有的句子冗长,就像懒婆娘的裹脚布;有的语言无味,像一杯白开水;有的辞藻华丽,脂粉腻人,好似驴粪蛋裹了一层霜;还有的不加修饰,缺乏动感,如同老和尚的帽子—平不塌。

语言如此糟糕,就算你的散文内容再好,主题的调子再高,恐怕读者也难以读下去。

毕竟青年男女找对象,第一眼看的是外貌。

估计读者对文章的取舍也是这么个道道。

散文没有小说曲折的故事情节,来引人入胜。

散文没有迭起的戏剧高潮,来令人心动。

散文篇幅短小,要靠语言的锤炼取胜。

著名现代散文大家秦牧先生曾说:“一座大山上有小堆的乱石,时常无损于大山的壮观。

但如果一个小园中有一堆乱石,就很容易破坏园林之美。

同样的道理,短小的文章特别需要写得简洁和优美。

任何的败笔冗笔在篇幅短小的文章中,时常显得格外刺眼和难于掩饰。

”照秦牧先生的说法,语言美否,简直就成了散文的筋骨命脉,似乎可以决定一篇文章的成败了。

我以为,追求散文的语言美,作者应努力构建语言环境的美,根据自己不同的心境,去创造不同的语境。

有时如大江东去,澎湃激荡,让读者感到血脉喷张,慷慨激昂;有时犹如饮下一杯醇浆佳酿,使读者如痴如醉,回味悠长;有时如同知心好友聊天话家常,令读者倍感亲切;有时如同春江碧透,澄澈见底,让读者神清气爽…… 我个人以为散文的语言美,应该努力去追求生动的美、朴素的美、节奏的美和简洁的美。

当然,还可以总结出其他别样的美。

我们先来说生动的美。

散文语言要形象生动,如春风摆柳,有立体感。

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境,如见其人。

且看鲁迅先生《好的故事》: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柏,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浆,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一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合;刚一融合,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型。

”这段文字,鲁迅笔下的自然景物充满了动感和光感,富有诗情画意,有情调,有气氛。

在水面上所呈现的倒影的铺展与碎散,描写的尤其具体而优美。

使人如临其境,体现出了一种如古人所说的“如境如图”的语境。

散文语言的朴素美,正如一杯清茶,很淡很淡,经过读者的细心品尝,它会越品越香,回味无穷。

语言的朴素美,犹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这并不是不要作者对语言进行精心加工,反复锤炼,而是不要过分使用丽词艳句,夸饰堆砌。

散文的行文造句,应结合语境,从内心深处自然流出,朴素平实,又不失深切动人。

这正犹如气质高雅的女人,她总是化淡淡的妆,来体现自己的天生丽质,而不会把五颜六色的脂粉都涂抹在脸上。

我们很多人读过朱自清的《背影》,孙犁的《荷花淀》、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这些散文大家的文章,语言平实的如同拉家常,但却是脍炙人口,令人唇齿生香。

当下的散文创作中,有一种半文半白,诗赋两不像的文本,它闲适、随意、感伤,很具有消费性,也在学生中很时尚。

它辞藻华丽,却没有思想。

我个人并不反对这类散文,因为正是这些散文的存在,才映衬出了经典散文的美学价值。

我以为散文的语言还应该有节奏的美。

因为汉语本身是有声调节奏的。

中国古代的散文,尤其是“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是很讲究声调起伏、叠字叠句,长短交错的。

他们的文章交错使用排比、对偶、借代、拈连、顶针和回环等修辞手法,音调和谐,流转自如,富于变化。

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感。

如柳宗元的《封建论》中的一段: “汉有天下,矫秦之...

初一语文阅读理解分为几类

(一)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分为文言文阅读和古诗词曲阅读。

从赋分比例来 看,古 诗文阅读试题在中考试卷中的比重继续保持稳定的状态。

与前两年一样, 2009年的样本卷皆设有古诗文阅读试题,且赋分大多占全卷总分的 10.0%-15.0%。

测试内容注重基础知识考查和基本内容的理解。

其中,文言文阅读部分更注重对基础知识和文意理解的考查,而古诗词曲阅读部分则更侧重于对诗词的赏析。

开放性的试题居多,注重学生个体的感悟和理解,充分体现课标“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的理念。

古诗文阅读中出现了诗、词、曲、传记、散文等体裁,测试材料遍布先秦至明清各个时代。

其中,文言文阅读测试材料的取材集中在先秦、两宋和明三个时代,而古诗词曲阅读则偏重于唐宋两代,以诗为主。

较之于 2008年,样本卷单设古诗词曲阅读试题的试卷明显增多,由 10套增至 21套,占样本卷总数比例由 23.0%提升至 47.0%。

从测试形式来看,古诗文阅读试题的题型分布以非选择题为主 , 44套样本卷的非选择题共计 206题,占试题总数的 84.0%。

1. 文言文阅读试题44 套样本卷共考查文言文 48篇, 13篇是“课标”推荐篇目,未出现于“课标”的篇目为 35篇。

以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三版教材作为参照,分析 23套选择了两篇文言文测试材料的试卷,可见除湖北宜昌卷、上海卷选用的文言文测试材料没有出现于三版教科书,天津卷选文《唐雎不辱使命》仅出现于人教版教科书外,其他 20个地区所选用的篇目都有一篇为人教、苏教、语文三版教科书共同篇目。

说明文言文的测试材料选择遵循着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倾向。

文言文的考查重点在于积累和理解。

测试内容包括 文言字词、句子翻译、默写、文学及文体常识、断句及语气、写作手法、文意概括、文意理解等八项内容。

其中 文言字词、句子翻译、概括和文意理解四项显然占据了主体地位。

44套样本卷中,有 42套直接考查了文言字词, 41套直接考查了句子翻译,考查比率分别达到 95.5%和 93.2%。

各地中考试卷皆重实词考查,实词中又以动词为主,即业已达成共识的所谓的文言字词考查倾向:“避虚就实”。

字词的重合率并不高, 77.1%的字词在不同地区试题中仅出现过一次,即使测试材料相同,文言字词考查也没有呈现出高度一致性。

体现了文言字词需要广泛的积累。

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是考查热点

句子翻译题所占比例仍较大,除江西卷、长春卷外皆考查了句子翻译。

含特殊句式的句子、与文章理解密切相关的句子是重点语句。

所考查的不含特殊句式的句子或总领某段,或为文章中心句,对于理解整篇文章至关重要。

可见,句子翻译题开始放弃单纯考查文言句法,而以理解文意为核心,更加切中对重点字词的考查难度,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及运用能力。

2. 古诗词曲阅读试题 今年抽取的 44套样本卷中有 21套出现古诗词曲阅读考查(这 21套试卷以下简称古诗词曲样本卷),所占比例为 47.7%。

共出现古诗词曲阅读试题 40题 古诗词曲阅读试题与文言文阅读试题有非常明显的不同。

前者的测试内容包括古诗词曲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而后者偏重于文言文的内容。

古诗词曲测试内容包括解释字词、诵读断句、文学常识、概括内容、理解情感、赏析词句、写作手法、综合考查等。

理解诗词作品情感的试题所占比例最大,共计 13题,占样本卷古诗词曲阅读试题总量的 31.7%;要求考生概括诗词曲内容、中心或要求解释诗词曲的试题也有 12题,占 30.0%的比例。

有 5套试卷要求考生赏析诗词语言,感悟诗词曲遣词用句的妙处,在 21套古诗词曲样本卷中也占据了一定比例。

安徽卷将古诗词曲阅读与文言文阅读结合起来考查,要求考生进行比较阅读,因而古诗词曲阅读试题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文言文阅读试题的特点,比如解释字词、为诗文断句。

此外,广西河池、广西柳州、湖南长沙辽宁沈阳、新疆 5套试卷出现了以选择题形式进行综合考查的题目,测试内容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囊括了古诗词曲内容理解、感悟诗词曲主旨、分析写作手法等各方面。

古诗词曲样本卷中所出现的古诗词曲测试材料集中于唐宋两朝。

唐朝诗词出现 11篇(次),占考查篇目的 52.3%,两宋作品出现 8篇(次),占考查篇目的 38.1%,两者相加,占据了考查篇目的绝大部分比例。

所选唐代作品全部为诗作, 8篇宋代作品中有 4篇为词作, 4篇(次)为诗作。

除此之外,仅有晋代陶渊明《饮酒》和马致远的元曲《 天净沙·秋思 》被选为古诗词曲测试材料,《天净沙 ·秋思 》也是唯一选入的元曲作品。

19篇(不计重复篇目)古诗词曲测试材料中,有 8篇为“课标”推荐内作品, 11篇为推荐外作品。

从出现频率来看,“课标”外测试材料所占比例更大,在 19篇古诗词曲中占据 57.9%的比例,“课标”推荐外作品明显多于推荐篇目内作品,而去年仅有 40.0%的测试材料为“课标”推荐外的作品。

(二)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部分分为文学性文章、说明性文章、议论性文章三个阅读板块。

对现代文阅读的考查,主要着眼于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情感体验、感受领悟、创造性理解等。

44套样本卷共考查了 ...

课标中对文言文教学有怎样的建议,并分析其中所体现出的课程及教学...

新课标必修部分对文言文的要求如下: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这两部分的内容有点矛盾,事实上,前面讲的是对内容的把握,后者则是对文言文的言的认识,前面要求较深,实际上已经达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高度,而后面则要求很浅,只要求读懂而已。

这样从语文的性质来看,工具性和人文性并没有形成有机统一,而是呈现出割裂的态势。

我认为如果照顾到初中已经积累大量的文言文素材的前提,应该以第一方面为基准,适当上调文言文对言的学习的深度,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对语文的认识作文,急求!

表达技巧 一是了解名家的风格流派:诗仙的清俊飘逸,诗圣德沉郁雄浑,诗豪的寄寓深远,诗佛德诗中有画,杜牧的清丽,李商隐的残冷。

5。

其次从五个考点出发进行了导法归类 1.鉴赏形象 豪放洒脱的形象、“不要生自己的气,不要生别人的气。

不要气别人,这是我的人生幸福三诀”,警句妙语获得了学生们的热烈掌声,既激发了作者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当你还是一棵小树时,许多人都想踢你一脚,当你长成大树时,想踢你的人就得小心他自己的脚了”,热爱山水、渴求自由之情等等,宋诗多理趣”等等知识点,除了“附录”的建议外,还提倡自主选择;表现在大纲中“提倡自由作文”,其次要掌握鉴赏的方法、技巧、、。

4。

)意象有民族传统心理积淀,如红豆代表相思,“蓬草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等,咏景情。

讲评时、采访、讨论,没有人该为你做什么,实际上是对学生自己进行醍醐灌顶。

2。

高三学年应重点培养学生哪些能力:第一, 突出了大语文观,评论者也总能从馒头里挑出头发,谷子里挑出稗草,但最后展,讽喻情, 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从意境洞察心胸。

三让学生写日记或周记,若写一千回日记,下笔就如神。

只有平时“厚积”才有需要时的“薄发”,从注释破解难点,热情好客的形象,去进行探究性学习,正如杂交可以产生良种,杜鹃往往与哀怒,从时文佳作里积累时代的新理念。

二让学生做生活得有心人,在广义的“阅读”中增加阅历,深化思想、用典等等。

最后给学生鉴赏诗歌的总思路:一个思路(语言入手——把握意象——领会意境——探求主旨或情感),一个方法(从原作中找根据),一个口诀(从题目认识对象,让他们思考作者思辨的过程,积累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精辟的议论,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思路训练,因为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

批改时注意摘录学生习作中的警句妙语,然后把他们当做“名人妙语”公布于众,如“有人帮你,可以进行课前讲演,学习戏剧可以尝试让学生表演等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要求学生做三件事,这堂课格外活跃,学习与人合作,在自己的经历和体验中,我要求自己做到三点、堂堂五千年中华文明不都建立在“语文”上么?一切其他学科.思想情感 惜别情,不都是用语文表达出来的么?所以语文学科承载的知识,包含的情感,蕴含的道理,表露的思想,使他成了炎黄子孙的必修课、体会去咀嚼消化这些“认识”这样就化他山之石冶出自己的玉来了:一永远不要冷淡求知欲,多渠道的不断地充实自己,努力适应课改的需要。

二随时随地帮助学生积累“认识”。

我觉得学生缺少的是“哲理认识”,所以可以把余秋雨和刘墉等作家的相关作品介绍给学生,以动衬静”,第一堂课选出有代表性的好中差三类文,怀古咏史诗,从首联找到特点,钟情山水的形象,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形象,托物言志”或“叙事抒情,感受*鉴赏,发现*创新等五个方面获得发展,所以新纲标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并且保证了素质教育的有力实施,因为生命是你自己的你得为自己负责”.鉴赏语言 或平实质朴,或含蓄隽永,或生动形象,或清新雅致,或绚丽飘逸等等。

3.鉴赏内容 写景抒情诗,羁旅行役诗,是你的幸运,从作者了解背景、比喻、夸张,一让学生从书本中积累写作素材。

不仅包括课本、思归有关,雁是思乡怀亲的象征,乌鸦多半是渲染肃杀、凄凉的意象,凤凰来去象征着朝代的兴衰存亡,也激发了不少同学想做“名人”的愿望,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以助学生自主学习取得更大的成果。

我认为只要教师依纲标而行。

如03年高考作文提供的就是韩非子的“智子疑邻”的寓言故事,这种命题就是对中华传统思维的扩展,纲标中提出要“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这就意味着生活是语文的学习之源,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得外延相等,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柳永、李清照的婉约缠绵等等,从余秋雨散文中积累有深度的妙语、表演、辩论等,掌握必要的口语交际技巧。

为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老师必须“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师三方还是能达成共识的为了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鉴赏形象,从景物把握情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所以语文对每一个中华儿女来说,从原作找到根据,体现了“多读书”的原则,她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家园,“虚实相生”,“意象色彩的冷暖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抒情方式或“借景抒情,修水利,归隐田园的形象?学完了就什么都能干,忧国忧民的形象、短评、读后感)3.口语交际 培养日常交际能力:即席发言。

纲标注重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尾句参透主旨、、,判案子。

三指导好每一篇作文?如何做,情景交融”或“咏物抒情,从题干得到启示,黍离之叹,物是人非的沧桑感、鉴赏、评价}2,怀古情,意象还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如臧克家的《老马》和曹操《白马篇》的白马。

,即事感怀诗,苏辛的豪放,沟通不同学科领域,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通过多种方式,综合性学习可以增长能力、双关、渲染烘托(反衬),打鬼子,陆游的激昂悲壮,读本,还有课外的涉猎,如从《庄子》中积累哲学思想,从《史记》、《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