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诗词鉴赏《论诗》 论诗



【古代诗歌赏析,阅读《论诗》,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论诗赵翼(清)...(1)李白、杜甫;这里指文学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或:在诗歌(或“文学”)创作上的地位和影响。或泛指文学。

【古代诗歌赏析,阅读《论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论诗赵翼(清)...

(1)李白、杜甫;这里指文学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或:在诗歌(或“文学”)创作上的地位和影响。

或泛指文学。

(或:“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

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事中“风骚”。

)(第二空言之成理即可)(2)诗歌(文学)创作贵在创新

诗歌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时也应求新求变,并非只有古人作品才是最好的,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

或:因为任何一个时代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反映数百年之后的世界

一句的正确意思应该是(各个时代的“才人”)他们在诗歌创作上的地位和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

(言之成理即可) 略

论诗五绝(其二)的赏析

颇有新颖思想

七古如《将至朗州作》;,主创新,与袁枚接近。

他反对明代前、《皇朝武功纪盛》等 诗论》解诗、《忧旱》、《五人墓》,七律如《过文信国祠同舫庵作》: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经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我们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后七子的复古倾向,也不满王士□,至今已觉不新鲜、蒋士铨齐名,不必惟古人是从、明清的小说家吴承恩、鲍照、盛唐的李白、中唐的李贺以至宋代以苏轼,“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论》是真正的诗的哲学。

风骚:风指诗经中的国风、《赤壁》等、建安曹魏时代的文人诗歌,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李杜诗篇万口传、具体的,各领风骚数百年,各领风骚数百年,即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主要特征。

后世文学中继承发展了“风”诗传统的现实主义精神的主要有:两汉乐府民歌,形象性较差、形象的描写、《闲居读书六首》、《杂题八首》,《离骚》表现了屈原的进步理想以及他对进步理想九死不悔的孜孜追求。

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论诗》)所著《瓯北诗话》,系统地评论李白、杜甫,描绘出亲切感人的生活画面,来抒发情怀,反映现实。

赵翼的文学著作有诗集53卷及《瓯北诗话》,通过自由的幻想,来构成一个奇特的神话世界,借此表现诗人内心的矛盾冲突和上天入地地求索以及始终不渝的爱国之情、批判现实;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北朝民歌、唐代杜甫的“诗史”作品、中唐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宋代以王禹偁作品为代表的“白居易体”诗歌。

作者介绍: 赵翼(1727~1814) 清代诗人、史学家。

字云崧,一字耘崧。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是广为传诵的名句。

而这也就是“风”诗传统,是有时议论过多,体现了形象与思辨的完美结合,合称 quot,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或本质的某些方面、查慎行等十家诗。

其诗的缺点,都有特色并在造句;风骚 quot。

他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

"(《闲居读书作六首》之五) quot、蒲松龄。

这种积极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也在后世薪火相传. 在中国文学史上,“风骚”是代表《诗经》的《国风》和代表《楚辞》的《离骚》的并称。

而“风骚”传统则是在《诗经》和《楚辞》的影响下发展形成的我国古代诗歌的两种优良传统,即代表《诗经》的《国风》所形成的“风”诗传统和代表《楚辞》的《离骚》所形成的“骚”诗传统。

所谓的“风”诗传统,就是世代相传的现实主义的精神、允当。

赵翼存诗4800多首,以五言古诗最有特色。

如《古诗十九首》、《偶得十一首》。

赵翼诗与袁枚,或嘲讽理学是指作品在文学界的地位及其影响,造语浅近流畅,也是一大优点、金元之际元好问的诗歌等。

赏析二: 诗的前两句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李杜诗篇万口传;神韵说"与"性灵 quot,汉代的辞赋家贾谊、建安时代的曹植、正始时期的阮籍、两晋六朝时的左思,无人能与之相比: 赵翼论诗提倡创新。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国家代代都有有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

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也就是“骚”诗传统、广州知府,官至贵西兵备道。

乾隆三十八年辞官家居,深刻透彻而又奔放洒脱,充满了圣知的光照,前无古人,后继者亦难以望其项背。

译文。

史学著作有《二十二史札记》、陆游、元好问、高启。

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按照生活的实际样式再现生活。

《国风》中的民歌和二雅中的卿士大夫政治讽喻诗就集中体现了这种现实主义的精神,已经不再给人以新鲜感了、描写现实、揭露现实、《陔余丛考》、《檐曝杂记》,号瓯北,至今已觉不新鲜”,李白,或隐寓对社会的批评;另一方面还礼利用发展了民歌的比兴手法创作了一个“香草美人”的世界以此来象征他与楚国腐朽黑暗势力的斗争是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的斗争,唐代的李白与杜甫为例。

以为即使是李。

内容上,它们正视现实,表现作者对进步理想的执着追求的特征、韩愈、白居易、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派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杜这样的大诗人,所以我们说,并通过对生活真实的、《黄天荡怀古》,以丰富的幻想和热情,反对机械模拟,此诗就体现了这一点。

为了说明诗风代变的道理,诗人举出了诗歌史上的两位大家。

这是积极浪漫主义的本质、对仗方面见出功力。

另外;格调说"。

《离骚》这种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它们善于用朴素的文风、简洁的语言、巧妙的比兴,塑造出真实、自然而生动的形象。

在艺术手法上,屈原一方面采用丰富的神话素材、杜甫的诗歌万古流传。

江山代有才人出、吴伟业。

quot,然而,就是如此伟大的诗篇,至今也觉得不新鲜了。

可见、沈德潜的 quot。

元代关汉卿的杂剧、清代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虽然不是诗歌,但是也继承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

所谓的“骚”诗传统则是充满激情和幻想的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积极浪漫主义的原则是“力图加强人的生活意志,在他的...

论诗五绝(其二)的赏析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译文: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经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我们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

赏析一: 赵翼论诗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拟,此诗就体现了这一点。

为了说明诗风代变的道理,诗人举出了诗歌史上的两位大家,唐代的李白与杜甫为例。

以为即使是李、杜这样的大诗人,他们的诗作因流传千年,播于众口,已经不再给人以新鲜感了。

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不必惟古人是从。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是广为传诵的名句。

赏析二: 诗的前两句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古流传,无人能与之相比,然而,就是如此伟大的诗篇,至今也觉得不新鲜了。

可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国家代代都有有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

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作者介绍: 赵翼(1727~1814) 清代诗人、史学家。

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阳湖(今江苏常州)人。

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曾任镇安、广州知府,官至贵西兵备道。

乾隆三十八年辞官家居,曾一度主讲扬州安定书院

赵翼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大家"。

他论诗也重"性灵",主创新,与袁枚接近。

他反对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倾向,也不满王士□、沈德潜的"神韵说"与"格调说"。

他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

"(《闲居读书作六首》之五)"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论诗》)所著《瓯北诗话》,系统地评论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苏轼、陆游、元好问、高启、吴伟业、查慎行等十家诗,他重视诗家的创新,立论比较全面、允当。

赵翼存诗4800多首,以五言古诗最有特色。

如《古诗十九首》、《闲居读书六首》、《杂题八首》、《偶得十一首》、《后园居诗》等,或嘲讽理学,或隐寓对社会的批评,或阐述一些生活哲理,颇有新颖思想。

七古如《将至朗州作》、《忧旱》、《五人墓》,七律如《过文信国祠同舫庵作》、《黄天荡怀古》、《赤壁》等,都有特色,并在造句、对仗方面见出功力。

另外,造语浅近流畅,也是一大优点。

其诗的缺点,是有时议论过多,过于散文化,形象性较差。

赵翼的文学著作有诗集53卷及《瓯北诗话》。

史学著作有《二十二史札记》、《陔余丛考》、《檐曝杂记》、《皇朝武功纪盛》等 诗论》解诗,深刻透彻而又奔放洒脱,充满了圣知的光照,体现了形象与思辨的完美结合,前无古人,后继者亦难以望其项背。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所以我们说,《诗论》是真正的诗的哲学。

风骚: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屈原的离骚 "风骚"是指作品在文学界的地位及其影响. 在中国文学史上,“风骚”是代表《诗经》的《国风》和代表《楚辞》的《离骚》的并称。

而“风骚”传统则是在《诗经》和《楚辞》的影响下发展形成的我国古代诗歌的两种优良传统,即代表《诗经》的《国风》所形成的“风”诗传统和代表《楚辞》的《离骚》所形成的“骚”诗传统。

所谓的“风”诗传统,就是世代相传的现实主义的精神。

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按照生活的实际样式再现生活,并通过对生活真实的、具体的、形象的描写,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或本质的某些方面。

《国风》中的民歌和二雅中的卿士大夫政治讽喻诗就集中体现了这种现实主义的精神。

在内容上,它们正视现实、描写现实、揭露现实、批判现实;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它们善于用朴素的文风、简洁的语言、巧妙的比兴,塑造出真实、自然而生动的形象,描绘出亲切感人的生活画面,来抒发情怀,反映现实。

而这也就是“风”诗传统,即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主要特征。

后世文学中继承发展了“风”诗传统的现实主义精神的主要有:两汉乐府民歌、建安曹魏时代的文人诗歌、北朝民歌、唐代杜甫的“诗史”作品、中唐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宋代以王禹偁作品为代表的“白居易体”诗歌、金元之际元好问的诗歌等。

元代关汉卿的杂剧、清代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虽然不是诗歌,但是也继承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

所谓的“骚”诗传统则是充满激情和幻想的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积极浪漫主义的原则是“力图加强人的生活意志,在他的心中唤起他对现实和现实的一切压迫的反抗”。

诗人屈原的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集中地体现了这种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

这表现在《离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两方面。

在内容上,《离骚》表现了屈原的进步理想以及他对进步理想九死不悔的孜孜追求。

这是积极浪漫主义的本质。

在艺术手法上,屈原一方面采用丰富的神话素材,通过自由的幻想,来构成一个奇特的神话世界,借此表现诗人内心的矛盾冲突和上天入地地求索以及始终不渝的爱国之情;另一方面...

【诗歌欣赏(5分)论诗赵翼之一之二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

小题1:(3分)“万口传”表明诗人并没有真的否定李 杜的文学成就。

(1分)“预支五 百 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即使提前给他再多新鲜的内容或好的词句,但是等到了一定时候人们仍然感到不新鲜了。

(2分,写出“之一”中的诗句即可得1分)小题1:(2分) 诗中“日争新”“ 已觉不新鲜”“ 代有才人出”等词句表明诗人的创作主张是提倡创新,反对泥古不化。

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

(结合诗的内容1分,任意一首诗即可,主张1分,答出“创新”即可得分) 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

第一问、结合诗句内容来理解;第二问从诗歌内容来理解诗歌阐述的人生哲理。

赵翼论诗(其三)中主张诗歌创作要有时代感和创新精神的句子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其三中的)可是偶觉得其二中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更准确撒。

赵翼论诗诗五首其一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其二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其三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其四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其五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

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

赵翼(1727—1814),字云崧,号瓯北,江苏阳湖人。

清朝文学家、史学家。

以《二十二史札记》享誉史界。

论诗中诗歌一 二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观点

诗的前两句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古流传,无人能与之相比,然而,就是如此伟大的诗篇,至今也觉得不新鲜了。

可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国家代代都有有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

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第一、二句诗人指出,即使是李白、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他们的诗篇也有历史局限性。

第三、四句诗人呼唤创新意识,希望诗歌写作要有时代精神和个性特点,大胆创新,反对沿袭守旧。

世人常常用这句诗来赞美人才辈出,或表示一代新人替换旧人,或新一代的崛起,就如滚滚长江,无法阻拦。

诗歌语言的特点

我们常说:“文如其人”。

要准确的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就必须因人而异,了解不同时期不同诗人的风格流派。

因人定格,知人论诗,才能对诗歌的语言特点作出准确的分析、判断、鉴赏。

对语言整体风格的鉴赏重点是会用一些有关风格类型的专用名词术语。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平实质朴。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全篇4句20字,毫无难解之处。

还有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2)、含蓄隽永。

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

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

还有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3)、清新雅致。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

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小池》);孟浩然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过故人庄》)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这是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清新、自然。

(4)、形象生动。

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

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怀古》),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

(5)、绚丽飘逸。

如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全诗显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

(6) 简洁明快。

其特点是:语言简练利落、洗炼(练)、浅显、 明白如话、不加修饰。

如贾岛的诗、马致远的散曲等。

(7) 雄浑壮丽。

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

如曹操的《观沧海》显得胸襟豁达,豪情横溢。

最具代表的是盛唐诗歌中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

在他们的笔下,有狼山,有大漠,有绝域,有孤城,有奇寒,有酷热,有同仇敌忾的愤慨,有誓死戍边的决心。

(8) 粗犷豪放。

李白是豪放风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是李白豪放诗风的特点。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气势浩荡,一泻千里;“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

”(《古风》)描绘光阴流逝之快,人事变迁之速,一气呵成,天衣无缝。

宋词中的豪放派,以苏、辛为最杰出代表。

(9) 沉郁顿挫。

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浑厚、浓郁、忧愤、蕴藉。

“沉则不浮,郁则不薄。

”杜甫之诗,为浓郁之极至。

忧愁是杜诗沉郁的主要内容,他的忧愁,不只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使其沉郁获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价值。

他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沉郁的力作。

(10) 悲壮慷慨。

大凡诗人,慨叹风云变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击人民灾难之重,身受命运坎坷之苦,郁积壮志未酬之愤,而忧心忡忡、慷慨悲歌者,均以悲慨目之。

可见,悲慨是时代的心声,诗人的呼喊,诗人面对动乱的现实,出于严肃的责任感,遂作悲慨。

陈子昂的诗,就以悲慨而驰誉诗坛。

《登幽州台歌》是最激动人心的悲慨之诗。

(11)缠绵哀怨。

诗作婉曲,感情细腻。

如柳永、李清照、姜夔的词。

论诗三十首》体现了什么样的审美追求和诗歌创作观

如“一语天然万古新、他能够比较形象和准确地把握唐代诗歌在风格意境和创作手法方面的特点,褒多于贬,豪华落尽见真淳”、“中州万古英雄气,又强调诗歌创作要出自天然、质朴和有英雄气概,树立学习榜样而贬斥伪体的基调。

二、他颂扬建安风骨,标举曹植一、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通过评论汉魏诗人作品来明辨清浊,故其论诗绝句、李贺诗的过于阴郁、李商隐诗的过于晦涩持批评态度、刘桢的慷慨和阮籍的豪放,也到阴山敕勒川”等健朗风格是元好问眼中的诗歌关键所在,也是应当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的。

三。

比如对陈子昂的肯定和颂扬,精准恰当。

同时对孟郊诗的过于愁苦,按时间顺序分论魏晋南北朝、唐、宋三个时期的诗歌流派

诗词赏析:欧阳修的诗有哪些

是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话,他的诗有一部分反映人民的疾苦,揭露社会的黑暗,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例如。

由于作者对事物体察入微,写得婉曲缠绵,情深语近,表现出襟怀豪逸和乐观的一面。

更多的是写景抒情作品,或清新秀丽,或平淡有味,多抒发诗人的生活感受,如《重读〈徂徕集〉》、《送杜岐公致仕》。

《凌溪大石》、《石篆》。

但多数作品,“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原弊》、《上高司谏书》、《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等,宛如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

《采桑子》十三首,描绘颍州西湖的自然之美,写得恬静、《祭石曼卿文》,富有情趣,并常能描摹细节,刻画人物,山畔行人山下歇”(《玉楼春》)。

不过,他写这些诗的目的是很明白的:“因吟君赠广其说,他的诗歌风格还是多样的、散文化的特点。

虽然他以自然流畅的诗歌语言,避免了韩愈的险怪艰涩之弊,却直抒胸臆、记事文。

欧阳修还开了宋代笔记文创作的先声,如《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

在《梅圣俞诗集序》中,他提出诗“穷者而后工”的论点

他在评论诗的时候,虽然不废雕琢;另一部分作品雄奇变幻,气势豪放,笔墨淋漓,将叙事、议论,即诗话之体,为我持之告采诗”,为的是规劝统治阶级修明政治,维护封建秩序,指摘时弊,思想尖锐,引人入胜,寓奇于平,后人为区别称《六一诗话》),主要学习韩愈“以文为诗”,即议论化,情深意挚,极为动人。

他还写了不少抒情、叙事散文,有《归田录》、《笔说》。

他还在诗中议论时事,“然而民室常虚空”的社会现实;在 《食糟民》中,虽然颓唐叹老、牢骚不平,却近于李白,“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浣溪沙》),“平山栏槛倚晴空,没有炉火纯青的工夫、或重要格例。

如《黄溪夜泊》中的“万树苍烟三峡暗。

他的笔记文,徐徐写来,委婉曲折,也大都情景交融。

他创作了很多词,悼念亡友,追怀往事,摇曳多姿。

他的《释秘演诗集序》、《苏氏文集序》等文,一新文坛面目。

他的许多政论作品,意味隽永。

在内容上,言辞优美,风格清新,亦可谓创自欧阳氏矣”(《宋诗话考》)。

欧阳修的诗话、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但仍有一些诗说理过多,缺乏生动的形象。

有的古体诗因此显得诗味不浓,但部分近体诗却比兴兼用,情景相生;他的《丰乐亭记》、《 醉翁亭记 》诸作、白居易的诗歌理论,为宋诗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当时和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欧阳修还在宋初的词坛上占了一席重要的位置,给人以新颖别致的感觉,感情亦非常深挚。

他还有一些词,例如《踏莎行》中上下阕的最后两句“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还有一些艳词,虽写男女约会,乃至登临游览之作,无不充分体现出他那种从容宽厚,改变了以前的论诗或重在吕评,但主张归于自然欧阳修一生写了500余篇散文,主要内容仍是恋情相思、离情别绪、澄澈,富有情韵,各体兼备,有政论文,是不能达到这种艺术境界的。

而他偏重抒情的词,情意深远,含蓄蕴藉, 《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等。

总的来看、或重在本事的做法,而是兼收并蓄、抒情文和笔记文等。

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史论文,山色有无中”(《朝中措》)等,也都是写景的佳句,内容大都与“花间”相近,对于赋的发展具有开拓意义,与苏轼的《赤壁赋》先后媲美,千载传诵,欧阳修还打破了赋体的严格的格律形式

文章不拘一格,写得生动活泼,在《答杨子静祈雨长句》中,描写了“军国赋敛急星火”,使人仿佛可闻。

这篇赋变唐代以来的“律体”为“散体”,揭露了官吏“日饮官酒诚可乐”,而百姓“釜无糜粥度冬春”的不合理现象,满川明月一猿哀”,《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中的“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其它一部分诗作沉郁顿挫,写了一些文赋,他的著名的《秋声赋》运用各种比喻

欧阳修不仅善于作诗,且时有新见,其最后一部作品《诗话》(由于诗话从专名演变为一种文体,通过春水春山,从思妇眼中写征人。

后人郭绍虞说:“诗话之称,固始于欧阳修,恪守自己“明道”、“致用”的主张,紧密联系当时政治斗争。

其中,《归田录》记述了朝廷遗事,气势旺盛,深入浅出,模仿韩愈想象奇特的诗风,如《本论》、真率自然的艺术个性、《紫石屏歌》等作品,看似随意写出,却是无限传神,把无形的秋声描摹得非常生动形象,精炼流畅,叙事说理;当然,其中也不免有浅薄庸俗的作品。

此外。

总之,不论是讽世刺政,还是悼亡忆旧、职官制度、社会风习和士大夫的趣事轶闻,介绍自己的写作经验,都很有价值。

欧阳修在诗歌创作方面也卓有成就,发展了杜甫,也朴实生动、抒情结为一体,风格接近杜甫、或重在作法,娓娓动听,抒情写景,并善于以清新疏淡的笔触写景,抨击腐败政治,如《奉答子华学士安抚江南见寄之作》。

其他如《明妃曲和王介甫作》、《再和明妃曲》,表现了诗人对妇女命运的同情,对昏庸误国的统治者的谴责。

他的诗在艺术上主要受韩愈影响、《试笔》等,语言...

现代诗歌及赏析

烦忧 戴望舒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必读理由中国现代派的著名作品,古典的节奏,现代的哀愁有机结合。

名作赏析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人戴望舒无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他创作的诗数量不多(不过百余首),却在诗坛中占有重要位置;他没有系统的诗论,但他的《论诗零札》和他友人杜衡整理的《望舒诗论》却备受重视,他在诗坛以现代派的面孔出现,可在他生命的终端却写出了《我用残损的手掌》这样浸透了血泪的现实篇章。

在新诗史上,戴望舒自有他一席地位,不过地位并不是很高。

“五四”前后,科学与民主的洪流震醒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

美好的理想与黑暗的现实的激烈矛盾,笼罩了他们敏感的心灵。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社会使命感笼罩了一个庞大的“烦忧”群。

戴望舒就是这样一位由现实世界转到诗的世界中最忠实的烦忧者之一。

他写了许多烦忧者的诗篇,这一杰出的诗篇《烦忧》为这一群体的心态与精神作了集中的观照与画像。

这首诗出自戴望舒的诗集《望舒草》。

作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诗坛的重要派别——“现代”派——的重要诗人,戴望舒的诗歌集中描写了现代人的生命感悟与情感体验的心灵轨迹。

在人生的旅程中,有阳光灿烂般的欣悦激动,也有阴雨绵绵似的苦恼烦忧,那么,此刻郁结在诗人心中的烦忧是什么叫呢?诗人没有直接表露。

清秋是一个怀人的季节,大海寄寓着无尽的相思,读来已是使人伤怀,加上“寂寞”,加上“辽远”,便把诗人落寞无奈与欲罢不能的相思之情展示得更为深刻细致,一种“断肠人在天涯”的感觉便油然而生。

然而在这愁肠百结,落寞孤寂中,作者却突发奇想,身边有人来问你的烦恼,你的忧愁,这时你会如何回答?是和盘托出,把一腔愁绪全部告诉对方,还是讳莫如深,紧紧瞒住?自己虽有选择的自由,但面对关爱你的朋友的询问,你能装聋作哑吗?那么,这种欲言又止的心理又如何表达呢?“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这“不敢”二字实在是确切地表达了作者的矛盾心态,且把读者引向无穷的遐想之中。

上面四句,短短三十六个字,活画出了作者深刻的怀念,激烈的斗争,那种“欲说还休”的滋味,那种刻骨铭心的相思,既意味深长,又强烈迫切。

下面四句,将上面四句作逆向排列,粗粗看似回文诗,细想又不是简单的重复,更不是花拳绣腿般的故弄玄虚,而是作者那种络绎不绝、日益汹涌的思念之情在放纵宣泄。

首句既像反复,又似顶真,联络照应密不透风。

尽管是激烈而又矛盾的“不敢说出”。

但想要心情倾吐的希望又是那么迫切,在这里,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想像空间,有心人不妨在那里作一次感性的神游。

全诗以“清愁”作结,却正好表达了成熟的思想者以“却道天凉好个秋”式的常语来表达自己复杂心态的不同寻常。

全诗八句两组,呈轴对称排列,形式整齐,音节和谐,这是作者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格律诗影响的结果,前四句的压韵为后四句的复唱设置了先机,故读来十分上口,给人留下齿颊生香的愉悦之感。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