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周恩来去日本后写的诗词 周恩来写的诗词



周恩来在日本作《雨中岚山》的全文的诗句。1、《雨中岚山》全诗雨中二次游岚山两岸苍松夹着几株樱到尽处突见一山高流出泉水绿如许绕石照人潇潇雨 雾蒙浓一线阳光穿云出愈见娇妍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模糊中偶

周恩来在日本作《雨中岚山》的全文的诗句。

1、《雨中岚山》全诗雨中二次游岚山两岸苍松夹着几株樱到尽处突见一山高流出泉水绿如许绕石照人潇潇雨 雾蒙浓一线阳光穿云出愈见娇妍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真愈觉娇妍2、写作背景这首诗是周总理来日本留学(1917年9月—1919年4月)回国前写的。

周恩来总理年轻时,为寻求救国道理曾来日本,在一次游岚山时,他吟出了《雨中岚山》。

在这首诗里,他借景生情,抒发了振兴中华的伟大抱负。

3、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的有识之士、部分日中友好团体发起筹建周恩来诗碑的倡议,以纪念他为中日友好事业呕心沥血的伟绩。

诗碑建成后,邓颖超同志还曾亲赴日本,为诗碑落成揭幕。

...

周恩来在日本作《雨中岚山》的全文的诗句是什么?

雨中二次游岚山 两岸苍松 夹着几株樱 到尽处 突见一山高 流出泉水绿如许 绕石照人 潇潇雨 雾蒙浓 一线阳光穿云出 愈见娇妍 人间的万象真理 愈求愈模糊 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 真愈觉娇妍 1、背景介绍:1919年4月5日,留学日本的周恩来游览岚山时,写下了《雨中岚山》一首诗。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日本的有识之士、部分日中友好团体发起筹建周恩来诗碑的倡议,以纪念他为中日友好事业呕心沥血的伟绩。

2、赏析:这首诗是周总理来日本留学(1917年9月—1919年4月)回国前写的。

都是与奈良齐名的日本另一个著名古都,岚山就在它的近郊。

奈良的唐招提寺和东大寺的名字连着中国的一位高僧,而京都岚山的名字却连着中国的一位伟人。

岚山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仿佛注定要产生一首千古绝唱,自从伟人游过此山并赋诗一首、一座镌刻这首诗的诗碑在此山立起之后,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从此不再默默无闻。

这位伟人就是已故周恩来总理,诗的名字叫《雨中岚山》。

3、作者介绍: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字翔宇,曾用名伍豪、少山、冠生等,江苏淮安人,籍贯浙江绍兴,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外交家。

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早年留学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等地,为旅法共产主义小组骨干。

第一次国共内战期间,担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兼第一方面军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抗日战争期间,担任国军政治部驻渝办事处主任。

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担任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并代表中共进行北平和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政务院和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等直至1976年1月逝世。

...

可以描写周恩来总理的诗句

高歌直下大江东,力挽狂澜济世穷。

仰首默吟低首拜,岚山一石一英雄

一九八零年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巴金为团长,谢冰心同志为副团长,她同代表团成员一起到日本岚山参谒周总理的诗碑,步周总理的“大江歌罢悼头东”原韵,当场挥毫写出以上诗句。

哲文刻于福州

欲悲闻鬼叫 我哭豺狼笑 泪洒祭雄杰 扬眉剑出鞘

周恩来的诗句

周恩来写的诗歌不多,据说是为了不抢毛的风头,但也有精品以下面这首最著名无题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壁破,难酬蹈海亦英雄[注](1)此诗作于1917年,作者赴日留学前夕,时年19岁。

(2)“蹈海”(并非“韬海”!)指清末留日学生陈天华春日偶成其一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

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

其二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

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

[注]这两首诗作于1914年,作者时年16岁。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注]此诗曾发表于1941年1月18日重庆《新华日报》。

满园樱花灿烂灯光四照人声嘈杂小池边杨柳依依孤单单站着一个女子樱花杨柳哪个可爱?冷清清不言不语可没有人来问她[注]此诗选自1978年3月人民日报社《周总理诗稿》...

有关周恩来的诗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这首脍炙人口的七绝诗家喻户晓。

然而,这首诗周恩来究竟写过几次,前后书写时有无遣词用字的变化?就鲜为人知了。

我在编辑周恩来早期著作时,有几个新发现。

新发现之一:这首诗周恩来写了不只一次。

对于这首诗,人们所熟知的,就是1919年3月周恩来离日本回国前夕写的那首。

从诗后的跋语中(目前传世的影印件多为经人裁接过的,跋语不全),可以清楚地看到,周恩来这首诗最初创作于他东渡日本之时。

这就是说,他第一次书写这首诗的时间是1917年9月。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这首诗周恩来写了不只一次。

那么1919年这次究竟是第几次呢?据我的分析,应该是有据可查的第三次。

第二次写于何时呢?从目前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来看,应该是1918年1月1日,写在他旅日期间的《学校日记》上的。

这本《学校日记》,是当年上海商务印书馆专为1918年印制的,周恩来的这首诗就写在了日记本的扉页上。

新发现之二:找到了作者最初写诗动机的可靠依据。

读者可能已经发现,日记本上的这首诗旁,周恩来全文抄录了苏轼的大江东去词。

它明确的告诉我们,“大江歌罢”就是指吟罢苏轼的这首词,并非如有的人所推测的那样,是“泛指气势豪迈的歌曲”。

在这本日记的首页上,周恩来写道:“我今年十九岁了,想起从小儿到今,真是一无所成,光阴白过。

既无脸见死去的父母于地下,又对不起现在爱我教我照顾我的几位伯父、师长、朋友;若大着说,什么国家社会,更是没有尽一点力了。

俗语说得好:‘人要有志气’。

我如今按着这句话,立个报恩的志气,做一番事业。

”以上这些,无疑都是深入探讨周恩来创作和书写这首诗的思想动机和心境的最可靠的依据。

新发现之三:诗中的个别词句前后有重要的变化。

细心的人还会发现,1918年1月1日的这首诗与1919 年3月所写的略有不同,前者的末句是“不酬蹈海亦英雄”,而后者则是“难酬蹈海亦英雄”。

这“不”与“难”虽是一字之差,其内涵却有了重要的变化。

何以见得呢?我们只需把1919年3月的诗后跋语研究一下便会发现,1918年1月1日写这首诗时,距东渡日本创作这首诗时仅隔了四五个月,虽说到日本后的状况并不尽如人意,但必竟仍是开始阶段,因此,“ 邃密群科济世穷”和“面壁十年图破壁”的宏图大志,依然是坚定不移的。

这个“不酬”,有“假定”、“哪怕”的含量,可以看作是“未来时”的用语。

然而,一年多以后再书写此诗时,周恩来已感到东渡日本的目的未能完全实现,他对此次东渡作了一个小结,因此将“不酬”改为“难酬”,这是“过去时”的用语,表明东渡的目的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虽然没有完全达到,但是也不虚此行,况且“邃密群科济世穷”和“面壁十年图破壁”的信念与决心仍未动摇,只是要“返国图他兴”罢了。

此时他的心境虽多了几分凄惋与惆怅,但并不萎靡与颓唐! 同样一首诗,在旅日期间,在不同的环境与心境下,先后书写了三次,足见这首诗在作者心目中的分量:由此,人们把这首诗看作是解读周恩来旅日前后思想发展的一把钥匙,也就顺理成章了

【雨中岚山】周恩来在日本作《雨中岚山》的全文的诗句。

这几天老温...

雨中岚山---日本京都 周恩来 1919年4月5日 雨中二次游岚山 两岸苍松 夹着几株樱 到尽处 突见一山高 流出泉水绿如许 绕石照人 潇潇雨 雾?髋? 一线阳光穿云出 愈见娇妍 人间的万象真理 愈来愈模糊 -- 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 真愈觉娇妍 这首诗是周总理来日本留学(1917年9月—1919年4月)回国前写的。

京都是与奈良齐名的日本另一个著名古都,岚山就在它的近郊。

奈良的唐招提寺和东大寺的名字连着中国的一位高僧,而京都岚山的名字却连着中国的一位伟人。

岚山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仿佛注定要产生一首千古绝唱,自从伟人游过此山并赋诗一首、一座镌刻这首诗的诗碑在此山立起之后,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从此不再默默无闻。

这位伟人就是已故周恩来总理,诗的名字叫《雨中岚山》。

周恩来总理年轻时,为寻求救国道理曾来日本,在一次游岚山时,他吟出了《雨中岚山》。

在这首诗里,他借景生情,抒发了振兴中华的伟大抱负。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日本的有识之士、部分日中友好团体发起筹建周恩来诗碑的倡议,以纪念他为日中友好事业呕心沥血的伟绩。

诗碑建成后,邓颖超同志还曾亲赴日本,为诗碑落成揭幕。

诗碑建在半山腰,由基座和本体两部分组成。

基座是由数块未经丝毫打磨的大石头砌成,而石头与石头之间似乎也未使用任何粘合材料。

诗碑本体也是未经打磨的一整块赭石色鞍马石,正面镌刻着《雨中岚山》,背面是诗碑发起人名单

整个诗碑的外观及结构,没有一般意义上的纪念碑的高大华美,没有考究的雕刻工艺,没有对称悦目的立体几何图形。

它的朴实无华,令人感到一种伟大深含其中,就像诗的作者,虽平易近人却让亿万人万分敬仰一样。

关于周恩来的诗,意思是什么?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大江歌罢掉头东”起句气势雄伟,表达了周恩来负笈东渡寻求真理的决心。

“大江歌罢”指刚唱罢令人豪情四起的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其词开篇即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句子

周恩来此处用此典,一是表明其志向的豪迈,二也是为了照应东渡日本横跨大洋江海的经历。

“掉头东”则表明义无反顾的抉择。

梁启超在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时,曾有诗句曰:“前路蓬山一万重,掉头不顾吾其东!”梁启超表达的是离开中国而到日本寻求真理的决心,周恩来此诗句反映的也正是他1917年东渡时立志救国的抱负。

...

赞美周总理的诗歌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浙江绍兴人。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

1917年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留学日本。

1919年回国。

五四运动中,在天津组织觉悟社,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

1920年去法国勤工俭学,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

1924年回国。

1927年8月1日领导了南昌起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担任政府总理,兼任过外交部长,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主席。

是中共第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书记处书记,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八届、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周恩来的小故事名称

周恩来这个名字大家都很熟悉,不过,今天的青少年没有见过周恩来,对他了解的并不多。

周恩来生于1898年3月5日。

他从小就热爱祖国,追求真理。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周恩来就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中国革命和中国的建设呕心沥血,艰苦奋斗,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他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

一代伟人,开国元勋,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离开我们20多年了,但是,他的光辉形象、他的伟大精神、他的高尚品德,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周恩来是我们的楷模,我们永远学习他。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从小志高,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

1911年年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

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

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出剧烈变动的时期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

很多人,特别是年青人思想困惑,没有明确的理想追求,没有人生奋斗的目标

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

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 教室里静静的,没有一个学生回答。

“如果没有人回答,我就一个个问了!” 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就是为了光宗耀祖。

”魏校长又向第二个学生,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

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

”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

校长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摇了摇头又到周恩来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在学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他在同学们中第一个剪掉了长长的辫子,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因为满清政府规定,所有汉人男子都必须像满族人一样留长辫子,以表示忠于清朝朝廷,不留辫子就要杀头。

周恩来是第一个剪掉辫子的学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

周恩来站起身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

周恩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话,表达了周恩来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

魏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

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意思是说,有志气的青年,都要向周恩来学习啊! 同学们,你们现在是学生,你们有什么样的志向啊!我想,我们应该向敬爱的周总理学习,从小立志。

立志就是树立一个崇高的人生目标,然后,为实现这个目标坚持不懈,奋斗不止,为人民,为国家做出贡献,这样一生才有意义。

周恩来小小的年龄,为什么能有这样伟大的志向呢?俗话说,从小看大。

周恩来小的时候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在后来的学习他又善于思考,加上他的家庭渐败落,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淡泊,也看到了那时社会的黑暗。

他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不断地思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志向,渴望中华腾飞,下面,我讲几个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出生于江苏省北部的淮安县。

这里位于淮河和宋杭大运河交汇的地方,是一片水草丰盛的草原。

周恩来的祖父叫周殿魁,原是浙江绍兴人,后来在淮安县当师爷,到晚年才捞到一个知县的职位,但前任知县有后台,迟迟不离位,拒不交印。

周殿魁正式走马上任不久就去世了,家业就逐渐衰落。

周殿魁有4个儿子,周贻庚、周贻能、周贻奎、周贻(),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排行老二,老大周贻庚一直在沈阳做小职员,他的父亲也在外面做事,挣钱都不多。

老三周贻奎长期有病,老四周贻(),是周恩来的养父,二十几岁去世。

周恩来有3位母亲:生母万氏,万冬儿;养母陈氏,乳母蒋江氏。

3位母亲对他都很好,对他都有重要的影响。

生母万氏教给他处事,养母给了他启蒙教育,乳母主要教他做事。

生母万氏,万冬儿,是淮阴县一家大户的女儿。

周恩来的外祖父万青选是淮阴县知县,但在周恩来出生后不久就病逝了。

周恩来的生母万氏从小跟着外祖父经常出入于官府大户,见过大世面,在周家也是她支撑门户,善理家财。

周家逆运败落,但终究是有名望之家,婚丧嫁娶,逢年过节,迎来送行,求人办事,万氏都办得井井有条,体体面面。

生母万氏处理这些应酬时,总把周恩来带在身边,使他增长了许多见识。

后来,周恩来身为总理,日理万机,是深受全国人民爱戴的大管家。

这里面有生母万氏的熏陶。

养母陈氏知书达理,是周恩来的启蒙老师,对周恩来性格的形成影响很大。

从小陈氏教他念书识字,5岁就学儿歌和唐宋诗词,万氏还给他讲“窦娥冤”、“西厢记”、太平天国和义和团。

周恩来对养母的感情甚至超过生母,他称养母为娘,称生母为干妈。

养母陈氏去世后,周恩来写过一篇《念娘文》,满怀深情地说道:“直到今天,我还得感谢母亲的启发,没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

”“慈母终日守在房中不出门,我的好静的性格是从她身上继承过来的。

”...

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周恩来从小志高,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

1911年年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

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

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出剧烈变动的时期。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

很多人,特别是年青人思想困惑,没有明确的理想追求,没有人生奋斗的目标。

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

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 教室里静静的,没有一个学生回答。

“如果没有人回答,我就一个个问了!” 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就是为了光宗耀祖。

”魏校长又向第二个学生,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

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

”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

校长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摇了摇头又到周恩来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在学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他在同学们中第一个剪掉了长长的辫子,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因为满清政府规定,所有汉人男子都必须像满族人一样留长辫子,以表示忠于清朝朝廷,不留辫子就要杀头。

周恩来是第一个剪掉辫子的学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

周恩来站起身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

周恩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话,表达了周恩来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

魏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

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意思是说,有志气的青年,都要向周恩来学习啊! 同学们,你们现在是学生,你们有什么样的志向啊!我想,我们应该向敬爱的周总理学习,从小立志。

立志就是树立一个崇高的人生目标,然后,为实现这个目标坚持不懈,奋斗不止,为人民,为国家做出贡献,这样一生才有意义。

周恩来小小的年龄,为什么能有这样伟大的志向呢?俗话说,从小看大。

周恩来小的时候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在后来的学习他又善于思考,加上他的家庭渐败落,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淡泊,也看到了那时社会的黑暗。

他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不断地思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志向,渴望中华腾飞,下面,我讲几个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出生于江苏省北部的淮安县。

这里位于淮河和宋杭大运河交汇的地方,是一片水草丰盛的草原。

周恩来的祖父叫周殿魁,原是浙江绍兴人,后来在淮安县当师爷,到晚年才捞到一个知县的职位,但前任知县有后台,迟迟不离位,拒不交印。

周殿魁正式走马上任不久就去世了,家业就逐渐衰落。

周殿魁有4个儿子,周贻庚、周贻能、周贻奎、周贻(),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排行老二,老大周贻庚一直在沈阳做小职员,他的父亲也在外面做事,挣钱都不多。

老三周贻奎长期有病,老四周贻(),是周恩来的养父,二十几岁去世。

周恩来有3位母亲:生母万氏,万冬儿;养母陈氏,乳母蒋江氏。

3位母亲对他都很好,对他都有重要的影响。

生母万氏教给他处事,养母给了他启蒙教育,乳母主要教他做事。

生母万氏,万冬儿,是淮阴县一家大户的女儿。

周恩来的外祖父万青选是淮阴县知县,但在周恩来出生后不久就病逝了。

周恩来的生母万氏从小跟着外祖父经常出入于官府大户,见过大世面,在周家也是她支撑门户,善理家财。

周家逆运败落,但终究是有名望之家,婚丧嫁娶,逢年过节,迎来送行,求人办事,万氏都办得井井有条,体体面面。

生母万氏处理这些应酬时,总把周恩来带在身边,使他增长了许多见识。

后来,周恩来身为总理,日理万机,是深受全国人民爱戴的大管家。

这里面有生母万氏的熏陶。

养母陈氏知书达理,是周恩来的启蒙老师,对周恩来性格的形成影响很大。

从小陈氏教他念书识字,5岁就学儿歌和唐宋诗词,万氏还给他讲“窦娥冤”、“西厢记”、太平天国和义和团。

周恩来对养母的感情甚至超过生母,他称养母为娘,称生母为干妈。

养母陈氏去世后,周恩来写过一篇《念娘文》,满怀深情地说道:“直到今天,我还得感谢母亲的启发,没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

”“慈母终日守在房中不出门,我的好静的性格是从她身上继承过来的。

”周恩来从乳母那里学习了家事,让她了解了农民的生活。

妈妈是个“粗人”,但是她讲的话周恩来很爱听。

她给周恩来讲了许多家事,告诉周恩来从播种稻种到舂大米要经过多少道工序;瓜是怎么用瓜籽种出来的;为什么有的人不走路,总是让人用黄包车拉着走。

有一年冬天,周恩来还按蒋妈妈说的把一把瓜籽种在花坛里,天天浇水,就是长不出苗来。

周恩来去问蒋妈妈是怎么回事,原来,要到春天种才行,冬天怎么能种呢?第二年春天,周恩来又将瓜籽种下,果然出苗了,还结出了几个大南瓜,周恩来高兴得很。

后来,周恩来回忆说:“我的妈妈把我带到大运河她自己的家里,我从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