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清明节事例及有关诗词 有关清明节的诗词



清明节相关诗词1| 第一首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点评】清明时节本该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诗

清明节相关诗词

1| 第一首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点评】清明时节本该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诗人却独自奔波在漫长的旅途上,孤单凄凉的感受可想而知。

又遇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诗人的焦虑和惆怅,遂向牧童打听酒家的所在,牧童便指点着远处的杏花村。

前两句令人愁肠寸断心神恻然,后两句则开拓出广阔的想象空间。

全诗意境悠远、清新明快,留韵邈然、耐人寻味。

2 | 第二就是记述寒食节的由来的诗,关于介子推与晋文公的故事

《寒食野望吟》唐·白居易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点评】寒食清明尤为崇尚的风俗是扫墓。

寒食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

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诗描写了扫墓情形。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从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出扫墓的凄凉悲惨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扫墓习俗中寒食与清明是一回事。

的确,每当此时,一些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3 | 白居易还有一首《清明夜》:《清明夜》唐·白居易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点评】《清明夜》是白居易的一首清明日外出踏青游玩的习俗。

在古代,踏青又称“寻春”、“春禊”,晋代已盛。

清明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大好时光,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尽情地亲近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这是清明节俗的另一项重要活动

目前普遍认为,这一项清明节俗是继承了形成于春秋末期的三月上巳节传统。

上巳节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男女青年到野外踏青,自由择偶。

但这首诗妙在未写清明的清冷。

有它的自成一格,虽有清明,却意在纸外,写出怀春少女的幽情,一句“又是清明过了”,不禁让人要笑问:“可是愁嫁?”4 | 唐代诗人张继的《闾门即事》:《闾门即事》唐·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点评】此诗精妙之句是“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之前是寒食,民间不用火,清明之后本应“处处有新烟”,现在却因战乱农民都被召去打仗,大片土地都荒芜了,只有寥寥几处的人家燃起新烟,一片凄凉。

5 | 《清明即事》,唐代孟浩然:《清明即事》唐·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点评】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

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

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

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

6 | 唐代诗人韦庄,《长安清明》:《长安清明》唐·韦庄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点评】忽然之间,已经是细雨飘飞的春天了。

怎堪芳草青青。

宫中把新火赐给大臣。

大臣们无事,以蹴鞠为戏。

路上骏马乱叫。

绿杨丛里,秋千上下飞舞。

游人还记得以前太平时候的盛事。

这和昔年相似的风光,引起心头的隐隐快乐

这首诗写得清明时的人事和景物,语言清新。

尾联却点出“风光似去年”,“记得承平事”,透露出对盛世的怀念。

7 | 宋代程颢,《郊行即事》:《郊行即事》宋·程颢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点评】古人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句子,而且根据生活的经验,清明这一天常下雨,程颢所写的清明节是一个晴朗的清明,应该是个难得的好日子,所以诗里感叹“只恐风花一片飞”吧。

全诗将春天原野上清新的景致刻画了出来,落花流水虽说不是春天里独有的现象,可是毕竟是会在春日里最先出现的事物,因此诗人将追逐落花这样的游戏也写进了诗里,平添了几许稚趣,或许诗里人是想随漂浮的落花找到流水的源头,累了,于是坐在岸边石头上休憩,临水沉思,就想起朋友相聚的美好时光,遂起了劝说世人珍惜友情珍惜时光的念头,“莫辞盏酒十分劝”的句子许是如此而来。

8 | 《途中寒食》,来自唐代宋之问:《途中寒食》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点评】这是一首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五言律诗,是诗人被贬到泷洲后,次年春秘密逃还洛阳探知友人所作的诗。

前两句写寒食景象,为下面的抒情做铺垫。

后两句直接抒情,抒发失去家园之痛。

在路途中,正是寒食节,在阳春三月年,作者借用途中遇到的景物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之情,对君主的惦念。

9 | 唐代韩翃,《寒食》:《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点评】这是...

【关于清明节的诗】关于清明节的古诗有哪些?

描写清明节的诗词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也为后人留下了描写清明节的著名诗句: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宋】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 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有关清明节的诗文、诗词、中华经典故事故事简短点

关于清明节的诗词 清明日 【唐】李建勋 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 唯有杨花似相觅,因风时复到床前. 湖寺清明夜遣怀 【唐】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 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 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时节忆团圆. 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 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清明日曲江怀友 【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 【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长安清明 【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清明日 【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同锦州胡郎中清明日对雨西亭宴 【唐】张籍 郡内开新火,高斋雨气清. 惜花邀客赏,劝酒促歌声. 共醉移芳席,留欢闭暮城. 政闲方宴语,琴筑任遥情. 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唐】张继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 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 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江南清明 【唐】郑准 吴山楚驿四年中,一见清明一改容. 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著人浓. 延兴门外攀花别,采石江头带雨逢. 无限归心何计是,路边戈甲正重重. 清明 【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 【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有关缅怀先烈的古诗、诗歌或故事

有关缅怀先烈的古诗、诗歌或故事 《清明日狸渡道中》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

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石马当道立,纸鸢鸣半空。

(土番)间人散后,乌鸟正西东。

《长安清明言怀》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两初晴。

《红枪白马女英雄》蜀中巾帼富英雄,石柱犹存良玉踪。

四海今歌赵一曼,万民永忆女先锋。

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染将天地红。

东北西南齐仰首,珠河亿载漾东风。

...

清明节的诗歌,清明节先烈的故事

篇一:清明节 作者:飘在云中央 轻盈,醉在这无助的尘世 点一烛清香 膜拜一生的寂然 闪烁间 回忆打开,排山倒海 层次分明的年轮 回应着无情的钟声 清明的泪眸,清明的心灵 在清明节里,静默,安心 篇二:清明节的哀思 作者:流波艾菲 没有比被每一个人牢记 更盛大的祭礼。

没有比被人民永远缅怀 更崇高的奠仪! 你的碑文是 人民铭刻于心的 你的丰功伟绩, 气壮山河的壮举。

抑或平凡中的点点滴滴 却因为你真情的浸润, 璀璨如星 光彩熠熠。

我用灵魂 虔诚的抚摸 你短暂却永恒的生命 凝聚成的文字, 每一次触摸 我蒙昧的灵魂都如经历 脱胎换骨的洗礼; 我被欲望荒芜的良知 都在接受刑罚与拷问。

所有洁白淡雅的花朵 都应堆簇在你的墓前, 这是你风华的延续, 这是你音响的凝聚。

所有悲悯的心灵 都应接受你的检阅, 即便是伪善的凭吊 那也是敬畏, 那也是卑微 在高尚面前的惊惧畏缩。

站在你的墓前, 我感知着我的心在滴血! 慨叹苍茫的天穹 谁的堕落 让你们的荣光 为他们的腐败陪绑? 是谁的糜烂 让你们的风华 为他们的罪恶殉葬? 篇三:又是一年清明节 作者:王情水 又是一年清明节 天沉沉 雨蒙蒙 飘落发丝间晶莹的水珠 苍天泪 微风凉 心潮湿 天地两行路 泪行行 结相思 杨柳绿丫渐出头 延续着 昨日落叶的 轮替 杏儿花枝满头 浅淡的 白粉色 花瓣落满地 延续着 花开花落的 生息 白茫茫 寄哀思 今非昨 昨非今 同安 唯努力幸福 可天地同笑...

清明节的诗句和赏析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1、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 文学家。

杜牧写景抒情的小诗,文词清丽生动,意境简明爽朗。

其诗在晚唐成就 较高。

与晚唐诗人李商隐齐名,被称为“小李杜”。

2、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约在阳历四月五日左右。

3、欲断魂:指心里忧郁愁苦,就像失魂落魄一样。

4、遥指:指向远处。

5、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赏析: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

可是诗中的“行 人”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孤独、凄凉的,再加上春雨绵绵不 绝,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

然而“行 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 和酒的热流之中。

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杏花林。

诗歌的结 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显得非常清新、明快。

韩翃《寒食》赏析 作者背景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唐代诗人。

南阳(今河南南阳)人。

一直在军队里做文书工作,擅长写送别题材的诗歌,与钱起等诗人齐名,时称“大历十才子”。

后来皇帝选拔他担任起草诏令的中书舍人,当时有两个韩翃,大臣问选谁,皇帝说要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那个韩翃,可见这首诗在当时是多么有名。

注词释义 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御柳:皇城中的柳树。

斜:为了押韵,此处可以按古音读作xi。

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官。

传:赐给。

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极、王逢时五人为侯,受到特别的恩宠。

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古诗今译 暮春的长安城里漫天舞着杨花,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官中的柳树。

黄昏开始宫里颂赐新蜡烛,轻烟先升起在皇帝贵戚家。

名句赏析——“春城无处不飞花。

” 这是一首寓意非常委婉的讽刺诗。

在唐代以前,汉朝最为强大,所以唐人做诗都喜欢借汉来比唐,这里也是借汉代的故事来讽刺本朝。

寒食三天焚火,本应第四天才可用火。

但皇宫里在第三天的黄昏就将传火种的蜡烛赐给了皇帝贵戚。

这件小事说明皇帝对贵戚近臣的特别恩宠,但诗人写得很委婉,而且用春城飞花的奇丽景致开头,用东风拂柳的描写自然引出皇官,好像是在称颂皇上的恩典,所以连皇帝都很喜欢。

像这样不用一字指斥,就达到讽刺效果的写法,就叫含蓄。

我们仔细一琢磨,就能品味到里面暗含的讽刺意味。

宋之问:《途中寒食》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张继:《闾门即事》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宋代 黄庭坚:《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笃天地龙蛇蛰,两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封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邱。

杨万里:《寒食上冢》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程颢:《郊行即事》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明代 陈子龙:《清明》 江南烟雨画屏中,半镜斜窗弄小红。

燕子不来楼阁回,柳丝今日向东风。

注:陈子龙(1608~1647):上海松江人,明崇祯时进士,江南才子。

瞿佑:《清明即事》 风落梨花雪满庭,今年又是一清明。

游丝到地终无意,芳草连天若有情。

满院晓烟闻燕语,半窗晴日照蚕生。

秋千一架名园里,柳丝今日向东风。

注:瞿佑, 明代文学家,浙江钱塘人,少有诗名。

所著有《香台集》、《咏物诗》、《存斋遗稿》等。

王磐:《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关于清明节的诗歌

篇一:清明节 作者:飘在云中央 轻盈,醉在这无助的尘世 点一烛清香 膜拜一生的寂然 闪烁间 回忆打开,排山倒海 层次分明的年轮 回应着无情的钟声 清明的泪眸,清明的心灵 在清明节里,静默,安心 篇二:清明节的哀思 作者:流波艾菲 没有比被每一个人牢记 更盛大的祭礼。

没有比被人民永远缅怀 更崇高的奠仪! 你的碑文是 人民铭刻于心的 你的丰功伟绩, 气壮山河的壮举。

抑或平凡中的点点滴滴 却因为你真情的浸润, 璀璨如星 光彩熠熠。

我用灵魂 虔诚的抚摸 你短暂却永恒的生命 凝聚成的文字, 每一次触摸 我蒙昧的灵魂都如经历 脱胎换骨的洗礼; 我被欲望荒芜的良知 都在接受刑罚与拷问。

所有洁白淡雅的花朵 都应堆簇在你的墓前, 这是你风华的延续, 这是你音响的凝聚。

所有悲悯的心灵 都应接受你的检阅, 即便是伪善的凭吊 那也是敬畏, 那也是卑微 在高尚面前的惊惧畏缩。

站在你的墓前, 我感知着我的心在滴血! 慨叹苍茫的天穹 谁的堕落 让你们的荣光 为他们的腐败陪绑? 是谁的糜烂 让你们的风华 为他们的罪恶殉葬? 篇三:又是一年清明节 作者:王情水 又是一年清明节 天沉沉 雨蒙蒙 飘落发丝间晶莹的水珠 苍天泪 微风凉 心潮湿 天地两行路 泪行行 结相思 杨柳绿丫渐出头 延续着 昨日落叶的 轮替 杏儿花枝满头 浅淡的 白粉色 花瓣落满地 延续着 花开花落的 生息 白茫茫 寄哀思 今非昨 昨非今 同安 唯努力与幸福 可天地同笑 篇四:祭奠清明节 作者:邢哲平 古老的祖先定下了这个特殊的节日, 祭奠所有的故人。

使他(她)们在天堂那边不要孤独, 不管是自己亲人祖先还是革命的烈士

他们曾经走过的土地, 血脉仍在延续。

你们的事迹, 你们的历史, 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

此时荒原的坟墓上插满了鲜花, 烧尽了纸币。

愿你们在那头不要在贫穷, 不要孤寂。

泪水洒满了记忆, 光荣飘满了思绪。

我赞扬革命的烈士, 你们留下了坚强的意志。

中国的军魂, 影响深远,永不停止。

我思念已故的亲人, 泪水淋湿了双眸。

你们的劳累,我们的幸福, 永远联系在一起。

篇五:清明节(组诗) 作者:简易 土之下 土之下,那是阴界 里面住着不同的姓氏 猜想定是极乐世界 去的人,都没有回来 闭上眼睛,进去 绕过一场葬礼 让一些泪和纸灰 飘起来 土之上的人 不能停止怀念 不相信人真的已经死去 想,他们是去了异地生活 在地下保佑我们 念叨我们 清明 清明节 其实不清明 雨纷扰,雾隐隐 一米外,见鬼骑墙 路上,风佛动白幡与蝶灰 白头荻花,招摇 水涨水落,泼墨春天 清明,不清不明 巫咒,从发霉的蒲坐 不断渗出,漫过三月 语无伦次地诅咒着明媚的诗地 让桃花神经错乱 搅动四月的静,搅动 阴阴的黑,不清明 清明雨 细细的丝 密密麻麻的斜织着 忧伤 不安的灵魂飘动 看不见黑色的睡眠 被雨分割成 泪眼 澹泊的清明 心情沉潜,宁静 在词根里视而不见 做一座山 风来岿然,狗吠无惊 让泪水,在隐忍中闪烁 让巫咒,溺于无声俗尘 雨过,天就会清 篇六:清明节 作者:超哥 清明的雨 慰息着逝去的身影 人的泪 这天 也只能作为花瓣 点缀着哀伤的风景 春的开始 诞生一个新的生命 制造生命的人 脱去衣服 思念 变成点燃的一团烟 闻着春的味道 想起奶香味 想起喂奶的母亲 也许祭奠故人就这样开始的吧 清明节 烧糊的那些图案 飞到该去的地方 能当饼充饥 能当屋住 烟 在这天 是一座很长很长的桥 篇七:清明节是一场适时的雨 作者:笨拙的企鹅 清明节是一场 适时的雨 以清明的名义 自周朝开始洒浴 秦汉唐宋元明 代代延承有序 诗词歌赋留下轨迹 使之在民俗的园圃里 灌溉流域 清明节是-场 适时的雨 春天的树苗-棵棵 被它沐浴 抽芽发绿 一代传一代 灌注在千家万户的田畴里 防蛀防腐 浸泡出粒粒优良品种 等待春风启迪 清明节是一场 适时的雨 一束束白菊揺曳着 雨的愁绪 一个个魂灵在枝头上哀泣 把时间拽留 倒转的时间带我们后移 踩响满地的碎银 我们随时间转身 与亲人相互视凝 眼里的雨洒落一地 篇八:清明节,怀念父亲 作者:乡土诗人 清明时节 雨纷纷 一个普天下祭奠先人的日子 漂泊的心突然离您很近很近 很害怕一种痛彻心扉地哭泣 坟前的野草已经等待异乡归来的游子 十年的离别 一日的泪水 轻轻走近您的土地 生怕惊动您沉淀的梦乡 十年的沉睡啊 泪如雨帘 黑发间白发增添 跪在您的坟前 心也是千疮百孔的痛 幸福的日子在哪里 童年的记忆在哪里 父亲啊 您在安眠的土地深处 可曾 感知我刀割的心痛 可曾 倾听我泣零的话语 向您表达已是很奢望的事情 向您诉说也是很无奈的情愫 阴阳两隔 情深意切 天地之分 父爱如山!

【清明节的故事】把《清明》这首诗改编成故事

清明节来了,总是春雨绵绵。

在雨的清洗下,杨柳变青了几分,柳条也婀娜多姿,在春风的吹动下跳起了秧歌舞。

大地上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绿。

多美的春色! 老水牛,放牛娃在湖边,欣赏青春的美丽景色。

此时,一位书生蹒跚地走过来,穿着白色的外衣,头戴“太白”帽,抚着不算太长的胡须。

可能是清明节吧!使他变得神思茫然,他可能是去怀念故去的人。

走在稀稀疏疏的人流中,他显得格外醒目。

这时书生走了过来,恭恭敬敬地向放牛娃行了个礼,说道:“请问小哥,附近哪儿有酒家?”放牛娃放下短笛,想:可能他是借酒消愁,迫不及待地寻找酒店吧!于是,他骑上牛背,伸手指向了不远处的杏花村,那个杏花村可是远近闻名的村庄,专产好酒。

书生听了,忙忙道谢。

之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走向了那个神秘的地方——“杏花村!”

【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清明诗句传统的清明节就要到了,关于清明的诗...

清明诗词 寒食 韩?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心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日对酒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即事 瞿佑 风落梨花雪满庭,今年又是一清明。

游丝到地终无意,芳草连天若有情。

满院晓烟闻燕语,半窗晴日照蚕生。

秋千一架名园里,柳丝今日向东风。

清明 陈子龙 江南烟雨画屏中,半镜斜窗弄小红。

燕子不来楼阁回,柳丝今日向东风。

壬戌清明作 屈大均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杂诗 无名氏 近寒食雨草萋萋,着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小寒食舟中作 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引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雪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江陵使至汝州 王建 回看巴路在云间,寒食离家麦熟还。

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

寒食夜 韩?? 恻恻轻寒剪剪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五、论语教学─孝道 了解清明节的意义与活动后,最重要的除了能慎终追远外,就是要能真正的实践孝道。

「孝顺」是我国统的美德、立国的精神孔子在论语中对「孝」有相当多的引述。

所以,我们要发扬传统的美德,必须孝顺父母;我们要宏扬孔圣儒学,更必须实行孝道。

何谓「孝」?「孝」就是曲尽奉养之道,敬而有礼。

何谓「顺」?「顺」就是善体亲意,劳而不怨。

孝顺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一个人如果连孝顺父母都做不到,想要齐家当然不可能。

家庭中孝顺父母,可说是为齐家的功夫打下基础,古人的「求忠臣于孝子之门。

」所以孝顺为齐家之本。

俗语说:「百善孝为先。

」所以,孝亲不但能使父母感到安慰,也能使我们的社会安宁。

孝经上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者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如果我们孝顺父母,就不会逞强斗狠,让自己受创,也不做出毁损父母名誉的事。

所大家重孝道,社会一定更安定。

让我们透过论语中对孝的阐述,来了解应该怎样做,才是孝顺。

1、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意义:孝顺父母和敬爱兄长这两件事,是仁德的根基! 2、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意义:在家孝顺父母,出外敬爱兄长做人的根本。

3、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是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为学,吾必谓之学矣。

」 意义:侍奉父母,要能够完全尽力。

4、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殁,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 意义:要能继承遵循父母优良的意向和作为,才是孝顺。

5、 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知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约:「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 意义:侍奉父母要合乎礼仪。

6、 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效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 意义:奉养父母要心存敬意。

7、 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是孝乎?」 意义:奉养父母要能够和颜悦色。

8、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由必有方。

」 意义:不可让父母担心。

9、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 意义:要能牢记父母的年纪。

10、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它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 意义:不改变父母的作为。

六、孝道良心歌 1 人生天地间 孝顺最为先 孝顺父母亲 即孝天地前 人生天地间 父母最为先 生育我身体 扶养教育全 知恩当要报 孝顺达满圆 2 父母恩重如泰山 我来报答要周全 日常生活多担代 衣食住行要齐全 冷了暖衣早准备 热了清凉安排全 好的食物父母用 粗粮淡饭我来餐 日常生活照顾好 点点滴滴要周全 3 好的房屋父母住 旧的房屋我住焉 有了钱财父母用 自己无钱也无关 父母出门安排好 交通车辆要安全 时刻操心对父母 不可疏忽敷衍耽 出则告知返则面 晨昏定省时问安 4 待奉父母要温和 待奉父母要亲切 父母讲话要顺受 不可违背不遵前 父母有命不可违 无命不可自当权 父母怒责而不悖 面带笑容孩儿错 顺从圆满要周到 事事如意父母欢 5 兄弟无争互忍让 父母面前心喜欢 一切烦劳子代替 一切事务办圆满 衣食供...

关于清明节由来的故事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

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

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

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

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

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

其中一人叫介子推。

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

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

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

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

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

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

晋文公只好亲去请。

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

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

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

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

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

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

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

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

”“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

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

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

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

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

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

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

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

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

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