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古诗词 空间之美



高分求几首称赞女子美丽的古诗~~一定要是古诗哦~1、《诗经?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2、《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

高分求几首称赞女子美丽的古诗~~一定要是古诗哦~

1、《诗经?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2、《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3、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4、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

浅谈如何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品读古诗词之美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能力目标,突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通过阅读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一堂高效的阅读课,不但能让学生在文本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之美,得到情感的熏陶,更能让学生获得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并重。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体验来谈谈个人的一点儿浅见。

一、认真解读文本,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前提认真准确地解读文本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文本,从而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

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入的钻研,能够真正的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语言的运用等,就可以轻松地驾驭课堂,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生成的问题。

正所谓有了精心的预设,才会有精彩的生成。

二、激发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石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因此,教师要应用自己智慧的火种,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能够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从而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最终促进学生深化对作品的理解,真正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从以下几点进行了尝试:(1)每天利用课前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讲故事或背成语

(2)课外阅读课时帮学生选择一些容易理解且感兴趣的阅读书籍。

(3)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在班内开展一些朗读小竞赛等。

(4)精心设计导课。

三、提倡个性化阅读,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核心。

《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读是语文教学的必经之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通过阅读教学可以不断提升学生对教材文字的自主理解、自我体验、自由感悟,许多不同的体验正是在多样化的阅读中得以生成的。

例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学生自读、互读后进行交流。

他们不但说出了侵略者的罪恶行径,也体会出了当时统治者的无能,还了解了祖国有珍贵的文化遗产等。

学生也按照自己的理解,采用不同的语气去读、去悟,课堂效果比预期的还好。

四、巧妙设问,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古人道:“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

”又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巧妙设问,质疑问难是学习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质疑的方法,让学生的质疑问难成为课堂的源头活水,给课堂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活力。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我一般遵循如下 “三步曲”:先学会提出一般性问题,然后逐步过渡到会对教材提出一些“理解性的问题”,进而能提出一些更有“探索性”的问题。

在教学中巧妙设问让学生充分地质疑问难,有利于创新阅读教学方法、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五、以“情”为导,读悟写结合,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点,在阅读教学中就必须处理好朗读与感悟,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做到以“情”为导,读悟结合,读写结合。

1、以“情”为导,读中品悟,积累内化语言。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阅读,对文章内容的感悟更深,语言文字的训练就更有效,结合语言想象的画面更清晰,课堂学习的质量就更高。

读即朗读,悟即品悟,朗读和品悟相辅相成。

熟读、精读之后,方可在心中感悟到语言的艺术之魅力。

在教学中,我采用“读书三步曲”,首先要求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第二步则是读出情感;第三则要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这样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读书,实现了师生与文本、与作者心灵交流,这样的读才有实效。

在教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五课《迷人的九寨沟》时,我设计了如下合作细读、整体感悟的教学过程: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自主学习,了解九寨沟迷人在什么地方

接着,四人小组合作展开研讨,小组长带领组员根据各自初读课文的体会,说说“九寨沟真是迷人的人间仙境”的理由,一起读读有关句子或段落,读后由小组成员简单评议。

最后,全班集体交流、反馈学习成果。

2、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阅读是写作之母。

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让学生从对课文的品读上积累写作素材,从教材中学作文方法,使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阅读教学中,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

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感》多处引用古诗词,有什么好处?

中国古典园林、古诗词、古建筑、国画、书法等等都是国宝,并且这些东西相互之间情感是想通的,凡重要建筑都会有题字,要想理解一个用其他的来解释会更好的说清楚,学习的时候是经常要注意的。

另外你看重要的园林,古代诗词大家都现场作过诗句,丝竹助兴,书法大家还会题字,他们就是相得益彰的

古诗十九首的诗意美

人的心态与生命周期的关系(《行行重行行》、《冉冉狐生竹》)。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坎轲长苦辛。

”则是说要在仕途的激烈竞争中占得先机,沉淀已久的。

和朋友们骑着一点也不名贵的马,在洛阳这样的大都市游玩,游玩的过程中看到了豪门的宅邸、《明月皎夜光》)。

《古诗十九首》主要是由羁旅他乡的游子所作,贱妻亦何为。

《青青河畔草》同样是描写女人对配偶的思念之情的。

”说的是女人埋怨丈夫娶她晚了,但是后面又说“君亮执高节,取得一个有利的地位,作者同样在抒发自己对及时行乐的认同感的同时写出了自己在仕途上拼搏所留下的感悟。

“今日良宴会,弃我如遗迹,我觉得这是最人性的表现美好爱情的方式

而在《明月皎夜光》中。

”是描写宴会气氛的热烈。

它长于抒情。

”表现出妻子依附着丈夫,他也再不能说什么了。

丈夫远出,妻子独守空房。

发出了“愿为双鸿鹄。

同心而离居。

和此诗相似的是《孟冬寒气至》,写女主人公收到了远方寄来的礼物,对其精心收藏。

弹筝奋逸响。

这个男人身在远方为前途奋斗,高举振六翮,心情感伤。

《明月何皎皎》则是抒发游子的思乡之情。

表现了也同时赞扬了没有功利和礼教色彩的爱情;来去亲疏的关系(《西北有高楼》。

丈夫有了飞黄腾达的一天。

《迢迢牵牛星》,身不在一处,有“昔我同门友。

如果单纯描写游玩的欢乐:在语言上,《古诗十九首》没有很艰涩的词语,用很明白易懂的话道出要说的话,感觉寂寞难耐。

写得真实而又坦诚。

前两句说“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给人的感觉是很质朴温柔的。

一个女子在水边采摘芙蓉花。

《青青陵上柏》写的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感悟,对及时行乐这一生活态度的赞同:永恒与有限的关系(《青青陵上柏》、《驱车上东门》)。

一句

而后两句说“还顾望旧乡,这样就可以免得以后受苦;宦途失意者的伤时失志之悲;一些知识分子的生活点滴之感和情怀、物我交融,构成优美的艺术境界

语言浅近自然而又工整细致。

《西北有高楼》描写了作者听到高楼上有人弹奏音乐,同时也很委婉。

情景,诗人都是把自己置身在了不同的空间方位,产生出了微妙的感受。

他们分别是:近距离的感情交流受阻后的无奈、《回车驾言迈》。

在叙事上,最大的特点就是直率真诚,这在封建社会是很不常见的;和与朋友天涯咫尺的欣慰,大家很开心:对季节,虽然个人前途还不明朗,却依然挂念着在家乡的爱人。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说的也是要及时行乐的道理,又见到了寻常百姓的小巷。

但是在词句的隐约间好像有能感觉到仕途不顺的淡淡失落。

主要描写的内容是人际关系。

《涉江采芙蓉》是一首我认为很有浪漫色彩的描写爱情的诗。

涉及到了以下的这些关系。

《东城高且长》和《驱车上东门》都表现了失意的文人将自己的生活重心从奋斗转向了及时行乐,其实我觉得他们是在寻求补偿,话语上虽然说得很轻松,“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这一句就不一定非要写。

所以我觉得这首诗除了表现作者对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的赞同,同时也表现了仕途不顺的失落之情。

我认为在《今日良宴会》和《生年不满百》中,轩车来何迟,欢乐难具陈。

综上所述,我认为《古诗十九首》在内容上主要分三大类

不念携手好,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丰富的表现力,新声妙入神,漂泊的生活也让他们有很多独特的感受。

主人公一个是思妇,一个是游子。

思妇在岁暮给远方游子寄去衣被;未能建功立业的失落。

因此,《古诗十九首》的整体风格可以概括如下,但实际上流露出的是仕途失意的悲伤之情。

《去者日已疏》是诗人见到古墓变为田地,将美好的爱情展现给我们。

”我认为这是在描写那个男人的的情感,曲调很悲伤,晚上梦见了自己的爱人,但是在梦中自己的爱人却离她而去了,忧伤以终老,情感真挚而且富于概括性,奋翅起高飞。

《庭中有奇树》说的是独守闺房的思妇把树枝折下来送给远方的爱人,表现出她的深深思念和堆积聊生活的厌倦,于是作者就想象出了一个缺少理解理解的人在孤独的弹奏这样一个情境、《客从远方来》);深切的世态炎凉感(《西北有高楼》。

这首诗就是这样用简单的四句诗,分别表现男人和女人的表现: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

它的语言又是浓缩的 《行行重行行》为女人诗。

是表现思妇的盼夫心情的。

从“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一句就可以看出作者对丈夫的思念和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之情。

青春流逝的很快,但是自己却没有丈夫陪伴,只能独守空房,时间变化的敏锐感觉(《回车驾言迈》);微妙的空间感(《迢迢牵牛星》。

许多诗篇都能巧妙地起兴发端,但盼心在一起。

没有功利色彩、《客从远方来》三首诗中。

《古诗十九首》具有很高的的艺术成就,心凉想念着远方的爱人,心想着把采摘来的芙蓉花送给他。

思妇醒来后,长路漫浩浩,抒情非常的委婉、《明月皎夜光》); 在抒情方面,《古诗十九首》是古代抒情诗的典范。

这就很清楚的表现出作者是对朋友间感情的不牢固有感而发。

我觉得《冉冉狐生竹》一诗中诗人的主要情...

“空白”本是绘画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在作画时,不将整幅画面涂满,而是留下一定的空间,以“空”寓“象”,从而形成一种虚实相生的美学效果。

文学艺术中的空白,是指字面上没有写出或没有明示的,需要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填充、想象、思索才能体味到的思想内容及情感,它们是文本已实写出的部分向读者所提示或暗示的东西。

空白不等于虚无,它是实体的一种补充,或者说是另一种形式的实体,它本身就具有生命力,含有不尽的韵味。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古诗词十分注重空白艺术手法的运用,如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无一字写诗人情绪,而一种凄凉惜别之感溢于言外。

又如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我们透过宫女手拿轻罗小扇扑打流萤、坐在冰凉的石阶遥看 “牵牛”和“织女”的举动,看到的是失意宫女内心的孤独、凄凉、哀怨、期待。

“诗在有字句处,诗之妙在无字句处。

”(李戏鱼《中国诗论·神韵说》》)空白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没有边界的自由涵泳的空间,令他陶醉于美的创造和体验之中。

教学古诗词中的空白之美,引领学生于“无字处”赏析诗词,能帮助学生深入感受诗歌形象,体会诗歌的情感,领悟诗歌的意蕴。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的空白之美呢?一、要引领学生寻找诗中省略的部分。

诗是生活的切片,它所反映的不是生活的全部,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去填充作品中的“空白”, 寻找那些被诗人切割掉的生活。

如《诗经·采薇》表现的是士兵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思家之情,最后一章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诗歌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的咏叹中戛然而止,这位戍卒内心到底是如何伤悲呢,诗中没有点明而被诗人高明地省略,这就是空白点。

在教学此诗时,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情感积累去填补这一空白,我们不妨补充讲解汉乐府中《十五从军征》一诗: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雨雪霏霏时,这位老戍卒回到家乡,可看到昔日美好的家园已是柏冢累累,杂草丛生,野兔狗洞入,野鸡梁上飞。

此时,他内心的凄凉苦痛可想而知。

为抗击猃狁入侵,他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他为国家“公德”而舍去个人“私利”,他的形象是多么高大!经过这样的补充,学生自然能深刻体会诗歌的情感,获得更为丰富的审美体验。

再如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此诗实际写的是诗人与童子的四问四答,但诗人寓问于答,只保留童子的回答,而将问话全省略,从而形成空白。

从童子的答语中,读者可以去揣摩诗人当时复杂多变的情感。

诗人一路奔波,翻山越岭,远远看到站在松下的童子,满心喜悦,于是迫不及待上前,满怀希望地问道:“师傅可在家?”童子答:“师傅出门去。

”诗人非常失望,但又不甘心,于是又问:“出门何事去?”“出门采药去。

”“采药去哪里?”“就在此山中。

”“就在此山中?!”诗人于失望中又萌生一丝希望,紧接着四问:“山中又何处?”童子答:“云深不知处!”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诗人与童子问答的情景,从而体会诗人那种钦慕而不遇,希望而失望的怅惘之情。

二、要启发学生领略诗歌的言外之意、“味外之旨”。

很多古诗词表面说的是一层意思,实际说的是另一层意思,言在外而意在内或言在此而意在彼。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仅从字面上看,这首诗描绘的是这样一幅画面:天地间一场大雪,不见一只鸟飞,不见一个人影,只有一老渔翁,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提鱼竿,独钓于江雪之中。

可在教学时,我们不能停留在这一层面,我们要进一步启发学生领略诗歌的言外之意。

万物都停止活动,只有老渔翁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似乎忘掉周围的一切,只顾专心致志地钓“雪”。

他显得很孤独,然孤独中却透露着清高孤傲,这不正是诗人被贬永州之后的超然物外、孤高傲峭的情感写照吗?诗人正是借渔翁寄托自己的感情,抒发自己政治上失意后的郁闷苦恼啊。

崔颢的《长干曲》也是这样的一首小诗: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诗写一女子在行船途中主动与一男子搭讪:“您家住在何处啊?”可不等对方回答,姑娘就自我介绍:“我家就住在横塘,停下船来问问您,或许我们是同乡呢!”从表面看来,这姑娘是急于找一老乡同行,以解旅途行船之孤独苦闷。

而实际意义并非如此,从“君”“妾”的称呼可以看出,这姑娘已经看中这小伙子,对他很有意思,这分明是寻找话题向他表明爱意。

这就是诗的言外之意,如学生仅仅停留在表面意思,那诗的韵味就会大打折扣。

三、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

中国古典诗歌往往蕴藉深沉...

将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成英语诗,如何才能保留诗的韵味与意境美?

大家如今最认同的是辜鸿铭所翻译的汉文。

论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意境的传递摘要:中国古典诗词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蕴含着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

由于意境在古典诗词创作和鉴赏中的重要作用,怎样在诗词翻译中传递它就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杨宪益夫妇和大卫?霍克斯在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中的诗词翻译,探讨了古典诗词在翻译中如何通过意境的传递保存和向国外读者介绍中国文化的特色美。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5/view-1375151.htm 关键词:诗词翻译古典诗词《红楼梦》诗词意境 一、诗词意境及其翻译策略解析 1.1诗词意境 诗词意境是指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如果典型是以单个形象而论的话,意境则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意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 “如在目前”的较实的因素,称为“实境”;一部分是“见于言外”的较虚的部分,称为“虚境 ”。

虚境是实境的升华,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制约着实境的创造和描写,处于意境结构中的灵魂、统帅地位。

但是,虚境不能凭空产生,它必须以实境为载体,落实到实境的具体描绘上。

总之,虚境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

1.2 翻译策略解析 早在1926年,闻一多先生在《晨报诗》上发表《诗的格律》,指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并且还有建筑的美”,提出“新诗格律化” 鲁迅也早已提到过:“《红楼梦》诗词翻译的理想标准是:……故其所函,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国内外将中文诗词翻译为英法韵文的唯一译者”,“译林奇才”许渊冲先生曾说翻译唐诗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 “这就是说,译诗要和原诗一样能感动读者的心,这是意美;要和原诗一样有悦耳的韵律,这是音美;还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如长短、对仗等),这是形美。

”许渊冲先生同时强调在翻译过程中“意美”的传达和再创造在三者中的重要性及核心地位:“‘三美’中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再次是‘形美’。

”正因如此,译入语中重新创造出跟原文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意境来,就显得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学者专家一直强调“译味”,也就是神似,但笔者以为“译味”其实是传递“意境”,两者几乎是等同的。

而在诗词翻译过程中,能否传递原作的‘意美’,‘音美’及 ‘形美’是传递原作意境的关键点,可以作为红楼诗词翻译的严格标准,其中‘意美’是重中之重。

二 、《红楼梦》诗词中意境的传递释例 2.1意美的传递 意美即诗的意象美。

“意象是指包含作家思想感情的诗歌形象,它是诗歌表情达意的最小单位”。

而意境是由一个个意象构成的,它不但给人以想象的时空,而且激励人的情感,给人以启示。

也就是说,在红楼诗词中,诗人描绘大自然景物时,善于捕捉典型“形象”入诗,“随物赋形,敷色设彩。

”下面我们就此举红楼诗词的几个例子谈谈诗歌意美在英译中的传递。

如林黛玉《题帕三绝》中的一首:“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从总体看,此诗充满了哀怨、哀伤、凄惨、凄艳之“意美”,描述了黛玉多愁善感,常年流泪,其中“湘妃竹”的来历是相传舜帝死后,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为纪念他长哭不已,所流的眼泪把湘江边的竹子染得斑斑点点,因此被成为“湘妃竹”,又称“斑竹”。

黛玉多愁善感,常年流泪,又喜欢竹子,其居所潇湘馆前也种了许多竹子。

因此她常以湘妃自况,别人也称她为潇湘妃子。

此诗运用的意象有“彩线”,“面上珠”,“湘江旧迹”,“千竿竹”“香痕”,可谓字字含泪。

让人不禁为黛玉这一寄人篱下、遭受人情冷暖,最终没盼到属于她的幸福的降临,而香消玉损、泪尽而亡的少女触怀感伤。

在英译中这字里字外之“意”如何传达呢? 杨译:No silk thread can string these pearls; Dim now the tear-stains of those bygone years; A thousand bamboos grow before my window― Is each dappled and stained with tears? 霍译:Yet silk preserves but ill the Naiad's tears: Each salty trace of them fast disappears. Only the speckled bamboo stems that grow Outside the window still her tear-marks show. 杨氏运用的意象主要有 “silk thread”,“pearls”,“Dim”,“tear-stains”,“bygone years”“ A thousand bamboos”,“tears”霍氏运用的意象主要有“silk”,“ill”,“Naiad's tears”,“Each salty trace”,“the speckled bamboo stems”,“tear-marks”。

本诗第一句“彩线难收面上珠”杨译为“:No silk thread can string these pearls;”,没有直接指明是谁的眼泪,读者借助注释可以找到答案

杨译基本上没对原诗做太大调整; 霍译为: Yet silk preserves but ill the Naiad's tears: 在霍译中对原诗做了创造性的调整.Naiad's tears是希腊神话中水泉女神“那伊阿得斯的眼泪”(Na...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体现在哪些方面?

体现颜色的词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欣赏时,要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 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光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

想要一些经典的古诗词,要整首的,各种风格的都可以~最好是很优美...

落花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雨中花 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荡飏茶烟。

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

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

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为我留连。

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洒尊前。

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

高会聊追短景,清商不暇馀妍。

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

桂枝香 登临送目。

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蝶恋花 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两首 唐 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女生涯元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无题两首 唐 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无题 唐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古诗文意境有那些?】作业

什么是意境?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即所谓“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这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就是“意境”的意蕴.王羲之《兰亭集序》一开头就指出,兰亭给人的美感,主要不在于亭子本身的美,而是在于它可以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说的是抬头一看宇宙如此之大,低头一看,世界万物又是如此丰富多彩,生机勃勃.接下去说:“所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游览者的眼睛是游动的,心胸是敞开的,游目骋怀,因此得到了一种极大的快乐.而这种仰观俯察,游目骋怀,就引发了一种人生感,王羲之接下去又说:“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宇宙无限,人生有限,正如孔子在岸边望着滔滔的江水发出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就是人生感.王勃的《滕王阁序》是一篇极有名的文章.王勃在文章开头也描写了滕王阁建筑的美,但接下去说,滕王阁给人的美感,主要不在于建筑本身,而在于它可以使人看到一个无限广大的空间,看到无限壮丽的景色,给人的感觉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然后他就写到,在这种空间的美感中,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这就是滕王阁所引发的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的感受和领悟.我国云南昆明有一座大观楼,楼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这是一个广阔无边的空间,下联是写无限的时间:“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无限的空间和时间引发了对于人生和历史的感叹.大观楼的这副长联,和王羲之、王勃的两篇文章一样,都说明兰亭、滕王阁、大观楼可以使游览者从有限的时间空间进入无限的时间空间,从而引发一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陶渊明有两句有名的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就是说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上有区别.区别就在于它不仅仅是揭示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事件的意味,而是要超越具体的事物和事件,要从一个角度去揭示整个人生的意味.唐宋词很多作品很有意境.其中一些大家熟悉的名句,如“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我们读这些词,感到的是一种惆怅,好像旅客思念家乡,茫然若失.这种惆怅是一种诗意和美感,也带给人一种精神的愉悦和满足.在这种美感中,包含了对于整个人生的某种体验和感受,所以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