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小学长春版所有古诗词



长春版小学语文1~6年级全部古诗词汇总 - 1 - 长春版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全部古诗词汇总 一年级 上册 古诗 1. 山村 【宋】邵雍 ---2.1 课文 ---P6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长春小学语文1~6年级全部古诗词汇总

- 1 - 长春版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全部古诗词汇总 一年级 上册 古诗 1. 山村 【宋】邵雍 ---2.1 课文 ---P6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2. 画 ---4.1 课文 ---P46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 宋 ] 辛弃疾 ---4.2 课文 ---P48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 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 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 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4. 古朗月行 (节选) [ 唐 ] 李 白 ---5.1 课文 ---P53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 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5. 悯农 [ 唐 ] 李绅 ---6.1 课 后 ---P62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 咏鹅 [ 唐 ] 骆宾王 ---7.1 课文 ---P71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7. 村晚 [ 宋 ] 雷震 ---7.1 课 后 ---P72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 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 笛无腔信口吹。

8. 梅花 [ 宋 ] 王安石 --11.4 课文 ---P99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一年级下册古诗 9. 劝学 [ 唐 ] 颜真卿 ---3.1 课文 ---P23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 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 首方悔读书迟。

10. 赠汪伦 [ 唐 ] 李 白 ---9.1 课文 ---P67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 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 及汪伦送我情。

11. 春晓 [ 唐 ] 孟浩然 ---10.1 课文 ---P7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2. 绝句 [ 唐 ] 杜甫 ---10.1 课 后 ---P75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3. 夏日 [ 宋 ] 范成大 ---10.2 课文 ---P76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 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 有晴蜓蛱蝶飞。

14.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宋 ] 杨万里 ---10.2 课后 ---P77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 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 日荷花别样红。

15. 山行 [ 唐 ] 杜牧 ---10.3 课文 ---P78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 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 叶红于二月花。

16. 山居秋暝 [ 唐 ] 王维 ---10.3 课后 ---P79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节选 ) 【唐】岑参 ---10.4 课文 ---P80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 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 树万树梨花开。

18. 听声 [ 清 ] 张潮 ---10.5 课 文 ---P82 春听鸟声, 夏听蝉声。

秋听 虫声,冬听雪声。

松下听琴, 月下听箫。

涧边听瀑布,山中 听松风 , 觉耳中别有不同。

二年级 上册 古诗 19. 村居 【清】 高鼎 ---1.1 课文 ---P2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 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 趁东风放纸鸢。

20. 绝句 [ 唐 ] 杜甫 ---8.1 课文 ---P60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 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 泊东吴万里船。

21. 遗爱寺 [ 唐 ] 白居易 ---8.2 课文 ---P62 弄时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22. 江畔独步寻花 [ 唐 ] 杜 甫 ---8.2 课后 ---P63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 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 在娇莺恰恰啼。

23. 元日 [ 宋 ] 王安石 ---12.1 课文 ---P96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 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 把新桃换旧符。

二年级 下册 古诗 24. 春夜喜雨(节选) 【唐】杜 甫 ---2.4 课文 ---P19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5. 忆江南(节选) 【唐】白 居易 ---2.4 课文 ---P19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 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26.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5.2 课后 ---P51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 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 有源头活水来。

27.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 成大 ---8.1 课文 ---P70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 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 傍桑阴学种瓜。

28. 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8.1 课后 ---P71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9. 相思 【唐】 王维 ---12.1 课后 ---P108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三年级上册古诗 30. 秋词 【唐】 刘禹锡 ---1.3 课后 ---P8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 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 引诗情到碧霄。

31. 池上 [ 唐 ] 白居易 ---3.1 课文 ---P21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2. 小儿垂钓 [ 唐 ] 胡令能 ---3.2 课文 ---P23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 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33. 清明 [ 唐 ] 杜牧 ---3.2 课后 ---P24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 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 童遥指杏花村。

34. 闲居初夏午睡起 [ 宋 ] 杨万里 ---3.2 课后 ---P24 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 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 看儿童捉柳花。

35. 江南 汉乐府 ---4.3 课后 ---P34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小学六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 2 - 36. 浪淘沙 [ 唐 ] 刘禹锡 ---6.4 课后 ---P53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 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 到牵牛织女家。

37. 鹿柴 [ 唐 ] 王维 ---7.1 课文 ---P55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8. 寻隐者不遇 [ 唐 ] 贾 岛 ---7.2 课文 ---P57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39. 江雪 [ 唐 ] 柳宗元 ---7.2 课后 ---P58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

关于长春的古诗

冰雪桃源,塞外长春。

迎幽千度君子兰,送尔万里长春帆。

九庙无尘八马回,奉天城垒长春苔。

端的长春春不老,绛仙亲下蓬莱岛。

带长春的诗句也有,但是不是指地名,而是“春长在”的意思。

1.一部仙韶,九重鸾仗,天上长春。

2.云断岳莲临大路,天晴宫柳暗长春。

3.一万二千甲子,这一壶流霞长春。

...

长春出版社的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 所有古诗

饮酒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是东晋诗人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决心隐居后所作。

诗人通过描写农村的美好风光,展现自己闲适的生活和超脱的心境。

此诗的语言平淡朴素,但又不失韵味。

以毫不夸张的手法,用家常话写出沁人心脾的境界,显得自然而又耐人寻味。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这句话把这首诗的语言特色表达得淋漓尽致。

以景为诗源,以情为诗缘,以理为诗尾。

前四句的“心”与“地”正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环境关系

只要你“心远”,无论在何地都不会受世俗喧嚣的干扰。

你,一边采着菊,一边赏着山,人景融为一体。

日夕的山气,归还的飞鸟,构成一幅美好的风景。

其中蕴藏着人生的真谛,不是语言所能表达。

物我相融,意味无穷。

全诗清新自然,无任何矫情,写出诗人与世无争、怡然自得的感情。

若是没有他超凡脱俗的品性,和对人生了悟明彻的心境,如何能有如此海阔天空的诗作。

欲 人都有欲。

人欲无忌,而人欲有异;人欲无边,而人欲有限。

活到哪种年纪就有哪种欲望。

无欲望便无希望。

但欲因人生,人因欲使。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欲望,不同的欲望造就不同的人。

立欲必正,验欲必果。

人生如何,重在立欲。

欲系福祸,各自把握。

唯非分之欲是过。

欲壑难填,莫坠其渊!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

“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

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使至塞上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是一首边塞诗,全诗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以及边塞奇异风光的赞美之情。

首联交待诗作缘由及写作的地点。

“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

“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

一句说身过“居延”这特殊的地域,则成为诗中描绘的风光景物的根据。

颔联紧承上联,转入对塞上景物的描写。

此句诗人把自己比作飘飞不定的蓬草,表达了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伤感和怨愤。

写法上以“征蓬”与“归雁”为对,“出汉塞”与“入胡天”为对,一“征”一“归”,一“出”一“入”,对比强烈,于凄凉中含有悲壮。

颈联描绘出一幅苍凉壮观的塞外风光图。

境界阔大,气象雄浑。

大漠无边,长天空阔,在这广阔的背景上,一缕直上青天的轻烟,以及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

这里用了一个“直”字,一个“圆”字,给人以刚劲有力,亲切喜悦的感觉。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表现初到边塞的诗人对塞上景色的惊异之感; “圆”字准确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苍茫壮阔中尽显柔和温暖。

尾联以事作结,询知都护此时所在,诗人的使命也即将完成。

诗的收束,顺其自然。

这首诗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绘出大自然的本色美,雄奇瑰丽,意境雄浑,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长河”,“落日”一联极其出色,历来被传诵为写景的名句。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烦双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诗篇前四句描写登高闻见之景。

首联连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风物具有鲜明的夔州地区特征。

这两句不仅是工对的联语,而且句中自对,如“ 天高”对“风急”,“沙白”对“渚清”。

句法严谨,语言锤炼,素来被视为佳句。

颔联前句写山,上承首句;后句写水,上承次句。

写山为远望 ,写水为俯瞰。

落木而说“萧萧”,并以“无边”修饰,如闻秋风萧瑟,如见败叶纷扬;长江而说“ 滚滚”,并用“不尽”一词领起,如闻滚滚涛声,如见湍湍水势。

两句诗,无论是描摹形态,还是形容气势,都极为生动传神。

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可以体察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

诗篇后四句抒发登高所生之慨。

颈联上句写羁旅之愁。

“常作客”,表明诗人多年漂泊不定的处境;“万里”,说明夔州距离家乡非常遥远,是从距离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又是从时令上烘托悲哀之重,“秋 ”字是在前两联写足秋意后,顺势带出,并应合着“ 登高 ”的节候。

下句写孤病之态。

“百年”,犹言一生;“百年多病”,迟暮之年百病缠身 ,痛苦之情可想而知;“独”字,写出举目无亲的孤独感 ;“登台”二字是明点题面,情才因景而生。

这两句词意精炼,含意极为丰富,叙述自己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暮年多病,举目无亲,秋季独自登高,不...

人教版一到九年级所有古诗词

【一年级上册】画 唐朝?王维 静夜思 李白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年级下册】春晓 唐?孟浩然 村居清?高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 清?袁枚 小池 宋?杨万里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年级上册】赠刘景文 宋 苏轼 山行 唐 杜牧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赠汪伦 唐 李白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年级下册】草 唐?白居易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庐山瀑布 唐 李白 绝句 唐 杜甫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天门山 唐 李白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三年级下册】咏柳 唐?贺知章 春日 宋?朱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乞巧 林杰 嫦娥 李商隐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游山西村 宋陆游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四年级下册】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望洞庭 唐 刘禹锡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渔歌子 唐?张志和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乡村四月 宋?翁卷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五年级上册】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秋思 张籍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五年级下册】牧童 吕岩 舟过安仁 宋 杨万里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平乐(yuè)?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六年级上册】诗经?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春夜喜雨 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天净沙?秋 元 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六年级下册】元日 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鸟鸣涧 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芙蓉楼送辛渐 唐五代.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江...

求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下册书上的所有古诗,谢谢!

【小学三年级 】 上册: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下册:1、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乞巧(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4、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长春小学生用哪个版本教材

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素养也就提高了,此外还选入适量的中华优秀古诗词,如编儿歌、猜谜语、比较法等识记每个汉字,如《唐诗三百首》、《鲁宾逊漂流记》和《爱的教育》等课外书,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可以有兴趣,有选择地多读广读,展示了“小老师”的风采,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言的金钥匙,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它独到的结构体系和编排理念令人耳目一新。

它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字的音、形、义,而且还在认字中安排了字理识字的内容,介绍了汉字的创造和发展演变的过程:“教育要以人为本,要着眼于人的发展。

新教材让孩子们对汉字产生了特殊的情感,他们在学习中尝试用多种形象方法,我有幸成为一名长春版实验教材首批实验教师,面对着这机遇和挑战,倍感身上的压力之大,责任之重,努力尝试让中年级孩子多诵读古诗及经典文章,培养他们诵读的兴趣。

2.扩大课外阅读,如果喜欢画画的同学还可以配上相应的图画,固然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但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的目标看,为孩子打下扎实的语文功底本套教材又有一大特点:它追求精品文质,注重语文积累,学会合作,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目的。

1.利用各大节日,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中重要的工具学科,因此编排了系列的“汉字家园”和“汉语家园”两个特色的学习领域,深受师生喜爱.运用“故事”联想法,积淀了语言,然后装进识字袋里。

长此下去,我先调查了解学生的活动意向,但并不是唯一途径,我认为课外的识字往往更加丰富:原来“焚”字的意思和图中所变现的内容一致,就是指用火烧毁树木或者其他东西。

这样,同学们按查资料的类别组成若干小组,然后各组成员集体协作共同搜集相关资料,他们有的向爸爸妈妈请教,有的上网查阅,有的逛书店图书馆,还有的搜集各种影视、音像资料……总之,孩子们说的说、查的查、问的问、找的找、记的记,画的画,每人手中都有一项任务要完成。

经过大家的紧张筹备之后,在汇报那天,我看到了他们的精彩展示。

整个活动中,学生们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对中秋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2.走进大自然,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大自然是最大的课堂,也是学生最亲密的朋友,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收获知识,让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不知不觉中就产生了学习的兴趣。

在学习了“秋天”这一主题板块后,我将整个实践活动分为“秋之声——秋之彩——秋之实”三个构成部分,让学生在观察秋天、寻找秋天、用秋天的色彩装扮自己等活动中,去了解秋天的美、记忆秋天的色彩、用多种艺术方式展现秋天。

效果颇佳。

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为老师创设了语文学习的情境,注重沟通了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为学生拓宽了学习的渠道,增加了他们实践的机会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总而言之,长春版语文教材不仅体现了语文课标的要求,而且有利于教师的学习、运用和创新,更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小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尤其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从而全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素养。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真情地投入教材,主动地更新观念,积极地参与课改实践,和教材一同成长,一同收获,一同去迎接长春版语文教材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我们深知这套教材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教学方法的变化,更主要的是教学观念的改变。

这套色彩明丽、图文并茂的长春版语文教材、幽默等,我积极尝试字理识字,在学生精彩的发言中,因此,我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这一现成的资源。

然后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仅是这些,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在教学中我力争课内与课外相融合,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在学生丰富的想象中,我就在班内开展一系列“诵读古诗文”活动,很形象地了解了“焚”字的字义,而且对“焚”字的字型是“林十火”也记忆得扎实,让孩子认字兴趣变得更浓厚长春版语文教材是我省自己编写的新课标教材,即和其他教材有着共同之处,让他们体验到识字的乐趣。

此外,我还为学生推荐了一些阅读书目。

下面,我将围绕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来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一、凸显汉字文化。

三、成语

对于这些内容的安排,重在引导学生感悟积累,知识更加丰富了,在诵中积累语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套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积累材料,为求在教学中突出教材优势,以此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凸显汉字文化,同时也庆幸自己能沐浴着这场世纪春雨、情趣识字和生活中识字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为认字教学注入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以此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汉语的特点和儿童学习的规律。

选材包括中外优秀现代诗歌、儿歌,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焕发着魅力。

二、丰富语文积累;搜集月饼包装商标;请父母讲中秋节的故事传说、牢固。

在这节课上,学生学得自主积极。

教材选文既注重丰富性,又注重经典性,实践证明,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读”...

小学二年级李商隐的古诗有哪几首?

小学二年级李商隐的古诗有18首,分别为: 送崔珏往西川 李商隐年少因何有旅愁,欲为东下更西游。

一条雪浪吼巫峡, 千里火云烧益州。

卜肆至今多寂寞,酒垆从古擅风流。

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

代赠 李商隐杨柳路尽处,芙蓉湖上头。

虽同锦步障,独映钿箜篌。

鸳鸯可羡头俱白,飞去飞来烟雨秋。

桂林 李商隐 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

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

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

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陈后宫 李商隐 茂苑城如画,阊门瓦欲流。

还依水光殿,更起月华楼。

侵夜鸾开镜,迎冬雉献裘。

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

属疾 李商隐 许靖犹羁宦,安仁复悼亡。

兹辰聊属疾,何日免殊方。

秋蝶无端丽,寒花只暂香。

多情真命薄,容易即回肠。

石榴 李商隐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明日 李商隐 天上参旗过,人间烛焰销。

谁言整双履,便是隔三桥。

知处黄金锁,曾来碧绮寮。

凭栏明日意,池阔雨萧萧。

饮席戏赠同舍 李商隐 洞中屐响省分携,不是花迷客自迷。

珠树重行怜翡翠, 玉楼双舞羡鹍鸡。

兰回旧蕊缘屏绿,椒缀新香和壁泥。

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

西溪 李商隐 近郭西溪好,谁堪共酒壶。

苦吟防柳恽,多泪怯杨朱。

野鹤随君子,寒松揖大夫。

天涯常病意,岑寂胜欢娱。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赠柳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谑柳 李商隐 已带黄金缕,仍飞白玉花。

长时须拂马,密处少藏鸦。

眉细从他敛,腰轻莫自斜。

玳梁谁道好,偏拟映卢家。

北禽 李商隐 为恋巴江好,无辞瘴雾蒸。

纵能朝杜宇,可得值苍鹰。

石小虚填海,芦铦未破矰。

知来有乾鹊,何不向雕陵。

初起 李商隐 想像咸池日欲光,五更钟后更回肠。

三年苦雾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

楚宫 李商隐 复壁交青琐,重帘挂紫绳。

如何一柱观,不碍九枝灯。

扇薄常规月,钗斜只镂冰。

歌成犹未唱,秦火入夷陵。

柳 李商隐 柳映江潭底有情,望中频遣客心惊。

巴雷隐隐千山外,更作章台走马声。

石城 李商隐 石城夸窈窕,花县更风流。

簟冰将飘枕,帘烘不隐钩。

玉童收夜钥,金狄守更筹。

共笑鸳鸯绮,鸳鸯两白头。

...

一片冰心在玉壶 原指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为当代著名之文学、史学界权威,蜚声国际,努力世界和平运动,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和著名的革命活动家。

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

笔名沫若。

清光绪十八年九月二十七(1892年11月16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县观娥乡沙湾镇。

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

毕业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医科

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1919年9月开始发表新诗。

1921年,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

同年8月,第一部诗集《女神》出版。

“皖南事变”后,他写了《屈原》《虎符》等六部历史剧。

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多种国家行政、科学文化方面的领导工作,同时坚持文学创作,出版了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等多部诗集等作品。

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参加革命工作,三十余年,为八一南昌起义之核心人物

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全国文联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1918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

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盘》、《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

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

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

1923年,他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

1923年后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倡无产阶级文学。

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

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嫈》、《卓文君》。

1944年,郭沫若歌颂明末女军事家秦良玉《咏秦良玉》。

他的代表作有《星空》《女神》等。

《星空》和《天上的街市》等诗歌。

被收入新教材七年级语文21课。

[编辑本段]生平 1927年蒋介石清党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

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郭在日本流亡期间,几乎从未发表过政治性的言论声援共产党,无论蒋介石怎样围剿,无论白色恐怖多么严重,即令在接到挚友、共产党领袖人物瞿秋白临刑前给他的秘信,他也未敢吭一声。

1928年自行脱党。

这时共产党处于最危难、最需要党员坚定信念、团结一致。

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参加“左联”东京支部活动。

埋头研究中国古代社会,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后改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1937年回国后,周扬要他去延安,他拒绝;陈诚邀他去武汉,他“立即命驾”。

他不仅如此,他还主动请求吴稚晖介绍前往南京拜谒汪精卫、蒋介石,并“恭恭敬敬地向蒋委员长忏悔过去的罪过,要求蒋委员长饶恕他,他要献身党国,将功折罪,回去马上写了《蒋委员长会见记》”。

该文对蒋大加赞许和颂扬。

该文对蒋大加赞许和颂扬,此文虽不长,但三次描写蒋的眼睛,如何“眼睛分外的亮”,如何“眼睛分外有神”,如何“眼神表示了抗战的决心”。

1938年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这一时期创作了以《屈原》为代表的6个历史剧。

他还写了《十批判书》、《青铜时代》等史论和大量杂文、随笔、诗歌等。

1946年后,站在民主运动前列,成为国民党统治区文化界的革命旗帜。

在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学史中,曾经发生过六次宗派主义斗争,其中两次的直接原因是郭沫若的故意失信。

第一次,1921年5月初,茅盾、郑振铎听说郭沫若到了上海, 由郭的熟人柯一岑陪同,盛情邀郭于闻名的半淞园饭店,请他加入文学研究会,帮助把该会的《文学旬刊》办好。

当时他许诺“尽力帮忙”。

可是话音未落,他不仅未予帮忙,反而急急在他主办的《创造》季刊广告和《创造》第一卷第一期上就指责文学研究会里的人“垄断文坛”,是“假批评家”,“存在着党同伐异的劣等精神,和卑陋的政客不相上下”,声称要把他们送“到清水愤(和)坑里去和蛆虫争食物”;并攻击、丑化茅盾,耻笑他身材短小、牙齿外露,像只“耗子”,从而挑起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的首场论战,涉及批评、创作、翻译等多方面的问题,前后耗时近三年,分散了大家的精力,影响了文学的正常发展和实绩收获。

第二次是失信于鲁迅。

其表现更为不佳,做法更有损于自己的形象。

1927年,郭沫若参加南昌起义失败后,于11月初由香港回到上海。

(公开)不几天,他即主动派蒋光慈、郑伯奇、段可情前往鲁迅住处,邀请鲁迅联合起来,共同“向旧社会进攻”。

鲁迅非常高兴,欣然同意,并主张不再另办刊物,恢复创造社过去的《创造周报》,作为共同园地。

不久,郭沫若果然于12月3 日在上海《时事新报》上刊出《创造周报复活了》的消息,同时公布了特约撰述员...

小学修辞手法有哪些

能启发读者想像。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

《春》 朱自清 (2)拟物,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 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字数相等、相衬的对偶形式: 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含意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具体代抽象,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有助于层次分明、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方法、特征、作用。

作用,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11。

排比、对偶,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1)拟人。

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

例句、正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似,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③具体代抽象 例如。

“善哉乎鼓琴.横眉冷对千夫指,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部分代全体: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句 1.人群不顾一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激问、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 也就是想象,孤帆一片日边来,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

(《梅岭三章》) 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暗喻和借喻:特征代事物、杏树、梨树,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5.对偶。

例句。

例如。

例句:: 类别| 特点 | 本体 | 比喻词 |喻体| 例句 明喻|甲像乙| 出现 |像、似的、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 出现 | 是,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柏油路晒化了,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小学语文修辞手法修辞手法。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 ①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疑问、排比。

朱自清《春》 2.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

作用:加强语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

例如:.例如:太阳出来了,地上好像上了火. 14,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加强渲染力: 对事物的性质,头重脚轻根底浅: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使文笔简洁精炼.通感: 所谓通感,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

作用、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

1.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帮助人深入理解、反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又食武昌鱼,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主要方式 1,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荷塘月色》 朱自清) 3.夸张。

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像一块空灵的蓝水晶,增强说服力,节奏感强,高度概括、夸张、对比 1.比喻: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 2、喻体 3、比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反问.: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

例如:墙上芦苇,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

2,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两岸青山相对出: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相近、相补,实在标致极了。

12. 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例如 “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 把物当做人写。

作用: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 特点 例句 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整体代部分、拟人、夸张。

6.反复,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才饮长江水,揭不开锅。

(《榆钱饭》) ⑤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作用,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例句,拟人没有。

) 作用: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