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元代诗词代表作



元代的诗歌代表人物有谁? 当散曲和杂剧在文坛上居于主导地位的同时,传统的诗歌仍有大量优秀作品涌现。作为正统文学样式的古体诗和近体诗,元代诗歌与前代相比,显 然处于低谷时期。然而,这个时期是南北诗风交

元代的诗歌代表人物有谁?

当散曲和杂剧在文坛上居于主导地位的同时,传统的诗歌仍有大量优秀作品涌现。

作为正统文学样式的古体诗和近体诗,元代诗歌与前代相比,显 然处于低谷时期

然而,这个时期是南北诗风交错、融合的时期,诗坛上呈 现出多样化的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元代的诗歌作家和作品的数量仍然相当 多,而且出现了许多擅长诗文的少数民族作家,其中以契丹族的耶律楚材最 为突出。

耶律楚材曾随成吉思汗西征,驰骋万里,所以能在诗中描写奇瑰壮 丽的西域风光,如《过阴山和人韵》等歌行,写得动荡开阖、气象万千。

楚 材擅写律诗,尤擅七律。

他的律诗流畅沉稳,风骨遒健,如《和移刺继先 韵》:“旧山盟约已愆期,一梦十年尽觉非。

瀚海路难人去少,天山雪重雁飞 稀。

渐惊白发宁辞老,未济苍生曷敢归。

去国迟迟情几许,倚楼空望白 云飞。

元朝的代表性古诗

唐诗宋词元曲,元代诗词已不盛行元诗四大家“元诗四大家”是指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四人

他们都是当时的馆阁文臣,因长于写朝廷典册和达官贵人的碑版而享有盛名。

他们的诗歌典型地体现出当时流行的文学观念和风尚,所以备受时人称誉。

其实他们的创作成就并不高,不但不能与前代诗坛的大家相比,就是在元代诗坛上也并不一定是最优秀的诗人。

四人的诗歌创作,在题材内容上大致相同,艺术上也比较相近。

明人胡应鳞评此期诗风特征,“皆雄浑流丽,步骤中程。

然格调音响,人人如一,大概多模往局,少创新规。

视宋人藻绘有馀,古淡不足。

”(《诗薮》外编卷六)正道出了“四大家”的艺术共性。

当然,“四大家”的艺术风格同中有异,各人也还有一些自己的特征,这是他们超过当时其他诗人的地方

[编辑本段]虞集“元诗四大家”中最优秀的诗人是虞集。

他擅长律诗,无论是五律还是七律,都写得格律严谨,隶事恰切而深微,意境浑融,风格深沉。

例如七律《挽文山丞相》: 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宁知汉祚移。

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 这是元诗中少见的名篇。

诗人把深沉的历史感慨溶进严整的艺术形式中,沉郁苍劲,感人至深。

虞集虽然宦途比较顺达,但仍然希望到江南故乡归老田园

他的《风入松》词有“杏花春雨江南”的名句,这种意境也常出现在他的诗中。

[编辑本段]杨载杨载的诗风劲健雄放,主要体现于七言歌行,其律诗则以谐婉见长。

范梈最长于歌行,诗风豪放超迈又流畅自如。

他的五律专学杜甫,颇有杜诗沉郁凝炼之风。

如《京下思归》: 黄落蓟门秋,飘飘在远游。

不眠闻戍鼓,多病忆归舟。

甘雨从昏过,繁星达曙流。

乡逢徐孺子,万口薄南州。

揭傒斯的诗以清婉流丽见长,有些作品则质朴无华,别有寄托。

如《秋雁》: “寒向江南暖,饥向江南饱。

莫道江南恶,须道江南好。

”此诗暗讽蒙古统治者一面掠夺南人的财富一面又歧视南人的行径,是元代中期罕见的讽刺之作。

[编辑本段]其他此期黄溍、柳贯、欧阳玄等诗人也较知名,但他们的成就都不如“元诗四大家”。

汉魏元朝文人诗代表作品

中国韵文史上,唐诗、宋词、元曲接二连三,高峰迭起,名家名作,琳琅满目.元曲作为元代文学的代表,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泽被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元曲,一方面是指诗歌新体“散曲”,一方面又指戏曲新体“北曲杂剧”.如元曲六大家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和乔吉,都是兼工散曲和杂剧的作家. 元曲杂剧经典名篇有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白朴《梧桐雨》等. 散曲经典名篇: 〔双调〕沉醉东风 送 别 关汉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眼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前调〕 杭 州 景 关汉卿 〔一枝花〕普天下锦绣乡,环海内风流地. 大元朝新附国,亡宋家旧华夷. 水秀山奇,一到处堪游戏,这答儿忒富贵. 满城中绣幕风帘,一哄地人烟凑集. 〔梁州第七〕百十里街衢整齐,万余家楼阁参差,并无半答儿闲田地. 松轩竹径,药圃花蹊,茶园稻陌,竹坞梅溪. 一陀儿一句诗题,一步儿一扇屏帏. 西盐场便似一带琼瑶,吴山色千叠翡翠. 兀良,望钱塘江万顷玻璃. 更有清溪、绿水,画船儿来往闲游戏. 浙江亭紧相对,相对着险岭高峰长怪石,堪羡堪题. 〔尾〕家家掩映渠流水,楼阁峥嵘出翠微,遥望西湖暮山势. 看了这壁,觑了那壁,纵有丹青下不得笔. 〔越调〕天净沙 秋 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双调〕折桂令 叹 世 马致远 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越调〕天净沙 春 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双调〕庆东原 叹 世 白朴 忘忧草,含笑花,劝君及早冠宜挂. 那里也能言陆贾?那里也良谋子牙?那里也豪气张华? 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 〔双调〕水仙子 次 韵 张可久 蝇头老子五千言,鹤背扬州十万钱,白云两袖吟魂健. 赋庄生秋水篇,布袍宽风月无边. 名不上琼林殿,梦不到金谷园,海上神仙. 〔中吕〕卖花声 怀 古 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越调〕寨儿令 忆 鉴 湖 张可久 画鼓鸣,紫箫声,记年年贺家湖上景. 竞渡人争,载酒船行,罗绮越王城. 风风雨雨清明,莺莺燕燕关情. 柳擎和泪眼,花坠断肠英. 望海亭,何处越山青.

我国元代戏曲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是什么?

散曲:①《山坡羊·春睡》②《正宫·端正好·长亭送别》③《正宫·滚绣球》④《越调·斗鹌鹑》⑤《越调·小桃红》⑥《越调·紫花儿序》⑦《越调·拙鲁速》⑧《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⑨《中吕·混江龙》杂剧:《西厢记》王实甫(生卒年不详),名德信,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人,元代著名戏曲作家,生平事迹亦不详。

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

杜牧代表作是什么?(诗词)

以下几首都可以成为代表作: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塬 yuán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顶上平坦。

)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这首词分上下两片。

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

“北国风光”是上片内容的总领句。

“千里”“万里”两句是交错说的,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

诗人登高远望,眼界极为广阔,但是“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这是诗人的视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阔,气魄非常宏大。

天地茫茫,纯然一色,包容一切。

“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望”字统领下文,直至“欲与天公试比高”句。

这里的“望”,有登高远眺的意思并有很大的想像成分,它显示了诗人自身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他那豪迈的意兴。

“望”字之下,展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这些景观也正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形象。

“长城内外”,这是从南到北,“大河上下”,这是自西向东,地域如此广袤,正与前面“千里”“万里”两句相照应。

意境的大气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

“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别照应“雪飘”“冰封”。

“惟余”二字,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

“顿失”二字,则写出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时大河滚滚滔滔的雄壮气势。

这四句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直觉,更显气象的奇伟雄浑。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动态描写,都有活泼奔放的气势。

加上“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表现“山”“原”与天相连,更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

“山”“原”都是静物,写它们“舞”“驰”,这化静为动的浪漫想像,固然因在大雪飘飞中远望山势和丘陵绵延起伏,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更因诗人情感的跃动,使他眼前的大自然也显得生气勃勃,生动活跃。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前十句写了眼前的实景,而这三句写的是虚景,想像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翻出一派新的气象。

雪中的景象在苍茫中显得雄伟,雪后的景象则在清朗中显得娇艳。

“看”字与“望”字照应;“红装素裹”,把江山美景比做少女的衣装,形容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

“分外妖娆”,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这两句是上文写景与下文议论之间的过渡。

“江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国风光”作总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的抱负。

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受。

祖国的山河如此美好,难怪引得古今许多英雄人物为之倾倒,争着为它的统一和强大而奋斗。

一个“竞”字,写出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出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

“折腰”的形象,展示了每位英雄人物为之倾倒的姿态,并揭示了为之奋斗的动机。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以“惜”字总领七个句子,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

诗人于历代帝王中举出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展开一幅幅历史画卷,使评论得以具体形象地展开,如同翻阅一部千秋史册,一一加以评说。

一个“惜”字,定下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

然而措词极有分寸,“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并不是一概否定。

至于成吉思汗,欲抑先扬,在起伏的文势中不但有惋惜之极的意味,而且用了“只识”二字而带有嘲讽了。

“弯弓射大雕”,非常传神地表现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俱往矣”三字,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向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点出全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

“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

“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的使命,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这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这首词画面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胸怀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

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

朱德: (公元1294-1365年)元画家。

字泽民,号睢阳散人,睢阳(今河南省商丘)人。

官至儒学提举。

擅画山水,师法李成、郭熙,并融入浑厚,晚年笔力愈壮,风度更著。

书法,精诗文。

著有《存复斋续集》。

代表作《林下鸣琴图》 赵雍:公元1289-1360年后)元画家。

字仲穆,浙江湖州人。

赵孟俯次子,以父荫人仕,官至集贤待制、同知湖州路管府事。

承家学,擅画人物、山水、鞍马。

山水师法董源、李成,鞍马则有唐风,能诗善书法。

代表作著色《兰竹图》 王蒙:(?~1385)中国元代画家。

字叔明,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

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赵孟外孙,曾任小官,元末弃官避乱隐居黄鹤山,明初任泰安知州,因胡惟庸案入狱,后死于狱中。

工诗文、书法,尤善画,精山水。

早年师法赵孟頫,后又与黄公望、倪瓒往来,对董源、巨然用功尤深,并能师法造化,形成个人风貌。

以隶书行草笔法入画,所画山水善用枯笔干墨,画山石创牛毛皴,兼用解索皴和小斧劈皴;构图繁密饱满,山石多至十余层,树木不下几十种,但繁而不塞,多而不乱,层次丰富,空间感强,成功地表现了江南山水的湿润感。

意境蓊郁深秀,画面深厚华滋。

有《青卞隐居图》、《春山读书图》、《夏日山居图》、《夏山高隐图》、《葛稚川移居图》等传世。

王绎:(约1333~?)中国元代画家。

字思善,号痴绝生。

祖籍睦州(今浙江建德),后居杭州

多才艺,善画,尤工肖像,师法顾逵。

所画人物肖像 ,形神兼备,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著《写像秘诀》,分彩绘法、写真古诀、收放用九宫格法等篇,总结个人创作经验,主张画肖像时应在对象的叫啸谈笑间,察形观色,默记于心,后闭目追忆,被画对象的相貌性情才能表现无遗。

有《杨竹西小像》(倪瓒补松石背景)传世。

王冕:(1287~1359)中国元代画家,诗人。

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

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出身农家,幼时曾牧牛,劳动之余读书习画,年轻时曾热衷功名,屡次名落孙山,遂绝意仕途,浪迹江湖,游历大江南北。

擅竹石、篆刻,尤工墨梅,师法仲仁和尚、扬无咎,加以发展,其梅枝干遒劲,花或疏或密,蕊萼错落分布,花《南枝早春图》朵或圈或点,皆以水墨为之,得梅花之韵致风骨。

有《墨梅图》、《南枝早春图》传世,著《梅谱》,阐述画梅理论。

亦善诗,多表现人民生活的疾苦和揭露权贵的腐化与骄奢,以及追求清高,不逐时俗等。

著《竹斋诗集》4卷,附1卷。

代表作《南枝春早图》等。

唐棣:(1296~1364)中国元代画家 。

字子华,晚号遁斋。

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曾以画供奉宫廷,任嘉兴路照磨、休宁县尹、吴江州知州等职。

擅山水,随赵孟ù学画,并师法李成、郭熙,有所变化。

作品以农夫、渔夫等活动场景为题材,有生活气息。

所画窠石霜林,峰峦起伏,笔墨苍劲简洁,细润清淡,画中人物描绘细致,形态生动。

有《霜浦归渔图》、《雪岗捕鱼图》、《浮岚暖翠图》、《林荫聚饮图》等传世。

曹知白:(1272~1355)中国元代画家。

字又玄,号云西,人称贞素先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曾任昆山教谕,后辞官隐居,读经书,好道教。

为江南富族,庄园宽敞豪华而清幽,喜交结文人名士,家富收藏。

擅山水,师法李成、郭熙,山石勾皴柔细,少渲染,笔墨早年秀润,晚年苍秀简逸,风格清疏简淡。

有《寒林图》、《疏林幽岫图》、《群峰雪霁图》等传世。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

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代表作有《鹊华秋色图》。

元四家:吴镇、王蒙、黄公望、倪瓒 黄公望:中国元代画家,书法家,元四家之一。

原姓名陆坚,又名静坚,因过继浙江永嘉黄氏,遂改姓名,字子久,号一峰、一峰道人、大痴道人、井西老人和净墅等。

代表作《 丹崖玉树图轴》。

黄公望家住常熟子游巷,由于幼年父母双亡,家庭贫困,十岁左右的时候,就给寓居在虞山小山头的浙江永嘉人黄乐为养子。

关于他名与字的来历,颇有趣味。

因黄公望父亲得子后,友人来贺,说:“黄公望子久矣!”,因而黄父为其取名作“公望”,字子久,江苏常熟人。

他的《山居图》虽自题落款为“大痴道人平阳黄公望”,但叶落归根,其墓位于常熟西门外虞山脚下。

曾做过小吏,因受累入狱,出狱后隐居江湖,入道教全真派。

工书法,善诗词、散曲,颇有成就,50岁后始画山水,师法赵孟頫、董源、巨然、荆浩、关仝、李成等,晚年大变其法,自成一家。

其画注重师法造化,常携带纸笔描绘虞山、三泖、九峰、富春江等地的自然胜景。

以书法中的草籀笔法入画,有水墨、浅绛两种面貌,笔墨简远逸迈,风格苍劲高旷,气势雄秀。

黄公望的绘画在元末明清及近代影响极大,画史将他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

著《山水...

中国每个朝代的历史名人及代表作?

历史名人 上古:黄帝,女娲,神农,唐尧、虞舜、夏禹 夏:禹、启、后羿 商:成汤、盘庚 、帝辛 (纣王)、妲己 、伊尹 西周:姜尚,周公旦,召公奭、周武王、周幽王、褒姒(周幽王妃) 春秋:郑庄公,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越王、百里奚,老子,孔子,范蠡,西施,孙武,鲁班,豫让 战国:赵武灵王,秦孝公,魏文侯,楚怀王、秦王政、屈原,荆轲,高渐离,鲁班、苏秦 秦:秦王政、李斯、赵高、吕不韦 西楚:项羽、虞姬(项羽姬) 西汉:刘邦、文帝、景帝、武帝、窦皇后,张骞,东方朔,司马迁,王昭君、班超、班固、韩信、张良 新朝:王莽篡汉 东汉:汉光武帝 刘秀 三国: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 晋;司马炎 、王熙之、陶渊明、王猛、谢安 「五胡十六国」:是指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曾在中国北部境内建立政权的五个北方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权。

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

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

南北朝:谢安,王猛,檀道济 隋: 隋文帝杨坚 隋炀帝杨广 唐:李世民、魏征,李白,杜甫,上官婉儿,郭子仪、安史之乱、长孙氏、西海郡王松赞干布夫人 - 文成公主,公孙大娘 五代十国 :后蜀孟昶妃 - 花蕊夫人 、李后主 北宋:太祖、包拯,范仲淹,苏轼,杨家将,畲赛花,穆桂英 南宋:岳飞,辛弃疾,梁红玉,文天祥,李清照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萧绰后 金:完颜阿古打 西夏: 景宗 李元昊 元: 成吉思汗 、拖雷监国 、窝阔台汗 、元世祖忽必烈、丘处机,耶律楚材,施耐庵 明: 朱元璋 、成祖 朱棣、朱由检 (崇祯 )、罗贯中,郑和,袁崇焕,张居正,海瑞 清: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孝庄皇后、顺治、康熙、雍正、乾隆 、嘉庆、道光、咸丰、同治、慈禧太后、光绪 、溥仪 (宣统 )、林则徐,洪秀全,霍元甲、纳兰容若、纪晓兰、刘庸、袁世凯 民国:孙中山、将中正等 1.先秦作家作品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z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仁”。

现存《论语》20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

“论”,读lún,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墨子,名翟(dí),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著有《墨子》一书,今存53篇。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一名《孙子兵法》,13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山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

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

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著有《孟子》一书。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河南)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现存《庄子》一书,33篇,又名《南华经》。

代表作是《逍遥游》。

荀子,名况,尊号“卿”,汉时避宣帝刘洵讳,改称“孙卿”,战国时赵(河北)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

著有《荀子》32篇,代表作有《劝学》、《天论》等。

韩非,战国末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者诸项政策,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

现存《韩非子》55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邻》、《扁鹊见蔡桓公》。

吕不韦,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

他集合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河南)人,被道家尊为前辈,主和贵“虚”,即虚静、无为。

著有《列子》8篇。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

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

他用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即遭遇忧愁,“离”通“罹”),还有《九歌》、《九章》、《天问》等。

《涉江》是《九章》中的一篇。

农历五月初五是他投汨罗江自沉的纪念日。

2.汉代作家作品 贾谊,世称贾生,或贾长沙、贾太傅,洛阳(河南)人,西汉政治家、文学家。

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有“疏”7篇,《新书》10卷58篇;代表作有《吊屈原赋》、《鵩鸟赋》。

明朝人辑有《贾长沙集》,是以他曾做过长沙王太傅命名的。

刘安,沛郡(江苏)人,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汉高祖孙,袭父爵封为淮南王。

集体编著《淮南鸿烈》,也叫《淮南子》。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陕西)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历尽艰辛撰成《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撰有《说苑》、《新序》,还整理修订了《战国策》、《楚辞》。

班固,字孟坚,扶风(陕西)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

诗经、元曲、唐诗、宋词的基本知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所以又称《诗三百》,与《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古者《诗》三百余篇,及于孔子,去其重……”(《史记·孔子世家》),据传为孔子编定。

最初称《诗》,被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也称《诗三百》。

他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

《诗经》里的内容,就其原来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

《墨子·公孟》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意谓《诗》三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

《史记·孔子世家》又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这些说法虽或尚可探究,但《诗经》在古代与音乐舞蹈关系密切,是无疑的。

《诗经》不仅是最早的诗歌总集,而且也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的百科全书。

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源头及代表作。

《诗经》“六义” 《诗经》“六义”指的是 风、雅、颂、这三个说的是内容,赋、比、兴,,这三个说的是手法,这就是》“六义”。

《风》、《雅》、《颂》三部分的划分,是依据音乐的不同。

《风》包括15部分,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称作“十五国风”共160篇。

《雅》分为《小雅》(31篇)和《大雅》(74篇)是宫廷乐歌,共105篇。

《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和《商颂》(5篇)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共40篇。

“风”的意义就是声调。

它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

它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

国风·周南 国风·召南 国风·邶风 国风·鄘风 国风·卫风 国风·王风 国风·郑风 国风·魏风 国风·唐风 国风·齐风 国风·秦风 国风·陈风 国风·桧风 国风·曹风 国风·豳风 “雅”是“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

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

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

朱熹《诗集传》曰:「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

其篇本有大小之殊,而先儒说又有正变之别。

以今考之,正小雅,燕飨之乐也;正大雅,朝会之乐,受厘陈戒之辞也。

......辞气不同,音节亦异。

」故而大小雅之异乃在於其内容。

“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

《毛诗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这是颂的含义和用途。

王国维说:“颂之声较风、雅为缓。

”(《说周颂》)这是其音乐的特点。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就是说,赋是直接铺陈叙述。

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

《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

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

“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

“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

《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有时一句诗中的句子看似比似兴时,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是否是兴。

例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就是兴。

.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

就像秦风的《晨风》,开头“鴥彼晨风,郁彼北林”,与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云云,很难发现彼此间的意义联系。

虽然就这实例而言,也有可能是因时代悬隔才不可理解,但这种情况一定是存在的。

就是在现代的歌谣中,仍可看到这样的“兴”。

进一步,“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

但正因为“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虚灵微妙的。

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

又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

由于“兴”是这样一种微妙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手法,后代喜欢诗歌的含蓄委婉韵致的诗人,对此也就特别有兴趣,各自逞技弄巧,翻陈出新,不一而足,构成中国古典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