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诗词专用字典



求陈姓男孩名,不要烂大街,有古诗词韵味,好听,不易被取外号的。...学前要则: 一、参与劳动,多做运动,每天保证流汗四五升以上。否则学诗词很容易学进歧途,变成老穷酸。 二、全文分三大部分,对应学诗的

求陈姓男孩名,不要烂大街,有古诗词韵味,好听,不易被取外号的。

...

学前要则: 一、参与劳动,多做运动,每天保证流汗四五升以上。

否则学诗词很容易学进歧途,变成老穷酸。

二、全文分三大部分,对应学诗的三个阶段,可以按部就班。

三、每部分由“精读、朗诵、工具、泛读、练习”四个栏目组成。

精读,要求仔细阅读,认真理解;朗诵,不强制记忆(能背下当然更好),以培养语感为主;工具,主要是各类工具书;泛读,知识性、趣味性阅读,浏览便可。

第一阶段 精读类: 《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 ●注: 这两本书很厚,可以选自己喜欢的篇章阅读,没必要一页页翻到底。

如果实在嫌厚,可以用《唐诗小札》及《唐宋名家词导读》代替。

目的: 学会如何欣赏一首诗。

朗诵类: 《唐诗选》、《宋词选》 ●注:繁体版。

学诗之人,繁体字可以不用,但不能不懂。

终究学诗绕不过繁体字这一关的,不懂得准确辨析繁体字的话,诗也很难学得深。

后面会细述个中缘由。

●又注:每天起码朗诵半个小时以上,念完一遍从头再念。

●又注:无须深入求解,只要明白诗句的意思,读顺了口就行。

★目的:培养语感。

应用类: 《白香词谱》(或《唐宋词格律》)、《诗词格律概要》、《辞海》 ●注:在诗词写作中有格律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全篇合字数、合平仄,另一方面押韵也要按照约定俗成的规律。

●又注:《白香词谱》和《诗词格律概要》主要解说字数、平仄的要求。

押韵方面需要《佩文诗韵》和《词林正韵》,这两本书一般都附录在前两本书里,无须单独购置。

●又注:建议从网上下载一个版本优的《佩文诗韵》和《词林正韵》,打印一份随身携带,方便使用。

●又注:《辞海》是字典。

比较厚,而且不属于古汉语专用,但其中的词条包罗万有,读诗时有什么看不明白的去查一下,常见历史人物和典故及常用文言都可以查得到。

泛读类: 各朝代著名诗人生平的传记,四大名著, ●注:市面上版本不少,选自己喜欢的吧。

★目的:增加兴趣。

练习: 一、找自己喜欢的诗进行仿写,或者沿用前人的题材,自己重新演绎。

这个阶段是一定写不出好东西的,目的仅仅是练习。

又,不要去强调表现自我、宣泄情感等等,那需要相当的写作技术来支持。

二、这个时期最好严格按照格律来练习。

如果静不下心来琢磨格律的话,有可能为日后的学习埋下祸端。

无论能否遵照格律,都必须要清楚一点:格律不是限制、不是死板的形式,它是你写好一首诗最好的工具。

写诗好比钉钉子,格律好比锤子,熟手工人也许可以用石头甚至手掌代替,但终究是不如锤子好用的。

即使一些场合无法使用锤子了,必须用其他工具代替,那也得懂打钉子才行,而没拿过锤子的人又怎么学得会打钉子呢? 三、无须苛求每一首习作的质量,因为想苛求也没这能力,反倒搞得自己很迷茫。

只须多练就可以。

四、这个时期的学习目的就是感受下诗词写作是什么一回事,也打好日后写作的一些感性方面的基础。

第二阶段 精读类: 《写作概要》、《文学概论》、《古代汉语》 ●注:选各大高校教材通常会比较客观。

●又注:这部分绝对要学扎实。

认真学习的话,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就能基本掌握这三本书了。

●又注:《古代汉语》是繁体书(包括白话讲解部分),所以前面要打繁体字基础。

而且,越学到后面,越要接触大量的繁体书籍。

●又注:先弄清楚什么是文学,再弄清楚什么是诗词,那么视角会高明得多、眼界将宽广得多。

文学就好比一间房子,诗词就好比房子里一个茶壶,站在房子里能够一眼看清楚茶壶的形状,站在茶壶里却永远搞不清茶壶的造型。

固然,这不是唯一的学习途径,却是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

★目的:了解什么是文学?什么是写作?了解古汉语是什么一回事。

★开始时机:待上述的仿写练习不觉得困难之后。

朗诵类: 三曹诗选;李白选集、杜甫选集、唐朝边塞诗集,王维选集,孟浩然选集;豪放派词选,婉约派词选 ●注:按上面的内容找吧,市面版本太多,更新也快,不过也没必要太挑剔,只要没错漏就行了,最好是繁体本。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买中华书局出版的书,质量最为可靠。

●又注:同样是不需要求深解的朗读。

●又注:之所以选诗多于词,主要是“诗庄词媚”的历史现实。

并不是说诗比词更好(那是外行人说的话),而是在学习之初,学词太多很容易走入小道,最后钻了死胡同。

●又注:之所以选盛唐最多,因为盛唐是中国历史上诗文化最鼎盛、文人们精神最丰满、国民心态最自信的年代(连王维这种惊才绝艳的诗人也只能屈居三、四,这是中国诗史上仅见的)。

学诗首练“胆、气”,此二者未得,写一百年都不过是滑手、诗匠。

有人说婉约清灵一路不需要胆气,其实花间也好、易安也好,其胆气是含而不露而已。

●又注:之所以漏掉大批的非重点诗人,是因为第一阶段已经面积性地扫过一遍了,第一阶段那两本书有空还是得翻的。

★目的:进一步加强语感;深入体会最优秀的诗文化;体会什么叫“丰满的精神”。

★开始时机:随便吟出一句应景诗(一句而已),象诗了,而不是文言文口号。

至于象不象,可以找几个水平较高的帮看一下。

应用类: ...

诗歌的平仄变化规则

怎样分辨平仄?现在平仄有两套系统,一是以普通话标准,简称为新声。

二是以《平水韵》为标准,简称为古声。

现在这两套系统交叉并用,这叫双轨制。

但是,不能混用。

就是写一副联,只能用一套标准。

(一)、新声(现代汉语即普通话)。

普通话分为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在诗歌和对联的格律应用中,把阴平和阳平(第一、二声)称为平声,上声和去声(第三、第四声)称为次声。

四十岁以下的朋友应该明白的。

这里就不多说了。

(二)、古(旧)声 现在社会发展到哪里了,都要实现几个现代化了,况且现在全部通行普通话了,我们还有必要学习古韵?是不是多余的事!是不是有意在为难大家?是不是在开历史倒车?古韵是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了?我认为:一个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楹联爱好者,或是一个对联工作者,应该新声、古声都懂,哪怕是今后全部通行现代汉语了。

我们也要了解古韵,这是欣赏,学习,吸收,传承对联文化的需要!!!否则就不好说了。

其实这两套系统相差不是很大,约有300多个字,按照偏旁来记不是很难的,只需记几十个字就够了。

习惯用新声或古声创作对联都是可以的,不能把自己的用韵习惯作为标准去定是非,这样也不好。

既然我们有心要学习楹联创作,就应该花些时间,学习、了解一下古韵,是很有好处的。

俗话说得好:技(才)不压身。

在一生中,这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这也许是我们与平时自己看书学习的不同的一个方面。

有大家在一起讨论,效果会不一样的。

古汉语将汉字分为平、上、去、人四个声调。

平,所指的就是古汉语中的平声字(包括现在汉语中的第一、二声中的大多数);仄,所指的是古汉语中的上、去、入声(现代消息,分入四声之中)。

这是旧韵(古声)的平仄分法。

“击、说、积、极、习”在古汉语中均属入声字,虽然现在已入阴平、阳平之中,但论及平仄时,按旧韵,仍应属仄声。

入声字的特点是读起来有短、促、急、收、藏的感觉(现在我国江南的一些地方,如湖南方言和闽南方言,仍保持着这种发音方式,他们对入声字并不难辩认,)。

利用不同声调的意态,交错排列成句,就形成平仄律。

将这种平仄律应用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之中,就使文学作品有了抑扬顿挫的音乐感。

《康熙字典》上载一首歌诀,即说明四声的读法,其歌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收藏,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 根据这一原则,人们将所有的汉字统统分成两大类,即一平一仄,非平即仄。

这就形成了汉字的对立和统一。

一平一仄,也就是一阴—阳的关系,平扬仄抑,平清仄浊,平长仄降,平悠长仄短促,平和缓仄急剧。

平仄相替、节奏方出,节奏出则韵步起,由此形成了汉语的音韵美。

联语中不但同句平仄要交替,上句和下句也同样要交替,就是说上句用了平声字。

下句相对应的位置必须用仄声字与之相对,反之上联用仄声,下句则必须用平声。

这样,就形成了字音的对立统一,有了字义的对仗,又有了字音的对仗,就形成了联语结构参差美,读起来便琅琅上口,抑扬顿挫,铿锵有度,韵味和谐。

现代诗歌理论家李汝伦说:“宇声的平仄合乎音乐的配置,使诗词具有了独立性。

”“可以吟而不唱,可以唱而不吟,也具有音乐美,即使动眼不动口,在眼中出现文字,也能显示它的铿锵扬抑,因为有通感在起作用

” (关于平仄方面的书籍很多,如要进一步分辨清楚平仄,特别是入声字的熟练运用,都需要看专门的工具书,在此我推荐几本供大家选择:首推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和郭锡良先生的《汉字古音手册》以及唐作藩先生的《上古音手册》,其次闭克朗先生的《入声》、周秉均先生的《古汉语纲要》也不错) 对偶和对仗是两种极为相象的语言形式。

所谓“相象”,是说它们相同之处较多而不同之点较少,所以区别起来就较为困难,甚至连一些工具书对这两个概念都解释得含糊其辞,不甚了了。

如《辞海》“对仗”条下注释曰:“指诗文词句的对偶。

陕西教育出版社的《古文自学辞典》则解释“对偶”为“修辞方法一种,……诗歌中叫‘对仗’。

”如此以“对偶”注“对仗”,用“对仗”释“对偶”的辗转解说,造成了概念的混淆,其结果是使人误以为“对偶”与“对仗”是一回事,是一个概念的两种称谓。

那么,究竟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仗”?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

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

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

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

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苛,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这是诗词创作所不允许的。

了解了对偶与对仗的特点,就能一般地区别...

诗歌的平仄是怎样的

现在平仄有两套系统,一是以普通话为标准,简称为新声。

二是以《平水韵》为标准,简称为古声。

现在这两套系统交叉并用,这叫双轨制。

但是,不能混用。

就是写一副联,只能用一套标准。

(一)、新声(现代汉语即普通话)。

普通话分为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在诗歌和对联的格律应用中,把阴平和阳平(第一、二声)称为平声,上声和去声(第三、第四声)称为次声。

四十岁以下的朋友应该明白的。

这里就不多说了。

(二)、古(旧)声 现在社会都发展到哪里了,都要实现几个现代化了,况且现在全部通行普通话了,我们还有必要学习古韵?是不是多余的事!是不是有意在为难大家?是不是在开历史倒车?古韵是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了?我认为:一个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楹联爱好者,或是一个对联工作者,应该新声、古声都懂,哪怕是今后全部通行现代汉语了。

我们也要了解古韵,这是欣赏,学习,吸收,传承对联文化的需要!!!否则就不好说了。

其实这两套系统相差不是很大,约有300多个字,按照偏旁来记不是很难的,只需记几十个字就够了。

习惯用新声或古声创作对联都是可以的,不能把自己的用韵习惯作为标准去定是非,这样也不好。

既然我们有心要学习楹联创作,就应该花些时间,学习、了解一下古韵,是很有好处的。

俗话说得好:技(才)不压身。

在一生中,这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这也许是我们与平时自己看书学习的不同的一个方面。

有大家在一起讨论,效果会不一样的。

古汉语将汉字分为平、上、去、人四个声调。

平,所指的就是古汉语中的平声字(包括现在汉语中的第一、二声中的大多数);仄,所指的是古汉语中的上、去、入声(现代消息,分入四声之中)。

这是旧韵(古声)的平仄分法。

“击、说、积、极、习”在古汉语中均属入声字,虽然现在已入阴平、阳平之中,但论及平仄时,按旧韵,仍应属仄声。

入声字的特点是读起来有短、促、急、收、藏的感觉(现在我国江南的一些地方,如湖南方言和闽南方言,仍保持着这种发音方式,他们对入声字并不难辩认,)。

利用不同声调的意态,交错排列成句,就形成平仄律。

将这种平仄律应用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之中,就使文学作品有了抑扬顿挫的音乐感。

《康熙字典》上载一首歌诀,即说明四声的读法,其歌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收藏,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 根据这一原则,人们将所有的汉字统统分成两大类,即一平一仄,非平即仄。

这就形成了汉字的对立和统一。

一平一仄,也就是一阴—阳的关系,平扬仄抑,平清仄浊,平长仄降,平悠长仄短促,平和缓仄急剧。

平仄相替、节奏方出,节奏出则韵步起,由此形成了汉语的音韵美。

联语中不但同句平仄要交替,上句和下句也同样要交替,就是说上句用了平声字。

下句相对应的位置必须用仄声字与之相对,反之上联用仄声,下句则必须用平声。

这样,就形成了字音的对立统一,有了字义的对仗,又有了字音的对仗,就形成了联语结构的参差美,读起来便琅琅上口,抑扬顿挫,铿锵有度,韵味和谐。

现代诗歌理论家李汝伦说:“宇声的平仄合乎音乐的配置,使诗词具有了独立性。

”“可以吟而不唱,可以唱而不吟,也具有音乐美,即使动眼不动口,在眼中出现文字,也能显示它的铿锵扬抑,因为有通感在起作用。

” (关于平仄方面的书籍很多,如要进一步分辨清楚平仄,特别是入声字的熟练运用,都需要看专门的工具书,在此我推荐几本供大家选择:首推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和郭锡良先生的《汉字古音手册》以及唐作藩先生的《上古音手册》,其次闭克朗先生的《入声》、周秉均先生的《古汉语纲要》也不错) 对偶和对仗是两种极为相象的语言形式。

所谓“相象”,是说它们相同之处较多而不同之点较少,所以区别起来就较为困难,甚至连一些工具书对这两个概念都解释得含糊其辞,不甚了了。

如《辞海》“对仗”条下注释曰:“指诗文词句的对偶。

”陕西教育出版社的《古文自学辞典》则解释“对偶”为“修辞方法一种,……诗歌中叫‘对仗’。

”如此以“对偶”注“对仗”,用“对仗”释“对偶”的辗转解说,造成了概念的混淆,其结果是使人误以为“对偶”与“对仗”是一回事,是一个概念的两种称谓。

那么,究竟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仗”?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

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

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

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

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苛,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这是诗词创作所不允许的。

了解了对偶与对仗的特点,就能一般地区别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仗了...

平仄的分法?

怎样分辨平仄?现在平仄有两套系统,一是以普通话为标准,简称为新声。

二是以《平水韵》为标准,简称为古声。

现在这两套系统交叉并用,这叫双轨制。

但是,不能混用。

就是写一副联,只能用一套标准。

(一)、新声(现代汉语即普通话)。

普通话分为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在诗歌和对联的格律应用中,把阴平和阳平(第一、二声)称为平声,上声和去声(第三、第四声)称为次声。

四十岁以下的朋友应该明白的。

这里就不多说了。

(二)、古(旧)声 现在社会都发展到哪里了,都要实现几个现代化了,况且现在全部通行普通话了,我们还有必要学习古韵?是不是多余的事!是不是有意在为难大家?是不是在开历史倒车?古韵是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了?我认为:一个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楹联爱好者,或是一个对联工作者,应该新声、古声都懂,哪怕是今后全部通行现代汉语了。

我们也要了解古韵,这是欣赏,学习,吸收,传承对联文化的需要!!!否则就不好说了。

其实这两套系统相差不是很大,约有300多个字,按照偏旁来记不是很难的,只需记几十个字就够了。

习惯用新声或古声创作对联都是可以的,不能把自己的用韵习惯作为标准去定是非,这样也不好。

既然我们有心要学习楹联创作,就应该花些时间,学习、了解一下古韵,是很有好处的。

俗话说得好:技(才)不压身。

在一生中,这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这也许是我们与平时自己看书学习的不同的一个方面。

有大家在一起讨论,效果会不一样的。

古汉语将汉字分为平、上、去、人四个声调。

平,所指的就是古汉语中的平声字(包括现在汉语中的第一、二声中的大多数);仄,所指的是古汉语中的上、去、入声(现代消息,分入四声之中)。

这是旧韵(古声)的平仄分法。

“击、说、积、极、习”在古汉语中均属入声字,虽然现在已入阴平、阳平之中,但论及平仄时,按旧韵,仍应属仄声。

入声字的特点是读起来有短、促、急、收、藏的感觉(现在我国江南的一些地方,如湖南方言和闽南方言,仍保持着这种发音方式,他们对入声字并不难辩认,)。

利用不同声调的意态,交错排列成句,就形成平仄律。

将这种平仄律应用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之中,就使文学作品有了抑扬顿挫的音乐感。

《康熙字典》上载一首歌诀,即说明四声的读法,其歌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收藏,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 根据这一原则,人们将所有的汉字统统分成两大类,即一平一仄,非平即仄。

这就形成了汉字的对立和统一。

一平一仄,也就是一阴—阳的关系,平扬仄抑,平清仄浊,平长仄降,平悠长仄短促,平和缓仄急剧。

平仄相替、节奏方出,节奏出则韵步起,由此形成了汉语的音韵美。

联语中不但同句平仄要交替,上句和下句也同样要交替,就是说上句用了平声字。

下句相对应的位置必须用仄声字与之相对,反之上联用仄声,下句则必须用平声。

这样,就形成了字音的对立统一,有了字义的对仗,又有了字音的对仗,就形成了联语结构的参差美,读起来便琅琅上口,抑扬顿挫,铿锵有度,韵味和谐。

现代诗歌理论家李汝伦说:“宇声的平仄合乎音乐的配置,使诗词具有了独立性。

”“可以吟而不唱,可以唱而不吟,也具有音乐美,即使动眼不动口,在眼中出现文字,也能显示它的铿锵扬抑,因为有通感在起作用。

” (关于平仄方面的书籍很多,如要进一步分辨清楚平仄,特别是入声字的熟练运用,都需要看专门的工具书,在此我推荐几本供大家选择:首推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和郭锡良先生的《汉字古音手册》以及唐作藩先生的《上古音手册》,其次闭克朗先生的《入声》、周秉均先生的《古汉语纲要》也不错) 对偶和对仗是两种极为相象的语言形式。

所谓“相象”,是说它们相同之处较多而不同之点较少,所以区别起来就较为困难,甚至连一些工具书对这两个概念都解释得含糊其辞,不甚了了。

如《辞海》“对仗”条下注释曰:“指诗文词句的对偶。

”陕西教育出版社的《古文自学辞典》则解释“对偶”为“修辞方法一种,……诗歌中叫‘对仗’。

”如此以“对偶”注“对仗”,用“对仗”释“对偶”的辗转解说,造成了概念的混淆,其结果是使人误以为“对偶”与“对仗”是一回事,是一个概念的两种称谓。

那么,究竟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仗”?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

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

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

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

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苛,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这是诗词创作所不允许的。

了解了对偶与对仗的特点,就能一般地区别什么是对偶...

中专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主要学什么课程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

必修课为本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含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集中实践环节三项;选修课主要是专业课程和集中实践环节,各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按建议课时数在指定的课程范围内选择或另开课程。

(一) 文化基础课程(必修) 1. 德育(177学时) (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2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2) 法律基础知识(32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3)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64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

(4) 哲学基础知识(49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

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2. 语文(225学时)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

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3. 数学(198学时)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

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

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像、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4. 英语(252学时)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5. 计算机应用基础(132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选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使用、数据库基本操作和使用。

6. 体育健康(160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7. 物理(102学时) 在初中物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力学、电学、振动和波、热学和光学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其基本规律、一般计算和应用、分析方法,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二) 专业课(必修) 8. 电工基础(109学时) 了解电阻、电容、电感等各种电子元器件的特性与作用;理解简单电路的基本原理与特性;了解电路的各种分析方法,能对给定的电路进行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计算;能绘制信号的波形图,掌握中级以上装配电工应知理论知识。

9. 电工基础实验(47学...

怎样才能学好古文?怎样读好古文阅读

《提高古文阅读能力的设计方案》一、方案介绍:(一)方案名称提高古文阅读能力的设计方案。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中学生在学习古文时,存在一系列严重问题。

1.“古文无用” 论。

2.对古文不感兴趣。

3.朗读古文困难重重。

4.学习古文,理解困难。

5.默写古文,白字过多。

这些问题值得中学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

(三)本方案之意义中学古文教育历来是重点、难点,而多数中学生对古文有厌学情绪,从而影响极坏。

古文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继承、发扬古代文明的重要手段,因此,学好古文是中学生义不容辞的。

而本方案目的就在于:1.激发学古文的兴趣。

2.养成良好的学古文习惯。

3.积累行之有效的学古文方法。

(四)方案的依据新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标准还指出:“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要达到这一目的,光靠死记硬背,光靠“逼学生上梁山”是无法实现的,所以我将采取灵活而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积累,逐步提高中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

二、方案内容:(一)、用古文中的精神内涵去感染、激励中学生。

人是感性的、容易动情的,尤其是中学生,更易为“情”所动,而古文中所包涵的博大精深的思想,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而初中语教材中的古文大多是经典作品。

每当我在讲授这些古文时,学生们无不为书中的智慧与思想而心潮澎湃、而击节叫好、而带给他们更大的学习动力,从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课后更是高谈阔论,畅谈人生、理想,拳拳爱国心涌动心间。

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思想令学生获益匪浅。

“不以物喜、不以己愁”教给学生胸襟须像天空般旷达开阔。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句,使丞相为了蜀国操劳一生的形象更显清晰伟大。

李白《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是鼓舞人心的佳句。

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一句,传达了“舍生取义”的精神实质,曾经令多少莘莘学生为之动容。

而《陈涉世家》中陈胜少年时的鸿鹄之志,以及慷慨陈词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代农民起义领袖的铮铮铁骨的冲天气概。

愚公精神以及《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刻苦求学精神更是激励中学生发奋学习的动力。

总之,古文中耀眼的精神内涵,流淌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里,风华正茂,感性十足的青年学子必将在她们的指引下不断奋进。

(二)、伴读历史。

任何著作都不是凭空想像出来的,它是当时社会的产物。

因而作品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古文都有其产生的客观背景和社会条件,如果不去了解当时的历史状况,对作品中的一些内容就可能拿现在的标准去衡量而产生误解。

只有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才能对作品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有足够认识,才能给作品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如诗圣杜甫所作之诗被誉为“诗史”,他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句深刻表现了当时他们所处的唐代在由盛转衰过程中的社会现状。

他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石壕吏》等均再现了当时人们的苦难生活,而要了解杜甫“诗史” 这一特点,如对历史一窍不通,则理解上有较大困难,而之前的大侍人李白却被人冠以“侍仙”,主要因李白所作诗歌都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等诗句,让我们感受到诗人那浪漫主义情怀,而这与李白所处唐代正值鼎盛期是分不开的。

而我们在学习李煜、李清照、苏轼等名家大作时都需联系当时历史来学习,否则对作品价值难以认同,对作品内容难以理解。

另外,在了解历史的前提下再学古文,更能增添学生的兴趣。

试问,一个对三国历史毫不知情,对诸葛亮闻所未闻的学生会对《出师表》感兴趣吗?一个对春秋历史颇为熟悉的同学又岂会对曾以弱胜强,打败“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的故事而提不起精神?又怎会对“发愤著书”的司马迁,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置之不理呢?因此在学古文时,应建立在熟悉当时历史的前提下,老师在教古文时,应花一定时间把当时历史背景讲清,这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三)、伴读人物传记作家的生活经历、思想意识、情感态度、政治倾向、性格气质等等都影响他的创作,都能在作品中得到体现,了解一位作家一生的经历,有助于理解他创作作品时所处的生活时期和思想状态,是对原作阅读的一种补充和注释,仍以上文的李白于杜甫为例,李白的诗轻灵而飘逸,这与李白是一名典型的性情中人是分不开的。

“诗仙”好游山玩水,好交友,喜舞剑饮酒,性情豪爽,他的《将进酒》可见一斑。

其中一句名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写尽李白潇洒一生;“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

《中国古代文学》有关题目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

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

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

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

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

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

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

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

释字体例先音后义。

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

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

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

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

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

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

刘叶秋负责。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

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

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

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

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

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9、清代阮元《经籍籑诂》,一部专门收集唐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

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

还有清代刘淇《助字辨略》,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10、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古声母排列)和近人杨树达《词诠》(注音字母),解释虚词。

11、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1953中华书局,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

12、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

单变复主要有三种情况: A、换成完全不同的词。

B、加上词头词尾。

C、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合成。

13、单纯的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联绵字。

文字学主要凭字形辨别本义。

14、文字的创造时期,象形是最基本的原则。

15、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16、押韵分为三种: A、 句句押韵。

B、 隔句押韵。

一般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

如《诗经》 C、交韵。

奇句与奇句押韵,偶句与偶句押韵 17、《诗经》押韵主要格式:隔句押韵的句尾韵;首句入韵而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

18、古韵指上古时代主要指先秦的韵部,现在被分为三十部。

《诗经》押古韵。

段玉裁《六书音均表》、江有诰《诗经韵读》、王念孙《诗经群经楚辞韵谱》 19、注解古书开始于汉代。

20、注解常见的情况有下列四种: A、释词。

B、串讲。

把一句或几句连串起来讲解。

C、通释全章大意。

使文章的意义更为明确。

21、常见古书术语: A、曰、为、谓之。

被释词放于其后。

不仅用来释义,且用于分别同义词或近义词的差别。

B、谓。

被释词放于其前。

以具体释抽象,或以一般释特殊。

谓之,被释词放于其后。

C、 貌。

动词形容词后。

被释词往往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

等于“…的样子”。

D、犹。

释者与被释词往往是同义或近义关系。

等于“等于说”。

上面单纯用于释义。

E、之言、之为言。

必然是“声训”除了释义外,释者与被释词有时是同音关系,有时是双声叠韵的关系。

F、读为、读曰。

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G、读如、读若。

一般用来注音。

有时说明假借字。

22、唐人为汉下其他古书注释。

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和张守节《史记正义》;唐代李善注和五臣注萧统《文选》。

南朝宋裴松之的《三国志》注。

23、郭象注和成玄英注《庄子》。

24、如字,通常表示在特定的上下文里这个字要按照它本来的读音读。

有时一个字下注“如字”,又注别的反切或直音,表明这个字在特定的上下文里传统有不同的读法。

25、古书常常有一字异读的情况。

不同的读音往往表示了词义或词性的不同。

异读有时只是音调的差异,有时不仅是声调、词义上的差异,还有词性上的转变。

26、利用四声区别词义和词性,是汉语的特点之一。

27、朱熹:《周易本义》、《诗集传》、《大学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中庸章句》、《楚辞集注》等。

28、清代陈奂《诗毛氏传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刘宝楠《论语正义》、焦循《孟子正义》、王先谦《庄子集...

什么是诗歌的意象,中国诗歌中有哪些意象?

关于意象的理解 什么是意象?简单地理解:就是喻意之象,是借用客观物象来寄托主观情思的一种创作手段;这个属于中国诗学和美学的专用名词,两 个字含盖的也是两方面的内容。

即“意”与“象”。

意,即:立意,是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象,即:取象,是作者特意选取的用来“煽情”的“道具”。

这些“道具”都是一个一个十分具体的客观形象。

(关于意象一词的文本解释:它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化或固化后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和统一;是融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借客观物象表现主观情意;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也是审美创造结晶,及情感意念载体;是生活的外在景象与诗人的内在情思的统一;是诗人感情外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有特殊或深刻意义的形象。

) 笼统地说,意象是思想情感与具体物象的完美结合。

而“意”处于主导地位,“意”决定了“象”,“象”反映了“意”;意源于内心并借助象为依托来表达。

意在象中若隐若现,又仿佛呼之欲出,象却似有心似无意的一勾一画一点一染,却为意而增彩而绽放。

所谓“意的暗示,象的契合”就是这个道理。

意象作为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汇与统一,学者们从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美学、创作与鉴赏学等的层面,都可以为意象组建成一支繁复庞杂的系统。

比如:构成意象的物象、表象、心象、语象等,细述起 来就非常的复杂了。

不过在此可以重点说说“物象”这个概念,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和大自然的广泛接触中,最直观最先入为主的就是“物象”,它可以说是组建成作品意象的地基。

我们已经知道:“象”是客观之“象”,即景象、物象、事象。

原指具体事物的形象或景象。

“象”是具体可感的客观事物。

那么”物象”便是”象”的一个重要成份。

物象是客观存在的各种人、物、景的具体形象及其发展变化的状态,或各种社会生活的形态。

它是作家、艺术家观察的对象,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基础。

物象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客观的自然存在物象,它是客观的,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

比如说杜甫的名诗“春望”写战乱国破时的怆凉场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其中的“花”与“鸟”便是自然景物,花开花落,鸟宿鸟飞都有着它们各自的生长规律和生活习性,本来是不会因人的情绪变化而有何感应变化的;二是“意象”中之物象,是艺术家注目、发现的能够表达“意念”而选择的相应的纯自然事物。

是作者在作品里借助语言形式表现的客观物质和人文的类存在物,由具体名物构成。

那么同样是以杜甫这句诗为例,由于这“花”与“鸟”都被作者选用入诗,成为了作者为达意而取之象,那么这“花”就不再是原先生长在土壤中的花儿,“鸟”自然也不再是单纯意义中林野之间的鸟儿了,它们被作者赋予了思想和情感,由于具备了“:人性”,即人的心理和情商,所以,花儿会因伤感忧思而泪洒如雨,鸟儿也因离愁别恨而心胆俱裂。

其实弦外之音,是作者内心因充满了沉痛忧虑才看花瓣落而潸然泪溅,闻鸟悲啼而心愈惊惧。

物象在意象成分中是意象的物质外壳,是主观内容的载体。

它是客观现实的、形象的、鲜明的,将为展开联想和发挥想象创设了巨大的空间。

在诗文创作中,离不开模写物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实写。

“心境万物生”,作者的感情活动不可能抽象地进行,必须“神与物游”,附丽于物。

艺术家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自然物象进行选择和取舍,找寻思想情感的依附物,从而确立“意象”中之物象。

物象的获得,不是凭空虚构的,凭空虚构,是创作不出生动具体的物象的。

生活,是获取物象的源泉。

当然,很多作品中,意象并非都是思想情感与具体物象的完美结合。

“意”与“象”并非绝对的统一,有时意象重心在“象”,此时意象在文学本文中呈现为物象,特指由具体名显的景物事物构成的纯意象作品,称为”立象尽意”.如:王昌龄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便是一首物象诗,一共杂合了六种景物,即:黄鹂翠柳 白鹭 青天 积雪和泊船,却活泼而生动地把一幅欣喜盎然的早春图勾画在我们面前; 有时意象重心在“意”,又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意象在文学本文中呈现为“语象”(表情达意时的点缀式意象作品);我姑且将其称为”点 象尽意”.如:刘禹锡的“秋日”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这首诗从一开篇到末尾,除了第三句用了一个自然物象,即“排云上”的“一鹤”之外,其它三句全是直抒作者情思,看似单一的物象描绘,却更加突显了作者的豪迈洒脱。

同样起到了情景交融的目的。

另一种以“意”为重心的情况,在众多的文学鉴赏中被称为“直言其意”或“直抒胸臆 ”其实这种说法是偏颇的,本身就是意象概念的含混。

就算作品中没有直接的事景物象的描写或点缀,但就作品此时呈现出来的“事象”而言,(事象即事件,事物,事理所表现出来的形象)它本就是“象”的一种,怎能就被看作透明的,说是“直言...

究竟和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

据现代汉语词典,作为实词用的时候,两词不能相互替代。

究竟做实词,意思是“结果,原委”,例如大家都想知道个究竟;到底做实词是“到尽头:到终点”的意思,例如一竿子到底。

将革命进行到底。

作副词的时候,第一种情况两者意思一致,并且可以互换。

解释是“用在问句里,表示追究”,个人觉得在这里,究竟的书面色彩要强,例如究竟是怎么回事?你究竟答应不答应;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你跟他们到底有什么关系? 第二种情况两者意思一致,并且可以互换,究竟的解释是“到底”,而到底的解释是“毕竟”,所以两词这种情况下是同意的,但是这种用法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词条的语境下,大家通常喜欢使用“到底”,其实两词按照词典解释是可以互换的,例如词典中给出的例句分别是:她究竟经验丰富,说的话很有道理;到底还是年轻人干劲大;南方到底是南方,四月就插秧了。

第三种情况是“到底”相当于“终于、终究”的意思时,不可用究竟替换,,解释为“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曲折最后实现的情况”,例如新方法到底试验成功了;我想了很久,到底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