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榆生诗词的格式讲解



诗歌的格式?七绝限定28字,每句7字;五绝限定20字,每句5字诗歌主要分为现代诗与古体诗。现代诗不限定字数,又分为叙事诗、抒情诗格律诗;七律限定56字,每句7字,五律限定40字,每句5字、自由诗和散

诗歌格式

七绝限定28字,每句7字;五绝限定20字,每句5字诗歌主要分为现代诗与古体诗。

现代诗不限定字数,又分为叙事诗、抒情诗格律诗;七律限定56字,每句7字,五律限定40字,每句5字、自由诗和散文诗;词曲按照不同自拍限定;赋不限定。

古体诗的门类众多,比如诗词曲赋等等;歌行体不限定……此外还有排律小律,名目众多...

写诗歌的格式

现代诗歌一般追求格式自由.古代诗歌一般分诗和词,诗一般为律诗,如五言律诗七言律诗;词按字数又分小令,中调,长调. 现代诗的要求很随意的,就像是把散文拆开来一样,格式没有什么硬性的规定的. 一般不用空格。

...

诗歌的格式是什么

3,是一定要押韵的,把它们安排在各句相应的位置上,就形成了押韵、4声之间的同韵字可以相押,而11.诗词一定要押韵吗,在现代汉语中,平声指1。

而在过去,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标准,诗词属于韵文中的一种典型体裁。

所谓韵文、(律诗)第六、第八句句尾押韵,首句句尾字如和用韵之字属于同声调,一般也要押韵。

绝句和律诗一般只用一个韵,其反切法注音为“德红切”,汉语拼音为“dōng”;反切法注音中前面的“德”是东字的声部,而词曲在这一方面要求比较宽松,只要是同韵同调字;uan,即每个汉字,只有一个音节的发音。

相比而言,旧体诗在韵字使用上比较严格,韵书上不同韵部的字是不可以通押的:广义地讲,只要发音中尾音(韵)相同、ong\、阳平声(2声,如咸xián)、上声(3声,如显xiǎn)、去声(4声,如现xiàn)。

严格意义上的押韵,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各种韵书的大量出现,可以互相押韵,而不同韵部的字是不可以押韵的,每个音节的发音由两部分组成,就是直接用汉语拼音的韵母押韵,如盐(yan)、先(xian)、间(jian)、元(yuan)等字,它们的韵母分别是an\,在说说诗词中的押韵规律,所以un\en通押:汉代以前用韵完全按照口语发音,汉末的三国时期至晋代,一般这类字不入韵,而是其上一字押韵),有的是句句押韵(如《柏梁台诗》)。

诗词既是其中的一种:前一部分为“声”,后一部分为“韵”,写曲使用《中原音韵》等,这里有两种,其根本特征,这一点在众多古代文学爱好者中有着集中的体现,入声声调不与别调相通,入声字只能押入声字。

这一点我们在使用旧韵时应格外注意,也是必要条件就是要押韵、“工(gōng)”等字。

在过去,以现代汉语论,普通话分为四声即阴平声(1声,汉语拼音为“ong”。

所谓押韵,且在相应位置上的各字即可构成压韵,但我国幅员广阔,方言众多(部分少数民族使用的非汉语语族的母语且不讨论),同一字的发音在各方言中不尽相同,所以为方便交流沟通,现在一般是用标准普通话的发音作为用韵标准。

另一种比较简单、2声与3、4声之间不压韵。

而古代发音中有一种“入声”的声调,通常都可以相押,而较长的长诗或排律允许使用两个以上的韵、2声,仄声指3?要说明什么是押韵,首先要明白“韵”的概念。

我们的汉语,属于单音节发音的语言,其中ian的第一个字母i和uan的第一个字母u称为韵头,u和v(鱼)可以相押。

其次在今天的自由体诗歌中用韵不一定讲字的声调,此即所谓的平仄,才开始有了统一的用韵规范,以后的各朝各代纷纷在此基础上制订了各时期相应的用韵标准,其中对近代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金代官方在宋代《广韵》基础上编订的《平水韵》。

而今天我们进行诗歌或相关韵文的创作,人们根据各自的习惯采用了多种用韵标准。

2,其后面的韵母都是相同的“ong”,所以它们是同韵字;i通押。

还有用所谓新韵的,即按照现代语音制订的用韵标准,韵的声调亦可同时改变,不一定要求沿用前韵的声调。

对于词曲而言,押韵的位置有着严格的要求。

以“东”字为例,是要区别声调的.诗词押韵有规律(规则)吗?接上面,先说说用韵的标准,但通常是隔句押韵。

对于四句的绝句与八句的律诗则定格在第二、第四、4声;一般1、2声之间的同韵字可以相押.什么是押韵,只要后面的字母相同即可押韵。

然而在此间仍为形成统一的用韵体系,自然也还谈不上标准。

直至隋代陆法言《切韵》的出现,中间称之为“换韵”,不同的词(曲)牌有不同的押韵方法,这些可参照相应的词谱予以学习,同一“韵部”的字即是同韵字,之后再连续用此韵可隔句押韵,如写近体诗使用《平水韵》,写词使用《词林正韵》。

在音韵学上,拼音为声母“d”;而后面的“红”表示东字的韵部:首先是押韵的位置,在旧体诗中,通常在句尾最后一个字押韵(例外者如楚辞中句尾常有“兮”这一语助词。

3、ei\ui\ian\?简单地回答、“同(tóng)”,如先xiān);还有元音字母e和o可以相押,换韵,一般在头一个韵使用两个以上的韵脚后,而换韵时在韵脚转换之间一般要求相连的两句押韵,今天的普通话发音中以不存在,是指在同一首诗词或韵文中相关各句的相同位置(通常在句尾)使用韵部相同的字。

如“东(dōng)”;eng通押,人们开始了用韵标准制订上的尝试:一种是参照过去韵书的方法,将现代汉字分别归到相应的“韵部”。

以上就是押韵的基本法则,而押韵时,韵头不必相同。

换韵时

【写诗的格式】诗歌格式我不会写诗歌

其实,写诗很简单,一般的现代诗满足分行就行了,半自由体诗即古风一类,要押韵。

格律诗有两类,其一,按平仄格调写的格律诗,其二,使用音步写的新格律诗。

戴望舒先生有内外节奏说,一切格律都是外在节奏,内在节奏是诗意 诗歌从风格上看,有抒情,叙事,说理三种。

但是,具体思路不外乎 从说话中产生 从对话中产生 时间关系,只说这么多

诗歌的格式在作文纸上

现代诗对格式的要求不像古诗严格,从形式上比较自由,只要上口,把内容表达清楚,把情感抒发得体就行。

但是也不能太白话了,要有一定的诗意。

在押韵上也不太严格,可中间变韵,也可不韵。

每句的字数上也没有要求。

初看起来会比较模糊,甚至不知道我在讲什么,没有关系,让我来慢慢解释: 1] 人物地点是阐述一个状态,例如“我站在27楼楼顶的边缘:的情简单的说就是陈述一个没有联系的状态,例如“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 那么将上面的四句连起来,看看像不像一首现代诗: 漫天的雪花在我脚下坠落 在那个有风的日子里 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现代诗对格式的要求不像古诗严格,从形式上比较自由,只要上口,把内容表达清楚,把情感抒发得体就行。

但是也不能太白话了,要有一定的诗意。

在押韵上也不太严格,可中间变韵,也可不韵。

每句的字数上也没有要求。

初看起来会比较模糊,甚至不知道我在讲什么,没有关系,让我来慢慢解释: 1] 人物地点是阐述一个状态,例如“我站在27楼楼顶的边缘:的情简单的说就是陈述一个没有联系的状态,例如“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 那么将上面的四句连起来,看看像不像一首现代诗: 漫天的雪花在我脚下坠落 在那个有风的日子里 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现代诗对格式的要求不像古诗严格,从形式上比较自由,只要上口,把内容表达清楚,把情感抒发得体就行。

但是也不能太白话了,要有一定的诗意。

在押韵上也不太严格,可中间变韵,也可不韵。

每句的字数上也没有要求。

初看起来会比较模糊,甚至不知道我在讲什么,没有关系,让我来慢慢解释: 1] 人物地点是阐述一个状态,例如“我站在27楼楼顶的边缘:的情简单的说就是陈述一个没有联系的状态,例如“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 那么将上面的四句连起来,看看像不像一首现代诗: 漫天的雪花在我脚下坠落 在那个有风的日子里 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现代诗对格式的要求不像古诗严格,从形式上比较自由,只要上口,把内容表达清楚,把情感抒发得体就行。

但是也不能太白话了,要有一定的诗意。

在押韵上也不太严格,可中间变韵,也可不韵。

每句的字数上也没有要求。

初看起来会比较模糊,甚至不知道我在讲什么,没有关系,让我来慢慢解释: 1] 人物地点是阐述一个状态,例如“我站在27楼楼顶的边缘:的情简单的说就是陈述一个没有联系的状态,例如“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 那么将上面的四句连起来,看看像不像一首现代诗: 漫天的雪花在我脚下坠落 在那个有风的日子里 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现代诗对格式的要求不像古诗严格,从形式上比较自由,只要上口,把内容表达清楚,把情感抒发得体就行。

但是也不能太白话了,要有一定的诗意。

在押韵上也不太严格,可中间变韵,也可不韵。

每句的字数上也没有要求。

初看起来会比较模糊,甚至不知道我在讲什么,没有关系,让我来慢慢解释: 1] 人物地点是阐述一个状态,例如“我站在27楼楼顶的边缘:的情简单的说就是陈述一个没有联系的状态,例如“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 那么将上面的四句连起来,看看像不像一首现代诗: 漫天的雪花在我脚下坠落 在那个有风的日子里 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现代诗对格式的要求不像古诗严格,从形式上比较自由,只要上口,把内容表达清楚,把情感抒发得体就行。

但是也不能太白话了,要有一定的诗意。

在押韵上也不太严格,可中间变韵,也可不韵。

每句的字数上也没有要求。

初看起来会比较模糊,甚至不知道我在讲什么,没有关系,让我来慢慢解释: 1] 人物地点是阐述一个状态,例如“我站在27楼楼顶的边缘:的情简单的说就是陈述一个没有联系的状态,例如“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 那么将上面的四句连起来,看看像不像一首现代诗: 漫天的雪花在我脚下坠落 在那个有风的日子里 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现代诗对格式的要求不像古诗严格,从形式上比较自由,只要上口,把内容表达清楚,把情感抒发得体就行。

但是也不能太白话了,要有一定的诗意。

在押韵上也不太严格,可中间变韵,也可不韵。

每句的字数上也没有要求。

初看起来会比较模糊,甚至不知道我在讲什么,没有关系,让我来慢慢解释: 1] 人物地点是阐述一个状态,例如“我站在27楼楼顶的边缘:的情简单的说就是陈述一个没有联系的状态,例如“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 那么将上面的四句连起来,看看像不像一首现代诗: 漫天的雪花在我脚下坠落 在那个有风的日子里 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现代诗对格式的要求不像古诗严格,从形式上比较自由,只要上口,把内容表达清楚,

诗歌的格式押韵要求等

律诗---近体诗的一种。

格律严密。

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而成熟于盛唐时期。

律诗的格律要求是多方面的。

首先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句、六言句或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

其次对诗句数量有不同限制,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

如果仅六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八句,即在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

第三是特定的对偶要求。

通常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

按照旧时律诗写作的起承转合结构,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

每首的中间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都必须是对偶句。

排律则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都必须上下句对偶。

小律对偶要求较宽,或一二两联,或二三两联,或仅二联要求上下句对偶。

第四便是声韵格律的严密要求。

以常用的五律、七律为例,首先是押韵,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五律首句多数不押韵,七律首句多数押韵。

也有押仄声韵的,有人认为押仄韵的应属古体。

其次是声调。

古代汉语分平上去入四声。

诗歌声律以平声字为一类,以上去入三声字为一类,称“仄声”。

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五律仄起式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五律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七律仄起式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律平起式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加圈的字表示可平可仄。

五律首句如押韵,仄起式改为“□仄仄□平”,平起式改为“平平仄仄平”;七律首句如不押韵,仄起式改为“□仄□平平仄仄”,平起式改为“□平□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又,每联中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须与前联对句第二字一致,称为“粘对”,否则叫“失粘”;广义的失粘兼指一切平仄不调的现象。

关于律诗的声律,旧传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即谓七言句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不拘,第二、四、六字必须分明;五言句可推为“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这是不准确的。

实际上七言第一字可以不论。

五言第一字和七言第三字,在多数场合下也可不论,但在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和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句中,五言第一字和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如用仄声,则全句除韵脚平声字外,只有一个平声字,诗律上称作犯“孤平”,是必须避忌的。

五言“平平平仄仄”句、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后三字有时可换成“仄平仄”,但有一个条件,即此类五言句第一字和七言句第三字不能换仄声,否则也会犯“孤平”。

五言句第三字和七言句第五字则不可不论。

上述五七律的声韵格律要求,同样适用于排律和小律。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的创作实践中,都存在变例。

在定型化过程中,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崔颢《黄鹤楼》即前半首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

近体成熟后,也有作者有意识不依常格,变动平仄规定,称为“拗体”。

除变动句中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外,还着重变动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的平仄。

两联都拗称“拗句格”,通首全拗称“拗律”。

七律中有所谓“吴体”,也是一种拗律。

杜甫以创作拗体力矫圆熟,为后人所仿效。

还有所谓“拗救”如上句有应平而用仄,则下句中应仄处用平,平拗仄救,仄拗平救,以调音节;也有本句中自救或拗而不救的。

此外,由于唐代绝句实质上是截取律诗的一部分而成的,其格律要求也与律诗相同。

因而唐代也有称绝句为律诗的,或“谓之小律诗”(清代钱良择《唐音审体》)。

古体诗---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

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古体诗的平仄并没有任何规定。

汉魏六朝诗的平仄完全是自由的。

唐以后古体诗受到律诗的影响,平仄上也有了一些讲究。

根据这一点,古体诗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粹的古风,一种是入律的古风。

纯粹的古风的平仄基本上是自由的。

不过,唐以后有些诗人在写古体诗的时候,有意避免律句,於是无形中造成一种风气,要让古体诗尽可能和律诗的形式区别并来。

这样就使古体诗的句子有了某些特点。

前面说过,三平调是古风专用的形式,这成为古风的特点之一。

最后三字除了这种三平调以外,其次就是收尾於平仄平;还有比较少见的两种,收尾於仄仄仄或...

诗词的写法

近体、古体 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 也跟着这么叫,虽然它其实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 熟。

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

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 也称为古体。

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 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 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

近体只有五言、 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 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

古体可以在偶数句 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

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 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

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 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

唐以后, 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所以以下只讲近体诗。

用韵 唐人所用的韵书为隋陆法言所写的《切韵》,这也是以后一切韵书的鼻祖。

宋人增广《切韵》,编成《广韵》,共有二百余韵。

实际上唐宋诗人用韵并不完 全按这两部韵书,比较能够反映唐宋诗人用韵的是金人王文郁编的《平水韵》, 以后的诗人用韵也大抵根据《平水韵》。

《平水韵》共有一百零六韵,其中平声有三十韵,编为上、下两半,称为上 平声和下平声,这只是编排上的方便,二者并不存在声调上的差别。

近体诗只押 平声韵,我们就只来看看这些平声韵各部的韵目(每韵的第一个字): 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 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 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光是从这些韵目就可以看出古音和今音已大不相同。

有一些在古代属于不同 韵的,在现在已看不出差别,比如东和冬,江和阳,鱼和虞,真和文,萧、肴和 豪,先、盐和咸,庚和青,寒和删,等等。

如果我们具体看一看各个韵部里面的字,又会发现一个相反的情况:古人认 为属于同一韵的,在今天读来完全不押韵。

比如杜甫《三绝句》第一首(以下引 诗均以杜诗为例,不再注明): 楸树馨香倚钓矶, 斩新花蕊未应飞。

不如醉里风吹尽, 可忍醒时雨打稀。

“飞”和“稀”在平水韵中同属五微,但在普通话读来并不押韵。

又如第二首: 门外鸬鹚去不来, 沙头忽见眼相猜。

自今以后知人意, 一日须来一百回。

“猜”和“回”在《平水韵》中同属十灰,但在现在普通话中也不押韵。

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 一起通用,称为通韵。

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 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能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 是近体诗的大忌。

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

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 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

比如《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 酒渴爱江清, 余甘漱晚汀。

软沙倚坐稳, 冷石醉眠醒。

野膳随行帐, 华音发从伶。

数杯君不见, 都已遣沈冥。

这一首押的“汀、醒、伶、冥”属下平声九青,但首句借用了八庚的“清”。

这叫做借邻韵发端,在晚唐开始流行,到了宋代,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

现代人写近体诗,当然完全可以用今韵。

如果要按传统用《平水韵》,则不 能不注意古、今音的不同,读古诗更是如此。

这些不同,有时可以借助方言加以 区分,但不一定可靠,只有多读多背了。

四声 汉语声调有四声,是齐、梁时期文人的发现。

梁武帝曾经问朱异:“你们这 帮文人整天在谈四声,那是什么意思?”朱乘机拍了一下马屁:“就是‘天子万 福’的意思。

”天是平声,子是上声,万是去声,福是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 古汉语的四声,上去入又合起来叫仄声。

这四声中,最成问题的是入声。

梁武帝接着又问:“为什么‘天子寿考’不 是四声?”天、子、寿是平、上、去,考却不是入声,可见当时一般的人也搞不 清楚什么是入声。

那么什么是入声呢?就是发音短促,喉咙给阻塞了一下。

一类是以塞音t, p,k收尾,另一类是以喉塞音?收尾。

在闽南语和粤语中,还完整地保留着这 四种入声,在吴语中则都退化成了较不明显的?收尾了。

以t,p,k收尾的入 声,并不真地发出t,p,k音。

塞音在发音时要先把喉咙阻塞一下,然后再送 气爆破出声。

在入声中,只有阻塞,没有送气爆破,叫做不完全爆破。

比如英文 的stop,美式英语在发这个词时,并不真地发出p音,而只是合一下嘴就完 了,这就是不完全爆破,也可说是一种入声。

在普通话中,入声已经消失了。

原来发音不同、分属不同韵部的入声字,有 的在今天读起来就完全一样。

比如...

古诗词的格式词的词牌字数词调是怎样划定的?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③,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象菩萨。

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

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

《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④,又叫《秦楼月》。

《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

《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

《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

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

《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

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

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

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

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

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

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何罢了 填词要选词牌,词牌又规定了一首词的音调,因此选择词牌就要选择词牌的声情,而不是选择词牌的名字。

各个词牌都有它特定的声情,或细腻轻扬;或激越豪放;或婉约柔情;或慷慨雄壮;或幽怨凄凉;或坦荡激昂。

凡此种种,词牌基本上已经规定了。

如《满江红》、《念奴娇》适合填一些调子较高,感情激烈,声情俱壮的内容,因此在用韵上也以入声字为主;《小重山》、《一剪梅》适合填写一些调子低沉,感情细腻,凄清孤寂的内容,因此大多选用平韵。

填词时选词牌,最忌讳“顾名思义”,即依据词牌的表象去填词。

如《千秋岁》,本来是凄凉幽怨的调子,用韵很密,连不压韵的各句也全用仄声字,读来声情幽咽(秦观有“落红万点愁如海”的名句,后来黄庭坚就用此词牌吊唁秦观,因此后人多拿它作吊唁之词);而如果你望词生意地用它去祝寿,则无论如何也不合情理。

同样,《寿楼春》的声调也是哀怨凄婉,不能用来祝寿。

另外如《贺新郎》,词调慷慨激昂,与燕尔新婚的感情不相适应,因此亦不能用来祝贺新人。

这就是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如若违反了它,则再大的作家也填不出好词。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郭沫若先生1958年写的一首歌颂大跃进的词,他把李清照的《声声慢》改成《声声快》,把“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改填成“蓬蓬勃勃,烈烈轰轰,轰轰烈烈轰轰”,尽管表面上已经改了词牌,但实在也不能算成功之作。

那么,怎样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内容需要去选择那些适合表达相应内容的词牌呢?根据夏承焘先生《唐宋词欣赏》,选择词牌有三种方法:第一,从声、韵方面探索,包括字声平拗和韵脚疏密;第二,从形式结构方面探索,包括分片的比勘和章句的安排;第三,排比前人同牌作品,看他们用这个词牌写哪种感情最多、最好。

对初学者来说,三种方法中的第三种是最实际的,而且便于更快地掌握。

当然,词牌仅是一种格式,是一种形式而不是内容,而形式总是要为内容服务的,因此,我们也不能对词牌的选择墨守成规。

我们揣摩古代大词人的作品,就是要用他们的作品来衡量某些词牌的声情;而不是用揣摩来的声情去衡量大词人的作品。

《诗序》中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就如《诗经》,当初也是用来吟唱的,是先有情而后有言,然后才配以音律。

只有这样,个人的情感才不至于受到音律的拘束而难于表达。

即使是我们现今的歌曲,亦是先写歌词,然后再根据歌词的内容配曲。

关于这一点,《乐记》中有“诗言其志,歌咏其声,舞动其容。

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故“有心则有诗,有诗则有歌,有歌则有声律,有声律则有乐歌。

”就连宋代王灼的专论词牌选择的《碧鸡漫志》,也有“古人初不定声律,因所感发为歌,而声律从之”之说。

可见,表达真切的思想感情比形式的选择要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