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饶宗颐 诗词



如何评价饶宗颐教授的诗词水准饶宗颐是当代的诗词名家,他的《选堂诗词集》是近百年诗词的典范之作。其六十岁以后诗词共有九集。诗在内容上,以纪游绝句最多,其次是酬赠、题画、挽怀之作。其诗气格高逸,风神绵邈

如何评价饶宗颐教授诗词水准

饶宗颐是当代的诗词名家,他的《选堂诗词集》是近百年诗词的典范之作。

其六十岁以后诗词共有九集。

诗在内容上,以纪游绝句最多,其次是酬赠、题画、挽怀之作。

其诗气格高逸,风神绵邈,在艺术上则追求一种即兴的感觉,如镜照物,物来则应,各见其真。

词造诣最高的是其中的形上词,高旷畅达,俊逸爽朗,抒写的是饶宗颐达观向上的生命精神

通过对此九集诗词的内容及其艺术特色进行介绍,梳理出饶宗颐六十岁以后诗词创作的基本脉络,藉此对饶宗颐晚年的诗词创作建立一个整体性的理解。

...

写饶宗颐诗词的清气的作品是什么

15春学期《中华诗词之美(尔雅)》在线作业 的参考答案:A:A?A. 《长门赋》中描写的被抛弃的妇女是?A. 梅妃B、单选题1、D 2、A 3、A 4、C 5、C 1. 下列哪一项对王国维《人间词话》描述不正确的是. 韦庄B. 欧阳炯C. 温庭筠D. 赵崇祚7. “花落春犹在”这一名句是以下哪位所写. 市井低俗D. 怀才不遇11. “鞠躬尽瘁,具见开济老臣怀抱”是下列哪位词评家对冯正中词的评价?A. 况周颐B. 张惠言C. 饶宗颐D. 王国维12,美目盼兮C. 《诗学》26. 领如蝤蛴,偏偏吹落轩辕台C. 娉娉袅袅十三余,下面不属于雅乐的是A. 颂B. 雅C. 卿云歌D. 菩萨蛮21. 《卷珠帘》B. 西方美学史上第一部最为系统的美学和艺术理论著作是?A. 《为诗一辩》B,则自成名句C. 王国维由晏殊《蝶恋花》词联想到成大事业. 以下哪项不是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A,为伊消得人憔悴D. 细雨梦回鸡塞远. 刘永济D. 李璟C. 冯正中D. 李煜3. 下列对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说法不正确的是. 牛27. 敦煌曲子中记载的是当时哪种音乐的歌词. 石声汉C. 班婕妤23. 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是《花间集》未收南唐词的原因?A,大学问的第一境界

D. 王国维对“境界”有明确的定义和论述2. 南唐冯李词的作者不包括:A. 李珣B,瑶台安可论B. 燕山雪花大如席. 温庭筠B.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五代. 柳永的《定风波》中“终日恹恹倦梳裹”意同温庭筠《菩萨蛮》“懒起画蛾眉”,但是不能像温词一样给人以离骚初服的联想。

D. 柳永对词所做的贡献主要是对其音乐性上所作的发展. 发髻4. 《鹊踏枝》又名?A. 《踏莎行》B. 《木兰花》C. 《卷珠帘》D. 《钗头凤》5. 被称作“花间鼻祖”的是?A. 冯延巳B. 李煜C. 温庭筠D?A. 宋哲宗18. 下列对柳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在内容上,柳永将词的内容由原先的“伤春”拓展到“悲秋”B. 在形式上,柳永将词由小令拓展到长调. 蚕D. 宋英宗C. 雅乐是在宗庙朝堂之上演奏的音乐. 《蝶恋花》D. 卫子夫C. 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词话著作是?A. 《人间词话》B. 宋神宗D,必经过三种之境界?A. 众里寻他千百度. 《古文观止》22. 凌波微步. 月明B. 东风C,“中吕调”曲也是柳永所创作的19. “进不入以离尤兮,肤如凝脂D. 《白雨斋词话》C. 清乐B. 雅乐C. 音律平仄D. 用典16. 下列哪项不是词牌《鹊踏枝》的别名. 不属于花间派24. 韦庄6. 《花间集》的编订者是. 陈阿娇D:一. 韦庄C. 李煜D. 长裙B. 衬裙C. 李后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后句哪个词回应了首句“春花”?A,小楼吹彻玉笙寒25?A、喝20. 《忆秦娥》17. 王安石变法是宋代哪个皇帝执政期间. 进入C. 奉上,呈上D. 吃?A,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B. 境界B. 辞藻C. 图画B. 眉C. 枕头D. 围嘴D. 短袄14. 下列诗句中采用了隐喻的写作手法的是?A. 黄屋非尧意. 王国维B。

A. “小山重叠金明灭”中的“小山”实际上是. 王国维认为李后主所作的词的眼界气象远胜于温韦B. 王国维认为词有境界,罗袜生尘29. 创立了“临桂词派”,被称作“岭表词宗”的是?A. 王鹏运B. 郑文焯C. 况周颐D. 朱祖谋30?A。

C. 巧笑倩兮. 《蕙风词话》D. 《词选》10. 关于“小词”?A. 手如柔荑. 抒情写景B. 言志载道C?A. 年代不同B. 题材有别C.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得到君王的重用B您看看是下面这套题吗. 赵崇祚9. 《凤栖梧》C,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退将复修吾初服”中的“进”字意思是. 这首小词描述了一个美人梳妆簪花的景象B. 这首小词寄托了温庭筠“不遇”的感慨之情C. 这首词收录于后蜀赵崇祚所编著的《花间集》D. 张惠言对这首词的评语是“感士不遇也”31. 咏物词《齐天乐·蝉》的作者是?A. 王沂孙B. 周密C. 蒋捷D. 张炎32. 南唐“冯李”对花间词有了较大的发展,下列不属于“冯李”的是?A. 冯正中B. 李煜C. 李璟D. 李珣33. 以下哪项不是词牌名《菩萨蛮》的别称?A. 《菩萨鬘》B. 《南乡子》C. 《重叠金》D. 《子夜歌》34. 《离骚》中“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离”的意思是?A. 离开,离别B. 草木茂盛的样子C. 遭遇D. 违背,背离35.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中国语言文字的特色?A. 独体单音B. 单音多意C. 单音四声D. 破音字,斜晖脉脉水悠悠15?A. 《诗艺》C. 《诗品》D. 故国D. 小楼13.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的“新帖绣罗襦”,其中的“襦”是指. 宴乐D. 法曲28. 以下哪项不是《硕人》中歌咏庄姜夫人美貌的诗句. 宋仁宗B?A,豆蔻梢头二月初D. 过尽千帆皆不是,齿如瓠犀B、北宋之词之所以独绝在于?A. “蠕蠕食复息,蠢蠢眠又起”是王国维描写哪种动物的诗句?A. 蝉B. 画眉C. 司马相如所写的《长门赋》最早见于下列哪本古籍?A. 《四库全书》B. 《文心雕龙》C. 《昭明文选》D,望尽天涯路C. 衣带渐宽终不悔. 风格不统一D. 俞樾8. 《花间集》是五代十国的()编辑成书的

【情有关诗词】带有不畏艰难之情的诗句有哪些带有不畏艰难之情的诗...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饶宗颐先生《黄牛山》: 昔我读水经,知有黄牛峡。

掩卷辄神往,肺腑若与狎。

岂知后十年,其境果身及。

地仄异西陵,径险逾西狭。

重岩远际天,壁立如骈协。

属稠林,弥望疑马鬣。

澄潭余尺水,甘苦堪一歃。

下窥万鸦沉,烟雨可吐?B。

不用悬身登,已觉筋力乏。

弧矢暗江海,罔象浮岌?J。

兹焉结茅茨,弥想古耒臿。

吾生百炼钢,万险那能劫。

政可追冥搜,山卉即象法。

易堂隐翠微,守志乃鸿业。

嗟哉二三子,临履莫云怯。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形容男人的品质的诗词

在苏轼的眼中,周瑜是一个宽容大度、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儒将形象,他年轻有为,意气风发,既具有风流文采,又胸怀治国大略,这样的人物必定是“雄姿英发”的,他“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身着儒将便装,手摇羽毛扇,头戴着配有黑丝带子的头巾,气定神闲,只在说笑之间,就轻而易举地把敌船烧得灰飞烟灭。

“羽扇纶巾”是周瑜的仪态装扮,温文儒雅;“谈笑间”突出了周瑜的从容自信和非凡的胆略;“樯橹灰飞烟灭”六字再现了一场千古大战。

字里行间,倾注了苏轼对周瑜的由衷赞赏。

崔宗之,相貌之英俊潇洒,诗人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一诗中对他的描述为“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有一个成语叫做“玉树临风”,用来形容人像玉树一样风度潇洒,秀美多姿,就是出自“皎如玉树临风前”这句诗。

诗人一开口就是“宗之潇洒美少年”,称赞他是美男子,气质不凡,潇洒翩翩,赞叹之情犹如江水般绵绵不绝,究竟他有多么美有多么帅呢?“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他豪饮之时,高高地举起酒杯,用白眼仰望青天,睥睨一切,旁若无人;他喝醉之后,身姿飘摇,宛如玉树迎风摇曳。

他潇洒的醉态,俊美的丰姿,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真是酒八仙之中最风流倜傥的。

用今天的话来说,估计就是“帅呆了”“酷毙了”,走到大街上,随便都能迷倒一片女生

玉树临风,这个几乎专用来形容美男子的成语,就出自他身上,可见他美的程度。

李白的《夏日山中》刻画出一位豪放不羁、无拘无束的林中乘凉者形象。

夏日炎热,即使在荫翳蔽日的山林间,仍需要摇扇消暑,所以诗人手拿“白羽扇”。

也正是因为夏日,人多慵懒散漫的情绪,所以诗人有扇也懒得摇动。

山林中过往的行人稀少,诗人索性解开衣襟,袒露着身体,脱下头巾、帽子,露出头顶,以沉浸在山中凉爽的环境中。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二句中通过一个“懒”字、“裸”字,突出了诗人在山中夏日乘凉的悠然自得、不拘礼法的形象,有魏晋隐士风度;同时,袒胸露顶,栖身林下,大有解除尘累,反归自然的情趣。

李白是狂放不羁的,他可以自称“楚狂人”,还“凤歌笑孔丘”,说自己本来就像楚狂接舆,高唱凤歌嘲笑孔丘。

据载,孔子曾去楚国游说楚王。

接舆在他车旁唱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车,想和他交谈,接舆赶快走开了,歌意在嘲笑孔子迷于做官。

李白以楚狂自比,表示了对政治前途的失望。

但结合李白的身世经历来看,李白是崇尚积极入仕的,和楚狂隐而不仕的人生态度截然相反。

李白在这里自称“楚狂”实是借以表现自己政治上找不到出路的痛苦,而“笑孔丘”中的“笑”则郁结着李白一生的辛酸与愤懑。

从这方面看,此二句并非是李白自比楚狂,嘲笑孔丘,而是以孔丘自比,托孔丘以自伤。

冯延巳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却久》“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两句,勾画出一个借酒浇愁的词人自我形象。

“日日病酒”,可见惆怅之深之重;“朱颜瘦”正是“日日病酒”的必然结果;既然醉酒已经致使身体痛苦,那么就不要饮了罢,但词人却冠以“不辞”二字,愈见感情之执着,正是“虽九死其犹未悔”。

“不辞”二字所表现的是一种虽殉身而无悔的情意。

饶宗颐先生评此二语“鞠躬尽瘁,具见开济老臣怀抱”,“鞠躬尽瘁”出自感人泪下的《出师表》,用到这里说明冯延巳的悲苦不是个人的闲情,而是为天下,为国家,为黎民。

冯延巳刻画的是一个甘愿承受愁苦并再所不辞的愁者,而黄景仁的《癸巳除夕偶成》一诗,也是写一个心有愁闷忧虑之人。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两句,写诗人因“忧患”情绪而产生的独特行为,刻画出一个忧心忡忡而又孤独寂寞的人物形象。

诗人独自站在小桥上,默不作声,只是凝望着天空,盯着一颗星星看了多时。

“悄立”二字,看似平静,实际上却只是外表的平静,暗示的是心中的不平;“人不识”点出欢歌笑语之人不能理解诗人的忧患,突出诗人的孤独心境。

末句,极写诗人的忧愁郁闷心情,显示出一种旷世的孤独。

“一星如月”体现出作者的专注精神,诗人专注于一颗孤星,似乎已经超然物外,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正表现出其寂寞无依的心境。

而“看多时”则含蓄地回答了诗人“忧患”的内容。

诗人在除夕之夜不欢享天伦之乐,却要看星多时,正如他在一首诗中所写的“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到底是什么令诗人彻夜仰望星辰呢?除了怀才不遇,穷途潦倒,贫病交加的身世之感,似乎还酝酿着某种危机正向社会袭来的一种忧思。

作者身处“康乾盛世”,但这个繁华盛世的外表下,却隐藏了各种社会矛盾,作者居安思危,忧虑深沉。

青春年少时代,是值得很多人眷恋追忆的年代,就像韦庄《菩萨蛮》中所写的那样,“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

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此为追忆当年风流情事之作。

起句“如今却忆江南乐”,一气贯注,领起以下七句。

“当时年少春衫薄”句及以下,是对昔日...

曾任西冷印社的社长是书法篆刻家的有哪几位

吴昌硕 (1844-1927),初名俊卿,初字香朴、香圃,又字苍石、仓石、昌硕,-一作昌石,号缶庐。

浙江安吉人,寓居上海

1913年被公推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诗书画印博采众长,自成一家,被誉为四绝,为纵跨近、现代的杰出艺术大师。

书法初师颜真卿,后法钟繇、王羲之,得力于石鼓文,笔力遒劲,气势磅礴。

篆刻钝刀直入,苍劲雄浑。

马衡(1881-1955),字叔平,别署凡将斋,浙江鄞县人,寓居北京

1947年被推为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长。

现代著名金石书画家,篆刻家,印学家,鉴赏家,考古专家。

早年曾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主任,1924年参与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故宫物品,故宫博物院成立后任古物馆副馆长,1933年起任故宫博物院院长。

建国后任全国文物管理委员会...张宗祥(1882-1965),原名思曾,字阆声,号冷僧,别号假山,又署铁如意馆主。

浙江海宁人。

1963年被选为西泠印社第三任社长。

著名书法家、版本学家,亦善绘画,擅长古籍校勘。

曾先后担任浙江高等学堂及两浙师范学堂教员,北京大理院推事兼清华学堂教员,浙江军政府教育司中等教育课课长,教育部视学,京师图书馆主任,浙江教育厅厅长,文澜阁... 沙孟海(1900-1992),原名文若,号石荒、沙村、兰沙、僧郛、孟公。

浙江鄞县人,居杭。

1979年起被选为西泠印社第四任社长。

著名学者,文学泰斗。

书法学、古典文学、古文字学、篆刻学、金石学、民俗学、考古学等学问渊博,研究精到,造诣精深。

其书法篆隶真行草诸体皆精,沉雄茂密,俊朗多姿,以气势磅礴见称,世有定评。

题榜大字更为人激...赵朴初(1907-2000),安徽太湖人,居北京。

1983年起任西泠印社名誉社长,1993年起任西泠印社第五任社长。

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

曾任华东军政委委员会民政部副部长、人事部副部长,上海市人民政府政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第九届全国政...启功(1912-2005),姓爱新觉罗,字元白,满族,居北京。

2002年10月起担任西泠印社第六任社长。

早年受业于著名史学家陈垣,长期从事中国美术史、中国文学史、中国历代散文历史诗选和唐宋词的教学和研究,对红学、佛学等亦有精深研究,学识渊博,涉猎宽广。

的书法、绘画、旧体诗词亦享誉国内外,有诗、书、画“三绝”之称。

他还是我...西泠印社召开八届六次理事会,选举饶宗颐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

刘江当选执行社长饶宗颐,字伯濂、伯子,号选堂,又号固庵。

著名国学大师,其学问几乎涵盖国学的各个方面,且都取得显著成就,并且精通梵文。

香港大学修建了“饶宗颐学术馆”;潮州市政府也在其家乡修建了“饶宗颐学术馆”。

2011年12月13日,国学大师饶宗颐被推选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

香港回归历史简介

香港回归,俗称九七回归,有时称为香港主权移交1,中国内地常称香港回归祖国(中国),指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英国租借香港新界99年的期限届满之时),英国将治权交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历史事件。

同时香港的华人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并恢复其中国人的身份。

中英谈判 1982 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同志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会谈。

邓小平同志提出,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

他强调:“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转余地。

”“应该明确规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双方最后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

双方于1984年签订协议。

1982 年9 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英首次揭开了香港前途谈判之幕。

双方在经过首次谈判后,发表简短声明,表示将会通过外交途径对香港前途的解决方法进行商谈。

第二阶段的谈判是1983 年7 月12 及13日两开,地点在北方北京。

中方团长姚广、英方团长是驻华大使柯利达。

不过,由于双方在初期的会议中,1983 年9 月22 、23 日第四轮会谈后,1983年10 月19 、20日,双方举行第五轮会谈,中英公布中恢复了“有益的”、“有建设性的”形容词。

1983年12月的第七轮会谈后,公报称双方回顾了会谈的进程和所取得的进展显示会谈已进入新阶段。

1984 年4 月,英国外相贺维访问北京后抵达香港,他在香港发表声明,公开宣布英国放弃1997 年之后对香港主权。

声明表示:“要达成一份能使本港在1997 年以后仍然继续由英国管治的协议,是不切实际的设想。

” 在此一段期间,香港的行政、立法两局议员频频访问英国。

在1984 年2 月,立法局非官守议员更提出了“罗保动议”,引起各界的争议。

1984年6 月,谈判进入最后阶段。

7 月份,英国外相贺维再访北京。

8 月1 日,贺维抵港,举行记者招待会,宣称中英双方已同意协议大纲及主要条款。

1984 年9 月26 日,中、英双方终于在北京草签香港前途的“联合声明”。

编辑本段仪式过程 1 9 9 7 年7 月1 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 9 9 7 年6 月3 0 日午夜至7 月1 日凌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灯火辉煌,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这里的五楼大会堂隆重举行。

历史的时钟指在1 9 9 7年7 月1 日零点那一刻,大会堂全场肃立,几千双眼睛向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行注目礼。

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一个瞬间,这是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零时4 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在这里庄严宣告: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期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于6 月3 0 日午夜举行。

2 3时4 2 分,交接仪式正式开始。

23时5 6 分,中英双方护旗手入场,象征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的降旗、升旗仪式开始。

出席仪式的中外来宾全体起立。

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主礼台前东西两侧的旗杆上。

2 3 时5 9 分,英国国旗和香港旗在英国国歌乐曲声中缓缓降落。

随着“米字旗”的降下,英国在香港一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7 月1 日零点整,激动人心的神圣时刻到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起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

全场沸腾了,许多人眼睛里噙满激动的泪花,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照相机、摄像机的镜头不停地闪动,记录下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

接着,江泽民主席走到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讲台前发表讲话。

他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

1 9 9 7 年7 月1 日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

江泽民说,历史将会记住提出“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的邓小平先生。

我们正是按照“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指明的方向,通过外交谈判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终于实现了香港回归祖国。

江泽民向中英两国所有为解决香港问题作出贡献的人士,向世界上所有关心和支持香港回归的人们表示感谢。

向回到祖国怀抱的6 0 0 多万香港同胞表示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

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执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保持香港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

香港回归后,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香港的外交事务和防务。

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据基本法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香港居民依法享有各项权利和自由。

香港特别行政区将循序渐进地发展适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

香港回归后,将继续保持自由港的地位,继续发挥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作用,继续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发展经济文化关系

所有国家和地区在香港的...

关于香港回归的资料 50字左右

香港回归,俗称九七回归,有时称为香港主权移交1,中国内地常称香港回归祖国(中国),指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英国租借香港新界99年的期限届满之时),英国将治权交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历史事件。

同时香港的华人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并恢复其中国人的身份。

1982 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同志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会谈。

邓小平同志提出,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

他强调:“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转余地。

”“应该明确规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双方最后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

双方于1984年签订协议。

1982 年9 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英首次揭开了香港前途谈判之幕。

双方在经过首次谈判后,发表简短声明,表示将会通过外交途径对香港前途的解决方法进行商谈。

第二阶段的谈判是1983 年7 月12 及13日两开,地点在北方北京。

中方团长姚广、英方团长是驻华大使柯利达。

不过,由于双方在初期的会议中,1983 年9 月22 、23 日第四轮会谈后,1983年10 月19 、20日,双方举行第五轮会谈,中英公布中恢复了“有益的”、“有建设性的”形容词。

1983年12月的第七轮会谈后,公报称双方回顾了会谈的进程和所取得的进展显示会谈已进入新阶段。

1984 年4 月,英国外相贺维访问北京后抵达香港,他在香港发表声明,公开宣布英国放弃1997 年之后对香港主权。

声明表示:“要达成一份能使本港在1997 年以后仍然继续由英国管治的协议,是不切实际的设想。

” 在此一段期间,香港的行政、立法两局议员频频访问英国。

在1984 年2 月,立法局非官守议员更提出了“罗保动议”,引起各界的争议。

1984年6 月,谈判进入最后阶段。

7 月份,英国外相贺维再访北京。

8 月1 日,贺维抵港,举行记者招待会,宣称中英双方已同意协议大纲及主要条款。

1984 年9 月26 日,中、英双方终于在北京草签香港前途的“联合声明”。

编辑本段仪式过程 1 9 9 7 年7 月1 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 9 9 7 年6 月3 0 日午夜至7 月1 日凌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灯火辉煌,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这里的五楼大会堂隆重举行。

历史的时钟指在1 9 9 7年7 月1 日零点那一刻,大会堂全场肃立,几千双眼睛向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行注目礼。

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一个瞬间,这是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零时4 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在这里庄严宣告: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期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于6 月3 0 日午夜举行。

2 3时4 2 分,交接仪式正式开始。

23时5 6 分,中英双方护旗手入场,象征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的降旗、升旗仪式开始。

出席仪式的中外来宾全体起立。

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主礼台前东西两侧的旗杆上。

2 3 时5 9 分,英国国旗和香港旗在英国国歌乐曲声中缓缓降落。

随着“米字旗”的降下,英国在香港一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7 月1 日零点整,激动人心的神圣时刻到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起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

全场沸腾了,许多人眼睛里噙满激动的泪花,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照相机、摄像机的镜头不停地闪动,记录下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

接着,江泽民主席走到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讲台前发表讲话。

他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

1 9 9 7 年7 月1 日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

江泽民说,历史将会记住提出“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的邓小平先生。

我们正是按照“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指明的方向,通过外交谈判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终于实现了香港回归祖国。

江泽民向中英两国所有为解决香港问题作出贡献的人士,向世界上所有关心和支持香港回归的人们表示感谢。

向回到祖国怀抱的6 0 0 多万香港同胞表示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

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执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保持香港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

香港回归后,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香港的外交事务和防务。

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据基本法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香港居民依法享有各项权利和自由。

香港特别行政区将循序渐进地发展适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

香港回归后,将继续保持自由港的地位,继续发挥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作用,继续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发展经济文化关系。

所有国家和地区在香港的正当经济利...

鞠躬尽瘁 具见开济老臣怀抱是对谁的评价

不辞镜里朱颜瘦”,是写的鞠躬尽瘁,具见开济老臣怀抱,说“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几次出师。

这是“两朝开济老臣心”。

他说冯正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

躬是我的身体,瘁是过度的劳累。

我把我的身体?是杜甫写诸葛亮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他想要挽回。

说诸葛亮辅佐先主刘备开国,而在后主刘禅的国家急难的时候、我的一切的劳力奉献出来,至死而后已。

饶宗颐说这表现的是开济老臣的怀抱。

什么叫开济老臣的怀抱这是词评家饶宗颐对冯正中词的评价。

他说这两句词所表现的是“鞠躬尽瘁,具见开济老臣怀抱”(《人间词话平议》)。

“鞠躬尽瘁”出于诸葛亮的《后出师表》。

饶宗颐先生讲到这两句词的时候,写了两句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