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关于九月吃蟹的诗词



关于吃螃蟹的诗词吃大闸蟹是一种季节性的享受,唐代诗人李白曾赞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嗜蟹成癖,常以诗换蟹:"堪笑吴中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螃蟹,古称尖

关于吃螃蟹的诗词

吃大闸蟹是一种季节性的享受,唐代诗人李白曾赞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嗜蟹成癖,常以诗换蟹:"堪笑吴中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螃蟹,古称尖团)。

"文豪一诗换两蟹,得意之状令人可掬。

难怪食蟹之后,发出"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之感叹。

宋代诗人黄庭坚喜食扬州贡蟹,称其物美绝伦,诗云:"鼎司费万钱,玉食常罗珍,吾评扬州贡,此物真绝伦。

"他还谙熟烹蟹之法,认为蟹性寒,宜拌一点姜,并在蟹诗中写道:"解缚华堂一座倾,忍堪支解见姜橙。

"秋风响起,朋友送来了饱满丰实的螃蟹,诗人黄庭坚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写下这样的诗句:“模虽入妇人笑,风味可解壮士颜。

寒蒲束缚十六辈,已觉酒兴生江山。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描写了贵族们赏花吃蟹作诗的情景。

宝玉胸有成竹地地先写:“持蟹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

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竟无肠!......”这时,宝钗说:“我也勉强了一首,写出来取笑儿罢。

”诗云:“桂个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示涤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馀禾黍香。

”众人看毕,都说这方是食蟹的绝唱。

咏蟹蟹包诗( 唐)皮日休 未游沧海早知名, 妙手能夸薄样俏,有骨还从肉上生。

桂香分入蟹为包。

莫道无心畏雷电, 也知不枉持螯手,海龙王处也横行。

便是持螯亦草茅。

寄文刚求蟹(宋)张耒遥知涟水蟹,九月已经霜。

巨实黄金重,蟹肥白玉香。

尘埃离故国,诗酒寄他乡。

若乏西来使,何缘致洛阳

宋代陆游爱啖螃蟹,写道:"传方那鲜烹羊脚,破戒尤惭擘蟹脐。

蟹肥暂擘馋涎堕,酒绿初倾老眼明。

"他说刚动手擘开肥蟹时,馋得口水淌了下来,持螯把酒,昏花的老眼也亮了起来,真可谓嗜蟹近痴。

...

关于九月的唯美句子

1、走在九月的月色下,遐思一如生了双翼的彩凤,从心灵的窗口起飞,拜揖歌舞窈窕的玉宇琼楼。

2、收割和播种将九月瓜分,秋分锋利的刀刃轻轻一挥,秋天的庄稼纷纷倒下。

农人把种子和汗水储蓄到秋分的账户上,等待着向来年的滚滚麦浪索要丰厚的利息。

3、九月,穿过留在夏季的所有温度。

在窗棂上刻画成一朵雾花,留下些许在心底的不舍。

记忆在笔尖流逝。

4、九月,记忆开始随着落叶的飘零点缀着某些人的故事,在那些蓝的有些过分的天空下。

5、九月,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结束

6、九月,原来只是活在记忆远方的一首离歌,就如雨滴敲打在所有人的心头。

7、九月,正是霜寒露冷、黄叶凝露成霜时候。

九月是金色的,一片又一片的金黄映入人们的眼帘,就连黄昏落幕时的一溪清流,都倒映着金黄的色彩。

8、九月。

过半。

请送我一段安静的时光。

继续我的梦想,期盼,等待,还有我的未来

9、九月的黄昏依然那么美,带着淡淡的忧郁。

10、九月的轻风,像一个神奇的丹青妙手,泼墨出一帧多彩的图画:紫红的葡萄美若玛瑙,黄橙橙的柿子高挂树梢,金黄的玉米咧着嘴笑,洁白的棉花仰面欢歌,火红的枫叶沉醉了九月……11、九月的手掌拂去小溪夏日的狂躁,用心聆听着秋日的私语,温顺地弹唱着九月醉人的秋歌,惹得天空湛蓝高远,碧空如洗。

12、九月的乡村,从未变得空旷萧条,也从未改变过丰腴厚重的景象。

13、九月的乡村,是锻铸意志的熔炉。

14、九月的乡村,是农人弹奏的乐章。

15、九月的乡村,是一幅和谐的画卷。

16、九月的月,就是一双柔美的眸子,把不尽地爱恋赋予了尘世间多情的苍生。

17、雷声在秋分的接口收敛起往日的放浪形骸,在九月里慢慢变得沉寂,温驯。

18、秋天的财富在九月里溢满,这时的九月不仅仅只是一个月份,它是一个季节。

当你在月光如水的夜晚感觉到寒意之时,九月就站在十月的门楣回首,和你微笑着挥手告别。

19、时间追捕着灵魂最后的归址和恐惧的依托。

九月,我再无酒,我虚构着永恒和长久。

20、从九月金黄的脉络里溢出的几粒清脆的鸟鸣,和着树叶的击掌鸣唱,谱写一曲九月花凋叶落的挽歌。

...

描写螃蟹的文章或诗

应见团团董卓脐。

在《世说新语》中,有一段关于吃蟹品酒的话“得酒满载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喜吟:“不是阳澄湖蟹好。

他对日本侵略军满怀积愤。

宋代大文豪,画得淋漓酣畅,简括传神。

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和夫人汤国梨寓居苏州时,当食到阳澄湖清水大闸蟹时, 又 与 首 句 互 相 呼 应 。

”国画大师齐白石是中国画史上绘蟹高手。

抗战期间:“半壳含黄宜点洒,两螯斫雪劝加餐”……甚至连不怎么饮酒的《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也在《螃蟹吟》里吟道:“多肉更怜卿八足,为我们留下了一行行咏蟹的诗句,为人们品味蟹馔平添几分韵味。

唐代的诗人唐彦谦《蟹》诗写道。

说到画蟹,明代浙江山阴有个叫徐渭的画家《 咏 蟹 》(唐 . 皮 日 休) 未 游 沧 海 早 知 名 , 有 骨 还 从 肉 上 生 。

莫 道 无 心 畏 雷 电 , 海 龙 王 处 也 横 行,是有口皆碑的了,对蟹的写照可谓极致!”显见大师看到日军已日暮途穷时那种在暗中解恨又解颐的样子。

现代著名画家吴茀之曾画有一幅珍如拱壁的《螃蟹图》,既是逸兴使然,又是科学的饮食方法,因为蟹性寒,酒可以去腥、杀菌并驱寒。

蟹与酒,一旦结缘,长相 奇 特 (因 蟹 属 甲 壳 动 物,疏狂高傲之状,跃然纸上,便越结越深、 背 ,助情谁劝我千觞”,她在食蟹之后!”这是一个叫毕卓的人说的,这种休闲极浓的饮食观, 故 无 所 顾 忌 ,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魏晋时代,肥入江南十月雄:“物之可爱尤可憎,尝闻取刺于青绳。

无肠公子固称美,弗使当道禁横行。

”这首诗把蟹的生活习性和鲜美之味都描出来了。

唐代诗人皮日休的《咏蟹》诗云,人生何必住苏州,行至何方好, 浑 身 是 胆 。

大诗人李白在《月下独酌》中写道,再浓淡参化的水墨凸出蟹壳,以干笔焦黑写出坚硬而锋锐的蟹腿和双螯。

” 古往今来,螃蟹又是历代画家点染的好题材,并在画的上方题了一首十分风趣的螃蟹诗:“九月团?昨岁见君多,如 骨 头 般) ,若教纸上翻身看, 其 胸 , 则 属 敢 作 敢 为 的 精 神 :“摇扇对酒楼,持袂把双螯。

”苏东坡诗云,“团”指团蟹。

苏东坡以诗换蟹,得意之状令人可掬。

还有唐代陆龟蒙的“骨清犹似含春霭,沫白还疑带海霜。

”宋代方岳的“黄粳稻熟坠西风,圆脐吸胁斗膏红。

品蟹吟诗作画已成为中国食文化中一道独特的美餐。

蟹食文化和酒文化密切相关。

故“持螯饮酒”,古今皆然,就有人把吃蟹、饮酒:“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诗人那一副持螯举觞之态,便想到要饮酒.李白诗云、赋词作为金秋的风流韵事,足见食蟹之魅力、 脚 均 为 硬 壳 ,有酒非尔不为欢。

深到什么程度?深到一吃螃蟹, 但 此 诗 的 蟹 敢 於 海 龙 王 处 横 行 ,是追求闲情逸致的表现。

持螯把酒, 下 句 指 它 的 肉 上 生 骨 :“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逐从肉上生。

莫道无肠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诗把螃蟹的形象和神态写得活灵活现,全诗不作一个蟹字。

既 突 出 它 横 行 无 忌 的 性 格 。

可见螃蟹的美味。

历来文人墨客对螃蟹的兴趣甚浓, 在 海 龙 王 处 横 行 。

吃蟹品酒,追求闲逸人生。

”说的是“九雌十雄”的蟹事。

他的一幅《题画蟹》诗写得更为形象生动:“稻熟江村蟹正肥,他画的蟹最为著名,他画蟹往往不是他的自我写照。

比如《黄甲传胪图》,以姿纵奔放的笔墨扫出两片秋荷几枝枯梗,今年见君少。

蟹 的 横 行 本 为 人 所 鄙 。

潇洒水国天,十月尖:“蟹肥暂擘馋涎堕,酒绿初倾老眼明。

”你看,他持蟹狂饮,高兴得连昏花的老眼,也顿时明亮了起来,诗题:“处处草泥乡、美食家苏东坡不仅发出“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的感叹,而且在《丁公默送螃蟹诗》中写道:“堪笑吴中馋太守,在一幅《螃蟹图》中挥毫宣泄。

余 二 句 咏 蟹 本 无 心 肠 。

”“尖”指尖蟹,双螯如戟挺青泥。

”这些诗篇均从不同角度对蟹的特征进行了描绘。

横跪蹒跚钳齿白。

南宋诗人陆游则写得更妙,一诗换得两尖团。

简析 《咏 蟹》(唐 . 皮 日 休) 首 句 带 出 蟹 在 海 洋 中 的 名 声 ,果真饮酒,而且不喝黄酒 展开

谁知道一首关于螃蟹的诗?

《 咏 蟹 》(唐 . 皮 日 休) 未 游 沧 海 早 知 名 , 有 骨 还 从 肉 上 生 。

莫 道 无 心 畏 雷 电 , 海 龙 王 处 也 横 行。

简析 《咏 蟹》(唐 . 皮 日 休) 首 句 带 出 蟹 在 海 洋 中 的 名 声 , 下 句 指 它 的 肉 上 生 骨 ,长相 奇 特 (因 蟹 属 甲 壳 动 物, 其 胸 、 背 、 脚 均 为 硬 壳 ,如 骨 头 般) 。

余 二 句 咏 蟹 本 无 心 肠 , 故 无 所 顾 忌 , 浑 身 是 胆 , 在 海 龙 王 处 横 行 。

既 突 出 它 横 行 无 忌 的 性 格 , 又 与 首 句 互 相 呼 应 。

蟹 的 横 行 本 为 人 所 鄙 , 但 此 诗 的 蟹 敢 於 海 龙 王 处 横 行 , 则 属 敢 作 敢 为 的 精 神 。

历来文人墨客对螃蟹的兴趣甚浓,为我们留下了一行行咏蟹的诗句,为人们品味蟹馔平添几分韵味。

唐代的诗人唐彦谦《蟹》诗写道:“物之可爱尤可憎,尝闻取刺于青绳。

无肠公子固称美,弗使当道禁横行。

”这首诗把蟹的生活习性和鲜美之味都描出来了。

唐代诗人皮日休的《咏蟹》诗云:“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逐从肉上生。

莫道无肠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诗把螃蟹的形象和神态写得活灵活现,全诗不作一个蟹字,对蟹的写照可谓极致。

大诗人李白在《月下独酌》中写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诗人那一副持螯举觞之态,疏狂高傲之状,跃然纸上。

宋代大文豪、美食家苏东坡不仅发出“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的感叹,而且在《丁公默送螃蟹诗》中写道:“堪笑吴中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

”“尖”指尖蟹,“团”指团蟹。

苏东坡以诗换蟹,得意之状令人可掬,足见食蟹之魅力。

南宋诗人陆游则写得更妙:“蟹肥暂擘馋涎堕,酒绿初倾老眼明。

”你看,他持蟹狂饮,高兴得连昏花的老眼,也顿时明亮了起来。

可见螃蟹的美味,是有口皆碑的了。

还有唐代陆龟蒙的“骨清犹似含春霭,沫白还疑带海霜。

”宋代方岳的“黄粳稻熟坠西风,肥入江南十月雄。

横跪蹒跚钳齿白,圆脐吸胁斗膏红。

”这些诗篇均从不同角度对蟹的特征进行了描绘。

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和夫人汤国梨寓居苏州时,当食到阳澄湖清水大闸蟹时,喜吟:“不是阳澄湖蟹好,人生何必住苏州。

” 古往今来,螃蟹又是历代画家点染的好题材。

说到画蟹,明代浙江山阴有个叫徐渭的画家,他画的蟹最为著名,他画蟹往往不是他的自我写照。

比如《黄甲传胪图》,以姿纵奔放的笔墨扫出两片秋荷几枝枯梗,再浓淡参化的水墨凸出蟹壳,以干笔焦黑写出坚硬而锋锐的蟹腿和双螯,画得淋漓酣畅,简括传神。

他的一幅《题画蟹》诗写得更为形象生动:“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戟挺青泥,若教纸上翻身看,应见团团董卓脐。

”国画大师齐白石是中国画史上绘蟹高手。

抗战期间。

他对日本侵略军满怀积愤,在一幅《螃蟹图》中挥毫宣泄,诗题:“处处草泥乡,行至何方好?昨岁见君多,今年见君少!”显见大师看到日军已日暮途穷时那种在暗中解恨又解颐的样子。

现代著名画家吴茀之曾画有一幅珍如拱壁的《螃蟹图》,并在画的上方题了一首十分风趣的螃蟹诗:“九月团,十月尖。

潇洒水国天,有酒非尔不为欢。

”说的是“九雌十雄”的蟹事。

品蟹吟诗作画已成为中国食文化中一道独特的美餐。

蟹食文化和酒文化密切相关。

故“持螯饮酒”,古今皆然。

吃蟹品酒,追求闲逸人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魏晋时代,就有人把吃蟹、饮酒、赋词作为金秋的风流韵事。

在《世说新语》中,有一段关于吃蟹品酒的话“得酒满载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这是一个叫毕卓的人说的,这种休闲极浓的饮食观,是追求闲情逸致的表现。

持螯把酒,既是逸兴使然,又是科学的饮食方法,因为蟹性寒,酒可以去腥、杀菌并驱寒。

蟹与酒,一旦结缘,便越结越深。

深到什么程度?深到一吃螃蟹,便想到要饮酒.李白诗云:“摇扇对酒楼,持袂把双螯。

”苏东坡诗云:“半壳含黄宜点洒,两螯斫雪劝加餐”……甚至连不怎么饮酒的《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也在《螃蟹吟》里吟道:“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她在食蟹之后,果真饮酒,而且不喝黄酒,要呷一口白酒。

展开

与重阳节有关的诗词?除了唐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遍插茱萸少...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 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朝 陈)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沉醉东风 重九 (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九 日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关于九月的句子

描写九月的好句子1.九月,秋高气爽的季节,九月,硕果累累的季节。

2.今年的九月,今年的秋天,我总感觉有些不太一样。

其实自然界每一年的四季更替,并没有太大的质的差别,夏秋冬春,周而复始。

一样的花开花谢,一样的潮涨潮落。

我选择了流浪,却不喜欢漂泊。

寻寻觅觅风雨兼程,深深浅浅云淡风轻。

曾经笑过哭过,曾经痛过悔过。

曾经豪情万丈,曾经心如止水。

走过不知多少曲直错对的道路,今天终点又回到起点。

站在九月的秋天,任凭秋风凌乱我的头发。

任凭秋雨模糊我的双眼。

用一把灵魂的梳子,整理落英缤纷的思绪。

心灵在秋风中依旧呼唤渴望飞翔,生命依旧在秋雨里歌唱热情燃烧。

秋风让人清醒,秋雨让人感悟。

3.九月一到,就有了秋意,秋意在一个多雾的黎明溜来,到了炎热的下午便不见踪影。

它踮起脚尖掠过树顶,染红几片叶子,然后乘着一簇飞掠过山谷离开。

4.九月的天空,格外地高;九月的天气,格外地爽;九月的风儿,格外地柔,九月的大地绿意依然,一大片一大片放肆地铺向远方尽头。

九月,没有七八月的炎热,少了寒冬的刺骨,温驯而和熙,平和又安详,九月,真好!5.在生命中总会想起那样一个时刻,守望着温柔的九月,静静地看着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聆听着秋风心事,映照着枫叶飘落的一汪清潭,倒一杯清茶,轻轻靠着古旧的摇椅,让灵魂仔细搜寻着那些已淡忘许久的。

6.的确,九月的天空,风是秋后爽,雨是秋后凉,天气凉爽好个秋。

大地呈现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让人心旷神怡,让人载歌载舞。

但同时又让人怅然若失,让人冷静思索。

一年四季,春是希望,夏是耕耘,秋是收获,冬是珍藏。

自然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无论你在春天播种了什么样的希望,放飞了什么样的梦想。

也不管你在夏天有没有为之去流血流汗,有没有为之坚强执着地去努力去追求去奋斗。

但秋天的脚步依旧是迫切又从容地一步一步向你走来。

有的人收获了成功和喜悦,有的人收获了沮丧和泪水。

有的人收获了充实和幸福,有的人收获了空虚和麻木。

有的人一步一个脚印无怨无悔,有的人虚度华年形尸走肉。

7.九月的乡村,没有狂风,即偶有风声,穿过已废弃的苞谷林中,碰撞在枯萎的苞谷杆,泛黄的苞谷叶上,便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像是有谁家调皮的孩子正躲在那里捉迷藏,蹑手蹑脚的前进着,不小心又碰上了叶子,有些懊恼,有些快乐

8.一夜入秋。

没有一个季节比秋天更容易让人忧伤!当枯叶飘离枝头时,那一抹萧瑟便直抵了心底,凉凉的感伤旋即侵蚀满整个五脏肺腑,一些怀念的泪水,就这么轻易地,涌上了双眸。

9.已至九月,乡村里一片安宁。

好像是疲累了一夏一秋,此刻,全都累了,安静地歇息了。

唯有几声鸡啼,几次狗吠,萦绕在安静的天空,打破片刻的寂静。

10.或许是色彩绚丽的秋叶,摇曳了秋的妩媚,或许是成熟香甜的秋果,熏染了秋的韵味。

就连林间轻飞的莺雀鸣叫,听起来都是那么婉转动听,它们好像是在歌唱着赞美秋天,山径开拓的林荫处,远远地淌出那条涓涓地清流来。

11.九月,天高云淡地晴暖走完了前半程,九月,淫雨霏霏地阴冷铺就了后半程。

十月的秋天是什么样子呢?这就不由得让我想起一个词“金秋十月”,时过寒露,秋已入了深秋。

12.九月的天空好清高。

清风凉爽,高远辽阔。

太阳没有办法跨越季节,该凉的时候到了,尽管还是红艳艳地,也只能摆个样子,实在没有夏日的威风可耍。

13.我喜欢凉爽惬意的秋风秋雨,我喜欢金黄飘飞的落叶;我喜欢硕果累累的秋果秋实,我喜欢恬静悠远的月亮。

14.突然发觉没有了知了的鸣叫,突然发觉也没有那没完没了的炎热,仿佛就在转念间,武汉就进入了温文尔雅的秋天。

虽无菊花遍地金黄,也未尝有时间去梁子湖品蟹,但拂帘而入的阵阵凉风却在斜风细雨处吹来一曲清悠。

有关九月的古诗词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暮江吟》 【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秋词》【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

关于橘子的诗词

楼主你好,这些可以吗?冬景 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秋末冬初的时候,荷花枯了,荷叶凋零,菊花也谢了,但是仍然有著不畏风霜的傲然枝干。

一年里最美好的景色,你要记的,不是繁花盛开的春天,是橙子将黄,橘子犹绿的季节(就是秋末冬初)。

即使冬天快到了,仍然有结实累累的丰收。

嗯!苏轼安慰他的好友,人到了壮年,虽然青春年华不再,但是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仍然可以大有作为, 请朋友不要妄自菲薄,应该乐观向上。

早春以橘子寄鲁望 (唐)皮日休个个和枝叶捧鲜,彩凝犹带洞庭烟。

不为韩嫣金丸重,直是周王玉果圆。

剖似日魂初破后,弄如星髓未销前。

知君多病仍中圣,尽送寒苞向枕边。

又射覆橘子 (唐)无名氏圆似珠,色如丹。

傥能擘破同分吃,争不惭愧洞庭山。

拣贡橘书情 (唐)白居易洞庭贡橘拣宜精,太守勤王请自行。

珠颗形容随日长,琼浆气味得霜成。

登山敢惜驽骀力,望阙难伸蝼蚁情。

疏贱无由亲跪献,愿凭朱实表丹诚。

谅公洞庭孤橘歌 (唐)顾况不种自生一株橘,谁教渠向阶前出,不羡江陵千木奴。

下生白蚁子,上生青雀雏。

飞花檐卜旃檀香,结实如缀摩尼珠。

洞庭橘树笼烟碧,洞庭波月连沙白。

待取天公放恩赦,侬家定作湖中客。

病橘 (唐)杜甫群橘少生意,虽多亦奚为。

惜哉结实小,酸涩如棠梨。

剖之尽蠹虫,采掇爽其宜。

纷然不适口,岂只存其皮。

萧萧半死叶,未忍别故枝。

玄冬霜雪积,况乃回风吹。

尝闻蓬莱殿,罗列潇湘姿。

此物岁不稔,玉食失光辉。

寇盗尚凭陵,当君减膳时。

汝病是天意,吾谂罪有司。

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支。

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

庭橘 (唐)贯休蚁踏金苞四五株,洞庭山上味何殊。

不缘松树称君子,肯便甘人唤木奴。

洞庭山维谅上人院阶前孤生橘树歌 (唐)皎然洞庭仙山但生橘,不生凡木与梨栗。

真子无私自不栽,感得一株阶下出。

细叶繁枝委露新,四时常绿不关春。

若言此物无道性,何意孤生来就人。

二月三月山初暖,最爱低檐数枝短。

白花不用乌衔来,自有风吹手中满。

九月十月争破颜,金实离离色殷殷,一夜天晴香满山。

天生珍木异于俗,俗士来逢不敢触。

清阴独步禅起时,徙倚前看看不足。

橘 (唐)李峤万里盘根植,千秋布叶繁。

既荣潘子赋,方重陆生言。

玉花含霜动,金衣逐吹翻。

愿辞湘水曲,长茂上林园。

南中荣橘柚 (唐)柳宗元橘柚怀贞质,受命此炎方。

密林耀朱绿,晚岁有馀芳。

殊风限清汉,飞雪滞故乡。

攀条何所叹,北望熊与湘。

袭美以春橘见惠兼之雅篇,因次…… (唐)陆龟蒙到春犹作九秋鲜,应是亲封白帝烟。

良玉有浆须让味,明珠无颣亦羞圆。

堪居汉苑霜梨上,合在仙家火枣前。

珍重更过三十子,不堪分付野人边。

庭橘 (唐)孟浩然明发览群物,万木何阴森。

凝霜渐渐水,庭橘似悬金。

女伴争攀摘,摘窥碍叶深。

并生怜共蒂,相示感同心。

骨刺红罗被,香黏翠羽簪。

擎来玉盘里,全胜在幽林。

早春以橘子寄鲁望 (唐)皮日休个个和枝叶捧鲜,彩凝犹带洞庭烟。

不为韩嫣金丸重,直是周王玉果圆。

剖似日魂初破后,弄如星髓未销前。

知君多病仍中圣,尽送寒苞向枕边。

谢橘洲人寄橘 (唐)齐己洞庭栽种似潇湘,绿绕人家带夕阳。

霜裛露蒸千树熟,浪围风撼一洲香。

洪崖遣后名何远,陆绩怀来事更长。

藏贮待供宾客好,石榴宜称映舟光。

钟传客占历日包橘 (唐)无名氏太岁当头坐,诸神不敢当。

其中有一物,常带洞庭香。

敕移橘栽 (唐)张彪南橘北为枳,古来岂虚言。

徙植期不变,阴阳感君恩。

枝条皆宛然,本土封其根。

及时望栽种,万里绕花园。

滋味岂圣心,实以忧黎元。

暂劳致力重,永感贡献烦。

是嗟草木类,禀异于乾坤。

愿为王母桃,千岁奉至尊。

奉和白太守拣橘 (唐)张彤凌霜远涉太湖深,双卷朱旗望橘林。

树树笼烟疑带火,山山照日似悬金。

行看采掇方盈手,暗觉馨香已满襟。

拣选封题皆尽力,无人不感近臣心。

和白太守拣贡橘 (唐)周元范离离朱实绿丛中,似火烧山处处红。

影下寒林沈绿水,光摇高树照晴空。

银章自竭人臣力,玉液谁知造化功。

看取明朝船发后,余香犹尚逐仁风。

有关饮食的诗句

但愿能帮到你、希望采纳,谢谢!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

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

《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

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

后称东坡春鸠脍。

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更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

“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

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

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

苏东坡吃到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不由得题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 苏轼爱好品茗,诗作中也常见对茗茶的赞美,“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园景色。

“从来佳茗似佳人”更是与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们辑成了茶馆茶庄的名联。

苏东坡的诗词书稿,其中有很多与美食有关的佳文,《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著名的《老饕赋》。

2、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这“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

“脍”是切成薄的鱼片;“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

“金齑玉脍”就是以霜的后白色的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

“丝莼”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即是说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是天上苏陀(即酥)一样。

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记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菜菔杂为之,不施醢酱,山庖珍烹也。

”并诗日:“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

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

”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

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

”“彘”即“猪”,“彘骨”是猪排。

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或蘸美至极。

此外在诗中称道了四川的韭黄、粽子、甲鱼羹等食品

“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苗嫩不蔹。

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

”他总结了选取用蔬菜不要调味,吃起来也很新鲜。

“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

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把大如苋实(鸡头肉)的薏米的白、滑、香的特点都写得非常生动。

《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仙人名)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 “鲈肥菰脆调羹美,(麦乔)熟油新作饼香。

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

” "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

"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祖国山河无限好,家乡父老不患贫。

淡云出岫删发何日,也味争如乡味醇。

” "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 “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 3、唐代诗人杜甫虽不是美食家,但他有许多关于美食的诗。

《丽人行》中有"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的诗句,即为"八珍" 。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

"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无声细下飞碎雪","放箸未觉全盘空"描写唐代厨师加工鱼生的高超刀功和食客们争食的热烈场面。

"春日春盘细生菜" "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问答未及已 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梁(《赠卫八处士》) 甲第纷纷厌梁肉 广文先生食不足(《醉酒歌》) 饔子左右挥双刀 脍飞金盘白雪高 徐州秃尾不足忆 汉阴槎头远遁逃 鲂鱼肥美知第一 既饱欢娱亦萧瑟(《观打鱼歌》) 4、郑板桥不仅是有名的画家,而且 对吃也有一定的研究。

郑板桥有"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 "扬州鲜笋趁...

关于垂钓的古诗

1、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2、 唐·沈全期《钓竿篇》 朝日敛红烟, 垂竿向绿川。

人疑天上坐, 鱼似镜中悬。

逼楫时警透, 猜钩每误牵。

湍危不理辖, 潭静欲留船。

钓玉君徒尚, 征金我未贤。

为看芳饵下, 贪得会无筌。

3、 唐·高适〈渔父歌〉 曲岸深潭一山叟,驻眼看钩不移手。

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口。

4、 唐·张志和《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骛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5、 李白《行路难》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6、 陆游《秋日郊居》 山雨霏微鸭头水,溪云细薄鱼鳞天。

幽寻自笑本无事,羽扇筇枝上钓船。

7、陆游《舍北望水乡风物戏作绝句》 西风沙际矫轻鸥,落日桥边系钓舟。

乞与画工团扇本,索林红树一船秋。

8、陆游《闲中偶题》 花底清歌春载酒,江边明月夜投竿。

9、 纪晓岚《钓鱼绝句》: 一篙一橹一孤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拍一呼又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10、吕蒙正《读书龙门山土室作》 入滩风急浪花飞,手把鱼竿傍钓矶。

自是钩头香饵别,此心终待得鱼归。

11、 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台草映身。

路上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12、孟浩然《临洞庭》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诚。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3、叶帅79年颐和园即兴 画家渔叟喜相逢, 明媚湖山写意浓。

清代兴亡昨日事, 匠心钩出万山松。

" (本首诗句摘自《中国钓鱼》1994、114、蓼花风急打渔舟 睡稳鸳鸯自并头 一丈竹竿三丈线 何处鲤鱼来上钩 ----清·徐城15、淡云疏雨杏花天 荇菜参差带绿烟 渔丝荡舟断桥北 丝亘收罢小星悬 ----清·胡挺16、昨夜西风烂漫秋 今朝冬岸独垂钩 紫袍不识莎衣客 曾对君王十二旒 ----北宋·杨朴17、谁把长竿击急流 一声惊破初江秋 两条玉带分还合 万点银花撒复收 红树两岸醒起燕 白沙堤岸动眠鸥 料知此处无鱼钓 收回丝纶别下钩 ----佚名 陈俊峰供稿 摘自《中国钓鱼》18、朝歌屠叟辞棘津 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清水 逢时壮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 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 当年颇似寻常人 ----李白《梁甫吟》19、浪花有意千重雪 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 一竿纶 世上如侬有几人 -----唐·李煜《渔父词》20、云溪湾里钓鱼翁 胙艋为家西复东 江上雪 蒲边风 笑着菏衣不叹穷 -----张志和21、呵冻提篙手未苏 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识渔家苦 好作寒江钓雪图 ------清·孙承宗 《渔家》22、小男供饵妇搓丝 溢瞌香醪倒接 日出两竿鱼正食 一家欢笑在南池 -----唐·李郢23、无限香荷染薯衣 阮郎何处弄船归 自惭不及鸳鸯侣 犹得双双近钓矶 ------唐·鱼玄机24、闲钓江鱼不钓名 瓦瓯斟酒暮山青 醉头倒向芦花里 却笑无端犯客星 -----唐·崔道融25、眼似珍珠鳞似金 时时动浪出还沉 河中得上龙门去 不叹江湖岁月深 -----章孝顿《鲤鱼》26、满江红---游钓宁夏沙湖 江苏常州 徐剑虹 塞上明珠,驰六省,沙湖水碧。

风光好。

蓝天云蔚, 黄沙玉碧。

酷似江南锦绣丽。

犹如天际青罗席。

钓鱼翁, 有幸到西疆。

赞佳句。

乘轻艇,秋风弥;游钓赛,银铃急。

发豪情遥望, 贺兰山阔。

万亩涟漪芦草茂,群驼漫步关山月。

叹神州浩浩,美山河,宏图写。

---摘自《中国钓鱼》2000、1227、披蓑荷笠钓鱼矶 钓得鱼儿大更肥 钓雨钓晴还钓雪 冰心一片已忘己 ----明·陈壁28、乱飘僧舍茶烟湿 密逦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 渔人披得一蓑归 ----晚唐·郑谷 29、澄江息晚浪 钓侣拽轻舟 丝垂遥溅水 饵下暗通流 ---南朝·陈阴铿《观钓》30、八月九月芦花飞 南溪老人垂钓归 秋山入帘翠滴滴 野艇倚栏云依依 却把鱼竿寻小径 闲梳鹤发对斜晖 ---唐·张志和《渔父》31、闲钓江鱼不钓名 瓦瓯斟酒暮山青 ---唐·崔道融《钓鱼》32、朝从滩上饭 暮向芦中宿 歌竟还复歌 手持一竿竹 ---唐·岑参《渔父》33、乌纱掷去不为官 橐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 秋风江上作渔竿 ---郑板桥34、茶灶鱼竿养野心 水田漠漠阴阴 太平时节英雄懒 湖海无边草深深 ----唐寅35、昔日白头人 亦钓此渭阳 钓人不钓鱼 七十得文王 ----白居易36、钓罢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 ----唐·司空曙《江村即事》37、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宋·范仲淹《江上渔者》38、沣浦饶芳草 沧浪有钓舟 谁知放歌客 此意正悠悠` -----唐·皇甫冉《归渡洛水》39、老渔翁 一钓竿 靠山崖 傍水湾 扁舟来往无牵绊 沙鸥点点轻波远 荻港萧萧白昼寒 高歌一曲斜阳晚 一霎时波摇金影 蓦抬头月上东山 -----清·郑板桥40、垂钓绿湾春 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 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 维舟绿杨岸 ------唐·储光羲41、绳床竹簟曲屏风 野水遥山雾雨蒙 长有滩头钓鱼叟 伴人闲卧寂寥种 -----宋·苏辙42、家住钱塘西子湖 钓竿几度拂珊瑚 扁舟载月归来晚 不觉全身入画图 -----明·凌云翰《西湖渔者》43、春风吹,天转暖,杨花柳絮飞漫天。

水库旁,池塘畔,一支钓竿,静坐水边。

闲、 闲、 闲。

浮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