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人才队伍建设 诗词名句



古代诗歌中关于人才的诗句论诗五绝 清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满江红 魏了翁 逢著公卿,谁不道、人才难得。 须认取、天根一点,几曾休息。 未问人间多少

古代诗歌中关于人才的诗句

论诗五绝 清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满江红 魏了翁 逢著公卿,谁不道、人才难得。

须认取、天根一点,几曾休息。

未问人间多少士,一门男子头头立。

只其间、如许广文君,谁人识。

冠盖会,渔樵席。

豪气度,清标格。

要安排稳当,讲帷词掖。

蜀泮堂堂元不恶,犹嫌偏惠天西壁。

嘱公卿、著眼看乾坤,搜人物

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出都留别诸公 康有为 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缥缈峰。

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

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 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

与菽园论诗兼寄任公孺博曼宣 康有为 一代才人孰绣丝,万千作者亿千诗。

吟风弄月各自得,覆酱烧薪空尔悲。

正始如闻本风雅,丽葩无奈祖骚词。

汉唐格律周人意,悱恻雄奇亦可思。

将进酒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拟行路难十八首 六 鲍照 对案不能食,① 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能几时? 安能叠燮垂羽翼?② 弃檄罢官去,③ 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 暮还在亲恻。

弄儿床前戏, 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 何况我辈孤且直。

④【注释】 ①本篇原列第六首,言孤直难容,只得退出仕途。

这诗见出一个才高、气盛、敏感、自尊的诗人在贵族统治社会压抑下的无可奈何之情。

...

爱国人士的故事 爱国的名言警句 爱国的古诗

爱国名言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列宁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

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

——鲁迅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汉)司马过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

——(俄)巴甫洛夫 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

——(俄)别林斯基 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 ——(法)大仲马 爱祖国高于一切。

——(波兰)肖邦 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之心。

——(法)拿破仑 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

——(法)拿破仑 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

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匈)裴多菲 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无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

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 ——(前苏朕)苏霍姆林斯基爱国主义也和其他道德情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人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

——(前苏联)凯洛夫 爱国心再和对敌人的仇恨用乘法乘起来——只有这样的爱国心才能导向胜利。

—— 奥斯特洛夫斯基爱国应该和爱自己的家一样。

为了国家,不仅在牺牲财产,就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报国的大义。

——福泽谕吉,日本思想家 爱国主义的力量多麽伟大呀!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是什麽呢!在它面前,人本身也算得是甚麽呢! —— 车尔尼雪夫斯基(一) 1956年2月17日,钱学森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了关于《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就我国火箭、导弹事业的组织方案、发展计划和具体措施发表了精辟的见解。

《意见书》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

不久,钱学森受命负责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10月8日———这正是钱学森回国一周年的日子,国防部五院宣布成立,钱学森被任命为院长。

新中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由此开始了艰难的征程。

新事业起步,千头万绪。

钱学森首先给刚刚分配来的156名大学生讲授《导弹概论》,让这些从未见过导弹的技术人员了解最基本的专业知识

他拟定了空气动力学、发动机等有关专业的学习计划,并指导建立了导弹总体、空气动力学、发动机、弹体结构等研究室。

酒泉发射场。

钱学森和普通科技人员一样,睡帐篷、吃粗粮,组织导弹试验的测试、计算、分析、研究。

在前苏联突然撤走全部专家的困难条件下,他带领着中国科学家们攻克了一道道难关,于1960年11月5日,成功进行了我国第一枚导弹飞行试验。

现场的聂荣臻高兴地说:“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1966年10月27日,钱学森又参与组织了我国第一枚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爆炸试验,即原子弹、导弹“两弹结合”试验。

核弹头在预定地点上空成功实现了核爆炸,此举震惊了世界。

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又一次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作为一代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的目光总是具有前瞻性。

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后不久,钱学森就组织有关专家就我国地地导弹的发展道路展开讨论,形成《我国地地导弹发展途径的意见》,提出了我国中近程、中程、中远程和洲际导弹的长远发展规划。

随后,地空导弹、海防导弹,以及固体发动机、固体导弹、反导系统和运载火箭等项目,也在他组织和协调下陆续上马。

1965年1月,他又向中央提出报告,建议早日制订我国人造卫星的研究计划并列入国家任务。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工程代号由此被定为“651工程”,钱学森担负“星———箭———地面系统”总的技术协调和组织实施工作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遨游太空,向世界宣告新中国迎来了航天时代的黎明。

(二) 钱学森是中国军事高科技的奠基人之一。

他不仅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也对我国军事科学研究提出了高层次的重要思想和观点,并直接倡导了军事系统工程和军事运筹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钱学森就深刻地阐述了“战争是一门科学”的思想。

他指出:“我们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战争的规律,研究战争这一门科学,这就形成了现代军事科学。

” 经过潜心研究,钱学森在1998年的一次书面发言中,对军事科学体系作了完整的论述。

他指出:“在军事科学,基础理论层次是军事学,技术理论层次是军事运筹学,应用技术层次是军事系统工程。

”他将军事系统工程的作用和功能定位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更好地去解决贯彻执行军事路线、军事战略中的实际问题”,并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归纳为:作战模拟;武器装备系统的设计方案论证、战术技术指标的确定与效能评估;后勤系统的组织管理;作战指挥体系的设计;战略问...

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和措施如何写

人力资本是设计企业发展最重要、最直接的生产力。

近年来,大多设计企业抓住机遇,改革创新、锐意进取,不断巩固和拓展市场,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建设一支符合企业发展要求、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对于实现企业近远期工作目标和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设计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虽然“以人为本”越来越深入人心,但设计企业大多在人才队伍建设的系统性方面、干部管理制度、长远规划以及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

1、人才队伍建设缺乏系统性 企业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制度没有形成科学完整的体系,缺乏总体战略规划和建设方向的总纲性指导,经常是遇到问题就提出单独解决方案,各项制度关联性不紧密,缺乏长期的战略性规划,对员工的培养欠缺系统的职业培训、晋升、晋级的配套制度,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个人的职业生涯成长发展,不利于企业整体人才竞争力的提高。

2、中层领导干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设计企业大多建立了选拔任用制度,但制度的执行力度还不充分,有的企业尚没有实现完全的招聘-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公开招聘、竞争上岗,还部分存在能上不能下和感情用人的现象。

另外,中层领导干部多是由专业技术人员中的骨干选拔上来的,缺乏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导致了管理能力不能很快提高,整体管理水平也受到很大的限制。

3、现有人力资源结构不均衡 人力资源管理没有长期规划,导致人员结构不尽合理。

一是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二是职称结构不合理,导致了后备人力资源供给不足。

三是专业技术人员专业配置不合理,部分专业人员配备不足,紧缺专业数量稀缺,制约了企业资质的保持和升级。

4、激励机制效能发挥不充分 各种激励方式没有形成科学完整的体系,考核方法没有很好的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考核指标设置的过于单一,没有形成根据不同人才队伍的工作特点、工作性质制定相应的具有各自特色并行之有效的激励,致使激励作用不能更好的实现,影响了员工积极性的发挥,甚至造成部分优秀人才的流失。

二、改进措施探析 1、进一步探索建立合理的用人体系,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改造人。

环境优越,有利于人才的成长和作用的发挥,环境恶劣,则起着相反的作用。

所以,我们要下大决心,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首先,要建立公平、公正的选人与用人机制。

在选拔人才过程中,要贯彻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实行公平竞争,切实做到唯贤是举,唯才是用。

对优秀人才要委以重任,做到能者上,劣者下,庸者让,给人才以用武之地。

第二,为人才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物质条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才成长和成功所不可缺少的。

在人才的住房、办公环境以及个人困难帮助等问题上,尽可能提供优越条件,对有突出贡献的创新人才,要适时予以重奖。

第三,在人才引进上,要把吸引、发现和发挥人才作用作为立足点,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和氛围。

要多渠道、多层次吸引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加大技术力量储备,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由重数量向重层次、重质量转变。

对高层次人才要能够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

同时,抓好高层次拔尖人才的培养,鼓励人才大胆创新,追求新技术,创造高效益。

第四,要实施对突出人才特殊分配和奖励办法,稳定关键人才队伍,推行实实在在的举措,解决其后顾之忧。

要把高层次人才队伍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以提高创新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加快培养高层次人才,有效防止高层次人才流失。

第五,建立人才队伍整合体系,提升团队综合竞争力。

在发挥人才个体效能的同时,鼓励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努力引导企业人才团队形成合力,各类人才做到优势互补,大家齐心协力为提升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长远规划 要建立企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必须对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细致的分析,同时对外部经济环境和人力资源市场状况做出正确分析和判断,然后在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企业长期和近期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这个工作是非常艰巨的任务,也是企业做强做大不可回避的工作。

有了科学合理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力资源需求就能得到基本保障。

3、分门别类,做好各类人才队伍的建设 第一,完善中层干部和核心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推进公开竞聘、择优选拔,完善中层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考核机制及后备干部的推荐选拔机制;细化干部选拔任用行为和培养、培训制度,从制度上来规范和监督中层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综合素质提高,积极倡导并形成一种积极务实、勤奋求进、客观公正的良好风气。

完善核心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有效激发核心人才潜能,充分调动核心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二,对专业技术人才,主要是实施“三个激励”:一是薪酬激励。

将能力、业绩和贡献作为要素参与到分配中,使专业技术人才创造的业绩和价值得到充分认可和体...

如何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为深入实施人才高地策略,加快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实现区域发展模式由要素驱动向人才驱动、科技驱动、创新驱动的转变,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建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竞争优势,促进区域又好又快发展,现就推进全区科技创新工作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创新突破、科学发展”的主题,牢固树立“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把自主创新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力,立足“一区五城”产业发展格局,立足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立足重大应用型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创新创业人才集聚为重点,充分发挥新城产业发展载体、平台和项目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集聚作用,推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的“四位一体”,为打造“四个适宜”的现代滨江生态新城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主要目标 通过实施科技创新“十百千”计划(3—5年内,培育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10个,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建设科技创新创业载体1000万平方米)和人才队伍建设“十百千”计划(3—5年内,引进10名海内外领军人才、1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000名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迅速集聚一支拥有自主创新成果、通晓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善于整合运作国内外资源的高素质企业管理和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成以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南京新城科技园为主体的科技城,形成高新技术、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集聚地,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转变,区域自主创新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南京乃至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创新资源集聚地和创新成果辐射中心。

三、实现路径 以“打造功能园区、培育产业集群、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服务环境、集聚领军人才”为基本路径,加快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聚集,实现科技资源优势向现实生产力优势转化,为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强大驱动。

打造功能园区。

全区域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重点打造科技城、金融城、会展城、文体城、商贸城,实施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南京新城科技园、街道特色产业园的梯度建设,分别集聚高端资本和产业形态、高新技术产业和中小科技企业。

结合功能园区建设,引进和培养各类各层次的创新创业人才,为产业培育夯实基础。

培育产业集群。

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建设,制定并实施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形成高新技术企业、高技术服务企业集聚;聚焦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和培育,加快构筑若干高端产业集群。

以新的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吸引高端人才,形成产业促人才成长,人才促产业壮大的良性互动机制。

创新体制机制。

建立完善有利于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的政策体系和配套措施,创新人才和科技企业引进、培育机制,以新城科技园为主要创新创业基地,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科技成果孵化和产业化机制、科技企业成长机制、领军人才集聚和培养机制。

优化服务环境。

着力打造科技创新服务和人才服务两个平台,为科技企业和各类人才提供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服务。

积极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优化投融资平台,着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

聚集领军人才。

大力实施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工程,加快高层次人才集聚,形成一支有竞争力的领军型企业家和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重点吸引在产业核心领域有突出创新创业能力的领军人才,为打造创新型城区提供有力支持。

四、主要措施 1、建设创新创业载体,打造科技功能园区。

围绕“一区五城”的产业布局,立足区域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合理确定开发建设的时序和方针,整合各类要素资源,集中投入,实施梯度建设,着力打造适合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载体,加快建成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功能园区,以良好的产业平台加速形成产业集群,快速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致力将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打造成国际一流的顶级研发中心、顶级投资人聚集中心、顶级人才聚集中心,吸引国际国内的顶尖人才。

新城科技园实施“533”工程,建设500万平方米科技创新产业载体,引进或培育规模以上科技型企业300家,引进或培育在重点产业核心科研领域有突出创新能力和重大业绩贡献度的领军型人才30名。

有条件的街道要成立特色产业园,形成多元化、个性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力争3—5年内,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5个以上,引进和培育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科技企业30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

2、创新人才引进方式,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立足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不断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紧密结合,综合运用招商引才、园区引才、企业引才、以才引才等多种方法,定期组织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推介会,积极组团参与境内...

如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如下: 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 要加强政工队伍建设,首先要认同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

毛泽东同志早就提出了“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著名论断。

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成就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辉煌成就。

事实上,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中的重要要素,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就是人,贯穿于人进行劳动创造的整个过程,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包括思想理论、组织纪检、宣传文化、工团组织等方面,渗透到企业正常运作的方方面面,时时处处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抓好理论学习,有利于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理论素养,有利于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保证企业正确发展方向;做好管理人员工作,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和谐氛围,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好宣传文化工作,对内营造积极向上氛围,向外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做好群众工作,及时化解思想矛盾,让每个员工愉快投入工作,促进企业和谐稳定。

可见,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做好人的工作,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为企业创造出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所以,我们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在思想上重视政工队伍建设,尊重政工人员的劳动价值,才能增强政工人员的信心,增强政工岗位的吸引力,把更多的优秀人才汇集到政工队伍中来,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障。

创新选人用人育人机制,激活政工人才队伍 引进优秀专职政工人才,增强政工队伍的核心力量。

从社会各种媒体上的招聘广告看出,几乎没有哪家企业公开招聘政工干部。

当然,我们不能以高薪养活政治“空谈家”,要有针对性地引进在经济管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心理研究等方面的“尖端人才”,作为专职政工队伍的领军人物,提高全公司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优秀人才要及时提拔使用,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适当引进与政工相关专业的优秀大学生,逐步优化政工队伍年龄知识结构。

选配高素质兼职人员,建立“一岗双责”工作机制。

在专职政工队伍“少而精”的情况下,要注意挑选素质好的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人员兼任书记或副书记,充实政工队伍力量,同时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互相结合,互相促进,避免“两张皮”现象。

要层层建立“一岗双责”的工作机制,要求所有管理人员既要负责行政、生产的管理工作,又要积极承担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氛围。

开发企业人力资源,推进政工队伍建设。

要选择与政工相关专业或热爱政工工作的人才,对不乐意做政工工作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不能“强人所难”;要加强政工人才与其他人才的岗位交流,积极做好组织与人事之间、纪检与审计之间、工会与行政之间、不同单位之间的人才交流,把政工岗位的“一潭死水”激活;要从岗位的实际要求出发,打破身份、学历、专业、职称等界限,让这些有潜质、基础较好、热爱政工工作的年轻人有机会到政工岗位上磨练成长;要鼓励和支持政工人员向“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发展,为今后岗位交流做准备,解决“出口”不畅的问题,激发年轻人“从政”的热情,争取在政工岗位成才。

加强对政工人员的继续教育,积极创造学习机会把对政工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作为长期、连贯的企业利润再生产的经营战略,不断提高政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每年制定培训计划,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拓宽培训形式

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经常邀请政工方面的专家教授到我处进行理论辅导、社会形势报告,提高政工人员对新形势的认识,同时积极收集社会上的培训信息,选送政工人员参加党校培训或参加专家讲座、政工工作交流等活动

扩大培训内容

要积极为政工人员学习政治理论、企业文化、经济管理、现代技能等知识创造条件,增强他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

政工人员要增强自我升值意识,提升自身能力素质加强政工队伍建设,重在提高政工人员的素质。

构建和谐企业,政工人员要着重提升六种能力: 学习能力。

自觉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党在新时期的新理论和新论断,夯实理论基础。

思考能力。

思考是政工人员工作最辛苦、也最有价值的劳动,也是创造“政工效益”的关键所在。

工作没有思考,就没有创新,没有说服力和信服力。

语言能力。

要善于向领导汇报,善于与群众沟通,努力提高说话的技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写作能力。

要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因为宣传报道、起草文件、撰写报告等日常工作都离不开文字材料,这是“基本功”。

协调能力。

政工人员工作涉及面广,必须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通过组织协调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是调研能力。

关注当前工作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调研活动,发挥参谋和助手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创造“政工效益”。

如何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专业社会工作已经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了。

在西方发达国家,社工被誉为是“社会工程师”,具有极高的美誉度和社会地位。

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以及国际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社会功能受损、缺失、需要修复的问题日益突出。

党中央在谋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中,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积极而稳妥地进行着科学筹划和安排,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2006年民政部、原人事部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

2011年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18个部门和组织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专业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2012年,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19个部委和群团组织联合制定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掀起了大规模加强专业化、职业化社工队伍建设和专业社工作用的新的高潮。

一、切实提高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2013年3月1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决定》。

《决定》明确指出: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

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逐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强化行业自律,使其真正成为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主体。

探索一业多会,引入竞争机制。

重点培育、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

民政部门要依法加强登记审查和监督管理,切实履行责任

坚持积极引导发展、严格依法管理的原则,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健全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推动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上,明确要求抓紧制定对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实行民政部门直接登记制度的方案。

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加快民政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对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新时期加强民政工作的需要。

二、充分认识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和社会组织建设工作从上海广东浙江等发达地区的探索实践到2006年正式启动,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但是我们要充分认识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要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将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与社会管理体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社会管理机制并列起来,作为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这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划时代意义。

是在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制度改革中迈出的第一步。

二是要积极推进政府部门职能转变,强化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之间的职责分工。

重点是逐步实现政府与民间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六个分开”,即主体、机构、职能、人员、资产、住所分开;建立政社合作的绩效评估机制。

政府职能部门应委托第三方对民间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能力和绩效进行评估,做到政社合作前有资质审查,合作过程中有跟踪调查,合作完成后有社会绩效评估,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优胜劣汰竞争激励机制。

依法推进政社合作互动,加强民间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和诚信自律制度建设。

建立、完善民间组织和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及有关规定。

创新社会监督机制,建立与信息披露制度、财税扶持政策等相适应的社会监督体系。

三是要正确处理社会组织体制改革和加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关系。

进行社会组织体制改革和加强专业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这两项工作紧密相关,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民政工作(社会组织建设和服务)推进社会工作发展、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托,发展社会工作,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转变民政管理和服务方式的重要保证。

四是要正确对待平衡发展的问题。

上海、广东、浙江等发达地区从2002年起开展这项工作起步早,在全国起到了样板示范作用。

但在中部地区特别在欠发达地区,起步晚、起点低,仍...

关于人才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加强新形势下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 思路一:人才来源要遵循优选化。

即要坚持以自主培训和好中选优为主,以适时、适当引进成熟性人才为辅的原则,在原有行之有效的人才培训形式基础上,以发展的视角,不断进行方法、途径和形式的创新,把着重点放在员工素质提升上,并引入竞争机制,结合“112人才”工程计划的实施,营造公正、公平、公开,尽职、尽责、尽才的氛围,坚持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使得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

通过公开招聘、考试考核、竞争上岗的方式,达到“使用一个人,激励一群人,培养一批人”的效果。

思路二:人才培养要深度专业化。

发电企业是技术密集型企业,生产各环节技术要求较严,专业分工较细,企业整体现代化程度较高,人才岗位深度专业化是其鲜明的特点,必须培养一批专业“带头人”。

因此,要鼓励和引导那些在关键岗位工作了十几年的技术管理人员,承担起技术带头人重担,言传身教,培养新人,并激励他们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内进行深入研究创造,不断积累经验,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大胆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创造,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技术资源与岗位专业需要的最佳配置。

思路三:人才储备要突出前瞻化。

随着集团公司调整“四大结构”,发展“七大板块”,对人才需求多样化、专业化、高端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不仅需要专业技术、生产技能人才,更需要懂管理、善策划、会经营的经营管理人才,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上和人才引进上具有超前意识,立足企业实际,按照专业相近、能力适合的原则,把有开发潜力的人员安置到相应岗位,通过实践锻炼、专业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适应新岗位需要,并保持岗位工作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思路四:人才评价要标准效益化。

电力生产属于分工精细、岗位关联紧密的行业,员工只有分工差异,没有贵贱之别,不论从事何种具体职业,只要员工尽职尽责,完成好本岗位工作任务,都能成才,都是企业需要的人才。

为此,在识才上,要不唯学历、不唯资历、注重能力。

在用人上,倡导“德为前提,能为本位,竞争上岗,绩效评优”,打造人尽其才的企业环境,努力做到吸引人才,淘汰庸才,用活人才。

人才评价标准的效益化,一方面要准确、客观地评价人才,避免人才评价的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他们积极努力工作,以人才价值的最大化促进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

如何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的建设

为深入实施人才高地策略,加快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实现区域发展模式由要素驱动向人才驱动、科技驱动、创新驱动的转变,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建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竞争优势,促进区域又好又快发展,现就推进全区科技创新工作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创新突破、科学发展”的主题,牢固树立“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把自主创新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力,立足“一区五城”产业发展格局,立足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立足重大应用型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创新创业人才集聚为重点,充分发挥新城产业发展载体、平台和项目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集聚作用,推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的“四位一体”,为打造“四个适宜”的现代滨江生态新城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主要目标 通过实施科技创新“十百千”计划(3—5年内,培育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10个,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建设科技创新创业载体1000万平方米)和人才队伍建设“十百千”计划(3—5年内,引进10名海内外领军人才、1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000名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迅速集聚一支拥有自主创新成果、通晓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善于整合运作国内外资源的高素质企业管理和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成以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南京新城科技园为主体的科技城,形成高新技术、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集聚地,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转变,区域自主创新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南京乃至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创新资源集聚地和创新成果辐射中心。

三、实现路径 以“打造功能园区、培育产业集群、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服务环境、集聚领军人才”为基本路径,加快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聚集,实现科技资源优势向现实生产力优势转化,为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强大驱动。

打造功能园区。

全区域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重点打造科技城、金融城、会展城、文体城、商贸城,实施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南京新城科技园、街道特色产业园的梯度建设,分别集聚高端资本和产业形态、高新技术产业和中小科技企业。

结合功能园区建设,引进和培养各类各层次的创新创业人才,为产业培育夯实基础。

培育产业集群。

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建设,制定并实施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形成高新技术企业、高技术服务企业集聚;聚焦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和培育,加快构筑若干高端产业集群。

以新的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吸引高端人才,形成产业促人才成长,人才促产业壮大的良性互动机制。

创新体制机制。

建立完善有利于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的政策体系和配套措施,创新人才和科技企业引进、培育机制,以新城科技园为主要创新创业基地,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科技成果孵化和产业化机制、科技企业成长机制、领军人才集聚和培养机制。

优化服务环境。

着力打造科技创新服务和人才服务两个平台,为科技企业和各类人才提供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服务。

积极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优化投融资平台,着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

聚集领军人才。

大力实施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工程,加快高层次人才集聚,形成一支有竞争力的领军型企业家和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重点吸引在产业核心领域有突出创新创业能力的领军人才,为打造创新型城区提供有力支持。

四、主要措施 1、建设创新创业载体,打造科技功能园区。

围绕“一区五城”的产业布局,立足区域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合理确定开发建设的时序和方针,整合各类要素资源,集中投入,实施梯度建设,着力打造适合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载体,加快建成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功能园区,以良好的产业平台加速形成产业集群,快速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致力将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打造成国际一流的顶级研发中心、顶级投资人聚集中心、顶级人才聚集中心,吸引国际国内的顶尖人才。

新城科技园实施“533”工程,建设500万平方米科技创新产业载体,引进或培育规模以上科技型企业300家,引进或培育在重点产业核心科研领域有突出创新能力和重大业绩贡献度的领军型人才30名。

有条件的街道要成立特色产业园,形成多元化、个性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力争3—5年内,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5个以上,引进和培育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科技企业30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

2、创新人才引进方式,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立足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不断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紧密结合,综合运用招商引才、园区引才、企业引才、以才引才等多种方法,定期组织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推介会,积极组团...

浅议如何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企业发展

赵 娜 在当前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在企业发展中愈来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特别是当前我们新矿集团正处于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实施“三个集中”,推进“三个转变”,打造“四大产业板块”,推动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的重要时期,必须紧紧围绕企业中心任务,科学规划,进一步加大人才工作力度,加快形成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

一、坚持科学人才观,充分认识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坚持科学的人才观,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

何为人才,什么才是合格的人才?应当说从来没有统一的标准。

现代企业建立科学用人观就应树立人人是人才,人人可成人才的观念,即谁能够适应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做出贡献,谁便是人才,这就要本着不求全才、只求专才的态度来选人、用人,只要一名同志在某个领域能够较好地胜任工作、做出一定成绩,即使存在其它一些不足,但也就可以说他具备了人才的素质,就可以在工作中去重视、去挖掘,在实践中不断促进其成长,助其成为企业真正可以委于重任、独当一面的合格人才。

近年来,新矿集团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初步建设了一支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人才队伍,为企业改革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新矿集团人才现状与企业改革发展的战略要求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主体专业人才相对偏少,煤化工、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专业人才短缺,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高技能人才所占比重较小等方面。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立足于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来重视人才、善待人才、用好人才。

二、以建立科学的人才队伍机制为重点,充分发挥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在人才的培养事宜方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抓好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评价和激励五个环节,只有把握好这五个环节,才能不断加强人才工作意识,进一步提升人才工作效率。

一是要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

以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强化对各类人才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培训,为其提供外出培训、内部学习的良好机会,突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人人有机会通过个人努力成为人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二是要建立科学的人才吸引机制。

主要做好对外吸引人才、对内发掘人才两方面工作。

对外要以良好的企业发展前景、广阔的才华施展平台、先进的企业理念来筑巢引凤,吸引企业真正所需人才,达到进一个人、活一盘棋的良好功效。

对内要多方面开展人才选拔工作,以工作考察为主,综合民主评议、思想水平、专业知识等综合测评,对那些立足本职、吃苦耐劳、成绩突出的同志,重点培养,精心栽培。

三是要建立合理公平的人才使用机制。

首先要通过对人才所专所长特点的准确定位,对人才的类型、优缺点有清醒的认识,把个人意愿和企业需求有机结合,让人才运用到真正可以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上去,真正做到才尽其用。

同时,要在企业内部切实维护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公平,为所有职工提供“人人都成才”的机会,畅通人才交流渠道,整合配置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是要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

通过工作考察、个人述职、民主测评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开展人才评价工作,特别要注意评价的全面性、公正性和一贯性,不能以一次工作失误而否定以往的工作成绩,应当对人才采取包容和帮助的态度,采取正面激励与善意批评两种手段促进人才的成长。

五是要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健全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效、按资、按技术等分配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一方面,要以岗位责任和工作成绩为依据,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规范工资制度,建立起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基本工资制度,使工资、奖金分配和工作考核紧密挂钩,保证真正有所学、有所才、在工作中干出成绩的人才在收入上得到体现。

另一方面,要在精神层面使人才得到满足,给予必要的荣誉和精神奖励,使人才充分感受到在企业的发展壮大中自我价值的体现。

三、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善和优化人才成长的环境,促进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良好的环境是人才健康成长的沃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更新观念、搭建舞台、加强组织建设不断改善和优化人才成长的环境,促进人才队伍的快速成长。

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用人观念。

首先要确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倡导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的用人观念,着眼于企业发展的大局,着眼于职工整体结构的优化配置,着眼于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氛围,鼓励人才敢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为人才成长创造和谐的环境。

二是要为人才施展才华搭建舞台。

这就要求对传统的企业人事制度在探索中进行变革,改变原有用人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