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完颜亮的诗词《念奴娇咏雪》



《念奴娇·昆仑》全诗以及意思原文: 念奴娇·昆仑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

《念奴娇·昆仑》全诗以及意思

原文: 念奴娇·昆仑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注释:⑴昆仑昆仑即昆仑山Kunlun Mountains 又称昆仑虚、昆仑丘或玉山。

地理观念上的昆仑山指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

古代神话的西方昆仑是汉以前地理上的昆仑一名与传说中昆仑的结合。

作者自注“昆仑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别的。

一句一截留中国改为一截还东国。

忘记了日本人是不对的。

这样英、美、日都涉及了。

别的解释不合实际。

”⑵横空出世横空横在空中出世超出人世。

形容山的高大和险峻。

⑶飞起玉龙三百万玉龙白色的龙三百万是形容其多。

这里是说终年积雪的昆仑山脉蜿蜒不绝好像无数的白龙正在空中飞舞。

按作者原注中的“前人”指北宋张元。

张元句始见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一原作“战死玉龙三十万败鳞风卷满天飞”。

以后有关记载渐有出入。

南宋魏庆之辑《诗人玉屑·知音》姚嗣宗条作“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似为作者原注所据。

“当年孙行者过此”是当地居民传说《西游记》里的故事

作者自注“宋人咏雪诗云‘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昆仑各脉之雪积世不灭登高远望白龙万千纵横飞舞并非败鳞残甲。

夏日部分消溶危害中国好看不好吃试为评之。

”⑷周天寒彻满天冷透。

⑸人或为鱼鳖有的人会被洪水淹死。

《左传·昭公元年》“微(没有)禹吾其鱼乎!”⑹倚天抽宝剑传楚宋玉作《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

长剑耿介倚天之外。

”倚天形容宝剑极长和带剑的人极高大。

⑺遗wèi赠与。

⑻还东国前人所谓“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说的是飞雪。

这里借用一句说的是雪山。

夏日登岷山远望群山飞舞一片皆白。

老百姓说当年孙行者过此都是火焰山就是他借了芭蕉扇扇灭了火所以变白了。

首次发表时原作“留中国”一九六三年版《毛主席诗词》改为“还东国”。

原注:前人所谓“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说的是飞雪。

这里借用一句说的是雪山。

夏日登岷山远望群山飞舞一片皆白。

老百姓说当年孙行者过此都是火焰山就是他借了芭蕉扇扇灭了火所以变白了。

展开

古今诗词中咏雪的名句有哪些

雪与日月星斗、风雨虹霓一样,是古往今来吟咏不尽的素材,中国文人墨客写出了不少寓意深远、脍炙人口的名句名篇. 最早出现的咏雪诗,恐怕要数《诗经》中的那篇 《北风》了.“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由于奴隶主贵族的暴虐,劳动人民不堪忍受,即使大雪纷飞、寒风刺骨,还是相约逃亡.雪烘托了诗的悲凉气氛.战国时代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涉江》篇里,围绕着被流放的窘境发出了许多哀叹:“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哀吾生之无乐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这是一个多么高大坚强的形象,他准备为自己的理想奋头到底,甚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伟哉,屈原! 汉末蔡文姬有一首“感伤乱离,追怀悲愤”的名篇传世.“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只有被掳匈奴十二年又改嫁生子的女诗人才能写出这催人泪下的《悲愤诗》来.既恨乱世被掳又怨母子别离的复杂心绪,让人感到这“雪”冷入骨髓. 南北朝时的江淹写了不少咏雪句子,如:南中气候暖,朱华凌白雪; “停舻望极浦,弭棹阻风雪”;“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宁知霜雪后,独见松竹心.”诗词评论家皆云江淹后半生因高官厚禄,才思渐退,谓之“江郎才尽”,但依笔者看来,他写“雪”却是愈来愈精,不可一概而论也.南北朝庾信在他的《昭君辞应召》里有“冰河牵马渡,雪路抱鞍行.胡风入骨冷,夜月照心明”的诗句.“冰河”、“雪路”、“胡风”、“夜月”,再加上凄凉哀怨的“胡笳声”,营造了一种苍茫激楚的北国气氛,在我们面前立时展现出一幅 “昭君出塞图”来. 唐以来,文人墨客更以瑰丽的才思,写下了浩如烟海的咏雪诗篇.在大诗人李白笔下,“雪”大多成了比喻:“白波若卷雪,测石不容舠”;“黄云万里动声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卷雪”和“雪山”均喻指“白浪涌叠”.唐朝岑参描写边塞的诗最有特色,故被称为“边塞诗人”.“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上将拥旌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用雪烘托战场,感染力很强.最有代表性的是他那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了.“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用浪漫主义的笔触,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其新颖贴切.此诗写送别,“雪”在诗里反复出现,更显得苍凉悲壮.比岑参早些时的东方虬有首《春雪》,内有诗句“春雪满空来,融处似花开.”豪情与奇趣都比不上岑参的这两句.有人用“妙手回春”来品评岑参咏雪的千古名句,是很有道理的.印象中较深的还有柳宗元那首《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遭遇坎坷的柳宗元不就是那独钓的舠老翁吗?初看,物似失真;细研,诱人深思,不得不惊叹他妙得诗家之秘笈.在政治失意里,他表面淡泊,内心却一直等待时机,就像姜子牙当年钓于渭水一样.可惜的是,令他东山再起的奇迹并未出现,就像诗中所写,只钓了一江寒雪罢了.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也是咏雪高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阕《念奴娇》雄浑奔放,长于比喻.不难看出,雪是指“浪花飞溅”,是借鉴了李白和柳永的手法.三人写雪,异曲同工,但苏词更有气势. 直接用“雪”字作题的要数毛泽东的《泌园春·雪》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把雪描述到极致,若非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谁能有此气魄!“须睛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倘不是功底深厚的诗词巨匠,谁又能把雪写得这么浪漫有趣.毛泽东一反雪的悲凉、愤懑、窘迫、怨恨,给了雪一个崭新的形象,这是雪的造化,这是雪从未有过的礼遇,因之《泌园春·雪》遂成了千古绝唱.

搜集毛主席的诗词《念奴娇?昆仑》。

《念奴娇·昆仑》现代·毛泽东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

毛泽东诗词《念奴娇 井冈山》的写作背景

念奴娇·井冈山-----毛泽东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

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

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

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

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

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

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

据说;当年毛泽东背粮食上山,用的是一条破旧的裤子,讲两条裤腿扎紧,里面装上红米,跨在脖子上步行上山。

如今整个黄洋界完全被穿天的冷杉和毛竹覆盖。

一条双向车道一直修到山顶,1965年毛泽东上山时,就是乘车上山的。

回想当年真是今非昔比。

1927年是毛泽东最困难的时期,没枪、没炮、没人、没钱。

在黄洋界与朱德会师时,跟随的只有700多人。

然而,38年后,一切都变了,所以说,人间变了,似天翻地覆,词中“犹记当年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应是个人心情的真实写照。

毛主席再上井冈山是1965年,1927年是毛泽东最困难的时期,没枪、没炮、没人、没钱。

在黄洋界与朱德会师时,跟随的只有700多人。

然而,38年后,一切都变了,,词中“犹记当年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应是个人心情的真实写照。

举一些像《满江红》、《念奴娇》一样有名的诗词

1、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将领,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别茂嘉十二弟。

鹈鴂、杜鹃实两种,见《离骚补注》绿树听鹈鴂。

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

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间离别。

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

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谁共我,醉明月。

2、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书愤五首·其一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谢池春·壮岁从戎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阵云高、狼烽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

叹流年、又成虚度。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雪晓清笳乱起。

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

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3、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

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

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长江千里。

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

天险难逾,人谋克庄,索虏岂能吞噬。

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

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

奇伟。

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

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

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

延晋祚,庇烝民,周雅何曾专美。

喜迁莺(塞上词)边城寒早。

对漠漠暮秋,霜风烟草。

战□长闲,刁斗无声,空使荷戈人老。

陇头立马极目,万里长城古道。

感怀处,问仲宣云乐,从军多少。

缥缈云岭外,夕烽一点,塞上传光小。

玉帐尊罍,青油谈笑,肯把壮怀销了。

画楼数声残角,吹彻梅花霜晓。

愿岁岁静烟尘,羌虏常修邻好。

4、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

字少蕴。

苏州吴县人。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

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

与谁同赏。

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

空惆怅。

少年豪放。

莫学衰翁样。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

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

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

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

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

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

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

念奴娇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

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黏天无壁。

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

追寻如梦,漫余诗句犹杰。

闻道尊酒登临,孙郎终古恨,长歌时发。

万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灭。

鼓吹风高,画船遥想,一笑吞穷发。

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

5、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

字方回,号庆湖遗老。

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

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

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六州歌头·少年侠气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

肝胆洞。

毛发耸。

立谈中。

死生同。

一诺千金重。

推翘勇。

矜豪纵。

轻盖拥。

联飞鞚。

斗...

《念奴娇·昆仑》

展开全部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1] 编辑本段原注 前人所谓“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说的是飞雪。

这里借用一句,说的是雪山。

夏日登岷山远望,群山飞舞,一片皆白。

老百姓说,当年孙行者过此,都是火焰山,就是他借了芭蕉扇扇灭了火,所以变白了。

编辑本段注释 ⑴昆仑:昆仑,即昆仑山(Kunlun Mountains ),又称昆仑虚、昆仑丘或玉山。

地理观念上的昆仑山,指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

古代神话的西方昆仑,是汉以前地理上的昆仑一名与传说中昆仑的结合。

作者自注:“昆仑: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别的。

改一句:一截留中国,改为一截还东国。

忘记了日本人是不对的。

这样,英、美、日都涉及了。

别的解释不合实际。

” ⑵横空出世:横空,横在空中;出世,超出人世。

形容山的高大和险峻。

⑶飞起玉龙三百万:玉龙,白色的龙;三百万是形容其多。

这里是说终年积雪的昆仑山脉蜿蜒不绝,好像无数的白龙正在空中飞舞。

(按:作者原注中的“前人”指北宋张元。

张元句,始见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一,原作“战死玉龙三十万,败鳞风卷满天飞”。

以后有关记载渐有出入。

南宋魏庆之辑《诗人玉屑·知音》姚嗣宗条作“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似为作者原注所据。

“当年孙行者过此”,是当地居民传说《西游记》里的故事。

) 作者自注:“宋人咏雪诗云:‘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昆仑各脉之雪,积世不灭,登高远望,白龙万千,纵横飞舞,并非败鳞残甲。

夏日部分消溶,危害中国,好看不好吃,试为评之。

” ⑷周天寒彻:满天冷透。

⑸人或为鱼鳖:有的人会被洪水淹死。

《左传·昭公元年》:“微(没有)禹,吾其鱼乎!” ⑹倚天抽宝剑:传楚宋玉作《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

长剑耿介,倚天之外。

”倚天,形容宝剑极长和带剑的人极高大。

⑺遗(wèi):赠与。

⑻还东国:首次发表时原作“留中国”,一九六三年版《毛主席诗词》改为“还东国”。

编辑本段译文 破空而出了, 莽莽昆仑山, 你已看遍人世间的春秋风云。

你雪山般的身躯飞舞起千百万冰棱, 满天被你搅得寒入骨髓。

夏天你的冰雪在溶化,江河纵横流淌, 有些人或许葬于鱼腹。

你的千年功过是非, 究竟何人曾予以评说? 今天我要来谈一谈昆仑: 不要你如此高峻, 也不要你这么多的雪花。

怎样才能背靠青天抽出宝剑, 把你斩为三片呢? 一片送给欧洲, 一片赠予美洲, 一片留给日本。

在这和平世界里, 整个地球将像这样感受到热烈与凉爽。

[1] 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念奴娇·昆仑》的主题是什么?它的丰富性可能会使细心的读者应接不暇,而又扑朔迷离。

严格地说这是一首十分复杂的诗,诗人的胸怀在这首诗中不仅仅是容纳了祖国河山,而且容纳了整个人类世界,即气魄之大仅祖国山川已不能容纳,它必向外奔溢,穷尽八荒,涵盖环宇。

那么我们在此再追问一句,它的主题到底是什么?作者已在1958年12月21日为这首诗的批注中向我们揭开了谜底:“昆仑: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别的。

”接着作者继续批注道:“改一句,‘一截留中国’,改为‘一截还东国’。

忘记了日本人民是不对的,这样英、美、日都涉及了。

” 我想读者在读到“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时,一定要问毛主席为什么要把昆仑一分为三赠予英、美、日呢?根据作者的解释是反对帝国主义,我们循着这一思路向前,就会豁然开朗了。

纵观毛主席的一生从来都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不屑于一寸一地之得失,他输得起也赢得起。

他胸怀世界的抱负是从青年时代就开始的,他读过世界上众多英雄的传记并以此激励自己的壮志。

他在长沙还是一英俊书生时就指点祖国江山,创办新民学会及稍后的《湘江评论》。

青春时的抱负随着岁月的流逝没有丝毫减退,反而越来越高涨,一浪高过一浪,终于在1935年10月,借昆仑山为着眼点或壮志之出发点,一举表达了他对于全世界的义务、责任及抱负,这一切都是很具体的,说到底就是要把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而且要铺开到世界的每个一角落,形成燎原之势,从东到西、从南到北。

毛主席对于世界革命的整套思想体系露出了最初的光芒,从这一天开始,直到后来他提出了第一、第二、第三世界学说,在最大范围内团结了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革命同志,共同反对帝国主义。

为此,“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即是把中国革命的经验以及毛泽东思想传送给他们,而不是真的把昆仑砍成三段送给他们。

前面谈了此诗的思想境界之美,这里转谈一下此诗的艺术之美。

因为我们知道如此复杂的主题本身要表达清楚已不容易,而且要...

毛泽东沁园春雪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沁园春·雪 毛泽东 一九三六年二月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赏析 雪,冰清玉洁,是情趣的寄托,是人格的化身。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多以雪为题;诗坛文苑,多有咏雪之作。

毛泽东对雪也有特殊兴趣,时有咏雪的佳词丽句。

但专章一叹三唱,本篇却首推第一。

不独如此,本篇还是毛泽东最早传世的一首,也是引起唱和、争论最多最大的一首。

最根本的是,这首词是毛泽东诗情才智第一次充分的展露,也是毛泽东丰富、崇高的精神世界第一次艺术的显现。

集如此众多之第一于一身,这首词自然就举足轻重、众望所归了。

“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清沈德潜『说诗碎语』)。

毛泽东此词,是古今咏雪诗词之绝唱,其胸襟气魄的雄伟浩阔,真可谓“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宋刘克庄《辛稼轩集序》)。

这首词上片大笔挥洒,写北方雪景;下片纵横议论,评古今人物。

上下浑融一气,构成了一个博大浩瀚的时空世界,铸就了一个完美独特的艺术整体,表现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开篇高唱而入,起笔不凡,总栝大半个中国的严冬雪景。

诗人咏雪,眼光不仅仅停留在雪上,而是通过学来写祖国壮阔的山河,评述祖国悠久的历史,这就所见者大、所论者深。

第一句,劈头统摄歌咏的地域对象,一笔囊括了半个中国。

二、三句描写特征,点出题目

“千里”“万里”,承“北国”两字,从地下天上交错展开,极写范围广蒙深透;“冰封”“雪飘”承“风光”两字,一静一动互相映衬,勾画严冬的威猛雄奇。

寥寥十二个字,构成了一幅包举天地、雄浑一气的画面,为下文的展开描写提供了巨大的艺术空间,而且豪情激荡,笼罩全篇。

接下来七句,用“望”字领起,分三层递出,具体描绘画卷上的冰封、雪飘的各个侧面,进一步抒写豪迈、激昂的情怀。

你看:南北纵横,“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是一片茫茫无边的积雪,呼应了“万里雪飘”;东西环顾,“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是一派寒威凛凛的坚冰,回应了“千里冰封”;上下远眺,则“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群山、高原是那么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好象正“舞”向云宵,“驰”向天际,要跟雪云高压的天公一比高下!这七句大笔如椽,写尽了东西、南北、上下、内外,笔力千钧。

这七句,大处落墨,专写大河、长城,点染了中华民族千古文明的历史纵深感。

“欲与天公试比高”,更给本无生气的景物,赋予顽强的生命力和竞争意识。

这是人格化的雪景,更是个性化的诗意。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统一,客体风景与主体心境相交融,只有毛泽东才有此高招!诗人将眼前景象和联翩浮想交织起来,选取象征中华民族的长城和黄河纵横入画,从色彩(银、蜡)、形貌(蛇、象)、动作(舞、驰、比)等各个侧面描写山原,突出地刻画了祖国山河的伟大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北国风光”的壮丽奇观。

同时,通过这种传神的艺术描写,也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山河无限热爱的激情,唤起了读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以银蛇飞舞状连绵之群山,以蜡象奔驰拟起伏之高原,不只形象跃然纸上,而且赋予群山高原以昂扬奋进的斗争精神,使人联想到自古以来生息、劳动在这块土地上的富于革命传统的中华民族。

这种移情入景、力诱纸背的描写,也只有毛泽东才有此妙词! 眼前雪中的山川,是如此的生动、如此的壮阔,铺陈到此,已经淋漓尽致。

然而诗人意犹未尽,又发挥丰富独特的想象,以充满浪漫主义的笔调劈出奇境:“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这三句用拟人化的手法,在冰雪茫茫的浩大画卷上,想象雪霎天晴之时,红艳艳的阳光照耀在白雪覆盖的祖国山河,犹如一个红装素裹的少女,更加绚丽多彩、娇媚动人。

用“须”字转折,表达乐观期待的心情;“看”字承“望”,显示端详观赏的意态;“红装素裹”相映成趣,显得特别娇艳明媚,所以尾句说“分外妖娆”。

这完全是诗人通过主观相象将自然景色人格化了的写法

以这样的奇想为上片作结,遂使所写的雪的场面,具有一种不饰雕作的妍新之美。

诗人就是这样把祖国山河的壮美、精神摄出了。

能够通过客观感受将自然的形态艺术地描绘出来,这即是古人所说的得“题中之精蕴”。

上片极写祖国江山之壮丽,故下片自然引出无数英雄竞相对她折腰。

“江山如此多娇”极有吞吐之妙。

它一方面承接上片所写的雪中“北国风光”而作一总束,一方面又从江山的美好引出倾倒于如此江山的无数英雄。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接得不偿失劲挺,有异军突起之势。

以下七句,举大端而论,与上片的博大空间相照应,写出浩瀚的时间,纵贯几千年,通览中华文明史,从“无数英雄”中举出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等五位封建皇帝加以评...

求秦观《念奴娇?赤壁舟中咏雪》译文及注释

念奴娇(赤壁舟中咏雪)中流鼓楫,浪花舞,正见江天飞雪。

远水长空连一色,使我吟怀逸发。

寒峭千峰,光摇万象,四野人踪灭。

孤舟垂钓,渔蓑真个清绝。

遥想溪上风流,悠然乘兴,独棹山阴月。

争似楚江帆影净,一曲浩歌空阔。

禁体词成,过眉酒热,把唾壶敲缺。

冯夷惊道,城翁无比赤壁。

就是一首写景诗,翻译还是免了吧。

只是一处典故“把唾壶敲缺”,确实需要注释。

如下:《世说新语》豪爽第十三之四、唾壶口缺(原文)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译)王处仲(王敦)每次酒后,就朗诵“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一边诵读一边用如意击打痰盂,痰盂口都让他敲破了。

毛主席的诗词《念奴桥.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赏析】 《念奴娇?昆仑》的主题是什么?它的丰富性可能会使细心的读者应接不暇,而又扑朔迷离。

严格地说这是一首十分复杂的诗,诗人的胸怀在这首诗中不仅仅是容纳了祖国河山,而且容纳了整个人类世界,即气魄之大仅祖国山川已不能容纳,它必向外奔溢,穷尽八荒,涵盖环宇。

那么我们在此再追问一句,它的主题到底是什么?作者已在1958年12月21日为这首诗的批注中向我们揭开了谜底:“昆仑: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别的。

”接着作者继续批注道:“改一句,‘一截留中国’,改为‘一截还东国’。

忘记了日本人民是不对的,这样英、美、日都涉及了。

” 我想读者在读到“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时,一定要问毛主席为什么要把昆仑一分为三赠予英、美、日呢?根据作者的解释是反对帝国主义,我们循着这一思路向前,就会豁然开朗了。

纵观毛主席的一生从来都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不屑于一寸一地之得失,他输得起也赢得起。

他胸怀世界的抱负是从青年时代就开始的,他读过世界上众多英雄的传记并以此激励自己的壮志。

他在长沙还是一英俊书生时就指点祖国江山,创办新民学会及稍后的《湘江评论》。

青春时的抱负随着岁月的流逝没有丝毫减退,反而越来越高涨,一浪高过一浪,终于在1935年10月,借昆仑山为着眼点或壮志之出发点,一举表达了他对于全世界的义务、责任及抱负,这一切都是很具体的,说到底就是要把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而且要铺开到世界的每个一角落,形成燎原之势,从东到西、从南到北。

毛主席对于世界革命的整套思想体系露出了最初的光芒,从这一天开始,直到后来他提出了第一、第二、第三世界学说,在最大范围内团结了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革命同志,共同反对帝国主义。

为此,“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即是把中国革命的经验以及毛泽东思想传送给他们,而不是真的把昆仑砍成三段送给他们。

前面谈了此诗的思想境界之美,这里转谈一下此诗的艺术之美。

因为我们知道如此复杂的主题本身要表达清楚已不容易,而且要同艺术相结合就更非易事了,但天公(即昆仑)出来帮忙了,诗人“横空出世”般的胜任了。

诗之上半阕写昆仑山之壮丽从冬天一直写到夏日,冬天的酷寒、夏天的水祸,功过是非,谁曾评说。

诗人在此以昆仑象征祖国,并站在一个高度评说祖 国几千年历史的功过是非。

气势流畅,有一泄千里之感,从大象入物,又有细节描绘,“飞起玉龙三百万”化用前人“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二句,正如作者所说借此一句来形容雪山。

此句用得灵妙自然、恰切精当。

再有“人或为鱼鳖”一句,意象突兀,如超现实主义诗歌中的奇异比喻,指夏日从此昆仑横流下来的江河湖水已泛滥成灾,加害于人,同时又暗指中国旧社会的黑暗之云。

然后破空斗胆一句提问:“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下半阕,诗人挺身而出,直面昆仑道,今天我要来谈一谈你了,这高度,这大雪都不需太多

“这高”、“这多雪”中的“这”字用得简省好看,显得诗人内心笃定大气,仅两个“不要”就解决了。

接着是“安得倚天抽宝剑”一句,令人联想到稼轩的《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中二句“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以及李白《临江王节士歌》中二句:“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甚至还令笔者想到金庸一部武侠小说的名字《倚天屠龙记》。

而诗人毛泽东不正是在1935年10月倚天拔剑斩玉龙吗? 最后二行带有预言性质,在未来的和平世界里,全人类将共享一个冷暖适应的气候,这是字面之意,但它的潜在之意是诗人坚信他所捍卫及奉行的理想属大道中正,必将普行于全人类。

这理想是世界革命进行到最后胜利,彻底埋葬帝国主义。

最后一行的“凉热”二字极富诗意,前者清凉后者热烈,放在一块加以辩证综合就调出一个恰切的温度,另外,这二字的象征意义也极为精蕴,含而不露,辗转达意,却又一语中的,最后应了作者自己所层层推出的主题:反对帝国主义而不是别的。

这首词里,毛成功地表达了他的思想,他把昆仑裁为三截后,“一截遗欧,一截赠美”,好使“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读者立即知道这是“大同”理想;联系到他的事业,这大同理想还不是《礼记》里幻想的那种,而是马克思设计的那种。

当然,马克思得以在中国传播、托根,很可能与《礼记》那个古老理想深入民族心灵有关,康有为曾依傍那个理想,直到近来讲“小康”,名字还从《礼记》那段里摘出来的。

叫人惊异这个以流变不居著名的世界上,会有那样顽固的继承性;我也隐隐由此想到,一个学说在民众间的传播,往往不在于它论证得使人信服,而别有更深微幽隐的因素,任何时代,群...

古诗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

展开全部 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以后,登临北固亭,感叹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

这首词用典精当,有怀古、忧世、抒志的多重主题。

江山千古,欲觅当年英雄而不得,起调不凡。

开篇借景抒情,由眼前所见而联想到两位著名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对他们的英雄业绩表示向往。

接下来讽刺当朝用事者韩侂胄(侂:tuō,胄:zhòu),又像刘义隆一样草率,欲挥师北伐,令人忧虑。

老之将至而朝廷不会再用自己,不禁仰天叹息。

其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写北方已非宋朝国土的感慨,最为沉痛。

词的上片怀念孙权、刘裕。

孙权坐镇东南,击退强敌;刘裕金戈铁马,战功赫赫,收复失地,气吞万里。

对历史人物的赞扬,也就是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

下片引用南朝刘义隆冒险北伐,招致大败的历史事实,忠告韩侂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草率从事,接着用四十三年来抗金形势的变化,表示词人收复中原的决心不变,结尾三句,借廉颇自比,表示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

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

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

”这种评价是中肯的。

编辑本段 赏析(二) 此词作于开禧元年(1205)。

当时,韩侂胄正准备北伐。

赋闲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知镇江府,出镇江防要地京口(今江苏镇江)。

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

辛弃疾到任后,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艰难,深感很难有所作为。

在一片紧锣密鼓的北伐声中,当然能唤起他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又感到忧心忡忡。

这种老成谋国,深思熟虑的情怀矛盾交织复杂的心理状态,在这首篇幅不大的作品里充分地表现出来,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而被后人推为压卷之作(见杨慎《词品》)。

这当然首先决定于作品深厚的思想内容,但同时也因为它代表辛词在语言艺术上特殊的成就,典故运用得非常恰到好处;通过一连串典故的暗示和启发作用,丰富了作品的形象,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

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

面对锦绣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正是像辛弃疾这样的英雄志士登临应有之情,题中应有之意,词正是从这里着笔的。

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魏,开疆拓土,造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

尽管斗转星移,沧桑屡变,歌台舞榭,遗迹沦湮,然而他的英雄业绩则是和千古江山相辉映的。

刘裕是在贫寒、势单力薄的情况下逐渐壮大的。

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

他曾两度挥戈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故土。

这些振奋人心的历史事实,被形象地概括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三句话里。

英雄人物留给后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因而“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传说中他的故居遗迹,还能引起人们的瞻慕追怀。

在这里,作者发的是思古之幽情,写的是现实的感慨。

无论是孙权或刘裕,都是从百战中开创基业,建国东南的。

这和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于江左、忍气吞声的懦怯表现,是多么鲜明的对照! 如果说,词的上片借古意以抒今情,还比较轩豁呈露,那么,在下片里,作者通过典故所揭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感慨,就更加意深而味隐了。

这首词的下片共十二句,有三层意思。

峰回路转,愈转愈深。

组织在词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血脉动荡,和词人的思想感情融成一片,给作品造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深宏博大的意境。

“元嘉草草”三句,用古事影射现实,尖锐地提出一个历史教训。

这是第一层。

史称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自践位以来,有恢复河南之志”(见《资治通鉴·宋纪》)。

他曾三次北伐,都没有成功,特别是元嘉二十七年(450)最后一次,失败得更惨。

用兵之前,他听取彭城太守王玄谟陈北伐之策,非常激动,说:“闻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

”见《宋书·王玄谟传》。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卫青、霍去病各统大军分道出塞与匈奴战,皆大胜,霍去病于是“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

封、禅,谓积土为坛于山上,祭天曰封,祭地曰禅,报天地之功,为战胜也。

“有封狼居胥意”谓有北伐必胜的信心。

当时分据在北中国的元魏,并非无隙可乘;南北军事实力的对比,北方也并不占优势

倘能妥为筹画,虑而后动,虽未必能成就一番开天辟地的伟业,然而收复一部分河南旧地,则是完全可能的。

无如宋文帝急于事功,头脑发热,听不进老臣宿将的意见,轻启兵端。

结果不仅没有得到预期的胜利,反而招致元魏拓跋焘大举南侵,弄得两淮残破,胡马饮江,国势一蹶而不振了。

这一历史事实,对当时现实所提供的历史鉴戒,是发人深省的。

辛弃疾是在语重心长地告诫南宋朝廷:要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