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中元节想念亲人的诗词



中元节祭祀亲人,用一首诗怀念怎样写 原因:传说中元节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为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节

中元节祭祀亲人,用一首诗怀念怎样写

原因:传说中元节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

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为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节日起源:中元节的源头,应与中国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关。

据说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

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赐福。

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

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

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节。

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解厄。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

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成了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谁知道鬼节要做什么吗?比如说什么禁忌的

鬼节 开放分类: 传说、节日、神话、民族、风俗 目录 ? 鬼节简介 ? 鬼节起源 ? 鬼节文化 ? 鬼节历史 ? 鬼节诗词 鬼节简介 [编辑本段] 四大鬼节:三月三、清明节、七月十五、十月初一 鬼节注意事项:避免带红绳、铃铛、风铃等招鬼物,尽量避免出门。

若遇到鬼压身、鬼打墙 等灵异事件,不要慌张,集中一切注意力,睁开眼睛。

三月三 江淮、江南一带,每年农历三月三称为鬼节,传说这一天鬼魂出没,夜晚,家家户户在自家每间房屋里鸣放鞭炮,来吓走鬼、驱鬼。

清明节 我国传统节日 参见 “ 清明节 ”词条。

七月十四/十五 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每年农历七月十四/十五日为盂兰节,又称中元节、七月半或鬼节,过去人们在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还准备一些菜肴、酒、饭、金银衣纸之类到路口去祭祀鬼神。

七月十四/十五日包容的节俗比较复杂,既是民间的鬼节,又是道家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僧道俗三流合一。

道教有所谓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这三位是玉帝派驻人间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间的善恶,向上天汇报。

三官分别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诞辰,这三个日子也叫三元。

七月十五日,叫中元,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时,这一天,他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册,根据神仙、凡人、动物们的表现,勾勾画画,赦罪免刑。

民间在中元节这一天搞一些祭祀活动,拯救那些孤魂野鬼,应当与地官的赦罪有关。

七月十五又是佛教的盂兰盆节。

据说释迦牟尼有个叫目连的弟子,其母虽然年轻漂亮,却无嘉言懿行,爱财小气,尤其仇视僧人,死后被打入恶鬼行列,目连按佛组指点,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准备百味五果,各种用具,装入盆中,供养十方僧众,其母才脱离恶鬼界,升入天堂。

佛祖有鉴于此,推而广之,要求佛门弟子尽心行孝,每年的七月十五,做盂兰盆,施佛及僧,报答父母恩情。

佛家盂兰盆会的意义与儒家的孝道合拍,这一天则成为民间祭祀已逝父母及先人的鬼节。

农历7月14/15日是阴间最大的节日——鬼节,又称中元节或盂兰盆节,是我国三大冥界重要节日之一。

民间有阳间过元宵节阴间过鬼节的传说。

据说,当日阎王也会披着盛装和鬼众们共度佳节,并且让我们活着的人一起为他们祝福,祝愿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们心想事成,快乐享受人间没来得及享受的幸福

因此,我国许多地方界时将举办祭祀、参佛、净墓、回顾、赏花、垂钓等活动以示庆祝。

七月十四/十五,鬼门关大开之日。

不管是烧纸钱送祝福,还是捧雏菊寄哀思,或者互联网上祭先人,或者是放河灯,今天活着的人一起思念过去的人,共同送去对先人的祝福,是人灵性的自发,是感情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信仰。

而且同时“活着的人要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不要愧对社会和朋友,不要愧对了已经永远离去的亲人。

因为,总有一天我们要和他们相见,到时候,你可以自豪地说,在人间是好汉,在阴间也要做鬼雄!” 道教的“中元节” 按照道教的文化逻辑,一年的时空应该分成上下阴阳两半,而且,中国道教认为养育世界万物的三个基本元素,是天、地、水。

所以,道教将上半年看成是天官,下半年是地官。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这里说的“官”,不是指人间官员的“官”,而是指意时空流动过程中的节段,类似于中国围棋对奕中的“官子”的那个“官”。

中国道教主要产生在中国农业文明发达地区,所以,中国道教一向认为天玄地和地玄天,地生万物,水为生物之本,且地含水。

这就是说,由于中国农业文明注重地水两元素对人类万物的重要作用,所以,在中国道教文化理念中一直蕴涵着以地为中心去观察世界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及其“方法论”。

按照道教这种世界观,道教习惯将一年的“天官”(上半年)的正月的十五称之为“上元节”;下半年的地官节段的七月十五,则叫做“中元节”;由于地含水,水作用地,所以,地官下半年中段的十月十五则是“下元节”。

这上、中、下三元,则组构出了道教对世界的三元一体系统认识。

中国道教不同于世界上的的许多宗教。

世界上的许多宗教都是神人合一的,或者就像基督教那样讲究“道成肉身”的三位一体,这使得宗教传播者往往被高度神化。

中国道教传教的目的很明确,道教传播者不是神而是人,所以,道教传播道德伦理是“因材施教”的。

对智慧高的人,就明示《道德经》的道理,对那些智慧不够或者没有多少时间去深入反省自身道德伦理建设的人,就采取编写故事去说明道理,“寓教于游乐”,就是来源于中国道教的传教方法。

中国道教的“中元节”,其实主要是传播道德伦理的节日,也就是倡导人们在这天注重修德。

中元节这天,有思想和有时间的人就要集中在一起一起共同学习老子的《道德经》,且要互相交流和沉思反省自身。

而对于一般教众,道教则创造了一些故事去“寓教于游乐之中”。

比如,道教杜撰出有有个叫做陈子祷的人与龙王女儿结婚,分...

我和孩子7.15那天准备出去旅游,那天是鬼节有啥忌晦的吗?

展开全部 鬼节注意事项:避免带红绳、铃铛、风铃等招鬼物,尽量避免出门。

若遇到鬼压身、鬼打墙 等灵异事件,不要慌张,集中一切注意力,睁开眼睛。

清明节 我国传统节日 参见 “ 清明节 ”词条。

七月十五 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为盂兰节,又称中元节、麻姑节、七月半或鬼节,过去人们在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还准备一些菜肴、酒、饭、金银衣纸之类到路口去祭祀鬼神。

七月十四日包容的节俗比较复杂,既是民间的鬼节,又是道家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僧道俗三流合一。

道教有所谓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这三位是玉帝派驻人间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间的善恶,向上天汇报。

三官分别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诞辰,这三个日子也叫三元。

七月十五日,叫中元,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时,这一天,他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册,根据神仙、凡人、动物们的表现,勾勾画画,赦罪免刑。

民间在中元节这一天搞一些祭祀活动,拯救那些孤魂野鬼,应当与地官的赦罪有关。

七月十五又是佛教的盂兰盆节,传说是目莲救母的故事,源自佛教传说:目连(目连为佛教人物,释迦十大弟子之一)的母亲坠入饿鬼道中,过著吃不饱的生活。

目连于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

目连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

佛为他念《盂兰盆经》,嘱咐他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以祭其母。

目连按佛组指点,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准备百味五果,各种用具,装入盆中,供养十方僧众,其母才脱离恶鬼界,升入天堂。

佛祖有鉴于此,推而广之,要求佛门弟子尽心行孝,每年的七月十五,做盂兰盆,施佛及僧,报答父母恩情。

佛家盂兰盆会的意义与儒家的孝道合拍,这一天则成为民间祭祀已逝父母及先人的鬼节。

农历7月15日是阴间最大的节日——鬼节,又称中元节或盂兰盆节,是我国三大冥界重要节日之一。

民间有阳间过元宵节阴间过鬼节的传说。

据说,当日阎王也会披着盛装和鬼众们共度佳节,并且让我们活着的人一起为他们祝福,祝愿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们心想事成,快乐享受人间没来得及享受的幸福。

因此,我国许多地方界时将举办祭祀、参佛、净墓、回顾、赏花、垂钓等活动以示庆祝。

七月十五,鬼门关大开之日。

不管是烧纸钱送祝福,还是捧雏菊寄哀思,或者互联网上祭先人,或者是放河灯,今天活着的人一起思念过去的人,共同送去对先人的祝福,是人灵性的自发,是感情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信仰。

而且同时“活着的人要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不要愧对社会和朋友,不要愧对了已经永远离去的亲人。

因为,总有一天我们要和他们相见,到时候,你可以自豪地说,在人间是好汉,在阴间也要做鬼雄!” 道教的“中元节” 按照道教的文化逻辑,一年的时空应该分成上下阴阳两半,而且,中国道教认为养育世界万物的三个基本元素,是天、地、水。

所以,道教将上半年看成是天官,下半年是地官。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这里说的“官”,不是指人间官员的“官”,而是指意时空流动过程中的节段,类似于中国围棋对奕中的“官子”的那个“官”。

中国道教主要产生在中国农业文明发达地区,所以,中国道教一向认为天玄地和地玄天,地生万物,水为生物之本,且地含水。

这就是说,由于中国农业文明注重地水两元素对人类万物的重要作用,所以,在中国道教文化理念中一直蕴涵着以地为中心去观察世界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及其“方法论”。

按照道教这种世界观,道教习惯将一年的“天官”(上半年)的正月的十五称之为“上元节”;下半年的地官节段的七月十五,则叫做“中元节”;由于地含水,水作用地,所以,地官下半年中段的十月十五则是“下元节”。

这上、中、下三元,则组构出了道教对世界的三元一体系统认识。

中国道教不同于世界上的的许多宗教。

世界上的许多宗教都是神人合一的,或者就像基督教那样讲究“道成肉身”的三位一体,这使得宗教传播者往往被高度神化。

中国道教传教的目的很明确,道教传播者不是神而是人,所以,道教传播道德伦理是“因材施教”的。

对智慧高的人,就明示《道德经》的道理,对那些智慧不够或者没有多少时间去深入反省自身道德伦理建设的人,就采取编写故事去说明道理,“寓教于游乐”,就是来源于中国道教的传教方法。

中国道教的“中元节”,其实主要是传播道德伦理的节日,也就是倡导人们在这天注重修德。

中元节这天,有思想和有时间的人就要集中在一起一起共同学习老子的《道德经》,且要互相交流和沉思反省自身。

而对于一般教众,道教则创造了一些故事去“寓教于游乐之中”。

比如,道教杜撰出有有个叫做陈子祷的人与龙王女儿结婚,分别在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生下了“...

中元节思念亲人的句子

展开全部 《对亲人的思念》梦想是前门回忆是后门思念是家中最明亮的那扇窗无论在窗前是坐是站也无论在窗前抬头或是低头那都是对亲人的思念《想念亲人》我在新年里吟唱着旧年的歌??期盼音符能引进那片阳光??照暖屋里的每一面墙??烹几杯香茶,等待??远方归来的亲人在这个冬天??围着炉火叙说一些家常????总是担心美好的时光走得太快??匆忙间,从未知的角度??悄悄抽离,然后??年不再新??歌愈发老??我的眼睛隐藏泪花????喜欢雪在夜里飘落窗台??门铃一个劲得响??我的亲人们推门而入??一阵风,炉火烧得更旺??把我的唱碟翻乱??把我的酒也喝光??还有谁在我的额头亲吻??于是,心愉快地歌唱《思念远方亲人》秋菊花开了如六月的繁星那样灿烂今夜 我静静地站着一任缤纷的记忆归来那是一个怎么样的黄昏你固执地离开了 没说再见留下的是无尽的思念却送走了属于我的欢笑雨中 创伤的歌声飘渺远方 有明月闪烁我用填满真挚的沉吟虔诚地 为你们祝福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是否不知在哪一朝你们将满载动人故事的小船返回昨日的小溪悄悄地 轻轻地拾起一片落叶想起往日的事情和痴迷读着思念你们的诗终于 我哭了...

关于怀念亲人的诗词

展开全部⑴除 夜 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⑵归 家 〔唐〕杜 牧 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 ⑶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⑷京 师 得 家 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⑸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⑹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⑺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⑻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⑼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⑽月夜亿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⑾送别(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⑿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⒀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⒁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⒂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⒃一剪梅 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⒄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⒅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⒆有感一章(谭嗣同) 世间万物抵春愁,今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

关于思念已故亲人的诗词

展开全部 江城子 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是苏轼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

————————————————————西江月 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

海内进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常嫌粉(氵宛),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忆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这是一首悼亡词,所悼念的是追随苏轼二十三年的爱妾朝云。

————————————————————半死桐·鹧鸪天 贺铸重过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

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悼亡贺铸的亡妻———————————————————— 悼亡诗三首(之一)——潘岳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返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隟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 离思——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纳兰性德是古代词史上写悼亡词最多的词人,共有20多首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毁薄情。

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

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

午夜鹣鹣梦早醒。

卿字早醒侬自梦,更更。

泣不尽风檐夜雨铃。

——《南乡子》 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

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

唯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潮。

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西风打画桥。

——《于中好》??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已。

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

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

料也觉、人间无味。

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 。

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

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

待结个、他生知已。

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

清泪尽,纸灰起。

《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沁园春》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

记绣榻闲时,并吹戏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

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

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

料短发、朝来定有霜。

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

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

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虞美人》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

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

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青衫湿》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

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

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诗词

1、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2、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

(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3、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两汉乐府.《悲歌》)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6、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7、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宋.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10、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唐.司空图.《漫书五首》)1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13、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楚辞.九歌《少司命》)14、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15、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16、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南唐.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1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南唐.李煜.《相见欢》)18、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南唐.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19、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唐.杜甫.《赠卫八处士》)20、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21、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22、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赠别》)23、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唐.杜牧.《赠别》)24、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北宋.黄庭坚.《寄黄几复》)25、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唐.赵瑕. )26、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 (宋.苏轼.《水调歌头》)2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七月十五悼念亲人的诗词

展开全部 中元节的诗词,中元节祭祖,但是没有相关思亲的诗词留下·······我想不到,也没找到(摊手,采纳一下呗 《日赠张尊师》 (唐)令孤楚 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元都未日闲。

寂寂焚香在仙观,知师遥礼玉京山。

《中元日观法事》 (唐)卢拱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

云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宫。

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

羽衣凌缥缈,瑶毂辗虚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集蓼虫。

青囊如何授,从此访鸿家。

《中元观法事步虚虚》 (唐)殷尧藩 兀都开秘录,白石礼先生。

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

星辰朝帝处,惊鹤步虚声。

玉洞花长发,珠宫月最明。

扫坛天地肃,投简鬼神惊。

傥赐刀圭药,还留不死名。

《中元作》 (唐)李商隐 降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会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中元夜》 中元夜(唐)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中元夜寄道侣(选一) (唐)陆龟蒙 橘斋风露已清余,东郭先生病未除。

孤枕易为蛩破梦,短檐难得燕传书。

广云披日君应近,倒影栽花我尚疏。

唯羡羽人襟似水,平持旄节步空虚。

《中元夜百花洲作》 (北宋)范仲淹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宝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清玉壶。

从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中元雨中呈子晋》 (南宋)朱熹 徂署尚繁郁,大火空西流。

兹辰喜佳节,凉雨忽惊秋。

晼晚兰径滋,萧萷庭树幽。

炎气一以去,恢台逝不留。

刀笔随事屏,尘嚣与心休。

端居讽道言,焚香味真诹。

子亦玩文史,及此同优游。

《中元见月》 (明)边贡 坐爱清光好,更深不下楼。

不因逢闰月,今夜是中秋。

《中元日斋中作》 (明)朱曰藩 陶枕单衾障素屏,空斋独卧雨冥冥。

辋川旧拟施为寺,内史新邀写得经。

窗竹弄秋偏寂历,盂兰乞食信飘零。

年来会得逃禅理,长日沉冥不愿醒。

《中元节有感》 (清)王凯泰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 (清)庞垲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清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

思念亲人,思念故人,的诗词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南北朝·何逊【相送》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唐·白居易《长恨歌》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唐·白居易《浪淘沙》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唐·白居易《南湖春早》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唐·白居易《杨柳枝》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唐·白居易《夜雨》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水蓼冷花红簌簌,江蓠湿叶碧凄凄.——唐·白居易《竹枝》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唐·白居易《上阳白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