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古汉语诗词中的倒装



古汉语,古诗词中的象征有哪些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意象主要有 1、 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竹:气节 积极向上 柳:

汉语,古诗词中的象征有哪些

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意象主要有 1、 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竹:气节 积极向上 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2、 花草类: 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 兰:高洁 牡丹:富贵 美好 草: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菊:隐逸 高洁 脱俗 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 3、动物类 猿猴:哀伤 凄厉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鸿鸽::理想 追求 鱼:自由 惬意 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瘦)马: 奔腾 追求 漂泊 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哀伤 沙鸥:飘零 伤感 鸟:象征自由 莼[chú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庄周梦蝶:语出自《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胡(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

梦在古汉语中意思 比如诗词中出现过的'新梦'

展开全部1)会意。

小篆字形,由“宀”(房子)、“爿”(床)、“梦”(不明也)三字合成。

意为夜间在床上睡觉,眼前模糊看不清,即作梦。

“梦”由“苜”(mò,眼看不清)、“宀”(人的变形)、“夕”(晚间)三字会意。

本义:睡眠中的幻象(2) 同本义 [dream]梦妇梦中咳嗽。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形诸梦。

——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3] 梦中得我。

——清· 林觉民《与妻书》(3)又如:梦迷(梦后刚醒,尚未完全摆脱梦境);梦梦铳铳(形容睡得迷迷糊糊);梦梦查查(迷迷糊糊);梦思(梦中的思念);梦中梦(喻幻境。

极言虚幻);梦中(睡梦之中);梦语(睡梦中说的话);梦啼妆泪红阑干(梦中啼哭,擦了脂粉的脸上流满了一道道红色的“泪痕”。

妆,这里指脸上的脂粉。

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4)湖泽 [lake]。

如:梦泽(即云梦泽);梦溪(地名。

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宋沈括故宅所在地。

《梦溪笔谈》的省称)(5)梦是人的意识潜在的萌发。

(1)做梦 [dream;have a dream]王梦见一儿。

——晋· 干宝《搜神记》卧则梦闻。

——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我欲因之梦吴越。

——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夜深忽梦少年事。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2)又如:梦枕(传说中会使人做梦的枕头);梦花(梦见花朵。

指 汉· 马融梦食花,文思大进事)(3)比喻幻想 [illusion;dream]。

如:梦乡;梦影(犹幻影);梦想...

如何将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难点化难为易

对于从事教学工作时间不长的我来说,只能是班门弄斧,浅谈而已.以下是我较为浅薄的意见,望改者多多指正.首先,我认为应从两方面看,即古诗阅读和古文阅读.不论是古诗还是古文,初中生由于生活在一个高度发达的传媒社会,流行词汇和网络词汇成为潮流,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学生难以理解古代先贤的情感及志向,导致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难度较大.其次,从古诗来看,学生对诗歌的意象和蕴藉理解难度较大.所以,古代诗歌鉴赏备考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学会利用已有的信息,如利用标题、注释、作者生平经历等. 因为标题一般能揭示诗的内容和情感(如《伤田家》,提示了诗的类别);注释、生平经历能揭示诗的背景,鉴赏诗歌若能做到“知人论世”,对诗歌的内涵和情感就一定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如能有效地利用命题中的这些信息,对解读诗人的心境情感、作品的内涵意蕴是很有帮助的. 2、注意合理的鉴赏流程 诗是由意象构成意境,再由意境体现诗情的.意象是诗的基础,意境是诗的画面,诗情是诗的内涵.鉴赏一首诗必须从意象着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诗情.“意象→意境→诗情”是鉴赏古诗从局部到整体的合理流程,不可倒置.可见,①诵读(考试时则是默读,)全诗——②(通过领悟语言)感受诗歌描绘的形象——③(通过联想和想象)理解形象和意境——④进而理解形象并与形象产生共鸣——⑤感悟、评价形象的审美价值(也即作品的主题、社会意义等)——⑥创造自己心中的新的形象,才是诗歌鉴赏的正确步骤.总起来说就是,先明确写什么,再弄清怎么写,最后读懂为何而写. 3、注意分析诗的表现手法 古诗常用一些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来表达情感、体现思想,如寓情于景、寓理于景、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及比喻、夸张、拟人、对偶、借代、衬托、反衬等修辞方法,因此鉴赏古诗要注意分析诗中所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4、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与惯用意象 古诗常用典,用典可收到言简意赅的奇特效果.典故的复习要力避艰深难懂,但学生接触过的并且是非常熟悉的应掌握,如“武陵人”、“廉颇老矣”、“青衫司马”、“豆蔻词工”、“封狼居胥”等.古诗中的一些惯用意象有特定的用法,如送别诗常用“柳”、“月”、“长亭”等意象,抒愁写恨常用“流水”、“春雨”、“春草”等意象,表现志向气节常用“菊”、“兰”等意象.掌握典故含义,把握惯用意象,可以找准理解诗词的切入点. 5、从诗中描写的对象来体味意境 诗歌的意境是通过描写的对象来表现的.因此,要体味一首诗的意境,可从诗中描写的对象着手.如欧阳修的《丰乐亭游春》描写的是暮春时节丰乐亭周围的景色及游人尽兴游春的情怀,这种意境是通过诗中的“红树”、“青山”、“绿草”、“落花”等景物来表现的.要体味这首诗的意境,就必须抓住这些描写的对象,结合全诗来分析. 6、强化书面表达,注意逻辑条理 考生对于一首诗歌往往有一定的见解和感悟,但是一旦述诸语言,学生的思维却大打折扣,写出的鉴赏文字缺乏逻辑性、条理性,不能准确地运用有关的诗歌鉴赏术语,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从阅卷效果来看,阅卷教师也往往喜欢那些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的答卷. 分点答题,点后例证.采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标志明显的样式,往往会得到条理清晰的评价. 就诗论诗,不枝不蔓.强调对诗歌本身的理解,答题时一般无需引经据典,泛泛而谈. 组织答案,因题而异.①对“问答题”,做到“问什么,答什么”.②对“综述题”,一般采取“总——分——总”的模式,即“诗歌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的好处”.③对“对比题”,应该做到:通过研读,比照它们的异同;根据题目的要求,扣住作品中的词句加以分析阐述.④回答“诗歌表达了怎样的主旨”试题,应指出诗歌表现(或突出)的思想倾向、情感特征,并具体剖析它是通过运用何种艺术手段和诗歌意象来表达其思想和情感的.答案的组织,不同题型有不同的规则和套路,需要在训练中细致揣摩、认真总结. 答题要做到准确、规范.具体来说,就是要:①紧扣要求,②吃透提示,③表述准确,④要点齐全,⑤分析具体,⑥组织有序,⑦语言流畅.接着,从文言文阅读来看,文言文教学难:难在于古今表达相差甚远,难在于虚词用法繁复,难在于语义精炼.学生往往视为畏途,教师也苦于教学效果不甚理想.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文言文教学中把古汉语语法放在不适当的位置,太强调所谓语法规律的掌握.在课堂上,教师把“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使动”“意动”颠来倒去,一个虚词归纳出了十几种不同用法,让学生机械记忆,以为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学习文言文就会有多快好省的效果. 而这样的文言文教法只会让学生更害怕文言文,更不用说感兴趣了.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学习当然有自己的规律,但什么是规律?根据我们的认识,要解决文言文教学中的难点,注重文言文阅读的实际能力,有三点是十分重要的:一是读学习语言的基础.自古以来,背诵就是培养书面语语感的好方法.叶圣陶、朱自清两...

古代文学学习方法

学好古代文学,首先要过好古文阅读关。

要学好中国古代文学,必须首先过好古文阅读关,即能够读懂文言文。

如果我们对文言文读不懂,或者理解不确切,那么,我们所做的对作品的分析评论,好像建筑在沙滩房屋,是很容易倒塌的。

要读懂文言文,主要依靠多读多看。

多读作品,选择一部分好作品反复熟读。

通过多读多看,才能逐步掌握文言文的丰富词汇和文法规律。

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看一些介绍古汉语规律的书籍,帮助我们提高阅读能力。

现在有不少喜欢古代文学的同学,常常是从爱好唐诗、宋词开始的。

唐诗、宋词中的许多优秀篇章,的确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精华,应该诵读和研究。

但是,为了培养古文阅读能力,必须多读些散文;因为,散文的文法结构比诗词更正规,不像诗词那样多倒装、省略等现象,从打基础讲,多读些散文效果更好。

阅读散文,可以先读一些比较浅近的作品,像《唐宋传奇》、《聊斋志异》等,再进一步,就可以看《古文观止》、《史记》、《汉书》、《春秋左传》等书,古文阅读能力可以说是基本解决了。

要培养好古文阅读能力,如同学习外语一样,一定要下苦功,要花几年的时间多读多看,现在七八十岁的老先生,他们年轻时古书读得多,所以根底好;现在的青年们,由于条件不同,一般古书念得较少,甚至很少,因此根底浅薄。

如果你今后准备研究中国古代文学,那就得下定决心,安排时间,集中精力,多读一些作品和有关文献资料,过好古文阅读关。

其次,需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点和面的关系。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大范围的面,它可以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每个历史时期又有诗歌、散文、小说等各种体裁的作品。

对这个大范围的面,我们可以找一两部中国文学史和历代作品选读翻阅,对各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这是应当具有的古典文学常识。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举例说,初唐诗、盛唐诗等等是局部缩小的面。

至于李白、杜甫、王维等,那就是一个个点了。

要深入理解点,理解某一些重要作家作品,必须放在他所处时代的文学环境中去考察,还要放在文学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去考察;因此,不能孤立地研究一个个的点,必须把点和面结合起来。

二是左右前后的关系。

所谓左右关系,就是指一个作家同时代的与之比较密切的人物,他们在创作上常常互相启发,互相影响,应当把他们联系起来研究。

例如白居易,他与元稹、张籍、刘禹锡等诗人友谊很深,具有某些共同的创作倾向,就应当联系起来研究创作上关系密切的作家,经常形成一个流派,我们要把研究单个作家和他所属的那个流派放在一起来考察。

所谓前后关系,是指某个作家对前代文学的继承和对文学的影响。

比较说来,了解与前代文学的关系尤为重要;因为我们评价作家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他比过去时代的文学家多提供了什么新的东西,如果对过去的文学家不了解,我们就不能在这方面作出判断。

我在研究李白诗歌以前,曾经有一个时期研究汉魏六朝文学,仔细阅读了《昭明文选》和《乐府诗集》,因此对李白诗歌如何继承了汉魏六朝文人诗作和乐府民歌的优秀传统并有所发展,就理解得比较清楚。

三是博览和精读的关系。

阅读古代作品和有关文献资料,必须区别博览和精读,不能平均使用力量。

重要的书籍要多下功夫仔细读、反复读,一般的可以采取浏览的方法略观大概。

研究时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些重点书上。

我研究乐府诗时,仔细读了《乐府诗集》,因而对乐府诗的分类、体制、源流等获得比较清楚的认识,仿佛抓到了纲,许多问题就容易识别和掌握了。

《乐府诗集》许多小序、题解,内容翔实,引证丰富,我反复读了多遍,并根据它们提供的线索再去查阅有关资料,对乐府诗的理解就逐步得以深入。

博览也很重要。

许多同研究的点有关的面上知识必须了解。

浏览的面要广些,但可以读得快一些、粗一些,中国遇有同研究对象关系密切的问题就要仔细推敲。

语文,现代诗歌鉴赏的方法

高考试卷中诗词赏析题,是学生考试的难点。

之所以“难”,是因为赏析有两个层次,一是“赏”,即“鉴赏”,是阅读者主观认识与作品的客观表述相结合的产物。

一是“析”,即“分析”,是阅读者对作品内容本身的理解与挖掘。

这不仅要求学生走进诗歌,更要深入诗人的内心,与诗人交流互动。

这就是难度所在。

作为应考者的学生,应该从正确认读诗词入手,进而把握诗词意象,逐步达到“赏析”诗词的高度。

●请看2006年高上海卷的诗词:人月圆·山中书事〔黄钟〕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这是一首元曲,文字并不深奥,但真正读懂,仍有一定的认读难度。

首句“兴亡千古繁华梦”,包含两种特殊句式,有倒装,有省略,应读为:千古兴亡如同繁华一梦。

“兴亡”属偏义复词,偏在“兴”字上。

另外,曲中的“诗眼”、“投老”也是学生难以认读的词汇,前者指诗人的观察,后者是“到老”、“临老”的意思。

不了解这些,就无法认读全曲。

因此,正确地认读,就必需掌握诗词的特殊句式,消除文字隔阂。

与古汉语的特殊句式相比,诗词中特殊句式与之不完全相同。

比如倒装句,则常常是受平仄限制而进行的调整。

杜甫的“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正常表述顺序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便是典型例子。

再者,诗词中,无表假设性词的假设句(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东风”句是假设句);用“敢、肯、忍”等词表反问语气的反问句(如“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肯”为岂肯的意思)等等,都属诗词的特有句式。

可见,熟练掌握这些特殊句式,认真梳理、不断积累常用词汇,才能做到“认读”正确。

其二,把握诗词意象,分析意象的含义,有利于诗词的深入理解。

意象是诗词中的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它不仅是诗中描绘的景与物,还蕴含着作者的感情。

把握诗词意象,就是要对诗词的“景”与“物”进行分析,挖掘其中隐含的作者感情。

06年高考上海卷诗词的“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一句,有“乔木”、“蔓草”、“寒鸦”等意象,这些意象看似景物描写,实则另有深意。

作者借孔子陵墓上乔木,生发“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慨叹;借蔓草、寒鸦等衰败的景物,渲染荒芜而凄凉氛围,使“兴亡千古繁华梦”具体化、形象化。

很显然,通过分析,我们感受到了意象的丰富内涵。

诗词意象的含义,有些是约定俗成相的。

如月,表示怀乡、团圆;如柳,表示送别、思念;如孤雁、断鸿,表示飘零、孤寂……但是,并非意象一成不变,更多意象含义,要在具体语境中体会。

例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浮云”象征“游子”,浮云无根,游子远家,两者对举,加深游子的飘零感;“落日”,潜含一个“归”字,“故人情”,也隐含“归”意,两相印证,显示出怀人、思乡的浓郁真情。

这句诗里的意象,与常用的怀人、思乡的意象不同,但也能表达相同情感。

懂得这一道理,对意象的分析和理解,大有裨益。

其三,整体把握诗词,深层分析探讨,是鉴赏的关键。

诗词的鉴赏,大致可分为两方面:一是偏重艺术性的鉴赏,有修辞、手法、语言、意境等等角度;二是偏重思想内容的鉴赏,或鉴赏作品内容价值,或评价作品的思想意义。

06年上海卷诗词的命题,两方面都有涉及。

例如,“‘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是一道偏重鉴赏艺术性题目

虽然只鉴赏一个“倦”字,但既要联系前文“兴亡千古繁华梦”,咀嚼“倦”的起因;又要深入后文“投老村家”的隐居,挖掘“倦”字的作用,进行这样的深层次探讨,方可鉴赏到位。

而诗词选择题“末尾紧扣‘山中何事’的疑问作答,描摹了酿酒饮茶的舒适生活”的选项,则偏重于思想内容鉴赏。

此项的“错”很隐蔽。

当你结合前文“诗眼倦天涯”的诗人心情深层探讨时,才会发现“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不是为了表现生活的舒适,而是表现诗人对隐居的无奈与激愤。

由此可见,整体鉴赏诗词,深层分析探讨,第一,是对局部与整体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层探讨:从词句的联系,到艺术手法的联系,到思想内容的联系,到知人论世的联系。

把握住了“联系”,“意义”就能豁然显现。

第二,把握诗词的“整体”,是对诗词总体思想倾向、总体作品风格、总体情感氛围的关注。

这些“总体”,对局部鉴赏起到导向性作用,是鉴赏局部的背景或前提,不可掉以轻心。

如何将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难点化难为易

对于从事教学工作时间不长的我来说,只能是班门弄斧,浅谈而已.以下是我较为浅薄的意见,望改者多多指正.首先,我认为应从两方面看,即古诗阅读和古文阅读.不论是古诗还是古文,初中生由于生活在一个高度发达的传媒社会,流行词汇和网络词汇成为潮流,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学生难以理解古代先贤的情感及志向,导致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难度较大.其次,从古诗来看,学生对诗歌的意象和蕴藉理解难度较大.所以,古代诗歌鉴赏备考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学会利用已有的信息,如利用标题、注释、作者生平经历等. 因为标题一般能揭示诗的内容和情感(如《伤田家》,提示了诗的类别);注释、生平经历能揭示诗的背景,鉴赏诗歌若能做到“知人论世”,对诗歌的内涵和情感就一定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如能有效地利用命题中的这些信息,对解读诗人的心境情感、作品的内涵意蕴是很有帮助的. 2、注意合理的鉴赏流程 诗是由意象构成意境,再由意境体现诗情的.意象是诗的基础,意境是诗的画面,诗情是诗的内涵.鉴赏一首诗必须从意象着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诗情.“意象→意境→诗情”是鉴赏古诗从局部到整体的合理流程,不可倒置.可见,①诵读(考试时则是默读,)全诗——②(通过领悟语言)感受诗歌描绘的形象——③(通过联想和想象)理解形象和意境——④进而理解形象并与形象产生共鸣——⑤感悟、评价形象的审美价值(也即作品的主题、社会意义等)——⑥创造自己心中的新的形象,才是诗歌鉴赏的正确步骤.总起来说就是,先明确写什么,再弄清怎么写,最后读懂为何而写. 3、注意分析诗的表现手法 古诗常用一些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来表达情感、体现思想,如寓情于景、寓理于景、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及比喻、夸张、拟人、对偶、借代、衬托、反衬等修辞方法,因此鉴赏古诗要注意分析诗中所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4、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与惯用意象 古诗常用典,用典可收到言简意赅的奇特效果.典故的复习要力避艰深难懂,但学生接触过的并且是非常熟悉的应掌握,如“武陵人”、“廉颇老矣”、“青衫司马”、“豆蔻词工”、“封狼居胥”等.古诗中的一些惯用意象有特定的用法,如送别诗常用“柳”、“月”、“长亭”等意象,抒愁写恨常用“流水”、“春雨”、“春草”等意象,表现志向气节常用“菊”、“兰”等意象.掌握典故含义,把握惯用意象,可以找准理解诗词的切入点. 5、从诗中描写的对象来体味意境 诗歌的意境是通过描写的对象来表现的.因此,要体味一首诗的意境,可从诗中描写的对象着手.如欧阳修的《丰乐亭游春》描写的是暮春时节丰乐亭周围的景色及游人尽兴游春的情怀,这种意境是通过诗中的“红树”、“青山”、“绿草”、“落花”等景物来表现的.要体味这首诗的意境,就必须抓住这些描写的对象,结合全诗来分析. 6、强化书面表达,注意逻辑条理 考生对于一首诗歌往往有一定的见解和感悟,但是一旦述诸语言,学生的思维却大打折扣,写出的鉴赏文字缺乏逻辑性、条理性,不能准确地运用有关的诗歌鉴赏术语,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从阅卷效果来看,阅卷教师也往往喜欢那些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的答卷. 分点答题,点后例证.采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标志明显的样式,往往会得到条理清晰的评价. 就诗论诗,不枝不蔓.强调对诗歌本身的理解,答题时一般无需引经据典,泛泛而谈. 组织答案,因题而异.①对“问答题”,做到“问什么,答什么”.②对“综述题”,一般采取“总——分——总”的模式,即“诗歌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的好处”.③对“对比题”,应该做到:通过研读,比照它们的异同;根据题目的要求,扣住作品中的词句加以分析阐述.④回答“诗歌表达了怎样的主旨”试题,应指出诗歌表现(或突出)的思想倾向、情感特征,并具体剖析它是通过运用何种艺术手段和诗歌意象来表达其思想和情感的.答案的组织,不同题型有不同的规则和套路,需要在训练中细致揣摩、认真总结. 答题要做到准确、规范.具体来说,就是要:①紧扣要求,②吃透提示,③表述准确,④要点齐全,⑤分析具体,⑥组织有序,⑦语言流畅.接着,从文言文阅读来看,文言文教学难:难在于古今表达相差甚远,难在于虚词用法繁复,难在于语义精炼.学生往往视为畏途,教师也苦于教学效果不甚理想.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文言文教学中把古汉语语法放在不适当的位置,太强调所谓语法规律的掌握.在课堂上,教师把“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使动”“意动”颠来倒去,一个虚词归纳出了十几种不同用法,让学生机械记忆,以为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学习文言文就会有多快好省的效果. 而这样的文言文教法只会让学生更害怕文言文,更不用说感兴趣了.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学习当然有自己的规律,但什么是规律?根据我们的认识,要解决文言文教学中的难点,注重文言文阅读的实际能力,有三点是十分重要的:一是读学习语言的基础.自古以来,背诵就是培养书面语语感的好方法.叶圣陶、朱自清两...

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有几种类型?

在古代汉语中,一些宾语经常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这种现象语法上称之为“宾语前置”.宾语前置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要前置.但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句子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毋、莫”等否定词表示.例如:①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自哀”应理解为“哀自(哀叹自己)”.②闻道百,以为莫己若.(《秋水》)“莫己若”应理解为“莫若己”.二、疑问句中如果宾语是疑问代词,宾语一般要前置.例如: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操”应理解为“操何(拿什么)”.②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何以”应理解为“以何”.三、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例如:①夫晋,何罪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何罪之有”应理解为“有何罪”.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全句应理解为“不解句读,不解惑” .四、陈述句中为了强调宾语,通常介词(以、与等)宾语前置.例如:①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一以当十”应理解为“以一当十”.②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五、陈述句中中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宾语有时也需要前置.例如:①亚父南向坐.(《鸿门宴》“南向”应理解为“面向南”.②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东面而视”应理解为“视东面”.六、“相” 偏指动作行为的一方时通常要前置,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①杂然相许.(《愚公移山》)“相”代“他”(愚公),作“许”的宾语.②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 “相”代“婆婆”,作“扶将”的宾语.七、“见” 偏指动作行为的一方时通常要前置,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①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见”代“刘兰芝”作“丁宁” 的宾语.②慈父见背.(《陈情表》)“见”代“李密”作“背”的宾语.八、“自”字解释为“自己”时,通常要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例如:①举贤以佐.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九、古典诗词中,有时为了平仄或压韵的需要,往往把宾语提到谓语动词的前面.例如:①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英雄无觅”应理解为“无觅英雄”.②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中原北望”应理解为“北望中原”.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一)、宾语前置1、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师说》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苏轼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离骚》屈原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柳毅传》李朝威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柳毅传》李朝威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 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彼且奚适也?《逍遥游》〈庄子〉

学习中国古代文学意义和体会

展开全部 祝你学业辉煌!第一部分我们祖国的历史是悠久的。

在漫长的岁月里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伟大的和优秀的作家和诗人,他们留下了大量的珍贵遗产。

我们今天想了解和鉴赏古代文学,就必然要和这些遗产接触,打打交道。

一般说来,文学遗产主要是古人写的作品,包括诗文集子,小说剧本,和一些记录作家的生平事迹的书。

但有些文物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品,如山西洪赵县的道觉乡明应王庙内,正殿四壁绘有的彩色壁画即是。

在那上面绘有元代演戏的情况,有演员忠都秀的扮相,还有吹笛打鼓的乐工。

据今人研究说画的是元人杂剧《须贾大夫谇范叔》的第四折。

而从横题帐额上“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还可以知道当时有一种流动性的剧团。

学习古代文学,主要是学习作家作品。

这些作家和作品是古代的,不是当代的。

当代作家的生活容易弄清楚,古代就不那么容易。

没有记载,没有材料,这是经常碰到的。

当代的作品也容易找到,古代就不同了,有的已经散失了,没有流传下来。

所以我们有些没有作品的作家,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原既死,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唐勒、景差的作品,今天已经看不到了,有一篇《大招》,传说是景差作的,还靠不住。

西汉有个严助,他的作品也没流传下来,所以他们都成了没有作品的作家。

有些作家,作品虽然传下来了一些,但是散失很多。

南宋四大诗人,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尤袤的作品传下来的就很少,和“大诗人”的名号很不相称。

所以阅读和学习古代文学,同当代文学比较起来,就材料说困难是较多一些。

自然,不仅材料困难,还有语言文字上的困难。

文学作品就其内容说是社会生活通过作家的认识反映出来,或者说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

而用以反映生活和表达情感的工具是语言文字。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经常变化的。

语言文字变化虽然慢一些,但古今不同还是十分显著的。

韩愈说:“周诰汤盘,佶屈聱牙。

”就是因为语言变了,很不好读。

甲骨文许多人都不认识了,也是由于文字起了变化。

不单字形字音有变化,字义也有变化。

如同“烦”字,《说文》解释是“热头痛也”,是生病的现象,我们现在说“烦”,已经没有病的意思了。

这种由于语言文字古今改变而带来的困难,就是阅读和学习古代文学作品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当然,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古人作品,手稿是极少的,一般都是传抄的,宋代以后有刻印,但仍旧有人抄写。

抄错了,刻错了,总是难免的。

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其中有一句“闻之,欣然规往。

”苏轼抄本和后来的一些刻本都作“亲往”,只有一个宋刻本作“规往”。

的确,亲往比规往好懂,但下面接着说:“未果,寻病终。

”既然“亲往”就是去了,怎么又说“未果”,不是自相矛盾吗?看来“亲”是错字,应该作“规”。

“规往”就是打算去。

古人作品中这样的错字是不少的。

我上大学时,有位老师讲《庄子》,他说《庄子》中有一句“而今乎妇女”,有本哲学史就这一句话,大谈庄子对于妇女的看法,如何如何。

其实这句话里有错字,应是“而今安归”,“女”字属下句读,根本就没有“妇女”这两个字,抄错了,刻错了,坑害了人。

看来,对待古人作品中的错字处理不好,妨碍对于作品思想内容的正确理解。

有时错字还破坏了我们对作品的艺术美的享受。

如《九歌·湘君》中有一句“美要眇兮宜脩”,闻一多先生在《楚辞校补》中说:“宜脩是宜笑之误,脩笑声近而讹。

”宜笑即笑时稍微露出雪白的牙齿,和《山鬼》中“既含睇兮又宜笑”,意思差不多。

描写的是一种人的姿态美,非常形象化。

若依王逸注释说“脩”作“饰”解,宜脩就是宜饰,很抽象,那就索然寡味了。

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对待古人作品中的错字呢?明朝人刻书,碰到不懂的地方,就任意校改,很多人都不满意这种做法。

我们当然不能采用这个办法。

不能随心所欲,想改就改。

即使是错字,改时也要说明改动的原因。

事实上古人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错字问题有时是很复杂的,不仅只是通顺不通顺,易懂不易懂,而且有一个美好问题。

大家熟悉的王勃《滕王阁序》中有一句“舸舰迷津”,这个迷字,有的本子作连字,有的本子作弥字。

作连字和弥字都好懂,只有作迷字不好懂。

但从文学欣赏角度看,恰恰是这个不太好懂的字,反而叫人觉得美。

究竟作者手稿上是个什么字,实在很难判断。

中国字实际包括形声义三个方面,这里连字和迷字形体相近,弥和迷,声音相同,究竟原稿是什么字,如何错法,不易弄清楚。

但也可能本来是一个连字。

温飞卿《送陈嘏之保侯官兼简李常侍》诗说:“春服照尘连草色,夜船闻雨滴芦花。

”连一作迷,可见连迷二字形体近似,容易弄错。

错成迷字后,有些费解,因之有人以声读相同又改为弥。

自然,这只是一种推测,一种可能而已。

我们阅读古代文学作品,除开可能遇到一些抄错刻错的字外,最主要还是字义的解释。

古今字义发生了变化,文言脱离口语,就不好懂。

宋朝有一个文人把”夜梦不祥,书门大吉。

”写成“宵寐匪贞,札闼宏庥。

”就是利用古今...

古汉语中的入声如何判断,对应现代汉语中的哪一声?如果读诗词时遇...

入声在普通话中已经完全分化了,现在普通话中没有一个字是入声的读法。

有些转成了阴平,如郭;有些转成阳平,如实;有些转成上声,如乙;有些转成去声,如密。

要判断入声字最好的方法是查韵书和字典,现在市场上还有老版新印的《康熙字典》卖,上面都具体注明了古音读法,但价格也不菲。

比较困难但有成效的是学习南方方言,一般来说,越往南,其方言越接近古音。

古诗歌碰到入声是很困难的,一般没有特别的办法解决,现在照新四声读都可以被接受了,尽管读上去不押韵。

当然,根据诗词的本身要求的韵脚,你也可以自己去大致揣测一下,这在读格律诗的时候尤其容易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