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有开拓意义的五言诗词



励志的五言诗词《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望作者: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励志的五言诗词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春望作者: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别云间作者: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望岳作者: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从军行作者: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

求优美的五言诗词,

展开全部 1.梅花 / 梅 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送友人 唐代: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渡荆门送别 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子夜吴歌·秋歌 唐代: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

求优美的五言诗词有哪些?

1.梅花 / 梅 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送友人 唐代: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渡荆门送别 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子夜吴歌·秋歌 唐代: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

关于田园的五言诗词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雨过山村》——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乡村四月》——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新凉》——徐矶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山村五绝》——苏轼 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

无象太平还有象,孤烟起处是人家。

烟雨蒙蒙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生。

但教黄犊无人佩,布谷何劳也劝耕。

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

岂是闻韵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窃禄忘归我自羞,丰年底事汝忧愁。

不须更待飞鸢坠,方念平生马少游。

《风流子》——孙光宪 茅舍槿篱溪曲。

鸡犬自南自北。

菰叶长,水葓开,门外春波荡绿。

听织,声促。

轧轧鸣梭穿屋。

《鹧鸪天》——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村景》——陈与义 黄昏吹角闻呼鬼,清晓持竿看牧鹅。

蚕上楼时桑叶少,水鸣车处稻苗多。

《小舟白竹篷盖保长所乘也偶借至近村戏作》——陆游 茅檐细雨湿炊烟,江路清寒欲雪天。

不爱相公金络马,羡他亭长白篷船。

《自白土村入北寺二首》——王安石 木杪田家出,城阴野迳分。

溜渠行碧玉,畦稼卧黄云。

薄槿烟脂染,深荷水麝焚。

夕阳人不见,鸡鹜自成群。

《村舍》——陆游 剥啄敲村舍,丫叉揖主人。

新墙拆龟兆,疏瓦断鱼鳞。

红粒炊畲粟,青烟郁涧薪。

得床思熟睡,寒犬苦狺狺。

《村舍》——许浑 燕雁下秋塘,田家自此忙。

移蔬通远水,收果待繁霜。

野碓舂粳滑,山厨焙茗香。

客来还有酒,随事宿茅堂。

《山村晓思》——于濆 开门省禾黍,邻翁水头住。

今朝南涧波,昨夜西川雨。

牧童披短蓑,腰笛期烟渚。

不问水边人,骑牛傍山去。

词语开拓的意思

展开全部 开拓 拓 kāituò (1) [open up]∶开辟 在荒原上开拓出大片农田 “开拓”是指从小到大地发展、扩大,对象一般是范围较大的,如:开拓新局面,它用于比喻义时,对象可指领域也可指胸怀,如开拓人的心胸。

(2) [develop]∶采掘前修建巷道等工序的总称 开拓巷道 为形成完整的运输、通风、排水等系统,需要开掘竖井、通风井、运输等巷道,使矿床与地表联通,这种开掘工作叫开拓。

...

求优美的五言诗词,

答案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蝶舞袖香新,歌分落素尘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雨去花光湿,风来叶影疏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风林惊坠雪,雨涧咽飞湍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飞花厚一尺,和月照三更我来自东,其雨零濛向醉里谁扶,满身花影

词史上第一个以诗为词,开拓词境的词人是谁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 虽然柳永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他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这个任务有待于苏轼来完成.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 “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苏轼小像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 的创作主张.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县丞书》),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苏轼一向以文章气节并重,在文学上则反对步人后尘,因而他不满意秦观“学柳七作词”而缺乏“气格”.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 苏轼让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词世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情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与苏诗一样,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这种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 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苏词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转而矛盾苦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继柳永、欧阳修之后,苏轼进一步使词作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体由分离走向同一.苏词既向内心的世界开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晚唐五代文人词所表现的生活场景很狭小,主要局限于封闭性的画楼绣户、亭台院落之中.入宋以后,柳永开始将词境延利到都邑市井和千里关河、苇村山驿等自然空间,张先则向日常官场生活环境靠近.苏轼不仅在词中大力描绘了作者日常交际、闲居读书及躬耕、射猎、游览等生活场景,而且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苏轼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表明:词是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词与诗一样,具有充分表现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功能.由于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拓展了词的时空场景,从而提高了词的艺术品味,把词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学殿堂,使词从“小道”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以诗为词”的手法则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所谓“以诗为词”,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苏词中较成功的表现有用题序和用典故两个方面.有了词题和词序,既便于交代词的写作时地和创作缘起,也可以丰富和深化词的审美内涵.在词中大量使事用典,也始于苏轼.词中使事用典,既是一种替代性、浓缩性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曲折深婉的抒情方式. 苏词大量运用题序和典故,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对后来词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本质上说,苏轼“以诗为词”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苏轼写词,主要是供人阅读,而不求人演唱,故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虽也遵守词的音律规范而不为音律所拘.正因如此,苏轼作词时挥洒如意,即使偶尔不协音律规范也在所不顾.也正是如此,苏词像苏诗一样,表现出丰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虽然苏轼现存的362首词中,大多数词的风格仍与传统的婉约柔美之风比较接近,但已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体现出奔放豪迈、倾荡磊落如天风海雨般的新风格,如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两宋词风转变过程中,苏轼是关键人物.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说:“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强化词的文学性,弱化词对音乐的依附性,是苏轼为后代词人所指出的 “向上一路”.后来的南渡词人和辛派词人就是沿着此路而进一步开拓发展的. [19] 诗作苏轼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诗中,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一肚皮不入时宜”的态度,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 更可贵的是,苏轼对社会的批判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眼前,他对封建社会...

对****五言诗词

展开全部 成语标题 成语解释 别具慧眼 慧:聪明,有才智。

具有独到眼光,高明的见解。

出处:宋·叶寘《爱日斋丛钞》:“(杨万里)又有《送彭元忠》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 长算远略 犹言深谋远虑。

出处:宋·洪迈《容斋续笔·名将晚谬》:“搴旗陷阵,将军事也,长算远略,老夫事也。

” 登山小鲁 比喻学问既高便能融会贯通,眼光远大。

出处:《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 独具只眼 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

形容眼光敏锐,能看到别人不易发现的事物。

出处:宋·杨万里《送彭元忠县丞北归》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 放眼世界 放眼:放开眼界,目光不局限在狭小范围内。

放开眼界,纵观天下。

也作“放眼乾坤”。

出处:元·张养浩《过李溉之天心亭之二》:“放眼乾坤独倚栏,古今如梦水云间。

” 高明远识 高明:(见解或技能)高超。

远识:远大的眼光。

指见识高远。

亦作“高明远见”。

高瞻远瞩 瞻:视,望;瞩:注视。

站得高,看得远。

比喻眼光远大。

出处:汉·王充《论衡·别通篇》:“夫闭户塞意,不高瞻览者,死人之徒也哉。

” 开阔眼界 指对事物的看法不要太拘束,局限于狭隘的范围内,眼光要放宽。

趋时奉势 迎合时尚,依附权势。

多用作贬义。

同“趋时附势”。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六卷:“若是他得了官时去看他,教人道我趋时奉势。

” 趋时附势 迎合时尚,依附权势。

多用作贬义。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七十:“如此人趋时附势以得富贵而自为乐者也。

”元·刘埙《隐居通议·经史二》:“盖趋时附势人情则然,古今所同也。

何责于薄俗哉?” 深谋远虑 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

” 深谋远略 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

” 深图远算 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同“深谋远虑”。

深猷远计 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同“深谋远虑”。

识时达变 认清时势,通达权变。

识时达务 认清时势,通达事务。

识时通变 认清时势,通达权变。

同“识时达变”。

适时应务 适合时宜,顺应世务。

随俗浮沉 自己没有一定的想法,随着潮流走。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 与时推移 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

出处:唐·李白《冬夜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吾不凝滞于物,与时推移。

” 与时偕行 变通趋时。

出处:《易·损》:“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 与世推移 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

出处:《楚辞·渔父》:“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 渊图远算 深谋远虑。

出处:《南齐书·高帝十二王传论》:“世祖顾命,情深尊嫡,渊图远算,意在无遗。

” 远见卓识 有远大的眼光和高明的见解。

远谋深算 犹言深谋远虑。

出处:叶圣陶《冥世别》:“他们这样说,就见得我们的行动都出于他们的计划,他们有何等的远谋深算。

” 远瞩高瞻 犹言高瞻远瞩。

出处:清·黄钧宰《金壶浪墨·平山堂》:“既而惮其劳也,携筇散步,随意所之,远瞩高瞻,不复造极。

” 识时务者为俊杰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

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虑:考虑;忧:忧愁。

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

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苏轼词境有哪些开拓苏轼对宋词的

1.苏轼以前的词为应歌之曲子词,多写男女相思,写花间酒下的伤别。

苏轼词抒发磊落纵横豪放之襟怀,摆脱花间词婉转之态,为激越、豪放充分表现作者的人格个性。

如《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2.苏轼把词的题材取向从应歌回归到表现自我,并从现实生活中撷取创作题材,故苏词多为感事之作,有的还采用词题小序的形式确定表现的内容,交代创作动机。

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

用记实手法写自己的人生感受,使词的抒情贴近现实生活,词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题也由分离走向统一对应。

使词的创作走向正视现实、面向社会和真实人生的大道,极大地拓宽了词的取材范围。

3.苏轼用词展示自己的政治抱负、人生感慨、生活情趣、感受、山川景色扩大了词境,把词家“缘情”与诗人“言志”结合起来,词品与人品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融合。

二.简述苏轼的“以诗为词” 1.首先指的是词所反映的生活内容的扩大,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体制,向“士大夫化”发展。

2.在苏轼之前的“曲子词”的曲子,基本上是“轻音乐”“软性文学”。

到苏轼将词题小序发展起来,做词寓以诗人句法、引议论入词、大量用经、子典故,突破音乐对词体的约束,如《临江仙》。

苏词充分体现了文人的审美情趣,是典型的士大夫词。

苏轼以诗为词的积极意义,在于改变了词的旧传统,增加了词的内容,丰富了词的体式,促使词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

三.简述苏轼词的风格 苏词的风格是豪放,苏轼乃宋词中豪放派的代表,但也有许多极清空幽秀的作品,风格是多样化的。

1.豪放,如《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2.婉约,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此词为悼亡之作,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置于生死两茫茫的人生空漠的叹喟中。

3.清旷,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