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闺中生活的诗词



赞美生活的诗词展开全部牡丹 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牡丹 李孝光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

赞美生活的诗词

展开全部牡丹 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牡丹 李孝光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

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

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赏牡丹一首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清平调 李白(唐)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官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红妆。

题御笔牡丹 王国维(清) 摩罗西域竟时妆, 东海樱花侈国香。

阅尽大千春世界, 牡丹终古是花王。

白牡丹 韦庄(唐) 闺中莫妒新妆妇, 陌上面惭傅粉郎。

昨夜月照深似水, 入门唯觉一庭香。

惜牡丹 白居易(唐)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只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栽牡丹 陆游(宋) 携锄庭下苍苔, 墨紫红手自栽。

老子龙钟逾八十, 死前犹见几回开。

牡 丹 唐·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牡丹诗 唐 李正凡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 明月问归期。

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红牡丹 唐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赏牡丹 唐 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

求待嫁闺中的诗词,谢谢了。

展开全部 1.《闺怨》 唐代: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武陵春·春晚》 宋代: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3.《秋夕》 唐代: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4.《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代: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5.《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清代: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

关于闺阁的古诗

(一)张仲素《春闺思》: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这首诗实际上是一首很平常的诗,就是说春天桑叶泛青,一个女人去城外采桑叶,提着篮子心神恍惚,忘记了自己是来做什么的。

这是怎么啦,只因为昨夜做梦,梦见了渔阳。

唐代安史之乱的时候,很多战士去了渔阳。

这位女子的丈夫,想来也是其中的一个,梦见了远赴戎机的丈夫,心里当然是分外的惆怅,也就没心思采桑叶了。

在闺怨诗中,这样的事儿,这样的意境,应当说是很平常的。

(二)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古来闺怨诗词非常多,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剖析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悼、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的复杂心理状态。

而这首诗除了它本身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故事之外,主要的是,感情大胆,直言不讳,平地陡起,无所顾忌,直接挑战世代相袭的传统观念。

它没有写对丈夫怎样思念,也没有什么梦或信呀的,而是用了一种反衬的方法,写了一个不知忧愁为何物的年轻女子,在春天到来时的快乐的心情。

但是这种快乐的心情,当看见远处路上杨柳的颜色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个转变。

妙就妙在这里

(三)朱庆馀《闺意》: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此诗的意境也是非常好的,“停”这个字不能理解为灯灭了,而是说昨天晚上这个红烛一直在亮着,好比门前停着一辆马车,不是说马车走了,而是说一直在着。

红烛一直亮着干什么呢?等待天亮了去拜见公婆。

过去的公婆就叫“舅姑”。

新娘打扮好了,娇声娇气地地问她的丈夫,说我这个眉毛画的颜色深浅,符合不符合现在流行的样式?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写出了新婚女子欢喜而又微妙的感情,谈不上“闺怨”,只能说是“闺意”,女人在闺中的情绪,或者说女人在闺中的心情。

朱庆馀的《闺意》,还有个名字,《近试上张水部》。

张水部就是张籍,是唐代一个很有名的诗人,朱庆馀是张籍的学生,张籍非常欣赏他的才华。

这首诗也可以说是古代最早的一起高考作弊案。

他为了这么一个卑鄙的目的,就写了这么一首优美的诗,而且流传了一千年。

张籍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回了一首诗,写得也很好:越女新装出镜心, 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 一曲菱歌抵万金。

“越女”就是越国的女子,即现在杭州绍兴一带的女子,据说自古以来就很漂亮,朱庆馀是越地的人,他就拿越地的女子说事。

越地的女子穿上崭新的装束,“出镜心”,这个“镜”指的是古代的铜镜,最亮的地方就是镜心。

当你认为已经化妆好了,然后头一扬,或者头一侧站起来,这就等于离开了镜子的中心,就是“出镜心”,实际上就是打扮好了,站起来了。

然后“自知明艳更沉吟”,自己就知道自己非常漂亮,但是偏偏要扭捏作态,还要装模装样地问别人,我漂亮不漂亮?张籍的意思是说,小朱呀,你这不是多余的一套吗?你这不是装模作样吗?我能说什么呢?我只能说“齐纨未足时人贵”,齐国出产的绸缎人们未必认为是最贵重的,什么是贵重的呢?“一曲菱歌抵万金”,你这样美丽的女人,你这样漂亮的女子,只要轻轻地唱上一首采菱的歌,虽说质朴无华,一万金都买不下。

这个回答婉转风趣,很自负,也很见才气。

(四)张籍《节妇吟》: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这首诗是用女人的口气写出来的,一开始就把问题提出来,而且很尖锐: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你知道我有丈夫,送我这么贵重的礼物干什么呢?可是我虽然有丈夫,你对我这么好,我可不是个不知好歹的女人,我是能够体谅别人的,你爱我是值得的,因为我能够体会你的爱意,我感知了你的缠绵、真挚的感情,我只有收下这样的礼物,然后把它系在我贴身的小袄里。

等对方认为这个女人接受了他的爱意之后,没想到这个女人又说了一番话,而且说得实事求是,合情合理,正气凛然,又真情一片,她说我家住的高楼紧挨着皇家的园林,我丈夫的身份也很尊贵,是皇家的执戟卫士。

再说,我已经对丈夫发过誓,你再有什么样的感情,都敌不过我对丈夫发的“同生死”的誓言。

下面的这一句,所有的女人都应该记住,在任何情况下用起来都显得很有文化,“恨不相逢未嫁时”,这是闺中少妇最通达,也是最缠绵,最耐人寻味的感情。

一个女人可以没有红杏出墙的事,但如果一辈子都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感情,她的人生,恐怕不能说是完美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从此以后万念俱灰,这样的生活能说是真正的幸福生活吗?相反,一个女人如果能不时地遇上“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情景,即便好事成不了真,心里想一想,不也是很愉快吗?所以我说,这首诗我觉得写的非常好,没事的时候把这样的诗吟诵几遍,可以净化你的灵魂,提高你的思想品格,如果在生活中灵活运用,也可以增加你的人生趣味。

比如遇上真正心里喜欢的男人,轻轻地逗上这么一句,他也想念,你也想念,...

求写古代闺房的诗词

近试呈张水部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底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春闺其一苎萝村里是侬家,日暮江头独浣沙。

莫把桃花轻拟妾,既言妾貌胜桃花。

其二: 紫紫红红闹艳尘,人生能遇几回春。

少年不做私情事,只恐春风也笑人。

其三: 花开蛱蝶必双飞,灯畔鸳鸯讵独栖。

红日半窗欢未足,共郎枕上听莺啼。

其四: 奴爱风流欢有情,佳期约定在三更。

忽闻窗外低低唉,不着红裙启户迎。

其五: 夜探花影拂回廊,春色撩人思转狂。

愿得郎心圆似月,清光常照阿奴床。

另有七律一首石径烟染绿荫凉,柳拖帘影透疏香。

去时燕子怜王谢,今日桃花赚阮郎。

半枕梦魂迷蛱蝶,一春幽恨避鸳鸯。

雨丝飘处东风软,依旧青山送夕阳。

《闰怨》王昌龄闰中少妇不知愁,春是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春宫怨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不知道哀伤的算不算,本人因为很喜欢李清照的词刚好她的词很多都是描写闺中生活的,给你提供一下吧。

当然她的词还是有很多都是愉悦的。

所以应该能找到合适的吧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直参片玉班,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词·孤雁儿世人作梅诗,下笔便俗。

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珑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

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蕴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长寿乐微寒应候,望日边,六叶阶蓂初秀。

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摇斗。

庆高闳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

有令容淑质,归逢佳偶。

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

荣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绿绶。

更值棠棣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守。

况青云咫尺,朝暮入承明后。

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

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1]是无情绪。

人何处,连天芳草[2],望断归来路。

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蝶恋花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

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多丽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

恨潇潇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

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釄。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似愁凝汉臯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

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

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孤雁儿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

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烟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

搜寻《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词,所有的!!

展开全部 诗: 《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抉,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诗词鉴赏】 别人都交卷了,黛玉还没作。

李纨催她,她提笔一挥而就,掷给李纨等人,表现了黛玉才思特殊的敏捷。

和宝钗“珍重芳姿昼掩门”相反,黛玉是“半卷湘帘半掩门”,任性任情,并不特别珍视贵族小姐的身分。

“碾冰为土玉为盆”,表明她玉洁冰清,目下无尘。

她以白海棠自比,有梨花的洁白,有梅花的馨香。

“月窟仙人”不就是“绛珠仙子”吗?在清冷的月窟里缝白色的缟衣,多么颓丧;在秋天的深闺里悄悄哭泣,又多么可怜。

满腹的心事不能向任何人倾诉,只好在西风落叶的季节,凄凄凉凉地送走一个又一个寂寞的黄昏。

诗社众人看了黛玉的诗,“都道是这首为上”,李纨却说:“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宝钗)稿。

”李纨的评价未必公允,但她的评论确也指出了林、薛二人诗的特点。

所谓“风流别致”,就是构思新巧,潇洒通脱,所谓“含蓄浑厚”,就是温柔敦厚,哀而不伤。

李纨从“大家闺秀”的标准来衡量,自然要把四平八稳的宝钗的诗评为第一了。

只有最理解黛玉的宝玉理解了她的诗的内蕴,要求重新评价薛、林诗的高下,被李纨顶了回去。

词: 《唐多令》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对成逑。

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拾(舍)谁收?嫁于东风春不管:凭而去,忍淹留。

鉴赏: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浓墨重彩,道出来处。

林黛玉,姑苏城里一飘絮。

一团团逐对成逑。

遭遇宝玉,沾合一团,成对成偶。

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她是个命运漂泊的人,她的生活在漂泊中,生命在漂泊中,她和宝玉的爱情,也在漂泊中。

她做不了主,宝玉一样做不了主!宝玉是个弱者,没有在现实浊流中弄潮,争到自己的一席之地,黛玉虽不劝他讲究经济仕途,但也深知自己爱恋的对象没有实力,无以为靠,这一点,普通读者都会领悟,聪明绝顶的黛玉当然明白。

这也就是她今生漂泊的根本原因。

所以,与宝玉的情肠,只能是枉自缱绻,说说而已,来不了真格的。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自称草木之人的林黛玉,敏锐地感受冷暖,只有一愁在心,心境其实是未老先衰,看那扑帘落絮,感同身受。

叹今生谁拾(舍)谁收?谁也不拾,谁也不收;谁都相舍,谁都不留。

嫁于东风春不管:凭而去,忍淹留。

滞留人间,妈妈不管;寄人篱下,爸爸不管;青梅竹马,姥姥不管;魂归警幻,谁都不管!任凭你红消香断,都忍心只管自己事——包括死了的享清福! 总之,林黛玉,就象那游丝软系的落絮,风吹雨打几回合,委芳尘、随逝水,势成而去…… 歌行体诗:《桃花行》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亦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醋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鉴赏: 《桃花行》与《葬花吟》、《秋窗风雨夕》的基本格调一致的,在不同程度上都含有“诗谶”的成分。

《葬花吟》既是宝黛悲剧的总的象征,广义地看,又不妨当作是“大观园诸艳之归源小引”;《秋窗风雨夕》隐示宝黛诀别后,黛玉“枉自嗟呀”的情景;《桃花行》则专为命薄如桃花的林黛玉的夭亡,预作象征性的写照。

作者描写宝玉读这首诗的感受说:“宝玉看了,并不称赞,却滚下泪来,便知出自黛玉。

”并且借对话点出这是“哀音”。

不过,作者是很含蓄而有分寸的,他只把这种象征或暗示写到隐约可感觉到的程度,并不把全诗句句都写成预言。

否则,不但违反现实生活的真实,在艺术上也就不可取了。

世外仙源》: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葬花辞》: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粘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着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哪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

与生活相关的诗句

展开全部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论治体札子.甲申二月九日》宋.张孝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唐.李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李清照 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3.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4.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龙门 杜甫龙门横野断,驿树出城来。

气色皇居近,金银佛寺开。

往还时屡改,川水日悠哉。

相阅征途上,生涯尽几回。

6.客旧馆 杜甫陈迹随人事,初秋别此亭。

重来梨叶赤,依旧竹林青。

风幔何时卷,寒砧昨夜声。

无由出江汉,愁绪月冥冥。

7.小寒食舟中作 杜甫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8.如梦令 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9.醉花阴 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水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0.武陵春 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点绛唇 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剗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2如梦令 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3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5渭川田家 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6鹿柴 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7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7竹里馆 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8春中田园作 王维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9新晴望野 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0鸟鸣涧 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古诗词中的情感

展开全部 常见古诗的思想感情 [第一组(按诗体分类)](一)咏史诗 思想情感 示例1.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古今变化的感慨。

刘禹锡《石头城》《鸟衣巷》、姜夔《扬州慢》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或对现实不重用人才进行批评。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杜甫《蜀相》(二)边塞诗 思想情感 ': 示例1.表达的情感多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或表现战士勇于杀敌;或抒发保家卫国的决心。

气魄沉雄、慷慨悲凉。

王昌龄《从军行》2.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

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杜甫《兵车行》、范仲淹《渔家傲》(三)山水田园诗 思想情感 示例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诗人往往从山水中体验人生的真谛或借山水来阐释其人生观、世界观。

杜牧《山行》2.表现了古代士人的隐逸情怀,主要抒发诗人的恬适的生活情趣。

陶渊明《归因田居》、王维《山居秋暝》(四)离别诗 思想情感 示例1.诗人被迫背井离乡,思乡、思亲情结郁积不解,便发而为诗,以此寄托乡思或羁旅行役之情。

李煜《虞美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依依难舍之情。

李白《赠汪伦》,柳永《雨霖铃》3.坦陈心志的告白。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 渐》4.情深意长的勉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反映漂泊的羁旅行愁。

孟浩然《宿建德江》[第二组(按诗歌情感分类)](一)忧国伤时 分类 示例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杜牧《过华清官绝句》2.反映离乱的痛苦。

杜甫《春望》3.同情人民的疾苦。

白居易《卖炭翁》4.对国家民旗剪婆命运的担忧。

杜甫《登楼》(二)建功报国 分类 示例1.建功立业的漫望。

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2.保家卫国的决心。

王昌龄《从军行》3.报国无门的悲伤。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滋味》4.山河沦丧的痛苦。

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6.揭露统治者的窘兵黩武。

杜甫《兵车行》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屈原《涉江》(三)思乡怀人 分类 示例1.羁旅愁思。

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2.思亲念友。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3.边关思乡。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4.闺中怀人。

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四)生活杂感 分类 示例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2.昔盛今衰的感慨。

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3.借古讽今的情怀。

辛弃疾《永遏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青春易逝的伤感。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5.仕途失意的苦闷。

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告慰平生的喜悦。

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五)送别之情 分类 示例1.依依不舍的留念。

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2.情深意长的勉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坦陈心志的告白。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诗词欣赏 十篇

展开全部清平乐 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椅栏杆。

?? ?? ??红牡丹 王维 ????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 ??白牡丹 韦庄 ???? ??闺中莫妒新妆妇, 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 入门唯觉一庭香。

???? ??吉祥寺花将落而陈述古期不至 苏轼 ???? ??今岁东风巧剪裁, 含情只待使君来。

??对花无语花应恨, 直恐明年花不开。

???? ??惜牡丹花二首 白居易 ????一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寂寞萎红低向雨, 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 何况飘零泥土中。

??二 ??寂寞菱红低向南,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 ??赏牡丹一首 刘禹锡 ????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 ??牡丹吟 邵雍 ???? ??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期间更有王。

??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

牡丹花,娇艳多姿,雍容大方,富丽堂皇。

自古以来引起许多骚人墨客的讴歌、赞美,是很自然的。

据初步收集,历代文人专写牡丹的诗词就有四百余首。

其中,以唐、宋两朝为最多,共一百三十多人,二百七十余首。

包括象王维、李白、李贺、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温庭筠、李商隐、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陆游、辛弃疾等一些很著名的诗人在内。

仅苏轼一人,就有三十多首。

金元明三代,六十余人,九十多首。

清代,三十多人,五十余首。

近代和当代文人,也写了不少咏牡丹的诗。

总观牡丹诗,大体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赞美牡丹花的娇艳多姿,富丽堂皇。

“娇含嫩脸春妆薄,红蘸香绡艳色轻。

早晚有人天上去,寄他将赠董双成。

”(唐·徐夤)用拟人的手法, 写牡丹的艳丽。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刘禹锡)用对比的手法写牡丹花的艳美多情。

“虚生芍药徒劳娘,羞杀玫瑰不敢开。

”(唐·徐凝)也用了鲜明对比和烘托的手法写出了牡丹超群芳的特点。

“看遍花无胜此花,剪云披雪蘸丹砂。

开当青律二三月,破却长安千万家。

”(徐夤),用形象比喻写牡丹花的洁白、鲜艳。

有些诗人更进一步直书牡丹为“万万花中第一流”(徐夤)“天然国色美无双”(清·陈确),宋代欧阳修赞美说:“天下真花独牡丹”。

牡丹花,一般在暮春开放。

民谣曰“谷雨三朝看牡丹。

”牡丹花开时,桃、梨、杏花都已败落,牡丹迟开不争春。

这点,也引起诗人、词家的赞美,以花喻人,风格高尚。

如唐朝李山甫的牡丹诗:“邀勒东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

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

……”元代诗人李孝光的《牡丹》诗,颇能表达人们对牡丹的赞美之情: 富贵风流拔筹伦,百花低首拜芳尘。

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上有香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

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第二,借花抒情,伸述心志。

白居易的诗中有“始知无正色,爱憎随人情。

岂惟花独尔,理与人事并”的话。

流露出诗人对世道混浊,忠奸不分的不满情绪。

他在《白牡丹》诗中说得更明显:“白花冷淡无人爱,京占芳名道牡丹。

应似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

”白赞善,自指。

元和年间,白居易任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因上表请求严惩刺死宰相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受到冷遇,闷闷不乐。

他在《秋题牡丹丛》中写出了“幽人坐相对,心事共萧条”的凄楚心境。

在《惜牡丹花二首》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情绪。

徐夤在《郡庭惜牡丹》中,那对人生短暂、青春不驻的感叹,更是动人: 断肠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

青春不驻堪垂泪,红艳已空犹倚栏。

两宋之交的诗人陈与义的牡丹诗,抒发了他的思乡之情,充满了爱国主义思想: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第三,描写了人们爱花、种花、理花、惜花、忆花的情景。

欧阳修在古诗《洛阳牡丹图》中,写了洛人爱花的情况:“客言近岁花特异,往往变出呈新枝。

洛人惊夸立名字,买种不复论家资。

……”白居易有《移牡丹栽》诗:“金钱买得牡丹栽,何处辞丛别主来。

红芳堪惜还堪恨,百处移时百处开。

”陆游的牡丹诗其中也写了他栽牡丹、剪牡丹、赏牡丹的生活乐趣,“良辰乐事真当勉,莫道匆匆一片飞。

”“携锄庭下掘苍苔,墨紫艳红手自栽。

老子龙钟逾八十,死前犹见几回开。

”(《剪牡丹》) 李商陷有一首牡丹诗是写“醉花阴”的情景,十分生动、形象: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此外,有的牡丹诗中,还写了冬季温室育花,入朝进贡的事,“出窑花枝作态寒,密房烘火暖春看。

年年天上春先到,十月中旬进牡丹。

”( 清·查浦老人《失题》) 以上仅是牡丹文化的几个方面,其它如传说、故事、赋、戏曲、影视、民俗、风土人情、摄影、书法人物、服饰、装饰等,不胜枚举,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事实上,牡丹远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