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王安石写诗特点



王安石的诗歌,大致可以以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第二次罢相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在内容和风格上有较明显的区别。前期创作主要是“不平则鸣”,注重社会现实,反映下层人民的痛苦,倾向性十分鲜明,风格直截刻

王安石的诗歌,大致可以以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第二次罢相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在内容风格上有较明显的区别。

前期创作主要是“不平则鸣”,注重社会现实,反映下层人民的痛苦,倾向性十分鲜明,风格直截刻露;晚年退出政坛后,心情渐趋平淡,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

后期创作“穷而后工”,致力于追求诗歌艺术,重炼意和修辞,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当时诗坛上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文学成就

从文学角度总观王安石的作品,无论诗、文、词都有杰出的成就。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在他手中得到了有力推动,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作出了贡献。

但是,王安石的文学主张,却过于强调“实用”,对艺术形式作用往往估计不足。他的不少诗文,又常常表现得议论说理成分过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韵味。还有一些诗篇,论禅说佛理,晦涩干枯,但不失大家风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安石

王安石的诗的特点

王安石的诗文都与社会、政治或人生的实际问题贴得很紧。

散文尤其突出。

像《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答司马谏议书》等名文,本是与变法有关的政论而非文学作品,且不像欧阳修同类文章那样讲究文采,暂且不论,即使像《读孟尝君传》、《书刺客传后》、《伤仲永》这样的小品文,都包涵有很实际的用意,而不是为了表现人生情趣、文学才思。

如《读孟尝君传》谈的是怎样才算真正“得士”的问题,《伤仲永》谈的是天赋不可依恃,学习尤其重要。

甚至像《游褒禅山记》这种历来重视辞采和情趣的游记类散文,也用了近半的篇幅,引伸讨论一个哲理性的问题:无论做什么事情,要达到超乎庸常的境界,都需要具有非凡的意志、付出超常的努力

在王安石诗歌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一部分作品是直接反映现实社会问题的,如《感事》、《兼并》、《省兵》、《收盐》、《河北民》等,大多作于他任地方官时,表达了他对时政的批评和他的政治理想。

另一部分作品,则借古喻今,或借题发挥,表明作者的政治观念或人生观念,如《商鞅》,以“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强调了建立有效的国家机器的重要;《孟子》“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表现了他在政治上固执己见的态度。

此外如《贾生》、《汉武帝》、《桃源行》、《明妃曲》等,大体类似。

不过,同散文的情况不一样的是,除了这一类观念性比较强的作品以外,王安石(特别是在他脱离政治舞台的时期)还写有许多偏重于抒情的作品。

与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等人推崇和效仿韩愈不同,王安石诗受韩愈的影响很少,而是非常敬重杜甫,并广泛吸收了中晚唐诗的特长。

他曾编过《老杜诗后集》,并在《杜甫画像》中写道:“吾观少陵诗,为与元气侔,力能排天斡九地,壮颜毅色不可求。

”杜甫在宋代逐渐受到高度重视,宋诗逐渐向杜甫的方向靠拢,可以说是以王安石为起点的。

另外,他也编过《唐百家诗选》,收的多是不为人重视的中小诗人的作品,显然他有广采博收的意识。

在此基础上,他的诗形成了语言精炼而圆熟、意境清丽而含蓄为主要特点的风格。

王安石的诗对语言的锤炼十分讲究,并善于不留痕迹地化用前人的词汇和意象。

传说《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改了十几次才确定下来。

其实,把形容词“绿”用为动词写法,不但李白早已有“东风已绿瀛洲草”之句(《侍从宜春苑……》),其他人也反复使用过多次,但王安石这句最为亲切自然而形象鲜明,能表现出江南风光的喜人之处,所以为人们所熟知。

又如《暮春》诗中“雨花红半堕,烟树碧相依”,是受杜甫“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一联的启发,但并不觉得是套用前人的。

还有《书湖阴先生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后人认为是用史书中的材料为对仗,极表赞赏,但他确实用得很巧,不显得吃力。

另一方面,王安石虽然经常凭藉广博的书知识方便地化用前人语汇,但他并不总是在搬弄学问,他也常常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生动的意象,以平易的语言表现自己内心的情绪、感受。

像“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北山》),后二句对得很工整,读起来却很自然,“细数”、“缓寻”既烘托了萧散旷逸、从容不迫的神态,又暗涵了一种百般无聊的闲愁。

一般来说,王安石不把经过仔细揣摩、推敲的个别典故、语词用得很显眼,而是把这种精巧的语言同全诗意脉的自然流动融合成一体,正如叶梦得《石林诗话》所说,看上去“见舒闲容与之态”,但“字字细考之,若经櫽括权衡者,其用意亦深刻矣”。

王安石诗常有谢灵运及中晚唐诗那种清丽的风致,黄庭坚谓之“雅丽精绝,脱去流俗”(《苕溪渔隐丛话》引)。

像《岁晚》: 月映林塘澹,风涵笑语凉。

俯窥怜绿净,小立伫幽香。

携幼寻新菂,扶衰坐野航。

延缘久未已,岁晚惜流光。

诗中的景物显得清幽雅洁,呈现超脱于世俗之外的美,而诗人的心便流连于此。

读这样诗,我们会想到谢灵运的山水诗,但王安石没有他那样的贵族式的孤傲;想到大历十才子或贾岛一派的写景诗,但王安石没有他们那种寒苦。

实际上,王安石这一类诗是带有某种孤独和清高意味的,只是他对此不愿作强化的表现,保持着心态的平衡,因而在语言上,这一类诗也写得比较谐调。

这里已经涉及王安石诗的另一特点,即表现的含蓄。

为了更好地说明它,我们再举一个例子: 杖藜缘堑复穿桥,谁与高秋共寂寥?伫立东岗一搔首,冷云衰草暮迢迢。

(《寄蔡天启》) 杜甫晚年的诗,常把自我的形象孤零零地置于肃杀的秋色中(如《登高》),以表现心境的悲凉,王安石这首诗与之有些相像,包括声律的顿挫也有些相似。

但王安石作了些淡化的处理,譬如诗中用“谁”来代替自己,避免以广阔的背景造成情绪的扩张,同时也回避说明或暗示情绪的具体内涵,因而留给人们的是一种既萧索又苍凉、不可实指的怅惆情怀。

造成这种诗境原因很多。

一方面,王安石个性倔强,一生历经风波,在受到挫折时,内心的不平总是要流露出来;但另一方面,不仅他的人...

赞美王安石特点的语句

王安石的梅花三首诗 王安石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因一生仕途不平,其诗作有不少是歌颂那些具有倔强性格的事物的。

他爱不怕霜欺雪压的梅花,不喜欢经不起风雨的桃李;爱磊落的苍松,堂堂直节的劲竹,不喜欢那瑟缩在寒风裹的秋瓜和冻芋。

《梅花》是他用比喻手法,借颂梅花以喻自己不畏强暴的性格。

梅 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④ 这首诗脱胎於南朝陈苏子卿《梅花落》一诗。

原诗是:“中庭一树梅,多叶尚未开。

只言花是雪,悟有暗香来”。

⑤ “数枝”,《诗林广记》作“一枝”。

“凌寒”,迎着严寒的风。

“遥”,遥远。

“为”,因为。

“暗香”,幽香。

前两句话,借喻梅花,写出自己的孤独无援,墙角有数枝腊梅,迎着凛冽的寒风,静悄悄的花开满树。

后两句凭着自己的视觉和嗅觉,写自己的观感。

三句转写一句,四句结到“为有暗香来”,这两句是在描写人们远远望去,知道不是白雪压枝,而是梅花迎寒独开,花白如雪。

因此诗人说打老远就知道它不是雪,原因是嗅到了它散发出的阵阵清香,知道这是冬梅开出的花朵。

“暗香”用林逋《山园小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成语,形容梅花清香。

宋陈正敏在《逐斋闲览》中说道:“凡诗之咏物,虽平淡巧丽不同,要能以随意造语为工”。

此诗咏园梅,构思与林逋《山园小梅》略同。

林诗云:“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亦咏园梅,而以梅花寄托隐士清高自赏情怀,所以其末联云:“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墙角不引入注目的地方,生长着一丛梅花;在这冰天雪地的寒风中只有它迎风开放。

在老远就知道那墙角白白的一片不是雪,而是盛开的梅花,因为有清香散发过来。

此诗则写寒土气节抒志士情怀,所以突出这数枝处於墙角的梅花,其位幽徽,但凌寒独开,倔强挺立。

诗人赞美梅花色泽洁白,芳香清远,引人瞩目,令人闻知,不卑不亢,不由人不信服。

所以此诗确乎工於『随意造语气善於推陈出新,而能意蕴含蓄,辞采清丽,平淡而巧丽,都见神情气势。

短短四句二十字,情真意深,感人肺腑。

可见,古代能流转下来的多不是那些应制诗,而是那些诗人呕心沥血,将自己的情感溶入诗句的佳作。

其实对花的欣赏也有特殊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还有很多不同的感受,也许自己从花中感叹自己的人生。

在百花凋谢的寒冬,只有梅花在冰天雪地中与寒冷和风雪抗争着,不畏严寒,而且还能开出鲜艳的花朵,应该说它是花中的侥侥者。

它不与别的花一争高低,盛开在群芳争艳的春天。

它收起了自己的骄容,不畏天寒地冻,在经历了许多别人;无法忍受的风雪和严寒后,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我们做人也应该像梅花这样,要敢於同艰难困苦作斗争,付出比常人更大的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梅花精神激励着我们去战胜困难。

虽然说花并不是为了取悦於人类而绽放的,但是我们对花总有着非常自觉的审美意识,人们常说三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气由此也多少反映出人们审美的一种主观的趋向。

一直以风云、花草、雨雪、日月来作古诗中永恒的主题。

特别是梅花,为众多诗家所青睐。

独山梅花 独山梅花何所似,半开半谢荆棘中。

美人零落依草木,志士憔悴守蒿蓬。

亭亭孤艳带寒日,漠漠速香随野风。

移栽不得根欲老,回首上林颜色空。

⑥ 诗中的景物显得清幽雅洁,呈现超脱於世俗之外的美,而诗人的心便流连於此。

王安石这一类诗是带有某种孤独和清高意味的,保持着心态的平衡,因而在语言上,这一类诗也写得比较平和清淡。

王安石诗的另一特点,即表现的含蓄。

透过清淡而含蓄的意境,诗人的内心隐痛还是可以感受到的。

梅花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木,尤以风韵美著称,每当冬末春初,疏花点点,清香远溢,在中国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

梅花在王安石心中已不仅仅是梅花,它还承载了诗人的寄托。

梅花,冰枝嫩绿,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花期独早,“万花敢向雪中出, 一树独先天下春。

”花之君子“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的崇高品格和坚贞气节。

梅花斗雪吐艳,凌寒留香,铁骨冰心,高风亮节的形象,激励着人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地去迎接春的到来。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虽然梅花绽放之季,天气变化无常,但它却依然独傲吐芳。

这也象徵了王安石自己的心态。

诗中没有描写梅花的枝叶和花朵形态,而是着意写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品格,写它的沁人心脾的“暗香”。

逭里写的梅花,正是诗人人格的化身。

他变法的新思想没有得到积极的响应,被迫辞职,所以遭梅花三首诗都有“独”字还有“孤”字,表明了他十分孤立、孤独。

遭首诗正是以动人的艺术形象表达了诗人遭种思想品格和一如既往、九死未悔的深情。

其中“疏影”、“暗香”一联,素乘被誉为“警绝”。

诗人从水中的倒影高梅,从虚处着笔,遣就多一重意味,便於渲染静寂的气氛。

疏淡的梅枝横出斜逸於水上,香气在空中若有若无地浮动,前者打破了纵的圆式,形成视觉上的平衡,富有画面之美,后者又打破视...

王安石的诗歌被称为“荆公体”,它们有何特色

1、特色:创作“穷而后工”,致力于追求诗歌艺术,重炼意和修辞,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当时诗坛上自成一家。

2、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3、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

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 “王荆公体”。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王安石的诗有哪些呢?多多益善!

王安石的诗现存1531首,大体上可分为为官与隐居两个时期。

前期诗作,主要有针贬现实、抒发政见、言情抒怀的政治诗、咏史诗、寓言诗和酬答赠别、悼念亡友之作。

如《河北民》反映了辽和西夏入侵,北宋王朝搜刮民脂民膏,屈辱求和,人祸天灾,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收盐》、《省兵》、《发廪》、《兼并》、《感事》等诗也都表现了诗人体恤民生疾苦,主张改革弊政的进步思想。

这些诗作,虽然大都“以议论为诗”,但思想深邃,论述生动,且具有真情实感,有别于“味同嚼蜡”之作。

《明妃曲二首》、《孔子》、《孟子》、《商鞅》、《张良》、《范增》、《贾生》、《谢安》、《杜甫画像》等诗,或评价历史人物,或咏史抒怀,借古讽今,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较好。

《同昌叔赋雁奴》、《秃山》等诗借助于寓言故事来针砭时俗,构思巧妙,耐人咀嚼。

《奉酬永叔见赠》、《别和甫赴南徐》等诗可谓酬答赠别之佳作。

《思王逢原三首》痛悼亡友王令,如:“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唯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

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其二);“百年相望济时功,岁路何知向此穷。

鹰隼奋飞凰羽短,骐麟埋没马群空。

中郎旧业无儿付,康子高才有妇同。

想见江南原上墓,树枝零落纸钱风”(其三),以常语写深情,长歌当哭,真切感人。

此外,《哭梅圣俞》、《伤杜醇》等诗也都是诗人从肺腑里流出来的痛悼亡友的悲歌。

诗人这一时期的诗作,长于议论,善于用典,格律谨严,属对工稳,诗风或沉郁如老杜,或平淡如张籍,或峭雄如韩愈。

?后期诗作,或直抒胸臆,抒发诗人被迫隐退的愤懑之情:“万事付鬼?,耻辱何足论”(《谢公墩》);或托物寄兴,表现诗人刚正不阿的禀性,如《孤桐》、《古松》、《梅花》等。

而更多的尤为人们所称颂的则是那些描绘湖光山色的写景小诗。

这些小诗(主要是绝句),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写法被人称为“王荆公体”②。

其特点:一是意境空灵,如:“月映林塘淡,风含笑语凉。

俯窥怜绿净,小立伫幽香。

携幼寻新的,扶衰坐野航。

延缘久未已,岁晚惜流光。

”(《岁晚》)又如:“出写清浅景,归穿苍翠阴。

平头均楚制,长耳嗣吴吟,暮岭已佳色,寒泉仍好音。

谁同此真意,倦鸟亦幽寻。

”(《山行》)二是用语精警,如:“春风自③绿江南岸”(《泊船瓜洲》),著一“绿”字,写活了春风,隐隐传出了江南春来早的讯息,令人赏心悦目;“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造语新奇,仅14个字便再现了绿水“护田”、青山“排闼”的优美景色,且将山水写得有性有情。

三是饶有画意,如:“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

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钟山晚步》);“水际柴门一半开,小桥分路入苍苔。

背人照影无穷柳,隔屋吹香并是梅”(《金陵即事三首》之一);“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江宁夹口三首》之三),根据这些诗行,画家无须费力即可作出一幅幅迷人的画来。

诗人这一时期的诗作,较之前期诗作,诗律更严谨,语言更精警,但回荡在前期诗作中的强烈的政治热情锐退,诗风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表现为或闲澹,或清婉,或雅丽。

王安石的诗以其杰出的艺术成就为人们所称道。

欧阳修赠诗道:“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④杨万里形象地说:“读半山绝句可当朝餐。

”⑤当然,王安石也有一部分诗喜造硬语,押险韵,对后世有过不良影响,但这毕竟是白璧微瑕。

梅花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有什么特点

梅花作者: 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按】此诗脱化于古乐府“庭前一树梅,寒多未觉开。

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

另据惠洪《冷斋夜话》载,王安石曾访一名高士不遇,于是题此诗于墙,即赞美梅花的高洁芬芳,也暗寓主人的品格。

【凌寒】冒着寒冷

王安石的《梅花》这首诗写了梅花什么特点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人用朴实无华的语句,采用平铺直述的手法,达到了惊人的艺术效果,了了数语,不仅写出了梅花的洁白冰清的外形,暗香浮动的属性,也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迎雪开放的品质,诗人运用语言表达心境的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

有关王安石的事迹、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字介甫,晚号半山。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仁宗庆历进士。

嘉佑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 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

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

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

并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

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

熙宁七年辞退。

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 改封荆,世称荆公。

卒谥文。

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他主张“绝求正所以经世务”,设置专局,使子与门人纂修各经新义,以为诵习的定本。

《诗》、《书》、《周官》三经新义最为重要,《周官新义》尤能阐发新政理论。

他的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

散文雄健峭拔,旧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歌遒劲清新。

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桂枝画·金陵怀古》颇有名。

所著《字说》、《钟山目录》等,多已散佚。

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中的《周官新义》残卷、《老子注》若干条。

【主要词作】 桂枝香(登临送目) 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 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菩萨蛮(数家茅屋闲临水) 千秋岁引(别馆寒砧)

梅花王安石古诗原文

《梅花》是北宋诗人王安石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原文: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 ⑴凌寒:冒着严寒。

⑵遥:远远地。

知:知道。

⑶为(wèi):因为。

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译文: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

古诗的、特点

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也跟着这么叫,虽然它其实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

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

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

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 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

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

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

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

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

唐以后,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所以以下只讲近体诗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3410161.html?si=5上面有超详细的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王安石写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