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赞美中国戏曲的诗?~~



赢得宣南顾曲人,日日雕鞍骤.红氍毹上歌弦舞袖,精于斯,老于斯,死于斯.细雨连芳草,都被他带将春去了.急求赞美戏曲的诗句1.“你穿上凤冠霞衣,我将眉目掩去,大红的幔布扯开了,一出折子戏……”浓妆重彩的

赢得宣南顾曲人,日日雕鞍骤.

红氍毹上歌弦舞袖,精于斯,老于斯,死于斯.

细雨连芳草,都被他带将春去了.

急求赞美戏曲的诗句

1.“你穿上凤冠霞衣,我将眉目掩去,大红的幔布扯开了,一出折子戏……”浓妆重彩的背后是张什么样的脸,华丽戏服里又缝着怎样的故事,生活里有的,故事中讲的,聚散离合,悲喜忧愁,酸甜苦辣,阴晴圆缺,统统搬上舞台,流淌成有声有色的历史,满足了多少平淡而不甘平庸的心。

2.《老残游记》里小玉唱绝四座、余音绕梁的境界,可不是一朝一夕的成就,每个名角的成长都是一部血泪斑驳的书,大部头的书才成就这一亮相便惊艳四方的绝活儿。

弦索胡琴伴奏下的婉转曲折,倾倒了爷孙几代,风靡了数个王朝。

这哪是人间音响,分明是域外天籁! 3.正如老歌适合于用黑胶唱片来收藏一样,戏曲还是要在舞台上发扬光大的。

泛黄纸张上记载的文字只能作为案头文学,供文人赏玩;而再动听的呼吁,如果失去了鲜活的文化载体,也起不到拯救传统的作用

若有心,请停下匆忙的步履,找一间戏院,品一壶香茗,和着古老的曲调,放松一回自己的身心吧。

4.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

5.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

6.戏曲是我们的国宝,戏曲是我们的国粹,戏曲是我们的国剧呀!我们怎能忘记它们?戏曲的艺术魅力,我们怎可忘记?我们要多去欣赏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让它永远永远放光芒,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7.从著名导演陈凯歌的电影《霸王别姬》,到流行歌手李纹的歌曲《刀马旦》;从台湾作家白先勇编导的青春版《牡丹亭》轰动半个中国,到叛逆小天王周杰伦捏着假嗓在《霍元甲》中唱京剧……不经意间,戏曲这种艺术形式正悄悄地浸染着我们的生活。

8.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城,一城一味,一城一曲,一城一个故事。

煮一杯茶,西湖柳瘦;翻一本书,红楼春秋;听一出戏,最爱黄梅。

9.我不会唱戏,但我喜欢看着一个个角色包容着一切的悲欢离合,那些小情绪,在舞台上不断放大,可能现实生活中几秒的思绪,会演变成几分钟的演绎。

人生里的相遇,本来就带着欢乐,在戏曲里就像是民歌的对答。

你看着它,就知道它有恒久的生命力。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10.戏曲毕竟不是生活,但正如于丹所说,她爱昆曲这种生活方式

在一出出戏目中,一段琴音就能挑起一缕情丝,佳节观灯也能观出那么多乐事。

戏曲本身就是一种品位,一种享受,很难得,荡涤了千年的时光,还有这样的艺术能让我们细细品尝。

我喜欢经得住时间里荡涤的东西,更淳更深刻。

11.沉醉百年采茶调,衣襟总带黄梅香。

诸君漫说登场好,曲部风流斗巧妆。

12.虚拟的表演如水墨丹青的纵横之笔,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无画处皆成妙境”;写意的舞台简约空灵,无花木却见春色,无波涛可观江河;唱念坐打中“汇千古忠孝节义、成一时离合悲欢”,处处体现着戏曲自身诗的艺术表现和诗的抒情美 13.“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中国戏曲宛若一位待字香闺的古典佳人,伴着唐风宋韵的高叹低吟,沿着南戏、元杂剧的历史轨迹一路莲步轻移而来。

正是传统文化的烛照濡染,使戏曲“离形取意”,不求形似而求神似 14.水袖并不易运用得好。

欠则暗淡无力,过则猛而无姿,只有理解了它,掌握了其中的规律,才能做到出神入化,让心绪与水袖一同飘飞。

正如母亲教我儿时所做的那古老而又简单的游戏,需要那反反复复的重叠,周而复始的轮回,然后挥收自如,也就达到了最高境界。

15.每当戏中的女子情到深处,牵挂便如水袖般若即若离;而悲到切处,恨,也在拂袖而去那一霎那间凝固。

那份深沉的情感,则在台上久久不息,令人荡气回肠。

姐姐又说,这古女子的心思就如同水袖一般含蓄,即使是郎情妾意难分难舍,那思思量量的心事也像是女子的纤纤玉手,总要被水袖层层叠叠地遮掩了去,哪怕是顾影自怜,抑或回眸一笑,也需水袖若有若无地涵盖着。

中国戏曲的特点

中国戏曲的特点1 、始于离者,终于和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

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

诗指其文学,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

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

而这些艺术因素在戏曲中都为了一个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个原则,即美。

2、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中国戏曲之特点,一言以蔽之,“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清末学者王国维语)。

戏曲与话剧,均为戏剧之属,都要通过演员扮演人物,运用对话和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

所不同者,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

也即人们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3、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中国戏曲的表现生活,运用了一种“取其意而弃其形”的方式,如中国画之写意山水,用纵横的笔势去体现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所以,戏曲舞台上才有了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有了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有了无花木之春色,无波涛之江河。

4、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中国戏曲作为一种舞台艺术,需要面对一个舞台之狭小与生活之博大的矛盾。

戏曲并没有象话剧那样用“三一律”的原则对生活进行挤压以便于表现。

而是运用虚拟的手段,制造弹性的时空,又借助于演员生动的表演和观众的想象与理解,来完成对阔大天地的描画。

所以,戏曲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制造出黑夜的假象,可以在空旷的舞台上驭马行舟。

赞美戏曲的句子有哪些?

1.“你穿上凤冠霞衣,我将眉目掩去,大红的幔布扯开了,一出折子戏……”浓妆重彩的背后是张什么样的脸,华丽戏服里又缝着怎样的故事,生活里有的,故事中讲的,聚散离合,悲喜忧愁,酸甜苦辣,阴晴圆缺,统统搬上舞台,流淌成有声有色的历史,满足了多少平淡而不甘平庸的心。

2.《老残游记》里小玉唱绝四座、余音绕梁的境界,可不是一朝一夕的成就,每个名角的成长都是一部血泪斑驳的书,大部头的书才成就这一亮相便惊艳四方的绝活儿。

弦索胡琴伴奏下的婉转曲折,倾倒了爷孙几代,风靡了数个王朝。

这哪是人间音响,分明是域外天籁!3.正如老歌适合于用黑胶唱片来收藏一样,戏曲还是要在舞台上发扬光大的。

泛黄纸张上记载的文字只能作为案头文学,供文人赏玩;而再动听的呼吁,如果失去了鲜活的文化载体,也起不到拯救传统的作用。

若有心,请停下匆忙的步履,找一间戏院,品一壶香茗,和着古老的曲调,放松一回自己的身心吧。

4.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

5.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

6.戏曲是我们的国宝,戏曲是我们的国粹,戏曲是我们的国剧呀!我们怎能忘记它们?戏曲的艺术魅力,我们怎可忘记?我们要多去欣赏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让它永远永远放光芒,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7.从著名导演陈凯歌的电影《霸王别姬》,到流行歌手李纹的歌曲《刀马旦》;从台湾作家白先勇编导的青春版《牡丹亭》轰动半个中国,到叛逆小天王周杰伦捏着假嗓在《霍元甲》中唱京剧……不经意间,戏曲这种艺术形式正悄悄地浸染着我们的生活。

8.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城,一城一味,一城一曲,一城一个故事。

煮一杯茶,西湖柳瘦;翻一本书,红楼春秋;听一出戏,最爱黄梅。

9.我不会唱戏,但我喜欢看着一个个角色包容着一切的悲欢离合,那些小情绪,在舞台上不断放大,可能现实生活中几秒的思绪,会演变成几分钟的演绎。

人生里的相遇,本来就带着欢乐,在戏曲里就像是民歌的对答。

你看着它,就知道它有恒久的生命力。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10.戏曲毕竟不是生活,但正如于丹所说,她爱昆曲这种生活方式。

在一出出戏目中,一段琴音就能挑起一缕情丝,佳节观灯也能观出那么多乐事。

戏曲本身就是一种品位,一种享受,很难得,荡涤了千年的时光,还有这样的艺术能让我们细细品尝。

我喜欢经得住时间里荡涤的东西,更淳更深刻。

11.沉醉百年采茶调,衣襟总带黄梅香。

诸君漫说登场好,曲部风流斗巧妆。

12.虚拟的表演如水墨丹青的纵横之笔,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无画处皆成妙境”;写意的舞台简约空灵,无花木却见春色,无波涛可观江河;唱念坐打中“汇千古忠孝节义、成一时离合悲欢”,处处体现着戏曲自身诗的艺术表现和诗的抒情美13.“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中国戏曲宛若一位待字香闺的古典佳人,伴着唐风宋韵的高叹低吟,沿着南戏、元杂剧的历史轨迹一路莲步轻移而来。

正是传统文化的烛照濡染,使戏曲“离形取意”,不求形似而求神似14.水袖并不易运用得好。

欠则暗淡无力,过则猛而无姿,只有理解了它,掌握了其中的规律,才能做到出神入化,让心绪与水袖一同飘飞。

正如母亲教我儿时所做的那古老而又简单的游戏,需要那反反复复的重叠,周而复始的轮回,然后挥收自如,也就达到了最高境界。

15.每当戏中的女子情到深处,牵挂便如水袖般若即若离;而悲到切处,恨,也在拂袖而去那一霎那间凝固。

那份深沉的情感,则在台上久久不息,令人荡气回肠。

姐姐又说,这古女子的心思就如同水袖一般含蓄,即使是郎情妾意难分难舍,那思思量量的心事也像是女子的纤纤玉手,总要被水袖层层叠叠地遮掩了去,哪怕是顾影自怜,抑或回眸一笑,也需水袖若有若无地涵盖着。

中国戏曲最早起源于哪些艺术形式?

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

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

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 中国的戏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歌舞,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

它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

北宋的杂剧,在瓦舍勾栏之中,和百戏共同发展,到了南宋,发展成两种名异而实同的东西,就是宋杂剧和金院本。

宋杂剧是中国最早的戏曲形式,也是过渡为元杂剧前的重要艺术形式。

从以上可以得出:中国的戏曲艺术形式应该是源于原始社会的歌舞,发展到南宋,宋杂剧成为中国最早的戏曲艺术形式。

与戏曲有关的谚语、古诗

有关古诗: 1、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唐 白居易《琵琶行》 译文:曾经弹奏完曲子让老师都佩服,(弹得好),化完妆周围的艺妓都嫉妒我(美)。

2、人生等戏剧,衮衮徒区区。

——宋 韩淲《白日偶无客青山长对门》 译文:这人生就像戏曲一样,有起有伏,必定不是顺畅的。

3、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

——宋 苏轼《戏子由 》 译文:戏子的声音有时候就像教书的先生拉的长长的,有时又像学舍一样小小的。

4、一官聊戏剧,三径肯荒芜。

——宋 陈棣《挽江公三首》 译文:假如一个官开始聊起了戏曲,那么在他管理的地区三径之内肯定是荒芜的。

5、等为戏剧谁能先,我笑谓翁儿更贤。

—— 宋 苏轼 《古意》 译文:苏轼追溯到事情的起始,笑向那“翁”问道:“同为戏剧到底是谁最早演习的?我笑对老翁说:‘还是儿子更贤于您! 有关谚语: 1、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

2、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

3、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

4、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5、不练三冬两夏,哪能学会唱、念、做、打?...

我国所有戏曲起源于哪些地区

鼻祖是昆曲。

中国戏曲,由宋元南戏到金院本、元杂剧、逐渐推进、衍变。

元末农民起义,推翻了蒙古贵族的封建统治之后,广大的南方各族人民,在政治上摆脱了民族歧视的枷锁,生产有所恢复,商业渐趋发展。

此时中国的戏剧也相应地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北剧”(元杂剧)没落,”南戏”复兴的现象。

当时南戏主要剧本是“传奇”,演唱传奇的声腔很多,其中最古老的是发源于浙江海盐的声腔,它流行在嘉兴、湖州温州、台州一带,万历间复传人江西,流行地区较广的是弋阳腔,它分布在江西、南北二京、湖南福建安徽、两广、云南贵州等地,多结合各地的语言、音乐而有所衍变,余姚腔流行于浙江绍兴,以及江苏常州、镇江、扬州徐州,安徽的贵池、太湖等地。

此外还有四平腔、义乌腔、乐平腔等,皆影响不大。

南戏复兴也有着一个过程,明初的贵族士大夫这些上层人士还以北曲为雅乐正声,至于民间的广大群众则普遍爱好词调通俗、故事曲折而完整的南戏。

等到“ 荆(荆钗记)、 刘(刘智远白兔记)、拜(王瑞兰闺怨拜月亭)、杀(杀狗记)”四大传奇及高明(则诚)的《琵琶记》从文词排场各方面都在普及的基础上得到相当的提高之后,引起了士大夫阶层的重视,南戏由广场走上了高堂华筵,身价日上。

“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的昆山腔,简称昆腔,它始于元代末年的昆山,是南曲的一个支派。

据明·玉峰(昆山)张广德的《真迹日录》卷二载文记有“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词,善作古赋。

扩廓帖木儿闻其善歌,屡招不屈。

与杨铁笛、顾阿瑛、倪元镇为友,自号风月散人。

其著有《陶真雅集》十卷,《风月散人乐府》八卷行于世,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

”昆山腔在明代万历之前,还只是流行于吴中的“小集南唱”的清曲。

这种“清柔婉折”的昆山腔之变革发展,是在明代中叶以后。

在嘉靖(1522一1566)、隆庆(1567一1572)年间,江西豫 章(南昌)人魏良辅(字尚泉、一字上泉)流寓太仓南关(元代时昆山所辖)。

魏良辅原是个北曲清唱家,到吴中后,又致力于南曲。

他认为当时的一些南曲唱腔“率平直无意致”(行腔简单,或节奏拖沓),于是以原昆山腔为基础,参考海盐、余姚等腔的优点,并吸收了北曲中的一些唱法(应即是“抑扬顿挫,索纤牵结,停声、偷吹、依腔、贴调”等有装饰色彩的润腔手法,以及用不同音色塑造人物性格、情感的演唱技巧),并与善吹洞萧的张梅谷,工(扌厌)管的谢林泉,以及张小泉、周梦山、季敬坡、戴梅川、包郎郎诸人结成在艺术上有共同见解和理想的创作集体,把昆山腔作了很大的改革与发展。

魏良辅非常讲求唱法上的吐字、过腔、收音,每有所得必往南关老唱家大仓户侯过云适处请教,求得首肯,多次反复修改不厌。

同时,河北的北曲弦索名家张野塘,以罪发配太仓卫,被魏良辅以善歌之女招为婿,他协助魏“更定弦索音节,使与南音相近。

并改三弦(形)式,身稍细而其鼓圆,以文木制之,名曰弦子(即昆曲及弹词中所用的“南弦”)。

它与曲笛、怀鼓、提琴(民族拉弦乐器),并为昆曲的特色伴奏乐器。

这种新腔的特点是清柔婉转,“调用水磨,拍捱冷板。

声则平上去入之婉协,字则头腹尾音之毕匀,……启口轻圆,收音纯细。

”成为集南北曲之大成的新声,“腔曰‘昆腔’”,曲名‘时曲’”。

但这时的昆曲仍是清唱,尚未能体现剧本,形诸舞台。

昆曲由清唱搬上舞台,成为戏剧,则是由梁辰鱼的《浣纱记》开始。

昆山梁辰鱼(1519-1591)号少白、又号仇池外史,著名戏曲作家,精诗词,通音律。

魏良辅改腔的成就使他颇受鼓舞,他经常设特大坐榻和桌案,自己西向坐,教人歌曲,学者列序两旁。

著名的歌儿舞女没有得到梁的亲授,皆自以为不祥。

但他还觉得这样的新腔不应只局限于曲坛清歌,必须扩展到舞台之上占有更广阔的天地、于是与精通音理的郑思笠、陈梅泉、唐小虞诸人,“考订元剧,自翻新作”,并发挥文学优势写作了以西施为主要人物的《浣纱记》传奇,从音乐方面弥补了水磨调“冷唱”的不足,同时把传奇文学与新的声腔。

和表演艺术综合在一起,借锣鼓之势与舞台之场面形态,第一次将昆曲搬上剧坛。

这种从原始的昆山腔发展成为昆曲,再进一步登上舞台,即是这个声腔定型和成熟的过程。

自万历初年,昆曲很快地扩展到江、浙各地,成为压倒其它南戏声腔的剧种。

随之由士大夫带进北京,与弋阳腔并为玉熙宫中大戏,当时称为“官腔”。

从此,昆曲俨然成了剧坛的盟主,数百年来,对许多剧种的舞台艺术,产生过深厚的影响。

形容京剧的古诗词

关于“京剧”的诗句只有以下两句: 故人吏京剧,每事多闲放。

——《望鸣皋山白云寄洛阳卢主簿》一从理京剧,万事皆容易。

——《洛阳主簿叔知和驿承恩赴选伏辞一首》1.望鸣皋山白云寄洛阳卢主簿 李颀 饮马伊水中,白云鸣皋上。

氛氲山绝顶,行子时一望。

照日龙虎姿,攒空冰雪状。

嵡嵸殊未已,崚嶒忽相向。

皎皎横绿林,霏霏澹青嶂。

远映村更失,孤高鹤来傍。

胜气欣有逢,仙游且难访。

故人吏京剧,每事多闲放。

室画峨眉峰,心格洞庭浪。

惜哉清兴里,不见予所尚。

2.洛阳主簿叔知和驿承恩赴选伏辞一首 刘长卿 仲父王佐材,屈身仇香位。

一从理京剧,万事皆容易。

则知无不可,通变有馀地。

器宇溟渤宽,文锋镆铘利。

憧憧洛阳道,日夕皇华使。

二载出江亭,一心奉王事。

功成良可录,道在知无愧。

天府留香名,铨闱就明试。

赋诗皆旧友,攀辙多新吏。

彩服辞高堂,青袍拥征骑。

此行季春月,时物正鲜媚。

官柳阴相连,桃花色如醉。

长安想在目,前路遥仿佛。

落日看华山,关门逼青翠。

行襜稍已隔,结恋无能慰。

谁念尊酒间,裴回竹林意。

3.京剧的介绍: (1)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2)徽剧是京剧的前身。

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3)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

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

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中国戏曲的主要元素是什么 分别对每个元素展开来说,急用,万分感谢...

中国戏曲的艺术元素十分丰富。

与其笼统地称戏曲为“综合艺术”,不如说不同的“戏”是不同艺术元素的“组合”。

不妨梳理一下当代戏曲所包含的艺术元素。

(1)情节故事元素——西方理论以“演员”、“观众”为戏剧的两个基本要素,以“演员”、“观众”、“剧场”为戏剧的三要素,以“演员”、“观众”、“剧场”、“剧本”为戏剧的四要素。

在戏曲中,情节故事作为戏曲要素的被强调,始于王国维所界定的“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亦即文学剧本的要素。

此前,在文坛上,情节故事的元素主要表现在笔记小说(“传奇”)和通俗小说中,与戏曲同被视为“小道”。

“故事”的受到重视,并作为“文学”进入正统文坛,乃至大学学府和“叙事学”的研究领域,自然是一大进步。

有的戏曲剧目是以情节故事和“文学”见长的。

(2)语言元素——这个问题与文学相联系。

如上所述,中国语言本身具有音乐性。

戏曲语言包括诗词歌赋的“唱”、文言色彩的“韵白”、日常方言的“口白”,表现为“曲牌”、“板腔”、“引子”、“数板”的多样的语言形态。

至于因“南腔北调”的方言差异而带来的“声腔剧种”,则另作别论。

在文本的语言形式上,它们没有太大的区别。

(3)表演艺术元素——即业界常说的唱、念、做、打“四功”,也就是所有戏曲演员必须具备的四种基本功。

“四功”都联系着“情”的表现。

过去,表演艺术仅仅被视为“技艺”,文坛不重视,甚至鄙视。

清中叶康熙、乾隆以后,戏曲作为“场上艺术”的本体崛起,其表演艺术受到了公众的青睐。

在剧坛和艺坛上,戏曲演员渐渐上升为“表演艺术家”,地位与剧作家并列,甚至在相当程度上取代了文人的位置,这意味着社会文明和艺术的进步。

以上三个元素可视为“以表演为中心”的传统戏曲艺术的本体。

20世纪前期,“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包括戏剧在内的西方文学艺术形态和以古希腊《诗学》为标志的艺术分工理论被引入中国,相关的艺术形态有了长足的发展,加上科学技术的进步,另外三个元素在当今戏曲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4)“原艺术”元素——如上所说,即古希腊《诗学》所称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五大艺术。

这五种艺术形态互相不可替代,日后有各自的发展途径。

至于舞蹈、戏剧等“综合艺术”,基本上是五大艺术元素的综合和组合(包括近现代剧场和“舞台美术”、“舞台装置”概念)。

(5)现代科技元素——现代科技成果被人们广泛运用于艺术领域,这个趋势不可阻挡。

就中国戏曲而言,扬民族性乐舞(包括乐器、唱腔、表演)之长,补戏剧造型之短,似乎是西方话剧和剧场建筑引进中国以来出现的重要变化。

特别是舞台装置、舞台布景、灯光照明等等,当代戏曲界并没有拒绝。

声、光、电、雾、塑料泡沫、现代焰火被大量运用于舞台,都可以看作是艺术创作领域里现代科技元素的运用。

(6)载体、媒体元素——载体和媒体的观念基本上是在20世纪后半叶渐渐引起学界重视的。

载体涉及艺术的材料;媒体涉及到艺术的传播。

尤其是,随着印刷媒体、胶片摄影、电影、电视、音像制品的相继出现,在艺术界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革命性效应,有人称之为艺术的“材料革命”和“工业化革命”。

在当代艺术界,无论艺术品的创作与制作、艺术语言及艺术观念的更新、艺术的传播,载体和媒体的元素都是不可忽视的。

在现代人文理念下,在多元化的艺术格局中,近年来,东西方固有的民族性艺术形态出现了新的复兴。

随着艺术领域里科技元素的介入,当代艺术实践中的“时空艺术”、“视听艺术”概念被大大拓展,各种艺术元素的交叉运用(包括传统艺术元素的运用)愈来愈普遍。

与此同时,艺术的载体、媒体,艺术的不同受众,艺术的传播也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重视。

于是,与其说“五大艺术”以及舞蹈、戏剧、电影、电视等“综合艺术”的专业领域森严壁垒,不如把它们都视为艺术元素,正视跨专业人士(及非专业人士)的全社会的艺术创造。

尤其在大众文化语境下,出现了类似于“散乐”、“百戏”的艺术元素的“综合”或“组合”。

当今,各地旅游点和娱乐场所相继出现了一些以“情境”为名的艺术表演,分别被冠之以“情境戏剧”、“情境乐舞”、“情境武术”、“情境杂技”。

这种以“情境”为名的艺术展示,或高雅,或低俗,大都利用特定的文化景观来创造艺术卖点,属于“文化创意产业”。

其实,创意者无非综合运用了各种艺术元素,重在感官层面的视听享受。

在民间,在文化艺术领域,艺术形态的“混沌”现象并不乏见,而且因媒体与载体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面貌。

借用当今广播电视的提法,叫“综艺”节目

这种以“综合”或“综艺”为名的文艺形态,有类于周秦以来的“散乐”、“百戏”、“杂戏”,可以看作是多元化时代艺术的返璞归真——其中存在着“戏”的精神,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的文明层次上的返璞归真。

或者说,是中华“戏”文化在更高层面上的艺术回归。

对此,专业艺术家们不必愤世嫉俗,认为它们不过是“大众狂欢时代”的“流行文化”,甚至指责它们是艺术的“堕落”。

笔者认为,专业艺术家完全可以积极参...

中国戏曲曲种那么多为什么京剧是国粹

因为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京剧艺术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戏曲文化源远流长,从两千年前的汉代乐舞,到唐代的梨园百戏,再到宋代的南剧,明清的昆曲,都为京剧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京剧形成的过程,也是京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海纳百川的过程。

京剧不仅继承了古代戏曲的精髓,还在徽剧的基础上融合了秦腔、汉剧等众多古老剧种的艺术因素和特点。

因此,京剧虽然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它的精神核心却是两千年的中国文化。

此外,京剧艺术与诗词、书法、绘画等古典艺术和中国人的审美情趣相互辉映,比如京剧的简约之美,可以与书法和国画艺术相呼应;京剧的比拟、象征的特色,也是古典文学常用的修辞手法;京剧唱腔中的韵律,和古代诗歌的韵律一致;就连京剧的服装也是综合了唐、宋、明、清等不同时期服饰特点加以美化的成果。

所以,京剧已不仅仅是一个剧种,它更是中华文明的百科全书!京剧融合吸收了多剧种和曲调的优点,是中国最为普及的剧种;得到了世界的承认;吸取了各剧种的优点,集文学,美术,武术,舞蹈,歌唱,表演于一身。

京剧是我国首都北京诞生的戏.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

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徽戏进京是在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庆班”。

随后来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诸班,合称“四大徽班”。

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的事,这时京剧的各种唱腔版式已初步具备,京剧的语言特点已经形成,在角色的行当方面已出现了新的变化,已拥有一批具有京剧特点的剧目,京剧第一代演员也已经出现:余胜三、张二奎、程长庚被称为老生“三鼎甲”,此外还有老生演员兼京剧剧作家卢胜奎。

程长庚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在融合汉调、徽调并吸收昆曲加以改造和提高方面,比同时期的其他京剧演员作了更多的努力,对京剧表演艺术的形成贡献很大,对后世京剧的发展影响起了很大的作用。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

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

京剧的传统剧目约在一千多个,常演的约有三四百个以上,其中除来自徽戏、汉戏、昆曲与秦腔者外,也有相当数量是京剧艺人和民间作家陆续编写出来的。

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

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京剧形成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演员,他们对京剧的唱腔、表演,以及剧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发展做出了贡献,形成了许多影响很大的流派。

如老生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谭鑫培、汪桂花芬、孙菊仙、汪笑侬、刘鸿声、王鸿寿、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周信芳、马连良、杨宝森、谭富英、李少春等;小生徐小香、程继先、姜妙香、叶盛兰等;;考勤武生俞菊笙、黄月山、李春来、杨小楼、盖叫天、尚和玉、厉慧良等;旦角梅巧玲、余紫云、田桂凤、陈德霖、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欧阳予倩、冯子和、小翠花、张君秋等、老旦龚云甫、李多奎等;净角穆凤山、黄润甫、何桂山、裘桂仙、金少山、裘盛戎等;丑角刘赶三、杨鸣玉(原为昆丑,加入京班演出)、王长林、肖长华等。

此外还有著名琴师孙佑臣、梅 田、徐兰沅、王少卿、杨宝忠等;著名鼓师杭子和、白登云、王燮元等。

梅兰芳是京剧艺术最卓越的表演艺术家之一。

他的代表剧院目有《宇宙锋》、《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水斗 断桥》、《奇双会》、《游园 惊梦》、《穆柯寨 穆天王》、《木兰从军》、《抗金兵》、《生死恨》、《西施》、《洛神》以及晚年编演的《穆桂英挂帅》等。

简述梁辰鱼《浣纱记》在中国戏曲史上的价值

《浣纱记》的主题有人认为是叙写西施和范蠡故事的爱情剧,其实这是一部以西施、范蠡的悲欢离合为线索,写吴越两国兴亡的历史剧。

从关目安排上看,《浣纱记》洋洋洒洒45出,写西施范蠡爱情的仅有《游春》、《捧心》等6出,全剧西施出场的仅11出,而正面写吴越君国之事的达27出之多。

《浣纱记》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而最为突出的则是结构安排,人物塑造和曲词遣造。

首先,梁辰鱼把一部吴越兴亡史,十多年的激烈争斗,五、六个国家的复杂关系容纳在一个剧中,结构宏大;剧本以范蠡西施的爱情串演吴越争霸的历史,一条明线,一条暗线,相辅相成,构思巧妙;全剧从范蠡西施订亲始,以两人完婚终,中间又有两度悲欢离合,交织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首尾照应;剧本在表现吴越争霸这条主线的过程中,剧情跌荡起伏,一浪推一浪,清晰地展示了越国是如何由弱而强,吴国又是怎样由盛而亡,层次分明。

在人物塑造上,《浣纱记》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中来表现。

剧中的人物几乎都是成对出现的;夫差与句践,一个是骄傲自负、不谙事理、荒淫奢侈的昏君,一个是忍辱负垢,发愤图强,胸怀大志的英主。

伍员和伯嚭,一个是刚肠直性、赤心报国的良臣,一个是“惯用倾险之智,全凭三寸斓斑舌”、“一味妒贤嫉能、以尸禄保位”(《通嚭》)的奸贼。

范蠡和文种又是一对、文种善于治内,范蠡长于对外,同是忠臣,但两人的识见有许多不同。

在这两对大臣的对比描写中,作者不是平分墨色,写伍员的刚直是为了反衬伯嚭的奸诈,写文种的见短是为了突出范蠡的谋士形象

与此同时,剧中组织了很好的戏剧冲突:吴国内部有伍员和伯嚭的忠奸冲突,有夫差与伍员的君臣冲突,有夫差与公子友的父子冲突;越国内部,有范蠡和文种认识上的矛盾,有范蠡西施的个人爱情幸福与君国利益的矛盾等等。

作者很注意把握两国的这些矛盾冲突的性质,吴国内部的冲突是对抗性的,不可调和;越国内部的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非对抗性的矛盾。

在展示这些矛盾冲突时,作者不是单纯地,孤立地去描写,而是把这众多的矛盾冲突紧紧附着在吴越双方争霸这条基本矛盾冲突的主线上,将各种矛盾冲突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使得剧情一浪推一浪,逐渐趋于高潮,人物性格在矛盾冲突中逐步得到表现,渐次趋于鲜明,完整。

《浣纱记》的曲词以工丽见长。

对此,前人颇有微辞,譬如明沈德符、王骥德便以元杂剧的本色来指责梁辰鱼工丽的风格。

其实早在元代就有文采派、本色派之分,关汉卿以本色语言写《窦娥冤》,王实甫用艳丽文辞作《西厢记》,两者同负盛名,各有千秋。

曲词以能最充分地表达内容为标准,剧作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来写词,不一定本色就好,工丽就次。

就《浣纱记》的曲词而言,作者以丽笔写词,绝大多数的曲词写得很好,比如《游春》的飘逸、《通嚭》的活泼,《捧心》的深情,《别施》的哀伤,《采莲》的清新,《死忠》的悲壮,《思忆》的苦楚,《泛湖》的潇洒等等,于优美的词句中活现了人物的性格。

这与晚明传奇戏剧中过分讲究词句绮丽,片面追求几支动人的曲子的形式主义倾向不可同日而语。

如同在思想内容上存在问题一样,《浣纱记》在艺术性上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剧本有时前后关目散缓就是一个很明显的缺点。

另外,《浣纱记》还有曲词用韵不当,一些曲词遣词不妥以及滥用古典诗词等现象,限于篇幅,兹不赘述。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赞美中国戏曲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