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描写“劝谏君王不要沉迷美色”的诗有哪些?



1.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白居易《长恨歌》翻译:君王深恋儿女情温柔乡,从此再也不早朝。承受君欢侍君饮,忙得没有闲暇。春日陪皇上一起出游,晚上夜夜侍寝。

1.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白居易《长恨歌》

翻译:君王深恋儿女情温柔乡,从此再也不早朝。承受君欢侍君饮,忙得没有闲暇。春日陪皇上一起出游,晚上夜夜侍寝。

背景:这两句主要描写了唐玄宗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2.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翻译: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背景: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游秦淮,在船上听见歌女唱《玉树后庭花》,绮艳轻荡,男女之间互相唱和,歌声哀伤,是亡国之音。当年陈后主长期沉迷于这种萎靡的生活,视国政为儿戏,终于丢了江山。陈国虽亡,这种靡靡的音乐却留传下来,还在秦淮歌女中传唱,这使杜牧非常感慨。他的诗说: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其实这是借题发挥,他讥讽的实际是晚唐政治:群臣们又沉湎于酒色,快步陈后主的后尘了。秦淮一隅,寄至如此深沉的兴亡感,足见金陵在当时全国政治中心已经移向长安情况下,影响仍然很大。

有关劝谏的名言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插队应该用什么古诗来劝谏呢?

除劝、谏之外,还有:1、诤:照直说出君主的过错,并请改正。

“诤”字本作“争”,“诤”是后起字,意思是强谏。

用则可生,不用则死,程度比“谏”重。

本义:直言规劝。

与此字相关的词有;默诤(背地里直言劝告);诤谏(以直言劝止他人的过失);诤臣(能谏诤的臣子)。

2、讽:用含蓄的话劝告或讥刺。

与此字相关的词有:讽谏(指下对上,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规劝,使其改正错误)、讽劝(讽喻劝勉)、讽喻(喻也作谕,用委婉的言语进行劝说)、讽告(以委婉的话语告知)。

描写“劝谏君王不要沉迷美色”的诗有哪些?

1.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白居易《长恨歌》翻译:君王深恋儿女情温柔乡,从此再也不早朝。

承受君欢侍君饮,忙得没有闲暇。

春日陪皇上一起出游,晚上夜夜侍寝。

背景:这两句主要描写了唐玄宗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

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2.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翻译: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背景: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游秦淮,在船上听见歌女唱《玉树后庭花》,绮艳轻荡,男女之间互相唱和,歌声哀伤,是亡国之音。

当年陈后主长期沉迷于这种萎靡的生活,视国政为儿戏,终于丢了江山。

陈国虽亡,这种靡靡的音乐却留传下来,还在秦淮歌女中传唱,这使杜牧非常感慨。

他的诗说: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其实这是借题发挥,他讥讽的实际是晚唐政治:群臣们又沉湎于酒色,快步陈后主的后尘了。

秦淮一隅,寄至如此深沉的兴亡感,足见金陵在当时全国政治中心已经移向长安的情况下,影响仍然很大。

劝谏大家勤奋学习的格言有哪些

1、李斯《谏逐客书》 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推理严密,逻辑性强,论据充分有力。

作者一方面列举客卿对于秦国的历史功绩,得出"使秦成帝业……皆以客之功。

由此观之,客何以负于秦哉",打动秦王;另一方面,分析留客逐客的利弊,晓以利害,"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接下来又从"地广者粟多"等联系到泰山、河海的比喻,再转到"弃黔首以资敌国"的错误,归结到"今逐客以资敌国"的危殆,进一步证明逐客关系到秦国的安危。

2、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通过自己的妻子、奴仆、有求于己的客人,对自己的赞美之词,领悟到,齐王被人赞美而受到的蒙蔽,于是入宫劝谏。

最后,齐王知错就改,成为强国众多小国,闻之臣服。

3、魏征直谏唐太宗。

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

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

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4、触龙说赵太后 左帅触龙(对侍臣)说,希望拜见太后。

太后气冲冲地等着他。

(触龙)走入殿内就用快走的姿势慢慢地走着小步,到(太后面前)谢罪,说:"老臣的脚有毛病,竟不能快跑,不能拜见您有很长时间了。

左帅公说:"从现在算起往上推三代,一直到赵氏建立赵国的时候,赵王的子孙凡被封侯的,他们的继承人还有在侯位的吗?"(太后)说:"没有。

现在老太太让长安君的地位高贵,并且把肥沃的土地封给他,还给他很多贵重的宝器,却不趁现在(您健在时)让他有功于国,一旦您驾崩了,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立身呢?老臣认为老太太为长安君考虑得太短浅,所以认为您(对长安君)的爱不如燕后。

"太后说:"(您说得)对。

任凭您怎样支使他吧!" 于是为长安君备车一百乘,到齐国去作人质。

齐国才出兵。

子义听到这事说:"国君的孩子,可算是国君的亲骨肉了,尚且还不能凭靠无功的尊位、没有劳绩的俸禄来守住金玉宝器,更何况是人臣呢!" 5、褚遂良还陛下笏劝谏的故事 褚遂良的差使,前者是向皇帝提意见,后者专门记录皇帝的日常言行,以作为后世的史料。

太宗有一次问褚遂良:“你记的那些事情,我能不能看一看?”褚遂良说:“自古以来的史家传统,就是记录下君王的一言一行,或善或恶,作为后世的借鉴。

只听说君王努力不犯过失,没有听说过要亲自观史的。

” 太宗问:“我要是做了不当的事情,你一定会记下来吗?”褚遂良说:“那是我的职责,你说什么做什么,我都会如实记录。

”旁边的另一位大臣插话说:“即使遂良不记下来,天下人也会记住的。

”太宗毕竟是个开明的皇帝,也就不在这件事上较真了。

从此之后,他对褚遂良更为器重了。

贞观二十一年,褚遂良被授予中书令的重任。

6、晏子向景公进谏 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

现在君王不知道别人了。

”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

”便命人发放皮衣、粮食给饥饿寒冷的人。

7、烛之武进谏秦伯 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郑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烛之武说服了秦国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然后秦伯派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8、秦朝李斯进谏。

一些官吏建议秦王嬴政驱逐所有的客卿,李斯反对并向秦王进谏,李斯并分析了驱逐客卿坏处,反复阐明了驱逐客卿的错误。

秦王嬴政接受了李斯的意见,为秦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同时李斯也得到了嬴政的重用。

扩展资料:劝谏拼音:quàn jiàn 出处与详解:规劝谏诤唐 1、元稹 《连昌宫词》:“ 姚崇 宋璟 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

” 2、《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同乡有个举人 朱大径 善口劝谏了几遭,只是不悟。

晏子巧言劝谏读后感

晏子大智顶范昭 一天,齐国的国都十分热闹,原来齐景公在宫中举行盛大国宴,欢迎强 大的晋国派来的使者范昭。

范昭来干什么,用晋平公的话说,就是抛出一颗 探路石,试试齐国的软硬。

软,就是缺少战争准备,立即派兵攻打;硬,就 不能轻举妄动。

酒过三巡,范昭忽然甩起袖子,傲慢地说: “来,把齐君的酒杯拿过来!” 齐景公懵了,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儿,但由于害怕晋国,只好连忙把自 己的酒杯递过去。

范昭二话没说,一口就把齐景公的酒喝光了。

齐国的宰相晏子一看,这不是在侮辱齐国国格吗?一个使者怎么能随便 抢用别国国君的杯子呢?晏子立即命令侍从: “来,把齐君的酒杯取下,换 上一只!” 于是,范昭的面前又被换成了臣子使用的斛。

范昭像挨了一剑,心头难 受,索性装出喝醉的样子,疯疯颠颠地说: “乐师,来啊!给我奏支周朝的 乐曲,我要跳舞!” 晏子忙递过一个眼色,乐师会意,不卑不亢地说: “这一 点,还请海涵! 我从未奏过周乐!” 范昭一下子蔫了,怏怏而退。

范昭走后,齐景公担心地说: “相国这么做,惹恼了晋国,岂不要招来 大祸?” 晏子满有把握地说: “不!范昭绝非野蛮之辈,他是有意以野蛮的行为 来试探我们,今天我顶了他,正是让他不敢轻视齐国。

” 果然,范昭这时正在路上嘀咕: “看来,要打齐国非碰钉子不可。

看晏 子这股劲头,齐国一定有依恃,肯定不好对付。

” 子贡纵横说列国 田常要在齐国作乱,但惧怕鲍晏,因此要发兵征伐鲁国,以分散大臣们 对内政的注意力。

孔子听说后,对他的弟子说: “鲁国是我们祖宗坟墓的所 在地,你们谁去制止齐国的攻伐呢?”子路请求出使齐国,被孔子制止了; 子张、子石提出要求,孔子也不同意。

子贡请求去说服田常,孔子同意了。

子贡来见田常,说: “你进攻鲁国可是个大错呀!鲁国是个难伐之国, 因为它的城墙又薄又矮,土地又少而且不丰饶,国君愚昧而且不仁,大臣们 虚伪而无能,军卒百姓又特别不愿意打仗,因此,你可不要去进攻鲁国。

你 不如去攻打吴国。

吴国的城墙又高又厚,土地广阔而且富饶,它的盔甲坚韧、 戈矛锋利,军队很多,兵精粮足,将军勇武善战,特别易于攻打。

” 田常听了,愤然变色说: “容易攻打的你说难伐,难于攻打的你说好伐。

你用这些是非颠倒的话来劝我,目的何在?”子贡说: “我听过,忧患在内 的要攻强,忧患在外的要攻弱。

如果你去攻鲁国,一战而胜,那么齐王就会 更加骄横,恣意妄为,大臣也会纷纷争名夺利。

齐王骄横,必然疏远你;大 臣相争,必然攻讦你。

这样,别说你在齐国想谋大事,就是处境也有些危险。

而去征讨吴国就不同了,攻打吴国一时难于取胜,那么士卒死在国外,有能 力的大臣都派到前线,百姓对齐王满怀怨恨。

这样,在大臣中你没有劲敌, 齐王又孤 立无靠,能操纵齐国命运的,就只有你了,那时候,你想干什么都 好办。

” 田常听了,连声称赞: “果然是好主意!可是我已经向鲁国发兵了,如 果半途中转而攻吴,必然引起别人怀疑。

这可怎么办呢?”子贡说: “你先 下令按兵不动,我去吴国劝说吴王,让他派兵去救鲁,那时你就可以对吴国 开战了。

”田常非常高兴,便请子贡快去。

子贡见了吴王,说: “我听说齐国已出兵攻打鲁国,我为大王担忧啊! 吴、齐现在国力差不多,可一旦齐国吞并了鲁国,那吴国就处于劣势了。

那 时吴国要想称霸就难了。

现在,你应该趁机出兵进攻齐国,宣称是为了主持 正义,救援弱小的鲁国。

这样在诸侯中得了好名声,又趁齐国军队对鲁作战, 国内空虚,夺取它大片的土地城池。

真是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

做到这 一步,另一个强国晋国也会向吴国屈服,吴国称霸天下的局势就形成了。

” 吴王听了,连称: “好计!”但是他说: “不过,我曾经打败过越国。

越国现在表面上服从我,但我听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暗中训练士兵,对我 有报复之心。

等我把越国消灭了再按你的计策行事吧!”子贡说: “如果你 先对越国作战,等打完仗,鲁国就已经被齐国吞并了,机会就已丧失。

再说 越国是比鲁国更弱的国家,你已经与人家订立盟约,允许越国存在。

假如你 现在不攻齐而伐越,会被认为你一是欺弱怕强,二是不讲信义背弃盟约,三 是见难不救。

有这三条,霸业就有落空的危险。

如果你实在对越国不放心的 话,我可以到越国去,让越王派兵随从你一起对齐作战。

这样,不但使越国 空虚了,又能让你得到勇于相助的好名声。

您看好不好?”吴 王听了,赶紧 说; “如果越国出兵跟随我,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我一定立即攻打齐国。

” 子贡于是动身又到越国去。

越王勾践听说孔子的高徒要来,立即修整道路,亲自到郊外迎接。

子贡 到了,勾践又亲自驾车,把子贡送到馆舍。

勾践向子贡说: “越国是南方偏 僻的小国,大夫为什么肯屈尊前来呀?”子贡说: “我刚见过吴王,他准备 出兵攻打齐国,但听说越国要对他进行报复,而让人生疑心,有报复别人的 打算,让人家知道,那就危险了呀!”越王说: “我被吴国打败,备受屈辱, 对吴王确实恨之入骨。

即使我和吴王同时死去,也心甘情愿!”并且问子贡 有没有什么办法。

子贡说: “吴王...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描写“劝谏君王不要沉迷美色”的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