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自咏示客翻译



不太懂,我自己直觉的理解是陆游老年官场受排挤,客人来了劝他模棱两可,难得糊涂算了,但陆游自己已有无可奈何不如归隐之意。下面是从网络上搜来的:自咏示客陆 游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羞将枉直分寻

不太懂,我自己直觉的理解是陆游老年官场受排挤,客人来了劝他模棱两可,难得糊涂算了,但陆游自己已有无可奈何不如归隐之意。

下面是从网络上搜来的:

自咏示客

陆 游

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羞将枉直分寻尺①,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②,客来苦劝摸床棱③。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注释:① 寻尺:古八尺为“寻”,“寻尺”犹言“高低”、“长短”。② 箝纸尾:县丞有职无权,属吏抱来文书,左手挟卷正文,右手指着纸尾,要县丞签署,却不许看公文内容。③摸床棱:遇事模棱两端。

⑴诗人在首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作用?(4分)

⑵有人说在尾联“笑”字里可见放翁的眼泪。请结合全诗对这一说法作简要分析。(4分)

⑴反衬手法;(2分)用上元(元宵)灯火的彻夜通明,反衬诗人的颓唐潦倒,表现诗人悲从心来的感慨。(2分)

⑵白发稀短,老态颓唐,令人唏嘘;官场黑暗,枉直不分,令人愤慨;走东西,就斗升,屈辱难忍;走投无路,只有退隐山林。这笑,是一种无可奈何,是一种愤世嫉俗,是诗人壮志难酬的悲哀。(能指出“笑”中隐含的含义,2分;并能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2分)

求《自咏示客》 陆游 的翻译加赏析!!!

自咏示客陆 游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

羞将枉直分寻尺①,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②,客来苦劝摸床棱③。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注释:① 寻尺:古八尺为“寻”,“寻尺”犹言“高低”、“长短”。

② 箝纸尾:县丞有职无权,属吏抱来文书,左手挟卷正文,右手指着纸尾,要县丞签署,却不许看公文内容。

③摸床棱:遇事模棱两端。

⑴诗人在首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作用?(4分)⑵有人说在尾联“笑”字里可见放翁的眼泪。

请结合全诗对这一说法作简要分析。

(4分)⑴反衬手法;(2分)用上元(元宵)灯火的彻夜通明,反衬诗人的颓唐潦倒,表现诗人悲从心来的感慨。

(2分)⑵白发稀短,老态颓唐,令人唏嘘;官场黑暗,枉直不分,令人愤慨;走东西,就斗升,屈辱难忍;走投无路,只有退隐山林。

这笑,是一种无可奈何,是一种愤世嫉俗,是诗人壮志难酬的悲哀。

(能指出“笑”中隐含的含义,2分;并能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2分)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后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

他是南宋的大诗人,词也很有成就。

有《剑南诗稿》、《放翁词》传世。

南宋时的爱国诗人和作品

中国一首家喻户晓的古诗《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诗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临终遗嘱。

诗中表达了一个行将去逝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国,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国光复的那一天,告诉他胜利的消息。

从这首诗中,人们可以感觉到一位老诗人在人生的弥留之际强烈的爱国之心。

这位老人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他就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

在南宋中期的几位著名诗人中,如果说杨万里和范成大在题材方面各有所重,在风格方面各有所长,那么,陆游作为整个宋代留存作品最多的一位诗人,他的诗以更为广泛的题材、更为多样化的风格和更为老练的技巧,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成就。

尤其是他的诗中始终表现出一种激烈而深沉的民族情感,反映着在那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的年代人们的普遍心愿,在当时以及后世,都赢得了广泛的尊重。

陆游(公元1125一1210年)字务观,中年自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陆游的祖父陆佃是王安石的学生,当过尚书右丞;父亲陆宰,当过京西路转运副使。

在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南侵前后,陆宰被免职,带着家眷南归故乡,侥幸地逃过了那一场大劫难。

北宋王朝覆灭的耻辱,却深深地铭刻在当日每一个怀有民族自尊感的士大夫心中,据陆游《跋傅给事帖》说,绍兴初年他刚懂事时,经常看到长辈们“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室,虽丑裔方张,视之蔑如也”。

这样一个时代、社会家庭氛围,使陆游从小就受到了一种民族意识的熏陶。

成年后的陆游,生活道路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从绍兴十四年(1144年)到乾道五年(1170年)为第一阶段。

大约在二十岁时,陆游与表妹唐琬结婚。

不久,由于陆游的母亲喜欢这位儿媳,这对感情深厚的夫妻硬被拆散,陆游再娶王氏,唐琬也改嫁他人。

但这件事使得陆游在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他一生中写了不少诗追怀唐琬和这一段不幸的婚姻。

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陆游到临安应考,省试第一。

然而在第二年的复试中,却因为陆游名列于权相秦桧的孙子之前,被除了名。

直到几年后秦桧死去,陆游才得到起用,任福州宁德县主簿,不久调回临安任职,后来做过枢密院编修,和范成大、周必大等人一起,担任文字方面的工作

这时,金主完颜亮率数十万大军南下,进逼川陕、荆襄与淮扬,宋金夹江对峙,发生大规模的激战。

幸而虞允文采石一战力挽狂谰,加上金国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被杀,宋金又一次达成和议,以淮水为界,南宋王朝才度过了又一次危机。

在民族命运面临危难的关头,陆游的热情和理想被充分激发出来,形诸许多诗篇。

至宋孝宗即位后,主战派占了上风,张浚以右丞相兼枢密使主持北伐,他对陆游十分赏识。

但很快宋军符离惨败,北伐失利,隆兴和议签订,张浚被解除职务。

不久前刚刚调为隆兴府通判的陆游也被扣上“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宋史》本传)的罪名,罢黜归乡,一住就是五年,直到四十六岁时出任夔州通判。

从乾道六年(1170年)到淳熙五年(1178年)是第二阶段。

陆游于乾道六年底到达夔州,一年以后,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请,入幕襄理军务。

四川宣抚使驻汉中,是抗金的前线,王炎又是一个干练的统帅,这时陆游感到非常兴奋,从此生活与创作都出现了一片新天地。

他身穿戎装,骑马走遍汉中一带的军事要塞,置身金戈铁马,面对萧萧边关,耳听刁斗笳鼓,写下了不少激昂慷慨的诗词

但这种快意的生活却没有几个月的时间,随着王炎调回临安,陆游也被调至成都担任安抚司参议官的闲职。

他似乎感到抗击女真、收复失地的理想又一次成了泡影,在失望之余,把时光多半消磨在歌儿舞女、酒宴应酬之中,想在这沉醉中压下心头的痛苦。

当淳熙二年(1175年),陆游几经调动再回到成都时,范成大也以四川制置使的身份来到这里,旧友异地相逢,十分亲热,常在一起饮酒酬唱。

陆游原本豪放不羁,这时因抗金的抱负与个人的事业都受到挫折,更是借酒浇愁,放浪形骸。

因他“不拘礼法”,被一些人讥为“颓放”,并于淳熙三年被罢去知嘉州的官职。

陆游索性自号“放翁”,表示对抗和蔑视的态度。

但尽管他外表上旷达颓放,饮酒寻乐,内心却常常充满了忧患、愤慨和悲哀,我们从他这一年所作的《关山月》可以看到: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在川陕,陆游一共住了九年,由于他亲自到了第一线,体验了战场气氛,并经历欲战不能、壮志难酬的感情波澜,所以他在这期间的诗歌创作获得了以前所没有的成就;他的全部诗集命名为《剑南诗稿》,正是为了纪念这一段值得留恋的生活。

从淳熙五年到陆游去世是第三阶段。

五十四岁的陆游于淳熙五年离川东归后,曾担任过提举福建常平茶盐公事,但不久就被赵汝愚弹劾,罢职回乡。

此后近三十年间,虽几度出任公职,大部分时间过的是...

陆游 卜算子咏梅 诗句是什么

卜算子·咏梅陆游(南宋)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作品名称】卜算子·咏梅 【创作年代】南宋 【作者姓名】陆游 【作品体裁】词驿亭之外的断桥边,梅花自开自落,无人理睬。

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

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2] 意思: 驿亭之外,靠近断桥的旁边,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却无人欣赏。

每当日色西沉的时候,总要在内心泛起孤独的烦愁,特别是刮风下雨。

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春,无意听凭百花去嫉妒。

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春诗的诗意

陆游的《卜算子咏春诗》的诗意是:驿亭之外,靠近断桥的旁边,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却无人作主。

每当日色西沉的时候,总要在内心泛起孤独的烦愁,特别是刮风下雨。

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春,一意听凭百花去嫉妒。

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

原文:《卜算子·咏梅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相关:唐宋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与六朝文人不同。

但是象林和靖所写的“暗香、疏影”等名句,都只是高人、隐士的情怀;虽然也有一些作家借梅花自写品格的,但也只能说:“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

”南宋肃泰来《霜天晓角·咏梅》这只是陆游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一面。

陆游的友人陈亮有四句梅花诗说:“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写出他自己对政治有先见,不怕打击,坚持正义的精神,是陈亮自己整个人格的体现。

陆游这首词则是写失意的英雄志士的兀傲形象

我认为在宋代,这是写梅花诗词中最突出的两首好作品。

“我”字开头的诗 “爱”字开头的诗 “余”字开头的诗 “进”字开头...

我今停杯一问之。

——把酒问月 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李白·唐)爱汝玉山草堂静,——崔氏东山草堂 (杜甫·唐)余生欲老南海村,——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苏轼·北宋)进吏饱谙箝纸尾,——自咏示客 (陆游·南宋)芳意先愁凤管催。

——采桑子 (晏几道·北宋)

陆游是宋代著名诗人,卜算子咏梅是他的什么佳作

陆游是宋代著名诗人,卜算子咏梅是他的写梅佳作卜算子 咏梅[宋]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简析】 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写有大量歌咏梅花的诗,歌颂梅花傲霜雪,凌寒风,不畏强暴,不羡富贵的高贵品格。

诗所塑造的梅花形象中,有诗人自身的影子,正如他的《梅花绝句》里写的:“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这首《卜算子》,也是明写梅花,暗写怀抱。

其特点是着重写梅花的精神,而不从外表形态上去描写。

上片首二句说梅花开在驿外野地,不在金屋玉堂,不属达官贵人所有。

后二句说梅花的遭遇,在凄风苦雨摧残中开放。

下片首二句说他不与群芳争春,任群芳猜忌,后二句说他即使被碾的粉碎,其清香的品质也不会改变。

如果结合诗人一生累遭投降派的打击而报国之志不衰的情形来体会,真是“一树梅花一放翁”了。

...

陆游南宋时代相关资料

1、人物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

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2、人物评价杨慎:(陆游词)纤丽处似淮海,雄慨处似东坡。

朱熹:放翁老笔尤健,在当今推为第一流。

杨万里:君诗如精金,入手知价重。

叶绍翁:天资慷慨,喜任侠,常以踞鞍草檄自任,且好结中原豪杰以灭敌。

自商贾、仙释、诗人、剑客,无不徧交游。

宦剑南,作为歌诗,皆寄意恢复。

陈訏:放翁一生精力尽于七律,故全集所载,最多最佳。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宋代诗人陆游有什么称增

宋代诗人陆游有放翁的称谓。

陆游(公元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词人。

陆游是现留诗作最多的诗人,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和陆游的

卜算子·咏梅 南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 驿外:荒芜的郊外。

在那郊外小路旁断桥边,无主的梅花寂寞的开放着。

已经是黄昏的时候了,梅花在那里独自忧愁,还经受着风吹雨打。

她本没有苦苦争春的意图,只是静静开放,任其别的花去嫉妒吧。

等到花瓣凋零被踩进了尘土里,只有梅花的香气还像原来一样。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译文: 送走了飞雪的冬天,迎来了春天的风雨。

悬崖之上还结着厚厚的冰雪,但这冰雪中还有梅花在绽放。

梅花她虽然美丽但不与桃李争艳比美, 只是把春天来了的消息带来。

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她却在花丛中笑。

扩展资料: 1961年,对中国来说,可算是个多事之秋,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是欧美封锁,苏联翻脸;面临的国内环境是经济困难,灾害重重。

面对困难和压力,毛泽东想要表明共产党人的态度和斗志,便酝酿写一首词。

他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感到文辞好;但意志消沉,只可借其形,不可用其义,所以他要写一首与陆游的词风格不同的咏梅词。

1961年12月27日,毛泽东把这首《卜算子·咏梅》作为文件批给在北京参加中央工作会议的人们看,并将陆游原词附后,且加注说明: “陆游北伐主张失败,投降派打击他,他消极颓废,无可奈何,因而作此词。

” 十几天后,毛泽东写信给康生:“近作咏梅词一首,是反修正主义的,寄上请一阅。

并请送沫若一阅。

外附陆游咏梅词一首。

末尾的说明是我作的,我想是这样的。

究竟此词何年所作,主题是什么,尚有待于考证。

我不过望文生义说几句罢了。

” 郭沫若在《待到山花烂漫时》一文中说:“我们的处境好像很困难,很孤立,不从本质上来看问题的人便容易动摇。

主席写出了这首词来鼓励大家,意思就是希望党员同志们要擎得着,首先成为毫不动摇、毫不害怕寒冷的梅花。

” 1963年12月,《咏梅》公开发表时,毛泽东在词前写有小序云:“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已是悬崖百丈冰”句中的“百丈冰”原为“万丈冰”。

“犹有花枝俏”句中的“犹有”原为“独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 - 毛泽东为什么偏爱梅花...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网 自咏示客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