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年级 > 数学

2021年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厘米和米试题解析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具体的实例,如测量大树的高度、比较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改正错误的长度单位等题目,帮助学生掌握如何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单位。

所涉及的知识点

如何根据物体的实际大小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并能正确使用厘米和米这两个单位进行长度测量和比较。

第五单元 厘米和米

【例1】请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棵大树高约8( ) 一本新华字典厚约3( )

解析:

在填单位前,先估计一下长度,再选择合适的单位。测量比较小的物体,一般用厘米;测量比较大的物体,一般用米作单位。做这类题时,不仅要看单位还要看数量的多少。比如“一棵大数高约8(   )”,数量是“8”,我们应该用米;如果给出的是“800”,我们就要用厘米。

解答:米 厘米

【例2】在○里填上“>”“<”或“=”。

8米○8厘米 90厘米○1米

解析:

根据米和厘米直接的进率可知1米=100厘米,比较时,先观察长度单位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可以直接比较;如果不同,先把长度单位统一,再进行比较。8米和8厘米的长度单位不同,先进行单位转换8米=800厘米,800厘米>8厘米,所以8米>8厘米;同理,1米=100厘米,90厘米<100厘米,所以,90厘米<1米。

解答:8米>8厘米 90厘米<1米

【例3】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大约是多少米?

解析:

测量物体的长度应从物体的端点开始,一直量到另一端点,尺子要放平,这样才能保证测量准确。动手量教室黑板的长。如果一次没有量完,量完一次要做好标记和记录,下一次从标记起继续量,最后把每一次的测量数据加起来。

解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例4】下面的长度单位全用错了,请你改正过来。

(1)森林里最高的银杏树高20厘米。

(2)丽丽栽了一株蒜苗,才三天就长到了5米高。

(3)村里新建成的大桥长40厘米。

解析:

要想正确使用长度单位,可以熟记几种常见物品的长度作参考。例如:大拇指宽约1厘米,课桌高约1米。银杏树高约20厘米,和一支铅笔的长度一样,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银杏树的高应该是20米。蒜苗高5米,比两扇门加起来还要高,不符合实际,因此蒜苗高5厘米。大桥长40厘米,还不如课桌高,也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大桥长40米。

解答:

(1)森林里最高的银杏树高20米。

(2)丽丽栽了一株蒜苗,才三天就长到了5厘米高。

(3)村里新建成的大桥长40米。

【例5】观察下面的两条线段,哪条长一些呢?

解析:

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最好的方法就是动手测量一下。找一把直尺,把线段的一个端点对准直尺的“0”刻度线,然后看另一个端点在几厘米处,这条线段的长度就是几厘米。根据测量可知,两条线段的长度都是3厘米,一样长。

解答:一样长。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19790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