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年级 > 数学

2024-2025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素养测评卷(人教版)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是面向二年级学生的数学期末素养测评卷,涵盖的知识点包括单位换算、时间计算、角的认识、加减法运算、乘法口诀、简单应用题等。试题类型多样,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和应用题等,旨在全面考察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套试卷主要考察了二年级学生对于单位换算、时间计算、角的认识、加减法运算、乘法口诀及简单的应用题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素养测评卷

【基础卷01】

考试难度:;考试分数: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判断题、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判断、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测试范围:全册。

1.(本题4分)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或单位。

教室的门高是2( )        时针从10走到2,走了4( )

26分+( )分=1时            5米-300厘米=( )米

【答案】 米/m 小时/时/h 34 2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和实际数据相结合,二年级的小朋友展开双臂,两手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米,所以计量教室的门的高度,可使用“米”作为单位;

时针从10走到12经过了2小时,从12走到2经过了2小时,所以时针从10走到2,走了4小时;

1小时=60分,先换算单位再进行计算即可;

1米=100厘米;先换算单位再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教室的门高是2米;

时针从10走到2,走了4小时;

1时=60分,60分-26分=34分,所以26分+34分=1时;

5米=500厘米,500厘米-300厘米=200厘米,200厘米=2米,所以5米-300厘米=2米。

2.(本题1分)下边钟面上分针从12旋转到3,经过了( )分。

【答案】15

【分析】钟面上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有12个大格,分针走1大格是5分,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从12走到3,走了3大格,也就是3个5分,用乘法计算。

【详解】3×5=15(分)

下边钟面上分针从12旋转到3,经过了15分。

3.(本题4分)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7-( )=8                      12-3=4+( )

75+( )=90-5                  ( )+7>21

【答案】 9 5 10 15

【分析】第一题,根据减数=被减数-差计算;

第二题,先计算出12-3的结果,再根据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计算;

第三题,先计算出90-5的结果,再根据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计算;

第四题,(    )+7的结果大于21即可,答案不唯一。

【详解】17-8=9,所以17-9=8;

12-3=9,9-4=5,所以12-3=4+5;

90-5=85,85-75=10,所以75+10=90-5;

15+7=22,所以15+7>21,答案不唯一。

4.(本题3分)填序号,下图直角有( ),锐角有( ),钝角有( )。

① ② ③ ④ ⑤

【答案】 ① ②⑤ ③④

【分析】比三角尺中的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三角尺中的直角大的角是钝角,和三角尺中的直角相等的角是直角,据此解答。

【详解】据分析可知:直角有①,锐角有②⑤,钝角有③④。

5.(本题6分)把乘法口诀补充完整。

三七( )        八( )七十二        ( )八二十四

五九( )        四( )二十四        ( )七四十二

【答案】 二十一 九 三 四十五 六 六

【详解】由乘法口诀得:

三七二十一       八九七十二       三八二十四

五九四十五       四六二十四       六七四十二

6.(本题3分)下图中,纸条长( )厘米,木条长( )厘米,铅笔长( )厘米。

【答案】 5 6 8

【分析】尺子测量物体时应将0刻度移动到被测物体的边缘,将直尺与被测物体重合,再观察被测物体另一端的刻度即可。当0刻度与被测物体的边缘不对齐时,用末端的刻度值减去开始的刻度值即可。

【详解】7-2=5(厘米)

6-0=6(厘米)

9-1=8(厘米)

图中,纸条长5厘米,木条长6厘米,铅笔长8厘米。

7.(本题1分)仓库里原来有62袋大米,上午运走了24袋,下午运走了21袋。现在仓库里的大米比原来少了( )袋。

【答案】45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现在仓库的大米比原来少了袋数,即是这一天中运走的大米袋数,将上午运走的大米数量加上下午运走的大米数量,即可解答。

【详解】24+21=45(袋)

所以现在仓库的大米比原来少了45袋。

8.(本题2分)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共3元,其中橡皮1元,铅笔( )元,6支这样的铅笔( )元。

【答案】 2 12

【分析】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共3元,其中橡皮1元,可以先用减法算出一支铅笔多少元。总价=单价×数量,直接用一只铅笔的钱数乘上6得到6支铅笔多少元。

【详解】3-1=2(元)

2×6=12(元)

故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共3元,其中橡皮1元,铅笔2元,6支这样的铅笔12元。

9.(本题1分)有一袋糖,块数比20多,比30少。4块4块或6块6块地往外拿,都正好拿完。这袋糖有( )块。

【答案】24

【分析】4块4块或6块6块地往外拿,都正好拿完,根据4的口诀和6的口诀,重合的有三四十二和二六十二,四六二十四,四九三十六和六六三十六,再根据块数比20多,比30少得出结论即可。

【详解】4×6=24(块)

20<24<30

故这袋糖有24块。

10.(本题2分)用2、0、6这三张数字卡片,能摆成( )个不同的两位数,其中最小的两位数是( )。

【答案】 4 20

【分析】用2、0、6这三张数字卡片组成不同的两位数,可以组成: 20,26,62,60,共4个。4个数字进行比较即可得到最小的两位数。

【详解】62>60>26>20

用2、0、6这三张数字卡片,能摆成4个不同的两位数,其中最小的两位数是20。

11.(本题1分)小军做100道计算题只用了1秒钟。( )

【答案】×

【分析】1秒钟可以读一道计算题,据此得出结论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知:1秒钟不能做100道计算题。

故答案为:×

12.(本题1分)计算72-25时,个位上要算12-5=7。( )

【答案】√

【分析】根据100以内的整数减法运算,减法从个位开始计算,当不够减时,则向高位借1当十,再进行计算。

【详解】计算72-25时,个位上的2减5不够减时,向十位借1,则个位上的运算为12-5=7。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3.(本题1分)用纸折角,折出的角的大小与这张纸的大小有关。( )

【答案】×

【分析】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叉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详解】用纸折角,折出的角的大小与这张纸的大小无关,角的大小与角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大小影响的因素。

14.(本题1分)求几个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

【答案】×

【分析】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即这个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

【详解】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原题说法不正确。

比如:4+4+4=4×3=12

故答案为:×

15.(本题1分)小明从直尺的刻度“3”画到刻度“8”,一共画了8厘米。( )

【答案】×

【分析】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用测量结束的刻度-测量开始的刻度=物体的长度,由此解答。

【详解】8-3=5(厘米)

小明从直尺的刻度“3”画到刻度“8”,一共画了5厘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本题1分)下面(    )不是角。

A. B. C.

【答案】A

【分析】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两条边都是直直的线,据此得出结论即可。

【详解】

根据分析知:图形不是角。

故答案为:A

17.(本题1分)下面哪个算式和4×5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

A.4+4+4+4+4 B.4+5 C.5+5+5+5

【答案】B

【分析】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4×5可以表示4个5相加的和,即5+5+5+5;也可以表示5个4相加的和,即4+4+4+4+4。

【详解】A.4+4+4+4+4表示5个4相加的和

B.4+5表示4和5相加的和

C.5+5+5+5表示4个5相加的和

4+5和4×5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故答案为:B

18.(本题1分)甲比乙高10厘米,乙比丙矮12厘米,则(    )最高。

A.甲 B.乙 C.丙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甲比乙高10厘米,乙比丙矮12厘米,也就是丙比乙高12厘米。甲和丙都比乙高,乙最矮。比较甲和丙谁比乙高得多一些,谁就最高。

【详解】12厘米>10厘米

丙比乙高得多一些。也就是丙最高。

故答案为:C

19.(本题1分)拿走了(    )个小方块。

A.5 B.6 C.7

【答案】C

【分析】通过数一数可知,上面一层原来有9个,现在还剩2个,拿走了9-2=7个。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9-2=7(个)

拿走了7个小方块。

故答案为:C

20.(本题1分)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钟,他每天要在7:40到校,他应该在什么时候从家出发,才能准时到校?正确的解答是(    )。

A.7:45 B.7:25 C.7:15

【答案】B

【分析】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7:40-15分=7:25

所以他应该在7:25从家出发,才能准时到校。

故答案为:B

21.(本题8分)口算。

9×5=        8×7=        7×8-8=        7×9+17=

57+23=        86-36=        6×7-34=        83-7-70=

【答案】45;56;48;80;

80;50;8;6

【解析】略

22.(本题8分)列竖式计算。

38+16+42=        80-(60-35)=        99-63+36=        76-(39+28)=

【答案】96;55;72;9

【分析】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列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计算加法时,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计算减法时,个位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一来十再减。混合运算中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据此计算即可。

【详解】38+16+42=96   80-(60-35)=55   99-63+36=72  76-(39+28)=9

23.(本题3分)看图列式计算。

(元)

【答案】96-37=59

【分析】用总钱数减去飞机模型的钱数,求出差,就是轮船模型的钱数。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96-37=59(元)

24.(本题3分)看图列式计算。

¤¤¤¤¤¤  ¤¤¤¤¤¤         

¤¤¤¤¤¤  ¤¤¤¤¤¤             

(个)

【答案】6×4=24

【分析】由图可知,一组有6个¤,一共有4组,求一共有多少个¤,列式6×4计算即可。

【详解】6×4=24(个)

一共有24个¤。

25.(本题3分)看图列式计算。

(朵)

【答案】3×5+3=18

【分析】从图上可得:前面3行,每行有5朵花,根据乘法的意义,用3×5或5×3先求出前面3行的花的数量,再加上最后一行的3朵,即可得出一共有多少朵花。

【详解】3×5+3

=15+3

=18(朵)

26.(本题4分)画一条比8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答案】见详解

【分析】先根据减法的意义,用8厘米减去3厘米求出要画线段的长度;在直尺的0刻度线处点一个端点,根据需要的线段长度,在直尺的相应刻度处点上另一个端点,顺着直尺连接两个端点即可。

【详解】8-3=5(厘米)

作图如下:

27.(本题4分)在点子图上画一个钝角,并把它分成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

【答案】见详解

【分析】在三角板上,最大角就是直角,钝角比直角大,锐角比直角小。根据要求,先画一个钝角,然后把它分成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据此作图。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1是一个锐角,∠2是一个直角,∠1和∠2组合的是一个钝角。

28.(本题3分)根据给出的时间将钟面补充完整。

【答案】见详解

【分析】9:55时,分针指向11,时针快指向10;

5:30时,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5和6中间;

11:00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1;据此解决。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29.(本题5分)语文老师今年38岁,英语老师比她大7岁,英语老师今年几岁?数学老师比英语老师小19岁,数学老师今年几岁?

【答案】45岁;26岁

【分析】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多少,求一个数是几,用加法列式计算;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小多少,求一个数是几,用减法列式计算;据此解决。

【详解】38+7=45(岁)

45-19=26(岁)

答:英语老师今年45岁;数学老师今年26岁。

30.(本题5分)服装店上午卖出65件衣服,下午比上午少卖40件,全天一共卖了多少件?

【答案】90件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上午卖出的数量-下午比上午少卖的数量,求出下午卖的数量,再加上上午卖出的数量,就是全天卖出的数量。

【详解】65-40+65=90(件)

答:全天一共卖了90件。

31.(本题5分)李老师带32名学生去公园划船,6条这样的船够坐吗?

【答案】不够

【分析】先用乘法求出6个5的和是多少,也就是6条这样的船一共可以坐几人;然后把老师与学生人数加起来,求出和,最后比较大小,即可解决。

【详解】5×6=30(人)

32+1=33(人)

30<33

答:6条这样的船不够坐。

32.(本题6分)实验小学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竞赛”活动,二年级共有8个班,每个班选9人参赛。二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赛?

【答案】72人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求二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赛?即求8个9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详解】9×8=72(人)

答:二年级一共有72人参赛。

33.(本题6分)小东和爸爸去逛文具店。

(1)小东想买一支钢笔和4本笔记本,20元钱够吗?

(2)请你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

【答案】(1)不够;

(2)买3支钢笔需要多少钱?24元(答案不唯一)

【分析】(1)先用乘法求出4本笔记本多少钱,然后加上1支钢笔的价钱,求出和,再与20元比较大小,即可解决。

(2)根据已知条件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详解】(1)4×4+8

=16+8

=24(元)

24>20

答:小东想买一支钢笔和4个笔记本,20元钱不够。

(2)买3支钢笔需要多少钱?

3×8=24(元)

答:买3支钢笔需要24元。(答案不唯一)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9400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