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六年级 > 数学

2012年六年级分数乘法及应用题典型练习题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围绕分数乘法展开,内容包括分数乘法的基本运算、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如凑整法和分配律)、以及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学生能够掌握分数乘法的各种技巧,并能解决与分数乘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所涉及的知识点

分数乘法不仅包括基本的运算规则,还包括利用结合律、交换律和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以及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特别是涉及多个步骤和实际背景的应用题。

分数乘法

六年级备课组

【知识分析】

在整数计算时,正确、熟练地运用结合律、交换律、分配律,能简化计算。那么分数的运算也同样适合这些运算定律,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运算定律来简化分数的运算。

【例题解读】

【例1】

【思路简析】仔细观察,我们发现有些分数可以凑成整数,计算的时候可以先把它们凑在一起在计算,这样计算就变的简单了,像这样凑在一起变成整数的方法,我们叫做凑整法。

原式=

=(5+15)×

=33

【例2】

【思路简析】这道题我们如果直接进行计算会比较麻烦,仔细观察发现170比169多了1,不妨把170拆成(169+1),然后利用乘法分配率来计算。

原式=

=19+

=

【例3】

【思路简析】仔细观察分子、分母中各个数的特点,可以考虑将分子变形。

1988×1989—1=(1987+1)×1989—1=1987×1989+1989-1=1987×1989+1988.这样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就变成一样了,计算也就简单了。

原式=

=

=

=1

【例4】

【思路简析】这道题中的相邻两个分数之间相差,可以看成是等差数列,因此我们可以运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来计算。

原式=

=1×49÷2

=24.5

[经典题型练习]

1、

2、

3、

4、

分数乘法应用题

【知识分析】

能识别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分辨分数带单位和不带单位的区别。

【例题解读】

【例1】一根绳子长,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米,问还剩下多少米?

【思路简析】分数不带单位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带单位表示一个具体的量,因此题中所给的两个表示不同意思,不能混为一谈。

36—36×—=26(米)。

【例2】一件衣服原价100元,先降价,再涨价,问衣服现在的价格是多少?

【思路简单析】这题先降价,再涨价,看似降价和涨价一样多,实际上是不一样的。第一次是在100元的基础上降价,第二次是在降价后的价格(90)上涨价,因此衣服的价格发生了变化。

100×(1—)=90(元) 90×(1+)=99(元)

【例3】一篮子鸡蛋有81个,第一位顾客买走,第二位顾客买走剩下的,第三位顾客买走剩下的,第四位顾客买走剩下的,这时篮子里还剩多少个鸡蛋?

【思路简析】把原来篮子里的鸡蛋看作单位“1”,那么第一次买走了总数的,第二次买走了总数的,第三次买走了总数的,第四次买走了总数的,也就是说每次买走的都是总数的,共买了四次,还剩下总数的。

(个)

【经典题型练习】

一根绳子长,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米,问还剩下多少米?

一根绳子原长,先剪去,再接上,问这根绳子现在是多少米?

一根绳子长,第一次剪去全长的,第二次剪去余下的,第三次剪去余下的,以此类推,第九次剪去最后余下的, 还剩下多少米?

分数乘法专项训练

简便计算

应用题

第一根绳子长,第二根比它多,第二根绳子长多少米?,

一条长的绳子剪去后,再剪去米,还剩下多少米?

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共有240页,第一天看了全部的,第二天看了全部的,第三天看了全部的她已经看了多少页?

一只猴子吃一堆桃子,第一天吃了全部的,第二天吃了余下的,第三天吃了余下的,以此类推,第六天吃了余下的,第七天吃了12个桃子,刚好把桃子吃完,问这堆桃子一共有多少个?

找规律:

………………. ……………………….

( )

你有什么发现?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29679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