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六年级 > 数学

2021年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百分数试题解析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围绕百分数的概念、应用以及相关计算展开。题目类型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涵盖了百分数的表示方法、百分数与实际问题的转换、百分数的应用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题目,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所涉及的知识点

百分数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包括百分数的表示、百分数与实际数值的关系、百分数的计算、百分数与分数的转换、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出勤率、工资扣税、成本利润分析)等。

第四单元 百分数

【例1】下列哪些分数可以用百分数表示?

(1)预计到2050年,我国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占总人口的。

(2)1袋盐的质量是kg。

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约占。

解析:因为百分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所以:

表示我国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与我国

人口总数之间的倍比关系,能用百分数表示。

kg表示l袋盐的质量,不能用百分数表示。

表示氧气含量与空气总量之间的倍比关系,能用百分数表示。

解答:(1)和(3)中的分数,可以用百分数表示。

【例2】有甲、乙两杯糖水,甲杯糖水为100克,含糖20克;乙杯糖水为300克,含糖42克,哪杯糖水更甜些?

解析:要知道哪杯糖水更甜些,就要比较那杯水的20÷100=,42÷300=,把都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进行比较。= 因为>,所以>。由此得出:甲杯糖水更甜些。

解答:甲杯糖水更甜些。

【例3】 实验一小的优秀教师人数占全校教师人数的10%,实验二小的优秀教师人数占全校教师人数的15%。哪个学校的优秀教师人数多?

解析: 假设两个学校的教师人数都是100人,那么实验一小有10人是优秀教师,实验二小有15人是优秀教师,所以实验二小的优秀教师人数多。假设实验一小有教师200人,实验二小有教师100人,那么实验一小有20人是优秀教师,实验二小有15人是优秀教师,所以实验一小的优秀教师人数多。同理,还有两个学校优秀教师人数相等的可能。

解答: 在没有具体给出两个学校的教师总人数时,无法判断哪个学校的优秀教师人数多,哪个学校的优秀教师人数少。

【例4】把百分数,m%(m是小于100且不为。的自然数)化成分数,且不经约分就是最简分数,分子是什么样的数?这样的分数有多少个?

解析:把百分数m%化成分数是(m是小于100且不为0的自然数),且揣不经约分就是最简分数,也就是说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把100分解质因数为100=2X2X5X5,因为分母100含有质因数2和5,所以分子就不能含有因数2和5,即分子个位上的数不能是0、2、4、6、8、5。由此可知,分子是小于100且个位上不足5的奇数。从1到100共有50个奇数,个位上是5的奇数有10个,即5、15、…、95。

解答: 分子是小于100且个位上不是5的奇数,这样的分数有40个。

【例5】一个百分数,把百分号去掉,就比原来增加49.5,这个百分数是多少?

解析: 一个百分数去掉百分号后,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若设这个百分数是χ,则变化后的数就是100χ,根据数量关系式:变化后的数一原数=49.5,列方程解答。

解答: 解:设这个百分数是χ。

100χ—χ=49.5

99χ=49.5

χ=0.5

χ=50%

答:这个百分数是50%。

【例6】 甲数比乙数多25%,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

解析: 甲数比乙数多25%,应把乙数看作单位“1”,甲数是乙数的1+25%=1+=,由此可知,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甲数有这样的5份。求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用乙数比甲数少的份数除以

甲数的份数即可。

解答: 1+25%=1+= (5—4)÷5=20%

答:乙数比甲数少20%。

【例7】小刚的课外书本数的专与小强的课外书本数的相等。小强的课外书本数比小刚少百分之几?

解析:如下图所示小刚的课外书本数的与小强的课外书本数的相等,说明两人的一份量是相等的,可以设两人课外书的一份量为χ,则小刚有些本,小强有5χ本。

再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的方法进行解题。在解题的过程中,可以约掉未知数χ。

解答: 设小刚有8χ本课外书,小强有5χ本课外书。

(8χ一5χ)÷8χ=37.5%

答:小强的课外书本数比小刚少37.5%。

【例8】实验小学六(1)班今天没有到校的人数是到校人数的。求六(1)班今天的出勤率。

解析: 此题中没有给出具体数量,可以考虑通过份数或分率来计算出勤率。

思路一 利用份数求出勤率。

⑴由“六“)班今天没有到校的人数是到校人数

的”可知,到校人数是19份,没有到校的人数是

l份,全班人数应是1+19=20(份)。用到校数人所

占的份数除以全班人数所占的份数,可以求出出勤率。

思路二 利用分率求出勤率。

⑵由“六(1)班今天没有到校的人数是到校人数的”可知,把到校人数看作单位“1”,则没有到校的人数是,全班人数是1+=。用到校人数对应的单位“1”除以全班人数所对应的分率,可以求出出勤率。

解答:方法一: 19÷(1+19)=0.95=95%

方法二: l÷(1+)=0.95=95%

答:六(1)班今天的出勤率是95%。

【例9】2011年9月1日,个人所得税起征标准上调至3500元。下面是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销售部李经理今年5月份的工资总额是8245元,按规定,李经理这个月纳税后能得到多少元工资?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王叔叔的工资总额中3500元的部分不用纳税;超过3500元的部分按不同的税率纳税。解决此题时可将李经理的工资分成几段,分别计算应缴纳的税款。8245元可分为四部分:

⑴3500元——不纳税

⑵1500元——税率3%——纳税45元

⑶3000元——税率10%——纳税300元

⑷245元——税率20%——纳税49元

解答: 8245元=3500元+1500元+3000元+245元

1500×3%=45(元)

3000×10%=300(元)

245×20%=49(元)

8245-(45+300+49)=7851(元)

答:李经理这个月纳税后能得到7851元工资。

【例10】小玉和小月到文化用品商店各买了一支钢笔,都花了19.8元。商店老板说这两支钢

笔一支盈利10%,另一支亏损10%。小玉说老板正好不赚不赔,小玉说得对吗?

解析:要想判断小玉说得对不对,就要将两支钢笔的成本价和卖出价进行比较。一支钢笔盈利10%,是指比成本价多10%;一支钢笔亏损10%,是指比成本价少10%。第一支钢笔的卖出价是成本价的(1+10%),

第二支钢笔的卖出价是成本价的(1-10%),可先求

出成本价,再和卖出价进行比较。

解答: 19.8÷(1+10%) 19.8÷(1-10%)

=19.8÷1.1 =19.8÷90%

=18(元) =22(元)

19.8×2=39.6(元) 18+22=40(元)

39.6<40,卖出价低于成本价,老板赔钱,所以小玉说得不对。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0234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