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六年级 > 数学

2021年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三、比和比例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多个数学概念,包括比和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关系、图形的绘制以及比例尺的应用。题目设计涵盖了基础计算、逻辑推理和应用题,旨在全面评估学生对这些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于比和比例的理解及应用,包括比例的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比和比例

1、0.125:化成最简单整数比是( ),比值是( )。

2、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3,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3、我会算。

(1)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6:9= 2.8:4= := 3:5=

:= 1.4:2= 0.9:1.2= 9:15=

(2)提示:如果两个比的比值相等,这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找出上面可以组成比例的比并写出来。

(3)在比例3:5=9:15中,3×( )=5×( ),这时我们可以说,在比例中,内项的积等于外项的积,这个性质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中的未知项求出来。

如:解比例:6:x=2:7

解:2x=6×7---(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2x÷2=6×7÷2---(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2)

x=21

我也模仿着解比例:4:x=3:21。

4、购买礼品的份数与应付钱数如下表。 

(1)分别写出各组应付钱数和份数的比并求出比值,说出这个比值所表示的意义。

(2)应付钱数和份数的比值是不变的,在数学上我们把满足这样关系的两个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你能举出一个成正比例关系的例子吗?试一试。

5、有600毫升的苹果汁,可以平均分成若干杯。请把下表填完整。

(1)写出几组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并比较积的大小,说明这个积表示什么?

(2)表中相关联的两种量分的杯数和每杯的果汁量的积是不变的,在数学上把满足这样关系的两个量叫做成反比例。你能举出一个成反比例的例子吗?自己试一试。

6、我会画。

(1)画一个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的长方形,然后按照2:1的比画出一个新的长方形,接着按1:2再画出另一个新长方形。

(2)在一幅图上,用1厘米表示实际的100米,这幅图上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 ):( ),这个比就是我们常说的比例尺。(提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3)比例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数值比例尺如:1:100;一种是线段比例尺,如:。

7、我会做分析师。

农场收割小麦,前3天割了165公顷,照这样计算,8天可以收割多少公顷?

方法一:求8天收割多少公顷可以先求出一天收割多少公顷,根据3天收割了165公顷,列式为( ),这样用一天收割的公顷数再乘8就可以求出8天收割的公顷数,列式为( )。

方法二:在用上面的方法解答时,我们发现:每天收割的公顷数是不变的,也就是说前3天收割的公顷数与天数的比( ):( )是不变的,所以可以设8天收割了x公顷,这样也可以求出收割的公顷数与天数的比是( ):( ),这样根据两个比的比值相等组成比例式( ):( )=( ):( ),然后解这个比例也可以求出8天收割的公顷数。

8、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3小时到达,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让一只蜗牛从甲地爬往乙地,已知这种蜗牛每分钟爬12厘米,求这只蜗牛需要多少分钟才能爬到乙地?

答案:1、1:7

2、直角

3、(1) 0.7 0.7

(2)2.8:4=1.4:2 :=: 3:5=9:15

(3)15 9

4:x=3:21

解:3x=4×21

3x÷3=4×21÷3

x=28

4、(1)80:10=160:20=320:40=480:60=640:80=800:100=8,这个比值表示单价。

(2)超市购买练习本的总价和数量等等。

5、120 150 200 300

(1)6×100=5×120=4×150=3×200=2×300 这个积表示果汁总量。

(2)路程一定时,速度和行驶的时间。

6、(1)

(2)1:10000

7、方法一:165÷3 165÷3×8 方法二:165 3 x 3 165 3 x 3

8、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60×3=180(千米)

180千米=18000000(厘米)

甲地到乙地的图上距离:18000000×=6(厘米)

蜗牛的爬行时间:6÷12=0.5(分)

答:蜗牛需要0.5分才能爬到乙地。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0350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