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六年级 > 语文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针对六年级学生,旨在全面评估他们在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以及阅读理解等方面的表现。试卷分为基础知识、综合运用、口语交际和阅读写作四大板块,涵盖了拼音、成语、造句、成语解释、句式变换、句子扩写、排列顺序、古诗词积累、口语表达及阅读理解等多方面内容。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份试卷考察了学生在拼音、成语、句式变换、句子扩写、排列顺序、古诗词积累、口语表达及阅读理解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013-2014学年上学期六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题

(满分100分,120分钟完卷)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15分)

一、看拼音写词,并将所填的字按音序排列。(2.5分)

shù piē liang miè dǐng dǐng

洗( ) ( )下 高( ) 轻( ) 大名( )

二、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分类(只填序号)。(5.5分)

①神采( ) ② 奋不( )身 ③ 垂头( )气 ④( )( )不安

⑤舍( )救人 ⑥( )首挺胸 ⑦( )惊( )跳 ⑧ 喜出( )外

描写人物神态的词:( )

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词:( )

描写人物品质行为的词:( )

三、用“地道”的不同读音,各造一个句子。(2分)

dì da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ì dà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入括号里。(2分)

接:①靠近,接触;②连接;③托住,承受;④接受。

1、接天莲叶无穷碧。 ( )

2、周总理在中南海接见了外国使者。 ( )

3、同学们听了,都在交头接耳地议论着。 ( )

4、他用手接住了掉下来的果子。 ( )

六、选词填空。(3分)

不仅……还 即使……也 不管……总

如果……就 只有……才 只要……就

1、妈妈( )是一个出色的教师,( )是一个出色的作家。

2、( )你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应该鼓起勇气去改正。

3、( )品德高尚的人,( )能得到人们的尊敬。

第二部分 综合运用(25分)

五、句子训练。(7分)

1、寒风吹在脸上很痛。(改写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个人都不会说自己的家乡不好。(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对妈妈说,他现在就想要妈妈的钢笔。(改为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那时候,清政府腐败无能,刚一提出“京张”铁路的修筑计划,帝国主义就出来阻挠,要挟。(换成“因果关系”的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修改病句:

①我们要关怀集体,热爱国家财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老师要我们注意安全,防止不发生事故。

7.马儿奔驰。(扩句,至少扩两处.)

七、重新排列错乱的句子。(3分)

( )明媚可爱的春天一到,银杏树上开满了洁白如玉的小花。

( )当金色的秋天悄悄降临人间,树上挂满了银杏,像一个胖娃娃。

( )仲夏,银杏树上的叶子长的更加茂密了。

( )寒冷的冬天,银杏树顶着严寒,冒着风雪,像一个坚强的卫士。

( )虽然它没有牡丹花那么艳丽多姿,也没有兰花那么芳香醉人,但我喜欢它那洁白无暇的花朵。

( )它那粗壮的枝干像一把撑开的绿伞,为人遮阴蔽阳。

八、填空。(10分)

1、本学期我们还要培养( )和( )的良好学习习惯 。

2、当朋友遇到困难想退缩时,你想用( )这句名言来鼓励他。

3、《观书有感》中的千古名句是( ),诗中作者用( )来譬喻读书的体会。

4、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 ),( )之道。面对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5、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不少名人,有( )音乐家肖邦,( )的科学家霍金,( )的哈尔威船长,( )的詹天佑等。

6、《负荆请罪》这篇课文是一部( ),“负荆请罪”成语的意思是( ),这个成语出自( )这部书。

7、从你积累的古诗中选择能表现四季特征的古诗各一句,写下来。(2分)

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口语交际: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已经学习了不少名言。你最喜欢哪句名言?这句名言给了你哪些启发?请写下来。(3分)

十、快乐阅读(30分)

(1)课内阅读(15分) 

13日22点十二分,当人们搬走压在谭老师身上的最后一块水泥板时,在场的人都zhèn hàn( )了。“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的深凹下去 ,血肉模糊,身下死死的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第一个发现老师的救援人员眼含热泪的说。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让他永生难忘!

“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扑到我们身上。”获救得同学这样回忆。

一位老师说:“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在同学们眼里,老师讲课绘声绘色,( )妙语连珠,( )很有幽默感。然而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 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quán shì( )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1、读文中的拼音,将词语写在括号内。(2分)

2、在文中的第四自然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分)

3、照样子写词语。(2分)

绘声绘色:

4、解释下列词语。(2分)

生死攸关:

妙语连珠:

5、文中采用了( )、( )、( )说的话,侧面烘托了谭老师的英雄壮举。(1.5分)

6、你怎样理解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7、文中说的“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你是怎么理解的?你心中的师德灵魂应该是什么样的?(2.5分)

8、如果发生地震时,你会怎样逃生?(2分)

(2)课外阅读(15分)

放大你的优点

一位十分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使。

“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年羞涩地摇头。“历史、地理怎么样?”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那法律呢?”青年窘迫地垂下头。会计怎么样?”

父亲的朋友接连地发问,青年都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似乎一无所长,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

“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我总得帮你找一份事做呀。”

青年羞愧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急忙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年轻人,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把名字写好也算一个优点?青年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哦,我能把名字写得叫人称赞,那我就能把字写漂亮;能把字写漂亮,我就能把文章写得好看……受到鼓励的青年,一点点地放大着自己的优点,兴奋得他脚步立刻轻松起来。

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18世纪著名作家大仲马。

世间许多平凡之辈,都拥有一些诸如“能把名字写好”这类小小的优点,但由于自卑等原因常常被忽略了,更不要说是一点点地放大它了,这实在是人生的遗憾。须知,每个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都蕴藏着一座丰富金矿,只要肯挖掘,哪怕仅仅是微乎其微的一丝优点的暗示,沿着它也会挖出令自己都惊讶不已的宝藏……

1、“穷困潦倒”一词中的“潦”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音节是( )。与它字形相近的字还有( ) (2分)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差使: 家喻户晓:

3、 在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一对反义词。(2分)

(   )——(   )  (   )——(    )

4、用“------”划出写父亲的朋友赞扬年轻人的话;用~~~线划出写年轻人听了赞扬后的感受和表现的句子。(4分)

5、这个年轻人是( )国的作家( )。(1分)

6、你对划横线的那句话是怎样理解的?写下来。(2分)

7、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写下来。(2分)

十一、轻松作文(30分)

题目:关爱

提示: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的关心与帮助。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体现我们相互关爱的事情。写之前先想一想,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样发生的,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怎样。写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要表达真情实感。500字以上。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12518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