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第一周周练试卷
出卷人:李翠娥
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思援弓缴(jiǎo zhuó)而射之。
为 (wéi wèi)是其智弗若与(yú yǔ yù)。
孰为(wéi wèi)汝(nǔ rǔ)多知乎?
及日中则如盘盂(yú yù)。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hào hú)将至。
辨字组词。
弈( ) 诲( ) 辩( ) 孰( )
恋( ) 晦( ) 辨( ) 熟( )
解释带点的字,并翻译句子。
思援弓缴而射之。
援:_____ 缴:_____ 之: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是其智弗若与?
为:_____ 弗: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
3 孰为汝多知乎?
孰:_____ 汝: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
4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之: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
5 一人虽听之 之: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
6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为: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
四、我能按要求写句子。
1、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何曾留着游丝样的痕迹呢?(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种树人说:“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但老天什么时候下雨我是算不准的。”(改成转述句)_______________ 4、时间过得很快。(改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树在微风中摆动。(改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本书我整整用了差不多两天的时间才看完。(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对《两小儿辩日》一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要敢于对自然现象进行探求和质疑。
B、宇宙无限,知识无涯,学无止境,即使是知识广博的圣人也会有所不知。
C、要敢于否定一切大学问者,不迷信权威。
D、观察事物要注意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也不能以偏概全。
六 阅读《两小儿辩日》填空。
《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__。故事体现了两小儿_________和孔子_________的态度。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___家___家___家。我记得他的名言有:1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使弈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1、下列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弈秋诲/二人奕 B、其一/人专心致志
C、思/援弓/缴而射之 D、虽/与之/俱学
2、“其一人专心致志,___________;一人虽听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弈》选自_______,孟子是我国古代的___________。《孟子》记录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用两个成语分别概括两个学徒的不同表现。
一人:________ 另一人:_______
4、两个学徒表现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八 仿写句子。
1 美,是蓝天的一朵白云,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
爱,__________________。
2 老师是红烛,照亮别人而把自己燃烧。是园丁_______________,是雨露,___________。
九、自主题:
1、用四个成语分别替代下面四个“很多”。
超市里商品的式样很多( )
花的品种很多( )
公园里游人很多( )
游乐场游乐项目很多( )
用“严”字组词填入句中的括号里,不重复使用。
他瞪着眼睛,( )地对我说:“干好工作,要有( )的要求,( )的组织,( )的态度,( )的纪律,看你能不能经受这( )的考验。”
3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有时我们会抱怨生活的单调,其实生活中( )缺少缤纷,( )缺少发现。
(2)( )我们今后在哪里学习工作和生活,( )不能忘记曾经培育我们的母校。
(3)在比赛中,( )我充分准备,( )获得了好成绩。
4、选词填空。
审阅 浏览 恳求 乞求
晚饭后,爸爸坐在沙发里边喝茶边( )当天的报纸,而妈妈在台灯下( )公司的设计图纸。
虽然……但是…… 不是……而是…… 不是……就是……
(1)孔子 ( )知识十分渊博,( )对于两小儿的问题,他无法回答。
(2)孔子( )不想回答两个孩子的问题,( )对于这问题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5.根据提示写出含“手”字的成语。
形容高兴的:( ) 形容慌乱的:( )
形容容易的:( ) 形容聪明的:( )
6 填一填
少年易老学难成,( )
( ),不成方圆
学而不思则罔 , ( )
黑发不知勤学早,( )
天时不如地利,( )
敏而好学,(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温故而知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