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六年级 > 语文

六年级语文毕业版基础知识练习题(八)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针对六年级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进行考查,涵盖了拼音、多音字、拟人句、病句修改、关联词使用、名言警句填空、课文内容回顾以及判断题等多种题型。重点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套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拼音、多音字、拟人句、病句修改、关联词使用及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六年级语文毕业基础知识(八)

一、 积累运用(46分) (一)按要求回答问题。(11分) 1、看拼音写词语(5分) zǔnáo   línɡlì   kuí wǔ  wū rǔ  dǐnɡzhì chānɡshèng (     )(     )(     )(     )  (                ) 2、多音字组词。(2分)       qiǎnɡ(       )                chuán(        )   强                             传                       jiànɡ (       )                zhuàn(        ) 3、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拟人句。(1分) 天上的星星亮闪闪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1分)   这里的景色对游人着迷。 5、用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1分)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1分) 春雨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每小题1分) 1、下面带点词语的读音正确的是(  )。 (1) 兴高采烈(xīng)     (2)情不自禁(jìng) (3)天衣无缝(fēng)      (4)工艺精湛(zhàn) 2、“世纪宝鼎”的“鼎”一共有(  )。 (1)10笔       (2)11笔      (3)12笔       (4)13笔  3、给下面句子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  ) 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    )的考验,终于胜利地到达了目的地。 (1)严峻     (2)严厉      (3)严酷      (4)严格 4、凡卡(   )在城里受罪,(   )回到乡下爷爷那儿去。 (1)宁可……也不……(2)因为……所以……  (3)即使……也……  (4)与其……不如…… 5、下面句子正确的是(   )。 (1)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我们要保持冷清的头脑。 (2) 孙爷爷是我们的校外辅导员,他德高望重,受到我们的衷心爱抚。 (3) 桑那沉静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4) 虽然自己做的书有些粗糙,但是同学们对这些书格外珍爱。 6、《卜算子·咏梅》这首词是毛泽东读了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同题词后写的,在词中,毛泽东赞美了梅花(    )。 (1) 虽然饱经摧残,屡遭打击,但矢志不移。 (2) 任凭百花的妒忌与排斥,也不想争艳夺宠,。 (3) 不畏艰难险阻,凌寒独放的品格和不居功自傲的精神。 (4) 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坚定的信念和坚贞不屈的品格。 (三)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5分,每小题1分) 1、“细心是粗心的克星。”这个是比喻句。                     (   ) 2、“我爸爸给我买的书很好看。”可以缩写为“我爸爸很好看。”  (   ) 3、“致之市而忘操之”一句中带点的“之”指的是“量好的尺码”。(   ) 4、“晚霞把湖水映红了”和“湖水被晚霞映红了”意思一样。    (   ) 5、“yi   shi   zhi   ri   xian ”都是整体认读音节。       (   ) (四)填空。(23分) 1、试试看,能不能把下面的内容填完整。(2.5分) (1)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锲而舍之,______________;锲而不舍,_____  _________。 (3)___      ____,审问之, ___     _____,明辩之,笃行之。 2、还记得下面的课文吗?按原文填空。(8.5分) (1)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_____  ___,_____  _。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______________;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____                            ______。 (2)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_____    _ _ _,___    ___。她们俩在____         _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____ ___的地方去了。 (3)《示儿》最后一句是:_______           ____;《长歌行》的最后两句是: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七步诗》的最后两句是:____          _____,______        ____。 (4)人曰:“何不____      _____?”曰:“宁信度,___     也。” (5)《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            ___,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        ___。 3、你积累了多少课文中的好句子?试试看能按要求写出来吗?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12650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