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1. 仔细听,认真想,完成下题。
(1)北方的这个人吃菱角时,连壳一块放进嘴里,是因为( )
A.在宴席上吃菱角。 B.他不知道吃菱角要去壳。 C.连壳吃可以清热。 D.连壳吃更有营养。
(2)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是( )
A.不懂装懂就要闹笑话。 B.吃菱角要去掉外壳。 C.北方有个人没有见过菱。 D.菱生长在山上山下。
2. 下面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斩钉截铁 威风凛凛 心精肉跳 无穷无尽
B.排山倒海 全神惯注 忘乎所以 囫囵吞枣
C.热血沸腾 技高一筹 自作自受 高山流水
D.居高临下 大步流星 汹涌澎湃 轻歌慢舞
3. 下面句子中,带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想当年,爷爷在我们这里也算是叱咤风云,响当当的厉害人物。
B.不知不觉中,春姑娘的脚步已经走到了我们身边,校园里到处翠色欲流。
C.作者在文章的末尾硬加上一段不必要的议论,这就是画龙点睛,多此一举。
D.眼看谎言一步一步被揭穿,我很忐忑不安。
4. 给“纯”组词,依次填写在下面句子中,正确的一项是( )
功夫不________,还得练习。 ________的水,看起来是透明的。 他来自农村,人很________。 姥姥说的是________的普通话。
A.纯朴 纯正 纯熟 纯净 B.纯正 纯熟 纯净 纯朴 C.纯净 纯朴 纯正 纯熟 D.纯熟 纯净 纯朴 纯正
5. 根据意思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成语,错误的一项是( )
A.形容绘画、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栩栩如生)
B.一根头发悬挂着三万斤重的东西,形容事态及其危险。(千钧一发)
C.形容经历过种种的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练。(饱经风霜)
D.自己对自己说话。(花言巧语)
6. 对“有目的地阅读”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B.同一篇文章,阅读目的不同,选择阅读材料的重点也不同。
C.读文章时,自己感兴趣的就多读读,不感兴趣的就可以不读。
D.读书时,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
7. 作好演讲,首先要写好演讲稿,对演讲稿内容的要求错误的一项是( )
A.选择合适的材料说明观点。
B.观点要鲜明。
C.不需要围绕中心,可以随意长篇抒发情感,不要生动的故事。
D.要有感染力,可以引用生动的故事。
8. 下面有高尔基的《童年》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外祖父的爱,仿佛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阿寥沙的心。
B.故事的主人公阿寥沙三岁丧父后,随母亲投奔外祖父。
C.以孩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给这个充满伤痛的故事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
D.外祖父粗暴自私,经常毒打孩子们,曾把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觉。
9. 下面不是鲁迅作品的是( )
A.《故乡》 B.《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C.《好的故事》 D.《朝花夕拾》
二、判断题
10.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陈、雕、凝、蕾、爆、莺”是按音序排列的。(________)
(2)“差(cēn)、着(qín)、石(yǔn)、缩(quán)”中带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________)
(3)“坚强不、威武不能、猫着后腿、理词穷”中“屈”的意思相同。(________)
(4)“草原的景色太美了,难道我们舍得离开?”改为陈述句是“草原的景色太美了,我们舍得离开。(________)
(5)《夏天里的成长》这篇课文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点明中心,通过列举生物和事物两个方面的生长事例,将中心句的意思表达清楚。(________)
(6)《只有一个地球》中的“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写出了地球美丽而又脆弱,我们要保护地球。(________)
三、填空题
11. 背一背,然后补写完整。
(1)________,还来就菊花。(孟浩然)
(2)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朱熹)
(3)从走上工作岗位那一天起,她就决心为祖国建设鞠躬尽瘁,________。
(4)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________。——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草原》中的句子——羊群一会儿上了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绿毯”指的是:________,“白色的大花”指的是:________。
(2)“千里________绿映红,水村________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出自________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诗人描写多种景物表达了________感情。
四、语言表达
13. 按要求写句子。 1.读一读,体会句子的特点,然后仿写句子。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这是个________句。 我也仿写一句:谎言是________ 2.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体会五壮士的英雄气概。请你用上三个以上描写动作的词语写句子。 他刚要盖子,马宝玉,手榴弹在腰间,猛地一块大石头,大声:“同志们!用石头!” 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
14. 陪读,顾名思义就是陪同孩子读书。广义上讲是家长全程参与孩子生活与学习的一种行为。狭义上讲是孩子放学后家长陪同孩子写作业并予以指导的行为。现在家长陪同已经成为一种风气。有的在县城的学校附近租房子陪读,有的跨区域买房陪读,有的不上班在家专职陪读……该不该让家长陪读呢?把你的观点写下来,还要写清楚原因。(不少于60字) 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15.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穷人(节选)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从“快去”一词,我们可以看出渔夫________,当渔夫看到孩子在帐子里时,他会感到________,他可能会说:“________。”
(2)渔夫家的生活状况如何?你是从哪个句子推测出来的?
(3)选段抓住渔夫的________、动作和________进行描写,让我们体会到渔夫有着________的美好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写写读完选段后的感受。
16.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工作到最后一刻 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012年5月4日,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林俊德住院期间,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多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经极度xū ruò 虚弱 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扶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 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林俊德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临终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马兰。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zhàn fàng 绽放 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1)读选段中的拼音,把词语规范地写下来。
(2)读短文第二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你的体会是:________
(3)再读短文第三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填空。 句子中的“冲锋”是指:________ 这一幕之所以震撼人心,是因为________
(4)林俊德为什么要求把自己埋在马兰?
(5)用自己的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六、书面表达
17. 同学们,这学期老师组织大家口语交际“聊聊书法”。活动过程中,你已经知道书法是我们的国粹,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视。请以“书法”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写这次口语交际课,可以写学习书法的过程,可以写参观书法作品展览的经过…… 要求:()题目自拟。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中心要明确,内容要具体,要有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45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ht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