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六年级 > 语文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题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是针对S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设计的综合性语文测试题,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内容涵盖了拼音、字词辨析、字义理解、成语运用、句子修辞及改写、句意理解和阅读理解等多方面知识。通过这些题目,可以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阅读理解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汉语拼音、字词辨析、成语应用、句子修辞、句意理解以及阅读理解等方面的知识。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总分100分,120分钟完卷)

班级: 姓名: 考号: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jī fū    dào suì      jú zi      huò shì      wǎn jiù     duō suō     jīng  zhì   

(        )    (       )   (        )    (       )     (        )   (       )    (       )

quán tuǐ 

(       )

上述音节中,整体认读有(                          )。

二、辨字组词。(6分)

喉(     )   褐(     )   梗(      )   蜷(     )    僵(      )   喷pēn(     )

候(     )   歇(     )   便(     )   倦(      )    疆(     )      pèn(      )

三、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2分)

“望”有四种释义:①看,往远处看;②拜访;③希图,盼;④名望,声誉。

1、我们到学校去看望了老师。(    )

2、她是音乐学院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    )

3、直到主人的背影都望不见了,他才知道这警告是无效的。(    )

4、公主听说国王回来了,喜出望外地跑过来迎接他。(    )

四、根据意思写成语。(2分)

1、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刻的道理,或比喻说话不看对象。(    )

2、比喻目光狭小,所见有限。(      )

3、比喻没有本领的人充作有本领,或以次充好。(      )

4、比喻有的人自作聪明,常做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把事情办糟。(        )

五、说说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2分)

1、他想,今年的收成一定可以使他的主人——一个可怜的老太太——笑一笑了。(    )

2、“喂——,你过来!”他喊道。(    )

3、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

4、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儿,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

六、说说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4分)

1、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橘子,哪里会露出笑容来呢!(    )

2、他想到将来田里的情形,想到主人的眼泪和干瘪的脸,又想到主人的命运,心里像刀割一样。(    )

3、稻草人帽子依旧戴得很正;扇子依旧拿在手里,摇动着,发出啪啪的声音;并且依旧站得很好,直挺挺的,位置没有动,样子也跟以前一模一样。(   )

4、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

七、句式变化。(3分)

1、将疑问句改成肯定句: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

2、缩句: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能给她一点温暖的火柴。

3、改为转述句:汉斯对国王说:“想要我给您指路并不难。”

八、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4分)

1、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儿,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2、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九、阅读理解。(39分)

㈠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15分)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这则寓言名叫《          》,选自《           》作者是        时期        家        。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②物莫能陷也

③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④其人弗能应也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译文:                                             

②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译文:                                             

③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译文:                                             

④其人弗能应也。                         译文:                                             

4、如果把这段话分层,可以分为几层,用“‖”标明,并写出层意。

5、说说这则寓言的意思。(或谈谈你对这则寓言的理解。)

6、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㈡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24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儿坐在墙角里,两shāi(    )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儿坐在那里,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1、根据短文中的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文段中“多么美丽的东西”是指              、              、              、              。

3、“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中的“曾经”是什么意思?

4、文段中的省略号表示                                          。

5、理解下面句子。

①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儿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小女孩既然冻死的,为什么还“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②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句中的两个“幸福”各是什么意思?)

6、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十、文笔展示。(30分)

题目:假如我是         

要求: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完整,注意前后照应,不少于500字。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12855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