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六年级 > 语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1文言文二则课外阅读题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包含了两篇文言文,分别是《韩娥善歌》和《画鱼捉獭》,旨在考察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以及相关成语知识。第一篇文言文讲述了韩娥通过歌声影响了一城的人,展示了她出色的歌唱技巧和艺术感染力;第二篇文言文讲述了徐景山通过巧妙的方法帮助魏明帝捕捉到了白獭的故事,体现了智慧与策略的重要性。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篇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成语的应用及通过古代故事领悟生活智慧的能力。

类文阅读-21 文言文二则

韩娥善歌

昔韩娥东①之齐,匮②粮,过雍门③,鬻歌④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⑤,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⑥。

过逆旅⑦,逆旅人辱之,韩娥故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⑧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⑨长歌,一里老幼,善悦抃⑩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⑾。乃厚赂发之。

(选自《谐文趣心 历代寓言小品》)

【注释】①东: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行。②匮:缺乏。③雍门:齐国的一座城门。④鬻(yù)歌:卖唱。⑤欐():中梁。⑥左右以其人弗去:周围的人都以为她并没有离开。⑦逆旅:客栈。⑧遽(jù):立刻,匆忙。⑨曼声:拖长声调。⑩抃(biàn):拍掌,两手相击。 ⑾忘向之悲也:将以往悲苦都忘了。

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既:已经。 B.去:离开。 C.向:方向。

2.“韩娥善歌”的“善”意思是 ,后来,这个词成了成语,用来比喻 。

3.解释“一里老幼,善悦抃舞,弗能自禁”这句话的意思。

4.你还知道哪些和音乐有关的成语?请写下来吧。

【参考答案】

1.C

2.善于,擅长 真正的艺术家,应当扎根于人民大众之中,与大众共悲欢,成为他们忠实的代言人

3.韩娥的热情演唱,又引得十里之内的老人和小孩个个欢呼雀跃,鼓掌助兴,大家忘情地沉浸在欢乐之中,将以往的许多人生悲苦都一扫而光。

4.示例:弦外之音、高山流水、余音绕梁、一唱三叹、余音袅袅等。

画鱼捉獭(tǎ)

魏明帝游洛水,水中有白獭数头,美净可怜,见人辄去。帝欲取之,终不可得(děi

dé)。

侍中徐景山曰:“獭嗜鲻(zī)鱼,乃不避死。”画板作两生鲻鱼,悬置岸上,于是群獭竞逐,一时执得。

帝甚佳之,曰:“闻卿能画,何以妙也?”答曰:“臣未尝执笔,然人之所作,可庶几耳。”帝曰:“是善用所长(zhǎnɡ cháng)也。”

(选自《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 魏晋南北朝卷》)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2.选择加点字词的正确意思。

(1)水中有白獭数头,美净可怜。( )

A.值得怜悯 B.数量少得不值一提 C.令人喜欢

(2)帝甚嘉之。( )

A.夸奖 B.欢乐 C.善,美

(3)臣未尝执笔。( )

A.辨别滋味 B.曾经 C.经历

3.徐景山是怎么帮助魏明帝捉到獭的?

4.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dé cháng

2.(1)C (2)A (3)B

3.徐景山在木板上画了两条鲻鱼,悬挂在岸上,于是群獭竞争着追到木板画边上,一下子就都捉住了。

4.要善于运用自己的长处。

ttp://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13384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