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年级 > 数学

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十单元测试题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针对三年级学生的数学检测卷,涵盖了多个数学知识点,包括长度、重量、面积等单位的认识与转换,平均数的计算,简单的统计知识以及应用题。题目设计注重考察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主要考查了长度、重量、面积等单位的认识与转换,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应用题的解题能力。

2010-2011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第十单元检测卷

姓名 班级 学号 得分

书写整洁分:2分

一、填空

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教室地的面积是48( ) 教学楼高12( )

爸爸体重约85( ) 小明每小时步行4( )

一只大象重约6( ) 大拇指的指甲盖面积约1( )

2.小李走了5步,一共走了340厘米,小李平均每步走( )厘米。

3.明明读一本课外书,第一天读了17页,第二天读了23页,第三天读了20页,他平均每天读( )页。

4.有两箱苹果,甲箱重10千克,乙箱重,从甲中拿( )千克放到乙箱中,两箱的苹果一样重,这样两箱都是( )千克。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8平方米=( )平方分米 =( )千克=( )吨

8分米=( )米 12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24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 )千米

6、一个长方形长8分米,宽3分米,如果长减少3分米,面积减少( )。

7、○、8、○、12中,圆圈中的两个数的平均数是8,并且这4个数按规律排列,○中的数字分别是( )、( )。

8.小王调查了学校女排对的十名同学的身高:142厘米、140厘米、158厘米、149厘米、140厘米、135厘米、143厘米、138厘米、150厘米、145厘米。最高的身高是( )厘米。估计一下,他们的平均身高大约是( )(130多、140多、150多)。

二、用竖式计算(第一行需要验算)

26×37 742÷7 52×30

516÷4 35×26 407÷7

三、判断下面各题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1、1班和2班上半场篮球比赛结果是12比16,平均每队得14分……( )

2、小林三次口算分别做对14题、18题、10题,平均每次算对14题……( )

3、一条河,平均水深150厘米,小张身高160厘米,小张虽不会游泳,但一定能趟过去,而且没有危险。 …………( )

4、男生平均体重32千克,女生平均体重29千克。男生一点比女生重。( )

5.

(1)第二组同学的体重一定都是24千克。 ………………( )

(2)第二组同学的体重有可能都不是24千克。………( )

(3)第二组同学的体重都不可能低于24千克。 ………( )

(4)第二组可能有人体重低于24千克。…………( )

(5)第二组不可能有人体重超过48千克。………( )

四、能力迁移(每题6分,共42分)

1、某班5位学生为灾区小朋友捐款情况如下表:

(1)估算一下,五位同学平均每人捐款金额在( )元到( )元之间。

(2)算一算,平均每位同学捐款多少元?

2、某班45人,平均每人捐款98元,这个班一共捐款多少元?

3、3位同学在口算比赛时,前2位同学1分钟平均做18道,第3位同学做了21道,3位同学1分钟平均做多少道题?

5、

6、在射击训练中,甲、乙两位选手的射击成绩如下:(“/”表示脱靶,没有成绩。)

甲:8环、7环、6环、9环、9环、9环

乙:6环、/、10环、8环、8环、10环

如果你是教练,你觉得谁的成绩更稳定?请你通过计算说明。

7、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平均每小时行45千米,后3小时平均每小时行驶55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思考题:

1.如果三个人的平均年龄为14岁,并且没有小于10岁的,那么年龄最大的人是多少岁?

2..小红在四次数学测试中的平均得分为98分,第一次得了99分,第二次得了100分,第三次比第四次少3分,你知道她第三次和第四次各得了多少分吗?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24390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