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年级 > 数学

2023-2024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卷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针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设计的期中检测卷。试卷内容涵盖地图方向、口算、两位数乘法、复式统计表、方位与方向、计算题(包括直接写得数、列竖式计算)、应用题等多方面内容。试题设计旨在全面考察学生对于基础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试卷主要涵盖了小学三年级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但不限于地图方向、两位数乘法、复式统计表解读、方位与方向辨认、简单的数学计算及应用题解题方法。通过这份试卷,可以检验学生对于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实际应用能力。

2023-2024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卷(1-4单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共10题,满分24分)

1.地图通常是按照上( )下( )左( )右( )绘制的。

2.口算900÷3时,可以把900看作( )个百,再除以3得( )个百,就是( )。

3.25×80积的末尾有( )个零,积是( )位数。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计数单位。

5.每件上衣75元,10件上衣一共( )元;820元买了4条裤子,每条裤子( )元。

6.下面是三、四年级同学阅读国学经典的情况统计表。

(1)两个年级的同学阅读《    》的人数最多。

(2)三年级同学阅读《千字文》的人数比四年级同学阅读《千字文》的人数( )(填“多”或“少”)。

(3)如果每个同学只读一种书目,那么参与阅读国学经典的三年级同学一共有( )人。

7.在一道除法算式中,商是24,商是除数的3倍,余数比除数小1,被除数是( )。

8.下面的图形各代表什么数字?

( ),( ),( ),( ),( )。

9.小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把第二个因数36个位的6看成了9,结果比正确的积多了45,正确的积是( )。

10.用一个杯子装满水向一个空瓶里倒水。如果倒进3杯水,连瓶共重44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瓶共重600克。一个空瓶重( )克。

二、判断题(共5题,满分5分)

1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不是三位数就是四位数。( )

12.学校在小明家的西面,小明从家去学校应该往西走。( )

13.在估算74÷5时可以把74看作80来算。( )

14.复式统计表能更简洁地表示信息。( )

15.求一辆汽车一共行驶多少千米的数量关系式:速度×时间=工作总量。( )

三、选择题(共5题,满分5分)

16.与北极星相对的方向是(    )。

A.东 B.南 C.西 D.北

17.下表列出了一支气温计液柱高度与气温的关系,表中“?”处应填入(    )。

A.119 B.120 C.122 D.123

18.下面问题中,用估一估的方法解决比较合适的是(    )。

①一瓶药有125粒,爷爷每天吃9粒,这瓶药够吃12天吗?

②一件衣服49元,要买4件这样的衣服,应付多少钱?

③学校食堂买了22箱苹果,每箱2层,每层有15个。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

④电影院有32排座椅,每排有43个座位,实验小学有1150名学生,这些座位能坐得下吗?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②和④

19.“用36朵花扎花束,每3朵扎一束,可以扎多少束?”下面的竖式计算中,箭头所指部分表示(    )。

A.已经用了3朵 B.已经用了30朵 C.剩下3朵 D.已经用了36朵

20.根据下图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人卡片张数的和是120张 B.乙是甲的3倍

C.算式120÷(3+1)求的是甲的卡片 D.算式120÷(3-1)求的是甲的卡片

四、作图(满分4分)

21.按要求画图。

(1)在■的东南面画“○”。 (2)在■的东北面画“△”。

(3)在■的西南面画“☆”。 (4)在■的西北面画“◇”。

五、计算题(共2题,满分24分)

22.直接写得数。

0÷9=    3000÷6=    35×3=    42×2=

45×4=    120×4=    480÷8=    8000÷4=

35×20=    30×60=    26×30=    350÷7=

23.列竖式计算。(其中带★的小题要验算)

                                                ★

六、解答题(共6题,满分38分)

24.下面是动物园的场馆分布图。

(1)鸟林的东北方向是(    ),东南方向是(    )。

(2)河马馆在鸟林的(    )方向,熊猫馆在鸟林的(    )方向。

(3)猴山在鸟林的(    )方向,在鹿馆的(    )方向,在熊猫馆的(    )方向。

(4)从猴山到河马馆可以怎样走?

25.下面是某区域城乡人口统计表。

(1)(  )年乡村人数最多,(  )年城镇人数最多。

(2)乡村人口数有(  )变化趋势。

(3)城镇人口数有(  )变化趋势。

(4)你有什么感想?

26.果园里有12排苹果树,每排5棵树。如果每棵树上结45千克苹果,一共有多少千克苹果?

27.果园收获了312筐苹果和梨,苹果的数量是梨的3倍。梨和苹果各有多少筐?

28.玲玲在计算一道题时,把一个数除以9减去54,错看成除以5加上54,得到的结果是612,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29.三(2)班3位老师带40名同学去参观博物馆,票价如下,怎样买票最合算?

参考答案:

1. 北 南 西 东

【详解】地图通常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在地图上由于没有参照物,无法确定方向,必须做出具体规定,于是就规定了在地图上正面对着地图,左边所指示的是西方,右边所指示的是东方,上边所指示的是北方,下边所指示的是南方。

2. 9 3 300

【分析】口算900÷3时,先把900看作9个百,用9个百除以3,可得3个百,也就是300,即可解答。

【详解】口算900÷3时,可以把900看作(9)个百,再除以3得(3)个百,就是(300)。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数除法口算的算理,关键是把被除数看作几个百。

3. 3 四

【分析】25乘80的结果是2000,末尾有3个0,积是一个四位数,据此解答。

【详解】

25×80积的末尾有(3)个零,积是(四)位数。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一;

【分析】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将第二个乘数看成几个一和几个十,分别去乘第一个乘数,用几个一去乘第一个乘数,所得的结果末尾对齐个位,表示几个一;用几个十去乘第一个乘数,所得结果末尾对齐十位,表示几个十。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在计算25×36时,150表示的是150个一;75表示的是75个十,是750,最终结果为900,所以25×36=900。

填空如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属于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

5. 750 205

【分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10件上衣的价钱。根据单价=总价÷数量,求出每条裤子的价钱。

【详解】75×10=750(元)

则10件上衣一共750元。

820÷4=205(元)

则每条裤子205元。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熟记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6.(1)三字经

(2)多

(3)94

【分析】(1)分别计算出两个年级阅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诗经》和《千字文》的人数,再比较,即可解题;

(2)观察统计表可知,三年级有30人阅读《千字文》,四年级有11人阅读《千字文》,所以,三年级同学阅读《千字文》的人数比四年级同学阅读《千字文》的人数多;

(3)观察统计表可知,如果每个同学只读一种书目,那么参与阅读国学经典的三年级同学一共有(16+25+14+9+30)人。

【详解】(1)16+31=47(人)

25+6=31(人)

14+20=34(人)

9+17=26(人)

30+11=41(人)

47>41>34>31>26

所以,两个年级的同学阅读《三字经》的人数最多。

(2)30>11

所以,三年级同学阅读《千字文》的人数比四年级同学阅读《千字文》的人数多。

(3)16+25+14+9+30=94(人)

所以,如果每个同学只读一种书目,那么参与阅读国学经典的三年级同学一共有94人。

【点睛】熟练掌握从统计表的数据中获取信息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199

【分析】求被除数,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让商除以3即可求解除数,余数等于除数-1,据此代入公式解答即可。

【详解】24÷3=8

8-1=7

24×8+7

=192+7

=199

【点睛】本题考查求被除数,明确被除数与除数,商和余数的关系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8. 9 4 8 3 0

【分析】观察算式可知,加上7,或者再加上十位向百位进的1,和的个位是6。则是8或9。两个相乘,积的十位是。根据乘法表可知,9×9=8,最大是8。则就是8。同时可知是9。乘9,积的个位是6,则是4。这个算式即为94×49。

【详解】

,,,,。

【点睛】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再将乘得的数加起来。

9.540

【分析】把第二个因数36个位上的6看成了9,即把第二个因数从36看成39,多了39-36=3。结果比正确的积多45,则多了3个第一个因数,第一个因数即为45÷3=15。再用15乘36求出正确的结果。

【详解】45÷(39-36)

=45÷3

=15

15×36=540

【点睛】此题解答关键是根据把第二个因数36个位上的6看成了9,结果比正确的积多了45,求出第一个因数,然后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10.200

【分析】由题意可得:2杯水的重量=600-440=160克,则1杯水的重量=160÷2=80克,一个空瓶的重量为440-3×80=200克。

【详解】2杯水的重量:600-440=160(克)

则1杯水的重量:160÷2=80(克)

一个空瓶的重量为:

440-3×80

=440-240

=200(克)

【点睛】由题意得出1杯水的重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

【分析】10×10=100,99×99=9801,所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不是三位数就是四位数。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不是三位数就是四位数,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可以用最小两位数乘最小两位数、最大两位数乘最大两位数举例来说明原说法正确。

12.√

【分析】以小明家为中心参照点,并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标明,然后进行判断。

【详解】学校在小明家的西面,小明从家去学校应该往西走。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位置与方向的判断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

【分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估算时,将被除数估成与其接近的整十数,且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再进行计算。

【详解】74÷5≈70÷5=14

把74看作70来估算更准确,把74看作80来估算这种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需熟练掌握。

14.√

【详解】复式统计表是将有联系的几个表合成一个表。比如下面是两个单式统计表:

可以合成一个复式统计表:

相比两个单式统计表来说,复式统计表更利于数据的观察、比较和分析,能更简洁的表示信息。

故答案为:√

15.×

【详解】计算路程、时间、速度的问题叫行程问题。行程问题基本关系式:

速度×时间=路程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故答案为:×

16.B

【分析】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北极星在北方,与之相对的就是南方。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与北极星相对的方向是南。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方向的辨别,注意方向的相对性。

17.B

【分析】观察发现,气温从20℃上升到22℃,液柱高度从105毫米上升到108毫米,气温上升2℃,液柱高度上升3毫米;气温从22℃上升到26℃,液柱高度从108毫米上升到114毫米,气温上升4℃,液柱高度上升6毫米;那么气温每上升2℃,液柱高度上升3毫米。

【详解】气温每上升2℃,液柱高度上升3毫米;

从28℃到30℃,上升了2℃,液柱高度上升3毫米;

(毫米)

故答案选B。

【点睛】本题关键是找出温度的变化量与液柱高度的变化量之间的关系,与压强有关。

18.A

【分析】(1)用爷爷每天吃药粒数乘吃药天数,求出吃药总粒数,再和一瓶药的粒数比较大小。运用估算方法解答即可。

(2)用一件衣服的价钱乘数量,求出应付的钱数。因为要求的是准确值,不能用估算方法解答。

(3)用苹果的箱数乘每箱层数,再乘每层苹果个数,即可求出购买苹果总个数。因为要求的是准确值,不能用估算方法解答。

(4)用座椅排数乘每排座位个数,求出电影院座位总个数,再和学生总人数比较大小。运用估算方法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用估一估的方法解决比较合适的是①和④。

故答案为:A。

【点睛】当问题要求的是一个准确值时,不能用估算方法解答。当问题要求的是两个量的大小关系、大约数等,可以用估算方法解答。

19.B

【分析】根据竖式计算方法可知,箭头所指的位置的商在十位上,即表示10个3是30,也就是表示10束花已经用了30朵。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竖式箭头所指的位置表示10束花已经用了30朵。

故答案为:B

【点睛】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先确定商是几位数;如果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商就是一位数;商写在个位上。如果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者相等,商就是两位数;商的第一位写在十位上。如果商是两位数,就先用十位上的数去除,除得的余数与个位数合起来再除以除数;得到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0.D

【分析】根据上图可知,甲、乙两人共有卡片120张,乙的卡片张数是甲的3倍,据此判断各个选项的说法是否正确。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甲、乙两人卡片张数的和是120张,原说法正确。     

B.根据分析可知,乙的卡片张数是甲的3倍,原说法正确。

C.把甲的卡片数看作1份,乙就有3份,总共有4份,总共有120张,所以120÷(3+1)求的是甲的卡片,原说法正确。     

D.算式120÷(3+1)求的是甲的卡片,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点睛】先看懂线段图,然后再作进一步解答。

21.

【分析】依据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及图上标注的其他信息,即可进行填写。

【详解】标注如下: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

22.0;500;105;84;

180;480;60;2000;

700;1800;780;50

【解析】略

23.946;1786;

102;63……2;(竖式见详解)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是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个位对齐;接着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应先从最高位除起,最高位不够除时,就用前两位数除,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到哪一位,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是: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详解】43×22=946                         38×47=1786

612÷6=102                       ★506÷8=63……2

                 验算:

24.(1)鹿馆;猴山

(2)西北;西南

(3)东南;正南;正东

(4)从猴山出发,可以先向西北方向走到鸟林,再从鸟林向西北方向走到河马馆。

【分析】以一个物体为参照物,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左上西北,坐下西南,右上东北,右下西南。

(1)以鸟林为参照物,鸟林的右上角是什么,鸟林的东北方向就是什么;鸟林的右下角是什么,鸟林的东南方向就是什么。

(2)以鸟林为参照物,河马馆在鸟林的左上角,结合方位与参照物的关系,即可知道河马馆在鸟林的哪个方向。

(3)以鸟林为参照物,猴山在鸟林的右下角;以鹿馆为参照物,猴山在鹿馆的下方;以熊猫馆为参照物,猴山在熊猫馆的右方。

(4)由图可知,从猴山到河马馆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经过鸟林,再到河马馆,另一条是经过鹿馆再到河马馆。

【详解】(1)鸟林的东北方向是鹿馆,东南方向是猴山。

(2)以鸟林为参照物,河马馆在鸟林的左上角,也就是在鸟林的西北方向;以鸟林为参照物,熊猫馆在鸟林的左下角,也就是在鸟林的西南方向。

(3)以鸟林为参照物,猴山在鸟林的右下角,也就是在鸟林的东南方向;以鹿馆为参照物,猴山在鹿馆的下方,也就是在鹿馆的正南方向;以熊猫馆为参照物,猴山在熊猫馆的右方,也就是在熊猫馆的正东方向。

(4)以猴山为参照物,鸟林在猴山的西北方,以鸟林为参照物,河马馆在鸟林的西北方。所以从猴山出发,可以先向西北方向走到鸟林,再从鸟林向西北方向走到河马馆。(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方位的掌握。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到参照物。

25.(1)1985;2000

(2)逐年递减

(3)逐年递增

(4)城镇人口数是逐年递增的,而乡村人口数是逐年递减的。人口总数也是逐年增加的。我国城市化不断加快,人口总数也在不断增加

【分析】(1)分别比较乡村、城镇各数据的大小,即可得出哪年乡村人数最多,哪年城镇人数最多。

(2)(3)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乡村和城镇人口数分别呈现什么变化趋势。

(4)本题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详解】(1)乡村:20>18>17>15

城镇:22>19>16>14

1985年乡村人数最多,2000年城镇人数最多。

(2)乡村人口数有逐年递减变化趋势。

(3)城镇人口数有逐年递增变化趋势。

(4)城镇人口数是逐年递增的,而乡村人口数是逐年递减的。人口总数也是逐年增加的。我国城市化不断加快,人口总数也在不断增加。(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读取复式统计表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26.2700千克

【分析】果园里有12排苹果树,每排5棵树,根据乘法的意义,共有苹果树12×5棵,又每棵树上结苹果45千克,则用总棵数乘每棵的产量,即得一共有多少千克苹果。

【详解】12×5×45

=60×45

=2700(千克)

答:一共有2700千克苹果。

【点睛】先计算出苹果树的棵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7.苹果有234筐,梨有78筐。

【分析】苹果的数量是梨的3倍,则苹果和梨的总数量是梨的4倍。用苹果和梨的总筐数除以4,求出梨的筐数。再用梨的筐数乘3,求出苹果的筐数。

【详解】312÷(3+1)

=312÷4

=78(筐)

78×3=234(筐)

答:苹果有234筐,梨有78筐。

【点睛】本题考查和倍问题,即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它们的倍数关系,求大、小两个数的问题。小数=和÷(倍数+1),大数=小数×倍数。

28.256

【分析】可以根据错误的结果和算式先求出被除数,用612减去54,然后再乘5即可;然后用这个数除以9减去54列出正确的算式计算出来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题意可以求出被除数为:

正确的结果是:

答:正确结果是256。

29.买10张团体票,33张学生票最合适。

【分析】3名老师和40名同学共43人参观博物馆,一共有三种购票方式。第一种方法,买3张成人票和40张学生票。第二种方法,可以买43张团体票。第三种方法,3位老师和7名同学买10张团体票,剩余33名同学买学生票。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分别求出各个方法花费的钱数,再比较大小。

【详解】第一种方法:

3×38+40×28

=114+1120

=1234(元)

第二种方法:

(3+40)×30

=43×30

=1290(元)

第三种方法:

10×30+(40+3-10)×28

=10×30+33×28

=300+924

=1224(元)

1224<1234<1290

答:买10张团体票,33张学生票最合适。

【点睛】本题关键是找出可能的购票方式,再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花费的钱数,找出花费钱数最少的那种方案。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8929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