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年级 > 数学

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素养测评卷(参考解析人教版)

试卷简介

这份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素养测评卷涵盖了长度、重量、时间单位的理解及转换,四则运算,简单的几何图形周长计算,分数的初步认识,以及一些生活实际应用问题。试题设计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应用,通过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于长度单位(厘米、分米)、重量单位(千克)、时间单位(小时、分钟、秒)的理解和换算能力,以及基本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几何图形周长的计算,分数的初步认识,并能够将这些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素养测评卷

【基础卷02】

考试难度:;考试分数: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判断题、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判断、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测试范围:全册。

1.(本题5分)小红爸爸的身高是183( ),体重是86( ),他每天早晨7:35从家出发,大约走25( )到单位,到单位的时间是( ),中午12:00下班,爸爸上午工作了( )小时。

【答案】 厘米/cm 千克/kg 分钟/min/分 8:00/8时 4

【分析】

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和时间单位以及数据大小的认识,

计量身高一般用厘米(cm)作单位,所以计量小红爸爸的身高是用“厘米”比较合适;计量人体体重的载质量一般用千克(kg)作单位,所以小红爸爸的体重约用“千克”作单位比较合适;计量人走路的时间单位用分钟(min)作单位,小红爸爸大约走到单位的时间用“分钟”作单位比较合适;根据开始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即可求出到单位的时间;用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即可求出爸爸上午工作了多少小时。

【详解】7时35分+25分=8(时)

12时-8时=4(小时)

小红爸爸的身高是183厘米,体重是86千克,他每天早晨7:35从家出发,大约走25分钟到单位,到单位的时间是8:00,中午12:00下班,爸爸上午工作了4小时。

2.(本题6分)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40厘米=( )分米    1分30秒=( )秒    760千克+240千克=( )吨

1吨-200千克=( )千克    100毫米=( )分米    3时=( )分

【答案】 4 90 1 800 1 180

【分析】相同单位的名数加减计算,单位不变,直接计算,不同单位的名数加减计算,先化成统一的单位,再计算;据此根据1分米=10厘米,1分=60秒,1吨=1000千克,1分米=100毫米,1时=60分;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因为40厘米里面含有4个10厘米,所以40厘米=4分米;

因为1分=60秒,60秒+30秒=90秒,所以1分30秒=90秒;

因为760+240=1000千克,1000千克里面含有1个1000千克,所以760千克+240千克=1吨;

因为1吨=1000千克,1000千克-200千克=800千克,所以1吨-200千克=800千克;

因为100毫米里面含有1个100毫米,所以100毫米=1分米;

因为1时=60分,3个60分是180分,所以3时=180分。

3.(本题2分)比320多180的数是( ),320比( )多180。

【答案】 500 140

【分析】求比320多180的数是多少用加法;320比哪个数多180,用减法,据此解答。

【详解】320+180=500  所以比320多180的数是500;

320-180=140  所以320比140多180。

4.(本题4分)用8、0、5、3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是( ),组成一个最小的三位数( ),它们的和是( ),差是( )。

【答案】 853 305 1158 548

【分析】

要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将四个数中最大的三个数从大到小排列即可;要组成一个最小的三位数,将四个数中最小的三个数从小到大排列,注意0不在最高位;用加法计算出和,用减法计算出差;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四个数中最大的三个数是8、5、3,所以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是853;四个数中最小的三个数是0、5、3,所以组成一个最小的三位数305;853+305=1158,所以它们的和是1158;853-305=548,所以差是548。

5.(本题2分)在钟面上秒针从数字“4”走到数字“10”经过( )秒。小明9:20到电影院时,电影已经开始了半小时,电影是从( )开始放映的。

【答案】 30 8:50

【分析】(1)钟面上共有12个大格,秒针走1大格是5秒,秒针从数字“4”走到数字“10”经过了6大格,用6乘5,即可求出从数字“4”走到数字“10”经过的时间,据此作答;

(2)半小时是30分钟,用到电影院的时刻减去30分钟就是电影开始放映的时刻,据此作答。

【详解】

(1)10-4=6(大格)

6×5=30(秒)

(2)9时20分-30分钟=8时50分

在钟面上秒针从数字“4”走到数字“10”经过30秒。小明9:20到电影院时,电影已经开始了半小时,电影是从8:50开始放映的。

6.(本题2分)要使□86×3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 ),要使□57+462的和是三位数,□里最大填( )。

【答案】 2 4

【分析】300×3=900,计算出386×3、286×3的积,再根据题意填空;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因此用999减462,然后再根据计算出的差进行填空即可。

【详解】386×3=1158,此时积是四位数;

286×3=858,此时积是三位数;

所以要使□86×3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2。

999-462=537

□57<537,□里最大填4。

7.(本题2分)王晓的身份证号码是350304201505260017,王晓的性别是( ),出生日期是( )。

【答案】 男 2015年5月26日

【分析】身份证号码18位数字,按从左到右数1-6位表示出生地编码,7-10位出生年份,11、12位出生月份,13、14位出生日期,15、16位出生顺序编号,17位性别标号,男的为奇数,女的为偶数,18位效验码。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王晓的身份证号码是350304201505260017,王晓的性别是男,出生日期是2015年5月26日。

8.(本题2分)下图中,的个数是的( )倍。如果要使的个数是的4倍,还要再画( )个。

【答案】 2 6

【分析】

的个数是6个,的个数是3个,求的个数是的几倍,用6除以3解答;

有3个,用的个数乘4,即可计算出的个数,再减去原有的个数,即可计算出应增加的个数。

【详解】6÷3=2

上图中,的个数是的2倍。

3×4-6

=12-6

=6(个)

如果要使的个数是的4倍,还要再画6个。

9.(本题2分)一张正方形纸片的边长是10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现将这张纸片对折再对折,每份是这张纸片的( )。

【答案】 40

【分析】正方形周长=边长×4,用10×4即可求出它的周长;根据分数的初步认识,将这张正方形纸片看作一个整体,对折一次则平均分为2份,再对折则平均分为4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据此填空即可。

【详解】10×4=40(厘米)

它的周长是40厘米,现将这张纸片对折再对折,每份是这张纸片的。

10.(本题2分)用两个长是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如果拼成下图中的长方形,拼好的长方形周长是( )厘米;如果拼成下图中的正方形,周长是( )厘米。

【答案】 40 32

【分析】根据题图和题意可知,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为8+8=16(厘米),宽为4厘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代入数据,即可求出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为:8厘米,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代入数据,即可求出拼成的正方形的周长;据此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8+8+4)×2

=(16+4)×2

=20×2

=40(厘米)

8×4=32(厘米)

即用两个长是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如果拼成下图中的长方形,拼好的长方形周长是40厘米;如果拼成题中图形的正方形,周长是32厘米。

11.(本题1分)口算450-280时,可以这样想:45个十减28个十,得17个十,就是170。( )

【答案】√

【分析】算整百整十数减整百整十数时,先分别将被减数、减数都看成几个十,然后再相减,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口算450-280时,可以这样想:45个十减28个十,得17个十,就是170。

故答案为:√

12.(本题1分)某巨幕影厅有441个座位,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7人和226人,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能坐得下。( )

【答案】√

【分析】根据题意,用197+226求出两个旅行团的总人数,再和441比较,如果小于或等于441则坐得下,如果大于441则坐不下,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197+226=423(个)

441>423,能坐得下,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3.(本题1分)钢笔的价格是铅笔价格的6倍,则买一支钢笔的钱正好买6支铅笔。( )

【答案】√

【分析】根据题干,已知钢笔的价格是铅笔价格的6倍,假设钢笔的价格是6元,铅笔的价格是1元,则6÷1=6(支),买一支钢笔的钱正好买6支铅笔,据此作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得:钢笔的价格是铅笔价格的6倍,则买一支钢笔的钱正好买6支铅笔,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4.(本题1分)34+0,34-0,34×0的计算结果一样。( )

【答案】×

【分析】任何数加上0或者减去0都等于它本身,0乘任何数都得0,因此34加上0和减去0都等于34,34乘0得0,因此计算结果不一样。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34+0=34

34-0=34

34×0=0

计算结果不一样,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5.(本题1分)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形状、大小也相同。( )

【答案】×

【分析】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形状、大小不一定相同,可举例说明。

【详解】假设两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30厘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可得长+宽=30÷2=15(厘米)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4厘米,宽是1厘米;另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3厘米,宽是2厘米;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3厘米;另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1厘米,宽是4厘米;

……

所以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形状、大小不一定相同;故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本题1分)小明将2张3厘米的纸条黏合在一起,黏合部分长6毫米,黏合后纸条长(    )。

A.6厘米 B.6厘米6毫米 C.5厘米4毫米 D.12毫米

【答案】C

【分析】2张3厘米的纸条黏合在一起,先算出总长度,即3+3=6(厘米),再减去黏合部分即可,将6厘米换算乘毫米,再减去6毫米,据此解题。

【详解】3+3=6(厘米)

6厘米=60毫米

60-6=54(毫米)

54毫米=50毫米+4毫米

50毫米=5厘米

54毫米=5厘米4毫米

黏合后纸条长5厘米4毫米

故答案为:C

17.(本题1分)一张圆形纸的和一张正方形纸的的相比,(    )。

A.圆形纸的大 B.正方形的大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答案】D

【分析】根据分数的初步认识,将圆形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为6份,其中的2份用分数表示是,将正方形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为6份,其中的3份用分数表示是,但是题目中并没有说圆形纸和正方形纸的大小是否一样,所以无法比较,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两个大小不知的量是无法比较大小的,一张圆形纸的和一张正方形纸的无法比较。

故答案为:D

18.(本题1分)如图,一条曲线把一个长方形分成了甲、乙两部分,甲和乙的周长(    )。

A.甲的周长长 B.乙的周长长

C.甲、乙周长一样长 D.无法判断

【答案】C

【分析】由图意可知:甲的周长=长方形的长+宽+公共曲线边长,乙的周长=长方形的长+宽+公共曲线边长,所以甲的周长=乙的周长;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甲的周长=乙的周长。

故答案为:C

19.(本题1分)三(3)班参加跑步的同学有丁红、张丽、李晶、王军、刘小强;参加跳远的同学有张鹏、王军、李芳、陶伟、丁红、陈晓玲,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    )人。

A.10 B.9 C.11 D.12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姓名重复的即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人数,用参加跑步的人数加上参加跳远的人数减去两项都参加的人数,即可求出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参加跑步的有5人,参加跳远的有6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有2人。

5+6-2

=11-2

=9(人)

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9人。

故答案为:B

20.(本题1分)某小学运动员在本届运动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学校为表现出色的8名运动员各购置了一套奖品,奖品购置单如表所示,部分数据有破损,奖品所花费的总钱数最多是(    )元。

A.894 B.884 C.824 D.864

【答案】D

【分析】找出与8相乘个位为4的数,3×8=24,103×8=824(元);8×8=64,108×8=864(元),824元<864元,所花费的总钱数最多,所以单价为108元,根据总价=单价×数量,代入数值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单价为108元。

108×8=864(元)

奖品所花费的总钱数最多是864元。

故答案为:D

21.(本题8分)直接写出得数。

540-260=              480+250=          500×8=        0×129=

1-=                             196×5≈       4×723≈

【答案】280;730;4000;0   

;;1000;2880

【解析】略

22.(本题8分)竖式计算。

903-368=    248+666=    225×8=    328×6=

【答案】535;914;1800;1968

【分析】三位数减三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十,再结合原本数位上的数一起去减;

三位数加三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三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分别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数字,哪位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详解】903-368=535         248+666=914          225×8=1800          328×6=1968

23.(本题6分)脱式计算。

845-762+117           6×(234+166)           691-265×2

【答案】200;2400;161

【分析】845-762+117是不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加法和减法为同级运算,因此应从左往右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6×(234+166)含有小括号,应先算小括号内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的乘法。

691-265×2是不带小括号的乘减混合运算,应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详解】845-762+117

=83+117

=200

6×(234+166)

=6×400

=2400

691-265×2

=691-530

=161

24.(本题4分)请画出一条线段, 它的长度是2厘米的2倍。并请你标出这条线段的。

【答案】见详解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2厘米的2倍是2×2=4(厘米);根据分数的意义,将这条线段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为4份,即4÷4=1(厘米)其中1份即代表这条线段的。

【详解】2×2=4厘米,4÷4=1(厘米)

如图:

25.(本题6分)在下面的方格图中画出周长是16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各一个,并把正方形的用铅笔涂上颜色。(每个小格子的边长表示1厘米)

【答案】图见详解

【分析】长方形周长=(长+宽)×2,周长是16厘米,16÷2=8(厘米),则长方形的长+宽为8厘米,可以长为7厘米宽为1厘米,长为6厘米宽为2厘米,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据此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边长×4,16÷4=4(厘米),画出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即可;根据分数的初步认识,将正方形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为4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据此涂色即可。

【详解】

如图:(涂色方法不唯一)

26.(本题5分)学校、电影院和超市在新城大道的同一侧,学校距超市280米,电影院距超市350米。学校距电影院多少米?把可能的情况都画一画,算一算。

【答案】70米或630米;画一画见详解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有两种情况:情况一,当学校、电影院在超市的同一侧,用350减去280即可;情况二,当学校、电影院在超市的两侧,用350加上280即可,据此计算并画一画。

【详解】第一种:学校、电影院在超市的同一侧

350-280=70(米)

第二种:学校、电影院在超市的两侧

350+280=630(米)

答:当学校、电影院在超市的同一侧时,学校距电影院70米;当学校、电影院在超市的两侧时,学校距电影院630米。

27.(本题6分)为丰富同学们的科普知识,学校买了一些科普类书籍准备放在3个楼层的阅读分享处,一楼放了9本,二楼放的本数是一楼的6倍,三楼放的本数比二楼少了12本,三楼放了多少本书?

【答案】42本

【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先用9乘6,求出二楼放的本数,再减去12本,即可解答。

【详解】9×6-12

=54-12

=42(本)

答:三楼放了42本书。

28.(本题6分)这辆车能装下这些货物吗?

【答案】不能装下

【分析】要求这辆车能否装下这些货物,就得先求出货物的总质量。甲货物每箱509千克,一共4箱,用乘法可求出甲货物的总质量。乙货物每箱398千克,一共3箱,用乘法也可求出乙货物的总质量。最后将它们的质量加起来即可。

【详解】甲货物的总质量:509×4=2036(千克)

乙货物的总质量:398×3=1194(千克)

总质量:2036+1194=3230(千克)

3吨=3000千克     3230>3000

所以这辆车不能装下这些货物。

答:这辆车不能装下这些货物。

29.(本题6分)体育器材室里有15个篮球,三(1)班上体育课借走了,体育器材室现在还剩多少个?

【答案】6个

【分析】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用这个数除以分母,再乘分子,即可求出借走的个数,用总个数减借走的个数即为剩下的个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5÷5×3

=3×3

=9(个)

15-9=6(个)

答:体育器材室现在还剩6个。

30.(本题6分)一张长方形纸,长25厘米,宽15厘米。从这张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剩下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答案】60厘米;50厘米

【分析】在一个长方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长方形的宽,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代入数值计算;剩下的图形为长方形,长方形的长为15厘米,宽为(25-15)厘米,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详解】15×4=60(厘米)

25-15=10(厘米)

(10+15)×2

=25×2

=50(厘米)

答:正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剩下图形的周长是50厘米。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9413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