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年级 > 语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练习题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六单元三首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内容包括拼音听写、查字典、诗句释义、诗词赏析及应用等。通过该试卷,学生能够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并学会如何将古诗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理解能力,尤其是对《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这三首古诗的熟悉程度。重点在于理解诗句含义、掌握古诗中的比喻修辞手法,以及通过古诗学习中国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考察了学生对汉字部首查字典的能力及运用古诗描述自然景色的能力。

第六单元

17 古诗三首

基础再现

看拼音,写词语。

chǔ jiāng gū fān jìng zi duàn kāi yín pán

查字典填空。

“欲”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欲”在字典中的解释主要有:欲望;想要,希望;副词,将要。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山雨欲来风满楼。( )

欲把西湖比西子。( )

小红上进心强,有强烈的求知欲。( )

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诗句“中断”的意思是 ,突出长江水的 ;“回”的意思是 ,突出表现了山势的 。

对这两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诗句的意思是: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被长江册拦腰劈开的,碧水向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诗中“断”“开”“流”“回”以及后两句的“出” “来”等动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山水景物的动态美,表达了诗人对天门山风景的喜爱之情

这两句诗只赞美了长江水的巨大生命力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有些词语可以想象出优美的画面,看到“潋滟”能想到( ),看到“空蒙”能想到( ),通过这两个词语可以欣赏到西湖的美。

对这两句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这两句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湖光山色

这两句诗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

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晴天景色的喜爱和对雨天景色的讨厌之情

活学活用

(1)在一篇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习作中,文文想引用一首古诗,下面最合适的是( )。

A.《望天门山》 B.《饮湖上初晴后雨》 C.《夜书所见》 D.《望洞庭》

(2)我们一家去游览西湖,妈妈告诉我西湖又叫“西子湖”。西子是古代的大美女,不论是浓施粉黛还是淡描蛾眉,都是那么美,就像这时晴时雨的西湖一样。知道了这些,我不由自主地吟诵起 代诗人 的古诗: , 。 , 。

阅读提高

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

,白银盘里一青螺。

(1)诗的前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突出了洞庭湖湖面的 。我能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2)下列对古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前两句通过写湖光和月光互相映衬,突出了洞庭湖的宁静、柔和之美

B.诗的后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洞庭湖比作青螺,写出了湖水的清澈

C.这首诗勾勒出一幅洞庭湖秋月图,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妙笔生花

6.“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美丽的西湖在晴天和雨天都是美丽动人的。其实在我们周围也有很多这样的景物,请你 选择其中的一处,写出它的晴天和雨天的美丽景色。(选做题)

点亮思维

7.“山川之美,入画入诗。”请你积累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名句。(选做题)

描写山: , 。

描写水: , 。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10293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