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年级 > 语文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主题训练卷

试卷简介

第六单元主题训练卷课文主题感悟(58分)一、乡村儿童生活画卷:《童年的水墨画》(26分)1.明诗题。(6分)水墨画是由______和______经过调配浓度所画出来的画。《童年的水墨画》

所涉及的知识点

第六单元主题训练卷

课文主题感悟(58分)

一、乡村儿童生活画卷:《童年的水墨画》(26分)

1.明诗题。(6分)

水墨画是由______和______经过调配浓度所画出来的画。《童年的水墨画》这组儿童诗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生活场景,表现了孩子们__________________。

2.了诗意。(17分)

(1)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这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将溪水比作__________,将山溪比作________,突出了山溪____________的特点。

(2)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第一句诗是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其中一“______”一“______”,使画面充满色彩的美感;第二句诗是__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这一静一动,使画面变得生机盎然,充满乐趣,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

(3)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这句诗把孩子们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一群孩子______________的样子,表现了孩子们戏水时的____________。

(4)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水葫芦”加引号,引号的作用是(  )(A.表示直接引用;B.表示特殊含义;C.表示讽刺或否定),“水葫芦”是指______________。“两排银牙”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  ②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①句中的“斗笠”是指____________;

②句中的“斗笠”是指____________。

3.课文中作者描写了童年的三个画面。结合课文想一想你的童年还有哪些画面,动手写一写。(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童真童趣:《剃头大师》(13分)

1.课文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请写出每个部分的意思。(4分)

第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沙害怕剃头的原因: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1分)

A.小沙天生胆小。

B.老师傅用老掉牙的推剪,让小沙吃尽苦头。

C.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

D.小沙不喜欢理发店的师傅,因为他们要小沙付双倍的钱。

3.“剃头大师”剪头:判断对错。(4分)

(1)“我”给小沙剃头,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我”确实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 (  )

(2)“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说明“我”剃头很专业。

(  )

(3)“我”刚给小沙剃头,自我感觉良好。所以,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 (  )

(4)关于“我”的一系列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生动地刻画出“我”顽皮的形象。(  )

4.用“剃头大师”作题目的好处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三、丰富的想象,美好的憧憬:《肥皂泡》(9分)

1.按照做肥皂水、吹肥皂泡的过程给下列内容排序。(2分)

A.慢慢地吹起 

B.给碎肥皂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融化

C.蘸肥皂水 

D.轻轻地一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下面两句话,哪一句的表达效果更好?(2分)

A.光在球面上乱转。

B.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

这句话刻画了孩子们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充分地写出了孩子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3分)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2分)

(1)“我”小时候可玩的游戏不多,所以只能玩肥皂泡。(  )

(2)因为肥皂泡寄托了孩子们童年的梦想,所以“我”爱玩肥皂泡。 (  )

(3)“我”吹的肥皂泡真的有神奇功能,能飞上天飞过海。

(  )

(4)“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此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充分地表达了“我们”玩肥皂泡时的骄傲与自豪。 (  )

四、做诚信的孩子:《我不能失信》(10分)

1.解文题。(4分)

(1)“我”是指____________。

(2)“失信”是____________的意思,它的反义词是________。

(3)把题目换成肯定的说法是________________。

2.明文意。(6分)

(1)“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会扑空的”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边说边把手抽回来”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不,妈妈。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庆龄坚定地说。

由宋庆龄的话可以看出她是一个非常____________的人,自己想起来了的事情,是一定会____________。

(2分)

经典片段分析(9分)

五、课文片段阅读。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1.在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忧伤(    ) 谦虚(    ) 

丑陋(    ) 拘束(    )

2.阅读选文中画线的句子,联系全文思考,为什么“我”的心里会充满快乐、骄傲与希望,选一选。(     )

(多选)(1分)

A.童年吹泡泡的游戏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

B.“我们”吹的泡泡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让“我”感到骄傲。

C.泡泡们带着我们的梦想飘向远方,让“我”感到心里充满希望。

D.泡泡们很快乐,“我们”也很快乐。

3.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仿写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爱的泡泡们还会去哪儿呢?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接着往

下写。(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阅读拓展(13分)

六、课外阅读拓展。

麦 哨(节选)

“呜卟,呜卟,呜……”

田野里,什么声响和(hé hè)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yīng yìng),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湖畔,到处是割草的孩子。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mēng méng)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每根麦秆都擎(qíng)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玩累了,喊渴了,不知是谁一声招呼,大家采集起“茅茅针”来。剥(bāo bō)开叶片,将茅穗儿连同茎轻轻抽出,把茎放进嘴里嚼嚼,吮吮,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

“呜卟,呜卟,呜……”

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1.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4分)

2.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2分)

3.本文以__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__________时节孩子们在田野里无拘无束玩耍的情形。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一句和结尾

“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为什么孩子们的麦哨吹得那么欢快、那么柔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写作训练(20分)

七、主题练笔。

童年的游戏多种多样,如跳绳、踢毽子、跳方格……在所有的游戏中,你最喜欢玩什么?请描写一个精彩的游戏片段与大家分享。

第六单元 主题训练卷

一、1.水 墨 溪边钓鱼 江上戏水 林中采蘑菇 童年生活的快乐

2.(1)比喻、拟人 镜子 绿玉带 清澈平静

(2)静态 绿 红 动态 孩子们的欢乐

(3)刚下水的鸭群 跳入水中 活泼、快乐

(4)B 水性好的孩子 在水中嬉戏的孩子快乐的心情

(5)小蘑菇 孩子们

3.略。点拨:可以描写的画面有在草地上玩耍、在沙滩上捡贝壳……

二、1.第一部分: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经历。

第二部分:“我”给小沙剃头的经历。

2.D

3.(1)× (2)× (3)√ (4)√

4.①是一种调侃,包含一段有趣的童年记忆,让人十分怀念那天真的岁月

②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1.BCAD

2.B句更好。“五色的浮光”具体写出了肥皂泡在阳光下的颜色;“轻清透明”不仅写出了肥皂泡轻而薄的特点,而且写出了它纯净、清亮、透明的特点。B句饱含着作者对肥皂泡的无限喜爱之情。

3.动作 心理 紧张、专注、担心与期待

4.(1)× (2)√ (3)× (4)√

四、1.(1)宋庆龄 (2)失去信用 守信 (3)我要守信

2.(1)宋庆龄为他人着想 宋庆龄态度的坚决

(2)诚实守信 信守承诺的

五、1.快乐 骄傲 美丽 自由

2.ABC

3.示例:一朵朵绽放的小花,是那么娇艳,那么美丽,那么新鲜,那么芳香。

4.略。

六、1.hè,√ yìng,√ méng,√ bāo√

2.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3.麦哨 盛夏 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 首尾呼应

4.因为孩子们可以在美丽的田野里快乐地玩耍。

七、略。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63955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解决的问题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