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年级 > 数学

2021年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衔接题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涵盖了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内容,包括图形识别、基本运算(如加法和乘法)、分数的理解与应用、小数的认识及运算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解读。试卷设计旨在考察学生对基础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也涉及简单的几何图形认知和图形操作。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套试卷主要考查学生对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理解,分数和小数的基本运算,以及对简单统计图表的阅读与分析能力。此外,还包括了图形识别、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以及简单的统计知识。

冀教版四数上-衔接题

一、这些图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1.

想:左边的小男孩站在车的前面,所以他看到的是车头;右面的小男孩在车的 ,所以他看到的是车的车位;小女孩站在车的侧面,所以看到的是整个侧身。

2.

想:左边是一个球,不管从什么方向看都是一个圆,由图是一个圆柱,从上面看是一个圆,从任何一个侧面看都是一个长方形。小女孩是从正面看的,她的左边是( ),右边是( ),小狗从左面看,它看到的( )在( )上;小鸟从上面看到的,它看到的是两个( )。

3.读图连一连。

提示:

1、正确辨认方位的方法:正面,上面和侧面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的,以观察者所站的位置来确定。

2、正确从固定方位观察物体的方法:观察物体时,视线要与被观察物体的表面垂直。

二、我会填

1.一箱牛奶65元。

买3箱需要多少元?列式为( )

买4箱需要多少元?列式为( )

买5箱需要多少元?列式为( )

买x箱需要多少元?列式为( )

2.

a元 b元

一个果篮和一包牛奶糖一共( )元。

两个果篮和一包牛奶糖一共( )元。

3.不计算,在○里填上合适的符号。

456+85○85+456 67+245○245+67 529+71○71+529

从以上的结果可以看出交换了两个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的交换律。如果a表示一个加数,b表示另一个加数,加法交换律可以用字母表示为:

即a+b=b+a。

在下面的( )里填上合适的数。

38+( )=92+( ) 325+( )=275+( )

a+765=765+( ) ( )+47= ( )+b

4.计算下面两组题。

(1)(46+78)+54 46+(78+54)

(2)(148+65)+35 148+(65+35)

通过以上两组题的结果发现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相等。这叫做加法结合律。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加法结合律可以表示:(a+b)+c=a+(b+c)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463+158+137 329+214+371 216+537+363+184

三、我来算

1.口算下面各题。

18×5= 38×6= 240×3= 50×30= 104×6=

2.竖式计算

47×64= 85×24= 36×45= 62×58=

通过回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我们知道,两位数乘两位数,首先数位对齐,然后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唱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从个位乘起,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积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的的积相加。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相同,即:

435×18=

4 3 5

× 1 8

3 4 8 0………435×8的积

4 3 5 ………435×10的积

8 8 3 0

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时相同的数位对齐,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乘三位数,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乘三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竖式计算

126×57= 107×26= 904×11= 45×234=

四、观察算式找规律

(1) (2)

3×3=9 35×40=1400

30×3=90 35×20=700

300×3=900 35×10=350

通过观察以上两组算式:发现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积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根据每组中第1题的结果,写出其他算式的得数。

(3) (4)

15×4=60 180×4=720

15×8= 18×40=

150×2= 180×40=

15×20= 18×4=

五、我来发现。

1.观察算式的特点,在○里填上合适的符号。

425×35○35×425 86×27○27×86 98×124○124×98

观察以上三组会发现○左右两边的算式中的数字相同,只是交换了一下位置。所以左右两边的积相等。

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如果用a表示一个因数,b表示另一个因数,乘法交换律可以写成a×b=b×a。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和字母

217×20=20×□ x×58=58×□ 563×c=□×563 m×n=n×□

3.计算下面两组题,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1)(56×4)×25 56×(4×25)

(2)(37×5)×4 37×(5×4)

(56×4)×25=56×(4×25) (37×5)×4=37×(5×4)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它们的积之间相等。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的结合律。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乘法结合律可以写成:(a×b)×c=a×(b×c)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

(9×125)×8=□×(□×□) (n×25)×m=n×(□×□)

4×(17×25)=(□×□)×17 5×(b×2)=(□×□)×b

(4)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4×78×50 125×34×80 20×53×25 23×25×80

4.提示: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他们分别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得数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a+b)×c=a×c+b×c

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数和字母。

45×74+55×74=□×(□+□) (25+47)×4=□×□+□×□

36×b+64×b=□×(□+□) (m+n)×x=□×□+□×□

六、我会填。

1.(1)如下图,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 )个顶点、( )条边和( )个角。

(1)题图 (2)题图

(2)如上图,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比那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 ),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 )。

2.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组成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下面每组中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吗?

3.我会分。

(1)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 )三角形、( )三角形和( )三角形;

按边来判断,三角形有( )三角形和( )三角形。

4.任意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都是180°,下图中已知∠A=75°、∠B=58°,你知道∠C=的度数吗?

七、1.写出下面图形各个部分的名称。

2.我会分。

(1)将下面的平行四边形分割成两个梯形。 (2)将下面的梯形分割成—个平行四边形 和—个三角形。

3.我会画。

(1)过A点画直线的平行线。 (2)过M点画直线的垂线。

(3)画出下面平行四边形对应底边上的高。 (4)画出下面梯形的高

八、1.下面用分数表示的各图的涂色部分对吗?为什么?

图2中把三角形分成了三份,但不是平均分,因此图2表示的不正确。

2.说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20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10份。

表示

表示

填空:

里面有( )个,里面有( )个;

8个是( ),5个是( )。

3.按下面的分数涂色,并比较大小。

由上图可以看出: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在○里填上>或<

○ ○ ○ ○

4.我会自学

提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

+==

—=

-==

计算下面各题。

+ ++ -+ -

九、按要求完成问题。

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

提示:1米=10分米

1分米是米,还可以写成0.1米。

3分米是米,还可以写成0.3米。

6分米是米,还可以写成( )米。

分母是10的小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2.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可以写成米,还可以写成0.01米。 11厘米是米,可以写成0.11米。

分母是100的小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3.分母是10、100、1000……这样的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出来,你能涂色表示出下面的小数吗?

4.你能读出下面的小数吗?

0.58读作: 3.5:读作

41.48读作: 200.17:读作

提示:读小数时,小数点左边的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右边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读几写几。

5.你能写出下面的小数吗?

三百点七一写作: 五点零六写作:

零点零零八写作: 零点零一四写作:

提示: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写0,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要写成圆点,小数部分顺序写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6.观察用小数表示涂色部分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

0.40 0.4

0.40=0.4

两个正方形平均分成的份数不一样,但两个正方形中涂色部分的面积一样大。

根据上面的性质,你能把下面的数改成三位小数吗?

0.9 30.4 5.4000 8.18 14 2017

7.计算小数加减法,首先要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哪位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哪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35.46+22.34=57.8

3 5 .4 6

+ 2 2 .3 4

5 7 .8 0

竖式完成下面各题。

5.7+45.08= 11.54+7.26= 31.27+67.73=

十、1.哪个队的成绩好一些?(提示:解答时,可以求出男生队和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子的个数,然后再比较。求平均每人踢毽子的个数就是求平均数,平均数=踢毽子的总个数÷总人数)

2、读统计图回答问题。

(1)像上面这样,统计两项或者两项以上项目的条形统计图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

(2)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能读出哪个年级的男生人数最多?那个年级的男生人数最少?

(3)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能读出哪个年级的女生人数最多?哪个年级的女生人数最少?

答案:

一、1.

2.圆 长方形 圆 长方形 圆

3.

二、1. 3×65 4×65 5×65 x×65 2. a+b 2a+b 3.= = = 92 38 275 325 a b 47 4. (1)178 178 (2)248 248 (3)758 914 1300

三、1. 90 228 720 1500 624 2. 3008 2040 1620 3596 7182 2782

9944 10530

四、(3)120 300 300 (4)720 7200 72

五、1. = = = 2. 217 x c m 3.(1)5600 5600 (2)740 740 (3)125 8 25 m 25 4 5 2 (4) 1560 340000 26500 46000 (4)74 45 55 25 4 47 4 b 36 64 m x n x

六、1.(1)3 3 3 (2)高 底 2. 图1能 图2不能 图3能 3. 钝角 直角 锐角 等腰 等边 4. 47°

七、画图略

八、1.图1√ 图2× 图3√ 图4√ 因为图2不是平均分 2.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4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3份。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14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6份。

7 3 3. < < < > < > 4.

九、1. 0.6 0.45 0.67 4. 零点五八 三点五 四十一点四八 二百点一七 5. 300.71 5.06 0.008 0.014 6. 0.900 30.400 5.400 8.180 14.000 2017.000 7. 50.78 18.8 99

十、1.(19+15+16+20+15)5=17 (18+20+19+19)÷4=19 女生队成绩较好

2. (2)六年级男生人最多 二年级男生人数最少 (3)五年级女生人数最多

二年级女生人数最少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26580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