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年级 > 语文

8.三顾茅庐练习题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围绕《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故事进行考察。试卷分为三个部分: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拓展提高。基础知识部分包括字音、成语填空、词语解释以及句子补全;阅读理解部分通过一段关于刘备拜访诸葛亮的故事,考察学生的词汇量、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拓展提高部分则要求学生结合课外阅读,介绍《三国演义》中的其他人物及其主要事迹。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篇试卷主要涵盖了《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故事背景,以及诸葛亮的治理才能和品德。同时考察了学生的成语运用、词语解释、句子补全等语文基础能力,以及阅读理解与拓展能力。

8.三顾茅庐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  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潺潺(juān chán)流水   疏疏(shū sū)朗朗

半晌(shǎng xiǎng)    茅塞(sè sài)顿开

二、先填空,再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  )(  )起伏:           三(  )茅庐:        

青翠(   )滴:           秀丽(  )人:          

群雄(   )争:           茅塞(  )开: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对长者或宾客尊重而有礼貌。 (       )

2.形容湖水十分的清而透明。   (       )

3.形容环境稀疏敞亮。        (       )

四、先将句子补充完整,然后选择加点词语,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1、他们来到隆中,只见山冈(         ),好像一条(             )的卧龙。

2、刘备听了(          ),像拨开(     )见到了青天。

3、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       )得到(    )一样啊!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一、认真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做题。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亮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功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写近义词。

吩咐( ) 等候( )

读了这段话,你觉得刘备对诸葛亮怀着怎样的态度?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用“~~~~”画出相应的语句。

如果你是诸葛亮,当你知道刘备在台阶下等了那么长时间,会怎么想怎么说呢?写一写。

二、读了《三顾茅庐》你一定知道诸葛亮是怎样成为刘备的军师的,你还想了解诸葛亮吗?那就读读下面的短文吧。

诸葛亮治蜀

诸葛亮是一个很有治理才能的政治家。

蜀国建立以后,益州地方的大地主、大官僚、地主豪强侵夺百姓,十分专横。诸葛亮下令予以打击,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有人劝诸葛亮说:“我们刚刚占据了益州,应当多行恩德。”诸葛亮说:“只有赏罚分明,宽严并用,政治才能清明。”结果,不法官僚、豪强遭到严厉打击,当地有才能的人受到重用,蜀国的局势很快稳定了下来。

对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诸葛亮不许部下随意杀戮和欺辱。他曾打败南中一带举兵反抗的少数民族部落,俘虏了他们的首领孟获。孟获不服,传说诸葛亮释放了他,如此一擒一纵,前后七次,最后孟获表示归附。诸葛亮还鼓励少数民族人民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据说他亲自把蜀锦的图案纹样,送给少数民族人民,还让会织锦的士兵,向他们传授织锦技术。故西南少数民族称蜀锦为“诸葛锦”。西南少数民族人民更像尊敬“慈父”一样尊敬诸葛亮。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1)胡作非为,专断强横。         (        )

(2)奖赏有功的人,处罚有过失的人,界限非常清楚( )

(3)重视而且恭敬地对待。          (       )

2、仿照例句,用“只有……才能……”造一个句子。

例:只有赏罚分明,宽严并用,政治才能清明。

3、诸葛亮的治理才能具体体现在哪里?

第三部分 拓展提高

《三国演义》中还有很多有个性的人物,你还喜欢谁?说说他的主要事迹,并且说出你喜欢他的原因。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7460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