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复习试卷
一、课文内容复习要点
1、《长江之歌》是大型电视系列片______________的主题曲。作者用第____人称,直接先赞美了长江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全文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三亚的落日总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文中作者采用了三个比喻,分别把不同时间段的落日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本文在结构上__________。本文第二自然段写出了海南岛的_________美、_________美和_________美。
3、《烟台的海》是按_______顺序来写的,它先写冬天的海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烟台的海特殊的地理位置,它________临海。烟台的海四季的特点分别是:春天________、夏天________、秋天_________、冬天__________。作者又作了相应的比喻,把冬天的海比作__________、把春天的海比作__________、把夏天的海比作__________,请你也给秋天的海作个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最后一段:烟台的海,是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里上演着____________的活剧。其中前一句话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一句中的“活剧”如何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__________。作者以________为线索记叙了双龙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还有一条线索就是____________。这体现出了作者_____________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作者在写到孔隙时写到了小船,怎样小的小船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这样小的小船。这不仅仅是写出了其中的交通工具,还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卢沟桥烽火》发生在_____年____月___日,被称为______事变,也称为___________。课文是按__________顺序来写的。“平津危急”中“平”是指______就是现在的_________。
_________事变拉开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序幕。
6、《半截蜡烛》发生在______________时期的_____国。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一家。他们一家都想移走蜡烛,分别想了什么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练习2中的两个“似乎”)
7、聂将军就是我国十大元帅之一的__________。他被日本人民称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照顾日本小姑娘是那样的_________、________。“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体现了聂将军______________精神和_____________的品质。“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三打白骨精》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其他三部作品分别是:_______的___________,其中我了解的一个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其中我了解的一个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其中我了解的一个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__。
9、《如梦令》是我国_____朝著名女词人________的作品。“误入藕花深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词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景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再写出三个词牌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螳螂捕蝉》是一篇_______故事。其中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螳螂捕蝉,___________这样八字的成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夜晚的实验》讲了意大利科学家_____________,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人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_________”
现在已在多方领域运用这一技术,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海洋能为人类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_____________,尽国做好___________,而且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你是学生,就要和同学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共同完成学业;你是渔民,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天游峰是___________第一险峰。一个“险”字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为下文写老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质)作了铺垫。
15、《最大的麦穗》记叙了_______大学者_____________让他的弟子们到麦地中摘麦穗,提了两个要求:一是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弟子们最终两手空空,但他们也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背诵默写)也让我懂得了:追求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山谷中的谜底》其中“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广玉兰》是围绕最后一段来写的:我爱广玉兰的_______________,更爱广玉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的各种形态:有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请写出一句能体现广玉兰生命力旺盛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夹竹桃》的作者是___________,是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散文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被誉为“___________”,2004年4月,他在《人民日报》寄语全国中小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认为夹竹桃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石灰吟》《墨梅》两首都是__________诗。其中《石灰吟》中的“吟”是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赞颂了石灰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墨梅》是元朝画家_______的_________诗。借梅花为喻,寄予了作者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
20、19世纪___国著名作者莫泊桑,被称为“_______________”,他作品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他的老师___________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老师,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读了《莫泊桑拜师》这篇文章也让我懂得了习作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理想的风筝》课题中“理想”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是一篇学生回忆老师的文章,其中刘老师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老师。文中提到他的那一根圆木棍是“功德无量”这个词如何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最后一个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孔子带学生到泗水河畔,以天地为教室,以流水为教材,教育弟子们__________。这正体现了孔子具有像水___________________一样的品性。文章最后一句“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6自然段就是“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二、相关练习
23、会写拟人句,作用是使句子更生动,更形像。
24、农具及相应古诗。
25、各种各样的笑。(笑的神态、笑的褒贬等)
26、一字多义的理解
27、词(物)的类别
28、古今贤文、论语、成语
三、口语交际
29、北京奥运、奥运火炬的传递。(国外的传递、国内的传递(特别是苏州的传递))
30、四川汶川的地震。
31、毕业赠言等。
综合练习:修改病句。
1.老工人在马路上协助交警保持交通秩序。
2.秋天的田野里,到处能看到果实成熟的景象和芳香。
3.今年,我们的老师又光荣地被评为“市先进班主任”的称号。
4.我猜想他肯定是一个六年级学生。
5.小亮的肩头被沉重的米袋压得喘不过气来。
6.看了这本书,很受教育。
7.桌子上的闹钟走了一圈,一个小时又过去了。
8.庐山瀑布、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
9.游泳运动员打破了一次又一次世界记录。
10.通过老师的帮助,使我改正了缺点。
11.桌子上有尺子和钢笔,这是她的,那是他的。
12.我们通过并讨论了中队计划。
五年级语文测试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42%
1、看拼音写汉字:8%
chuǎng huò lún kuò yōu xiāng dào suì
( ) ( ) ( ) ( )
xián qì huā bàn mào zǐ shǔ piàn
( ) ( ) ( ) ( )
2、按要求写成语:4%
(1)描写美好景象的: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人物神态的: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形容人非常多的: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含有一对反义词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将括号里能跟后边搭配的词画出来:6%
(推动 推广)经验 (爱护 保护)环境 (鼓舞 鼓励)斗志
(提高 增加)水平 (珍惜 爱惜)时间 (克服 改正)错误
4、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3%
例:海洋大得很,一眼望不到边。
(1)今年夏天真热啊,__________
(2)辽阔的草原那么大,_____________
(3)早晨的雾可真大呀,________________
5、用“新鲜”的两种不同意思各写一个句子。2%
(1) (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
____________________
(2) 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7%
(1)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 代诗人 写的。诗的前两句 ,
。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则是 代诗人 的名篇。诗的后两句是 , 。
(2)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__________的________的花,这繁花从_______开到__________,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_________ ……
(3) 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古埃及各个王朝共修建金字塔 座,其中最大的是 。
(4)同学们,学过的课本中哪个人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
三、根据课外阅读知识填空:9%
1、死去元知___________,但悲不见_________。
2、逆水行舟--_______
3、_______不成线,___ 不成林。
4、读书_________,下笔_________。
5、耳听为虚, _______。
6、设计一条公益广告(关于保护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短文,完成作业。16%
(一)最大的学问家——蛀书虫
一条蛀书虫从书里爬出来,迎面碰上了一只蜘蛛,蛀书虫向它打招呼说:“你好!”
“你是谁呀?”蜘蛛问道。
“哈哈!”蛀书虫笑着说,“你这个无知的家伙,怎么连我也不认识?我是世界上最大的学问家!”
蜘蛛奇怪了,说:“可是我听说,只有人才配当学问家呀!”
蛀书虫又哈哈大笑起来:“人怎么能同我相比?他们拿起书,只是读一读,画一画,然后又原封不动放回老地方。而我呢,钻进书里把每页书每个字通通吞到肚子里。年复一年,你想想,我肚子里的学问该有多少!”
“那么,请教一下,我怎样才能成为大学问家?”蜘蛛又问。
“当然也得学我的样子,钻进书里把书吃掉喽。”蛀书虫趾高气扬地对它说。
蜘蛛想了想,开口道:“不,按照你的理论,我有个更省事的办法——既然你是世界上最大的学问家,我把你吃进肚里,你的所有学问不就全都进了我的肚子
吗?”说完,它一头朝蛀书虫扑了过去。
1、文中最后一自然段中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1%
2、蜘蛛说的“按照你的理论”是指谁的理论?什么样的理论?谈谈你对这个理论的看法。3%
(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寒冷的下午,我很晚回家,独自一个人吃“午”餐。
小女儿已经吃过了,但看见我吃,小女快乐地凑在我身边,要我夹一块豆腐给她。
“啊!”她高兴地叫了起来,“妈妈,你的筷子好温暖啊!”
我愣了一下,才想起也许因为冷,菜都炖得滚烫的,筷子也就暖和(huo he)了。但对一双简单的筷子的温度竟表示这样由衷的愉快,这样惊天动地的欢呼,却是我所不曾体会的。
世人只会赞美佳酿,赞美丰盛的筵(yàn yán)席,赞美那是以称为伟大的东西,但一个3岁的小女孩却懂得享受一点点筷子尖端的温度,在一个寒冷的下午。我们曾经错过多少美好的事物!我们使自己失去了多少惊讶的欢乐!我们是被聪明弄得愚钝了。
1、给短文加一个题目。2%
2、在短文中找出两对意思相反的词写在括号里。4%
( )--( ) ( )--( )
3、划去短文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2%
4、用“——”画出作者的感受。2%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最想说什么?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五、作文。30%
童年的我有时候会做一些自作聪明的傻事,那时候可不知道,现在想起来真好笑。有一次,我模仿大人"种豆得豆",竟然种下了糖,当然没有长出一棵挂满糖果的小树,还有一次我穿了妈妈的大拖鞋……你想想看,你做过哪些傻得有趣的事?写出来试试,说不定让你感到有趣呢?
要求:写真事,表真情,文通句顺,书写工整,不少于400字。
四、修改病句 强化训练
一、词序颠倒。
1.语文对我特别感兴趣。
2.我把两件新旧毛衣送给灾区的小朋友。
3.这个深深有趣的想法印在我心里。
4.我们进行了讨论并且听了老红军的报告。
5.英法联军侵占了北京,焚毁并洗劫了圆明园。
二、用词不当,搭配不当。
1.乌云和大雨一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2.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3.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算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4.我在区运动会上,为学校争得了名誉。
5.有没有好的学习态度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6.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7.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令。
8.“六一”节那天,同学们穿着新艳的衣服和红领巾到学校参加庆祝活动。
三、成分残缺。
1.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2.赢了齐威王。
3.老师讲了孔繁森救助藏族孤儿。
4.战斗英雄邱少云的事迹鼓舞我们。
5.战场上短暂的安静。
6.经过普法教育,使群众的觉悟普遍提高了。
四、指代不明。
1.老师把王虹和晓敏喊到跟前,对她说:“上课要积极发言。”
2.小丽和小华一起去上学,她在路上捡到一个钱包。
3.张文和王勤约定一起在自己家做作业。
4.王晶和潘影约定,星期六下午她到她家去打羽毛球。
5.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五、前后矛盾。
1.老师详细而又简略地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
2.春天,稻田上长满了菜、西瓜、大米。
3.上星期日休息,我们班全体同学游览了北海公园。
4.小明感冒了,昨天发了一夜晚高烧。
六、重复罗嗦。
1.山村里,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
2.我们全校师生和校长都参加了拔河比赛。
3.我有一条很红的鲜红的红领巾。
4.中秋节的晚上,我望着天空中的月亮,天空中的星星。
5.春天,路两旁栽上了绿油油的绿树。“六一”联欢会上,我们班表演了文娱节目和大合唱。
七、逻辑混乱。
(一)归类不当。
1.幼儿园经常给我们吃哈密瓜、西瓜、苹果、西红柿等水果。
2.学校的体育室摆满了足球、排球、篮球、地球仪等体育器材。
3.奶奶家养了许多鸡、鸭、鹅、牛、马等家禽。
4.昨天,参加国庆节联欢会的有工人、农民、小学生、解放军、青年等。
(二)结构混乱。
1.我的家乡是广东中山人。
2.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3.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坏的作风。
4.《海上日出》的作者是巴金写的。
八、综合练习:修改病句。
1.老工人在马路上协助交警保持交通秩序。
2.秋天的田野里,到处能看到果实成熟的景象和芳香。
3.今年,我们的老师又光荣地被评为“市先进班主任”的称号。
4.我猜想他肯定是一个六年级学生。
5.小亮的肩头被沉重的米袋压得喘不过气来。
6.看了这本书,很受教育。
7.桌子上的闹钟走了一圈,一个小时又过去了。
8.庐山瀑布、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
9.游泳运动员打破了一次又一次世界记录。
10.通过老师的帮助,使我改正了缺点。
11.桌子上有尺子和钢笔,这是她的,那是他的。
12.我们通过并讨论了中队计划。
一、关联词语复习
用关联词语的句子,一般都由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而分句与分句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正符合我们表达的需要。
常见的几种关系:
1、并列关系:既……又……;不是……而是……;一方面……一方面……
2、因果关系:因为……所以……;既然……就……;因此……之所以;……是因为……
3、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总……
4、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是
5、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就……
6、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是……还是……;
7、取舍关系: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8、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
一、选择每种关系的关联词各说一句话。
1、
2、
3、
4、
5、
6、
7、
8、
二、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这张试卷虽然题量不大, ________
2、只要你上课专心听讲, ____________
3、星期天,你是去公园, ____________
4、小明的爸爸 _________ ,还会修汽车。
5、如果没有妈妈无私的爱, ____________
6、爸爸宁可趴在床沿上睡觉, __________
7、司马迁一边忍受着酷刑, ____________
三、用关联词语把下面两句话连起来。
1、我的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我不能骄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我把这本书一连看了三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彭德怀杀死心爱的大黑骡子。不让一个战士掉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做个好猎手要枪法好。做个好猎手要机智、勇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每天坚持早锻炼。你的身体素质会得到提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学习的道路上会有很多困难。困难不能阻挡我们争取进步的决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选择关联词语,填在句子中。 ⑴ 我们( )把轮船停在港口,( )冒着狂风暴雨前进。 ⑵ ( )从小学好本领,( )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出力。 ⑶ 小王的学习( )有进步,是( )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⑷ 妈妈( )工作,( )参加业务培训。 ⑸ 鲁迅( )是伟大的文学家,( )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⑹ ( )明天下雨,我们( )要去探望老师。 ⑺ ( )长城是那样雄伟壮丽,( )吸引了很多游客。 ⑻ 一滴水( )很小很小,( )无数滴水汇集起来,就可以形成江河湖海。 五、判断下面关联词语是否恰当,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⑴ 即使说法不同,但是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 ) ⑵ 虽然他平时善于观察,因此写作文时总是言之有物。( ) ⑶ 即使勤奋的人,才有希望做出优异的成绩来。( ) ⑷ 既然修筑京张铁路十分困难,詹天佑也依然接受了任务。( ) ⑸ 不论做什么事,只要下苦功,才有可能成功。( )
二、标点符号复习
标点符号歌
标点符号很重要,组成文章不可少。该用哪种小符号,都要认真来思考。意思未完用逗号,一句完了用句号。喜怒哀乐感叹号,提出问题用问号。并列词语用顿号,并列分句用分号。提示下文用冒号,对话引用加引号。书文名称要标明,前后加上书名号。有些意思要省掉,可以加个省略号。转折解释破折号,表示注释加括号。标点符号用准确,文章清楚都称好。
给下面的语段加上标点符号。
1、鲁迅 原名周树人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他毕生追求真理 英勇战斗 对敌人 他横眉冷对 对人民 他满腔热忱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 杂文 散文作品 如 阿Q正传 狂人日记 药 祥林嫂 等等
2、种子张开了小嘴儿 品味着乳汁的甜蜜 花苞笑了 饱含着快乐的泪水 柳条醉了 摇动着纤柔的腰肢 小溪乐了 漾起了笑的涟漪
3、一天早晨 鲁迅上学迟到了 寿镜吾先生严厉地说 以后要早到 鲁迅回到座位上,在课桌上刻了一个 早 字 以后再也没有迟到过
句式训练
一、按要求写句子。 1、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我的错误马上被朋友们纠正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变词序,意思保持不变。 (1)出金华城大约到罗甸。________________。 (2)雨从早到晚哗哗哗哗地下个不停。______________。 (3)那些来南京的客人都很热情。________________。 (4)这几道题你全没有做对。__________________。 (5)这些北京来的客人水平非常高。
(6)我家在市图书管附近住。
4、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水浇多了,花能不死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要想取得好成绩,不刻苦学习怎么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 (1)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我会永远照顾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林告诉我:“要是星期日下雨,我们就不去看电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对我说:“我上班去了,你中午在家自己温习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 _ (5)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6)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他凑到我耳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赵王告诉蔺相如:你带着宝玉到秦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晚上要加班,你自己烧晚饭吃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二、照样子写句子。 1、例:老师推开门走进教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夜空的繁星,仿佛碧波上撒满的宝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例:敌人使用了燃烧弹,邱少云的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例:天空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例: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所以没有人去碰幼鸟和鸟蛋。
没有人去碰幼鸟和鸟蛋,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
因为小明生病了,所以没有来上学。
一个学生学习时专心致志,所以成了出色的棋手。
三、按要求写句子 1、欣欣向荣 ①用来形容花草树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来比喻事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骄傲 ①用来表示褒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来表示贬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齐这船舷的菜叶和垃圾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可一个蜘蛛。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祖国的崇山峻岭蕴藏着丰富的煤和石油。(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不小心把陈明的飞机模型摔坏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曹操被周瑜的军队大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蜡烛”造比喻句和拟人句。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把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1.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不能不讲一点文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次活动的经过你不是不清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不应当不参加集体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本书太有价值了,你不能不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把下面的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1.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里只给每人发一张票,这真叫人为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四团的战士必须抢在敌人前面赶到泸定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下面的宇词组成两句意思不同的话。 话 他说的 对 不 完全 (l)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六、以文明用语的要求,将下列话换个说法 1、喂,妈,今天开学了,快给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奶奶,学校号召我们捐款救灾,快给我五元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喂,老头,把锄头借我用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红,把窗关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两句话变成一句话。
例:蚕姑娘脱下旧衣裳。蚕姑娘换上新衣裳。
蚕姑娘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
蚕姑娘吐出丝儿来。蚕姑娘要盖新的房。
徐虎骑着自行车。徐虎去为大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