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六年级 > 语文

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期中试卷1-4单元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是针对六年级学生设计的语文期中检测试卷,总分为100分,其中包括25分的积累运用部分。试卷内容涵盖了拼写、词语辨析、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和写作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份试卷,可以评估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情况、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套试卷主要考察了学生的拼音与汉字书写、词语辨析与运用、阅读理解能力及写作技巧。

2018—2019学年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检测试卷(1-4单元)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含卷面10分

积累运用 (25分)

拼一拼,写一写.(1)根据拼音写词语(每字0.5分,共5分)

dànɡ yànɡ rú qī ér zhì chéng shú

秋,( )着一片金黄( )。( )的麦浪在翻滚,

Chán Chán ēn cì

( )的流水在回响-----让我们尽情享受大自然的( )吧。

(2)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字(每字0.5分,共3分)

wù wù

a 年少时的每一个错( ),细心琢磨都会成为我们成年之后的领( )。

yōu yōu

b ( )扬的琴声没有打扰老人正独享的( )静。

yíng yíng

c 晶( )的水珠映出美丽的图画,( )得了人们的声声赞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2分)

A、滋润 和蔼可亲 荀延残喘 风雨同舟 B、泰然 流连忘返 怒目园睁 十指连心

C、凄凉 百折不回 碧空如洗 悬崖峭璧 D、漫游 德高望重 庞然大物 年过花甲

3、读句子,选答案。下面这段话中,正确的答案应该是( )(2分)

实现“三通”,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 ).两岸同胞早就( )实现“三通”,连战、宋楚瑜等相继访问大陆,为进一步加强交流,实现“三通”带来了新的( );台湾当局也顺应历史潮流,满足了人民的殷切( )。

A、希望 期望 盼望 愿望 B、愿望 盼望 期望 希望

C、愿望 盼望 希望 期望 D、期望 希望 盼望 愿望

4、 用“然”字组词,并分别填入下面的句子。(2分)(每空0.5分)

(1)钱学森拒绝了美国提供的优厚待遇,( )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2)从口音上判断,他( )不是本地人。

(3)早上还是晴空万里,下午( )下起了雨。

(4)这件事,( )被他猜中了。

5、判断下列省略号的作用,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每空1分,共2分)

省略号的主要作用有:

①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②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③表示语意的跳跃;④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1)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 )

(2)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了?……不,还没来!…… ( )

6、根据课内外积累的知识填空。(每空1分,共4分)

(1)我们学过的《袁氏世范》中关于守信用的名句是:“

(2)《穷人》一文中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句话是对 进行描写。

(3)“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请你写出这两句话使用的说明方法。第一句: ;第二句:

7、课外阅读展示台(每空1分,共5分)

《童年》是著名作家_________ 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讲述了主人公

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书中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例如善良乐观的 ,自私残暴的 ,贪婪恶毒的 ,以及“执着的”好事情。

二、阅读思考(35分)

(一)仔细阅读课文片段,并回答问题。(1---4题每空1分,5题3分,共11分)

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 》。

2.写出“唯“字的两个形近字并组词。( ) ;( )

3.解释“尽心尽力”这一词中“尽”的意思。尽:

4.这段话中,作者抓住老人的 、 进行描写。

5.这段话写出了老人对“我”的关爱和鼓励,如果你是文中的“我”,心中会想些什么呢?请写出来。

(二)课外阅读(两篇阅读共24分)阅读一(13分)

一个出身贫苦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而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

这天傍晚,他奔走了一整天,又累又饿,可身上只剩下一毛钱。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一口饭吃。

可是,当一个天使似的姑娘打开大门时,他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不好意思张口要饭吃,只求姑娘给他一口水喝。

姑娘看出他的疲惫和饥饿,微笑着给了他满满一大杯牛奶。

男孩饥不择食地喝完牛奶,小声地说“我应该付您多少钱?”

姑娘仍旧微笑着对他说“您不用付钱,妈妈经常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

泪水涌上了男孩的眼眶,他轻轻地说“那么,就请你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

其实,男孩本来打算退学的,如今,他仿佛看到上帝在朝他点头微笑,他觉得浑身有劲,男子汉的豪气又迸发出来了。

若干年之后,有一个来自小镇的姑娘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医生束手无策,只好把她送到大城市去,请专家会诊治疗。

一名有名的医生参加了会诊。他看到病历上记载的家庭地址,马上直奔病房。来到病床前,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个病人就是当年送过满满一大杯牛奶给他喝的天使。他回到办公室,决心竭尽所能回报这个“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的姑娘。

经过艰辛努力,手术成功了,姑娘渐渐康复。这位医生要求医院把账单送到他的办公室,他付清了一切费用,并微笑着签上自己的名字。

姑娘坚持要知道她应支付多少医药费。可是,当账单送到她手上时,她又不敢看,因为她确信,这笔费用将花去她所有的积蓄,或许,还不够。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颤抖着翻开了这沓厚厚的账单。末尾的签字锁定了她的目光,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医药费-----满满一大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

请用文中的词语或者根据中心给短文拟个题目: (2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尽管它显得有些巧合。人们之所以传诵这个故事,是因为它颂扬了

的高尚品德。(2分)

3.“满满一大杯牛奶”产生不了多少热量,可它却能让男孩“觉得浑身有劲”,打消了退学的念头,直至走向成功,你觉得其中的原因是什么?(3分)

4.这个故事不长,但处处都有照应。你能找出运用了照应手法的地方吗?请你举出两处,

并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6分,每空2分)

这种写法的好处:

阅读二(11分)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一个很像样的小村庄。

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家家都有一两把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间间的房子、各式各样的工具、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了。

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不知被咆哮的洪水卷向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句的意思(每空1分,共2分)

大雨没喘气儿:

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了:

2.文中有一组反义词,请你把它写在下面。(2分)

( )-------------( )

3.请你找出文中的拟人句和排比句写下来。(每句2分,共4分)

拟人句:

排比句:

4.文中“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这句话去掉行不行?为什么?(3分)

三、习作(30分)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温情,父母的关心、老师的爱护、同学朋友的帮助、陌生人的真诚……当你学会用心观察和感受时,这一幕幕无不令你念念不忘,甚至刻骨铭心。请以“感动”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注意细节描写,表达出真情实感。字数500个左右。(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13140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