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 谁长得快——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例1】下面是中心小学四(1)班学生最喜爱食品情况调查统计图,你能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思路分析:上面的条形统计图反映的是四(1)班同学最喜爱的食品情况,调查的依次是酸奶、薯条、面包和苹果这四种食品;从左往右横向观察,表示喜欢这些食品的人数,每小格表示2人。借助条形统计图以及具体数据,比较各种统计量的大小。学会看图关键是要透过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从中得到某些更深层次的信息。
解答:喜欢苹果的人数最多,喜欢面包的人数最少;喜欢酸奶比喜欢薯条少16-8=8(人)。根据上图,我们不难分析出:同学们普遍喜欢苹果和薯条,不喜欢吃酸奶和面包。我们知道,偏食对健康不利,所以建议大家不要偏食。同时,薯条中含铅量较高,建议同学们少吃。(答案合理即可)
【例2】明明是班级“图书角”的管理员,他把“图书角”的图书进行了整理,并根据相应的数据,画出了条形统计图(见下图)。请你根据明明画出的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
(1)这个条形统计图中的1格表示( )本。
(2)从条形统计图上看,“图书角”中( )书最多,有( )本;( )书最少,有( )本。
(3)这个学期,班级又为“图书角”采购了一些新书,具体数量为:
请你根据小胖画的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和新采购图书的数据,画出新的“图书角”的图书统计表和相应的统计图。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了根据统计图、表中的已知信息,按要求完成统计图的制作。根据已知统计图、表数据先确定相加的数量,然后再绘制相应的条形统计图。注意每一个所代表的数量。
解答:(1)10 (2)科普 75 故事 40
(3)教辅书75本 漫画书75本 科普书80本 故事书55本
【例3】下面是五年级二班学生的体重记录单。(单位:千克)
(1)根据上面记录单上的数据填写下表:
(2)涂一涂,填一填。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了从记录单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完成统计表,并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根据体重记录单按顺用“正”字计票法,分别统计出在各个段的人数,完成填表即可。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及每个单位高度代表的数量完成统计图。
解答:(1)
(2)
【例4】小马身高110厘米,他想过河,河里四处水深如下图,你能求出这条小河的平均水深吗?想一想,小马趟过这条河安全吗?
思路分析:从C点(130厘米)里拿出10厘米和20厘米分别给B点(90厘米)和D点(80厘米),这样平均水深刚好是100厘米,这是运用了“移多补少”的方法。还可以用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列式是:(100+90+130+80)÷4=100厘米。从水的平均深度来看,小马是可以安全过河的。但平均水深并不代表每个地方的水深都是100厘米,像小马到C点时就有危险了,所以小马不能安全过河。
解答:小马不能安全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