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年级 > 数学

2015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练习题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基于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设计的,包含了计算题、填空题、操作题、判断题、选择题以及解决问题等多种题型。试题覆盖了除法、单位换算、图形识别、统计图绘制等多个知识点,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理解水平。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份试卷涵盖了多位数除法运算、单位换算、几何图形识别与统计图绘制等关键知识点,重点考察学生对于基础数学概念的理解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最新期末考试 2015.01

主编:范道实验小学 徐老师

姓名 得分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练习卷(1)(本卷总分120分)

一、计算题(共36分)

1、直接写出结果(共10分,每小题1分)

160÷40= 24×50= 76÷19= 148+252= 36+24÷4=

760—280= 640÷40= 720÷80= 450÷15= 61—63÷21=

2、用竖式计算(带☆的题请验算)(共14分,每小题3分,验算各1分)

481÷37= 315÷45= ☆782÷34=

249÷18= 962÷24= ☆ 600÷70=

(要简便)

3、混合运算。(共12分,每小题3分)

42×2—84÷7 560÷(25+75÷25)

= =

720÷8×9 12×[162÷(21—3)]

= =

二、填一填(每空1分,共35分)

1、要使□53÷48的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要使□53÷48的商是二位数,□里最小可以填(   )。

2、一瓶矿泉水大约有( )毫升, 一脸盆的水大约有( )升。

3、 72时=( )日 7000毫升=( )升

15升=( )毫升 5升-200毫升=( )毫升

4、374÷34的商是   位数,试商可以把34看作   来试商;264÷28的商是   位数,试商可以把28看作   来试商,这时商会偏   。

5、不计算,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25×20÷10 ○ 25+20×10 150-100-25 ○ 150-(100+25)

960÷24 ○ 960÷8÷3 82-36÷12 ○(84-36)÷12

6、下面的图形是由一副三角板拼成的,拼出的3个角各是什么角?各是多少度?在相应的括号里填一填。

7、在△△○△△○……中,12个△之间有( )○;第16个是( )。

8、条形统计图用2格表示20人,平均每格表示( )人,照这样计算,要表示120人需要画( )。

9、用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 ,从正面、侧面、和上面可以看到( )种不同的图形。

10、 ★÷△ =16……16 ,△最小是( ), ★ 最小是( )。

11、小明在计算“40+□×5”时,先算加法,后算乘法,得到的结果是800。这道题的正确得数是( )。

12、口袋里有5块红色橡皮,3块黄色橡皮,橡皮的形状、大小相同,从中任意摸一块橡皮,摸到(  )橡皮的可能性大,如果想使两种颜色的橡皮摸到的可能性相等,需要再往袋中放入(  )橡皮;如果想使摸到黄色橡皮的可能性大,至少要往袋中放入(  )橡皮(  )块。

三、操作题。(共8分,每小题1分)

1、从不同方向看下面的物体,分别是什么样子?在方格纸上画一画。(3分)

2、过A点分别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3、以下面的射线为一条边,画一

和平行线。量一量,A点到已 个145°的角。

知直线的距离是( )厘米。

四、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共6分,每小题1分)

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一位数。( )

2、被除数、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 )

3、540÷36=540÷9÷4 ( )

4、观察物体时,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形状可能有不同的摆法。( )

5、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

小括号里面的。 ( )

6、570÷40=14……1。 ( )

五、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6分,每小题1分)

1、试商时,如果余数比除数大,应把商(   )。  

A、改小    B、改大    C、不变

2、一个浴缸的容量大约有( )。

A、 4升 B、40升 C、400升

3、把“200-130=70,70×12=840”改写成综合算式是( )。

A、200-130×12 B、(200-130)×12 C、130×12-200

4、5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组合成一个图形,无论从哪个位置观察都至少能看到( )个正方形。

A、1 B、2 C、3

5、从正面看哪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 。( )

6、下面哪道题的小括号去掉后不影响计算结果?( )    A、(40+60)÷20           B、300÷(5×6)    C、200-(60×2)

六、解决问题(29分)

1、学校综合楼建筑工地2个星期共用了182包水泥。(4分)

①平均每天用水泥多少包? ②照这样计算,把下表填完整。

2、水果店运进3筐苹果、4筐桃和5筐梨。苹果每筐重42千克,桃每筐重46千克,梨每筐重38千克。(各2分)

①运进的桃比苹果重多少千克?  ②运进的梨和桃一共重多少千克?

3、在歌咏比赛中,评委老师给小倩打出的分数如下表。(3分)

按照比赛规则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你能算出小倩的最后平均得分吗?

4、每6个羽毛球装一袋,每4袋装一盒。600个羽毛球要装多少盒?(用不同的方法解答4分)   解法一:                          解法二:

5、节日期间,超市在搞促销活动:一次性购买毛巾不超过5条,每条6元;超过5条的,超过的每条只要4元。小玲的妈妈买了一些毛巾,共花54元。她一共买了多少条毛巾?(4分)

6、小丽从图书馆借一本科技书,共186页。看了5天后还剩66页,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如果只能借阅8天,从第6天起,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4分)

7、丽丽整理了四年级一班同学的身高数据,结果如下表。(6分)

(1)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四年级一班同学身高情况统计图

年 月 日

(1)这个班身高在( )厘米人数最多,( )厘米人数最少。

(2)丽丽身高是142厘米,按由高到矮的顺序,大约排第( )名。

(3)冬冬身高正好等于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他身高大约有( )厘米。

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一)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1、复习本知识需要掌握的概念与计算方法:(重点记住知识树)

复习本部分需要掌握课本上的基本题与重点题目。

(1)浏览课本上的例题“试一试”与“练一练”。

如:课本第8页例题1与“试一试”;

课本第9页例题2、“试一试”;

课本第11页第9、14、15题,

课本第12页例题3与“练一练”;

课本第18页例题5与“练一练”;第19页例题6与“练一练”;

课本第23页例题7与“练一练”, 第24页例题8与“练一练”;

课本第70页例题1与“练一练”, 课本第71页例题2与“练一练”, 课本第74页例题3与“练一练”,

(2)重点复习三步及三步以上计算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题。解答应用题方法是:①学会从已知条件出发思考、分析解答应用题,②学会用从问题出发思考、分析解答应用题。

重点复习的应用题是:

①课本第13页例题4与“练一练”,练习三中的第3、6、9、10、11、12、13、14、17、18、19、20;

②课本第21、22页上的全部题目,重点题是第12、第13、第20题;

③课本第26页上第10、11题;

④课本第27、28、29页上的第4题、第5题、第9、10、11、12题;

⑤课本第72页上的第3、4、7题,73页上的第11、12、13、14题,第75页上的第3、6 题,第76页上的第7、8、9题。

⑥整理与复习第100~105页中的第7、8、9、10、11、23、24题。

第二部分: 同步奥数题家作题

1、甲、乙两个修路队3天共修路264米,又知甲队每天比乙队多修12米。两队每天各修多少米?

2、今年小强11岁,爸爸35岁,当两人年龄和是60岁时,两人年龄各多少岁?

3、有一列数“2,6,1,3,5,2,6,1,3,5,2,6,1,3,5,……,请问第2015个数字是几?前2015个数字的和是多少?

4、从一点引出20条射线,最多可以数出多少个小于180º的角?

5、一条直线上共有100个点,可以数出多少条线段?

第三部分:同步奥数家作题的分析与参加答案

同步奥数题家作题的详细分析:

1、甲、乙两个修路队3天共修路264米,又知甲队每天比乙队多修12米。两队每天各修多少米?

分析:根据“甲队每天比乙队多修12米”这个信息,我们可知,这个12是甲队每天修的米数与乙队每天修的米数的差,其中甲队每天修的米数是大数,乙队每天修的米数是小数;再根据“甲、乙两个修路队3天共修路264米”这个信息,我们可知,这个264是甲队与乙队3天修的米数的和。为此,我们用264÷3,就可以求得两队每天修路米数之和是88米。这样我们可以判定本题属于一道和差问题的实际问题。我们可以运用和差问题的解答方法去解答。具体解答在后面。

2、今年小强11岁,爸爸35岁,当两人年龄和是60岁时,两人年龄各多少岁?

分析:题中没有给出小强和爸爸年龄之差,但是已知两人今年的年龄,那么今年两人的年龄差是35-11=24(岁)。不论过多少年,两人的年龄差是保持不变的。所以,当两人年龄和为60岁时,他们年龄差仍是24岁。其中爸爸年龄数是大数,小强年龄数是小数。根据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就能解此题。具体解答在后面。

3、有一列数“2,6,1,3,5,2,6,1,3,5,2,6,1,3,5,……,请问第2015个数字是几?前2015个数字的和是多少?

分析:根据题中信息,不难发现这列数的排列规律是以2,6,1,3,5,5个数字依次循环出现的,这样的现象就叫周期现象。本题的周期个数为5。每个周期中,2是排在第一个,6是排在第二个,1是排在第三个,3是排在第四个,5是排在第五个。为此我们用2015÷5,就可以求到本题的周期个数是403个,周期个数正好是整数,说明第2015个数字,正好排列在最后一个周期中的最后一个,也就是第2015个数字是5;接着我们再去求前2015个数字的和。要求前2015个数字的和,我们必须先求每个周期中5个数字的和,每个周期中5个数字的和是:2+6+1+3+5=17,403个周期的和用17×403去求。具体解答在下面。

4、从一点引出20条射线,最多可以数出(190)个小于180º的角。

分析:根据题中信息。求最多可以数出多少个小于180º的角。只要第一条射线与第二十条射线之间组成的最大角小于180度就可以了。(其它两条射线之间组成的角肯定小于180度)如下图: 第1、第2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基本的角,第2、第3两条射线也可以组成一个基本的角,……第19、第20两条射线也可以组成一个基本的角。由此得到基本角是19个;第二是把相邻2个基本角组成一个角,这样可以数到18个角;第三是把连续3个基本角组成一个角,这样可以数到17个角;……最后,把19个基本角组成一个角,这样只能数到1个角;由此得到,求该图中一共有角的个数,就是求自然数1到19这19个自然数之和。具体解答在后面。

5、一条直线上共有100个点,可以数出(4950)条线段。

分析:根据题中信息:我们从条件可知,点在两端,线段在中间,基本线段的个数比点的个数多1。100个点可以组成99条基本线段。我们也可以画线段图来分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8 99

(1)基本线段条数:1,2,3,4,……,98,99。共99条;

(2)每相邻2条基本线段组成一条线段是:1、2;2、3;3、4;4、5;…… ,97、98;98、99。共98条;

(3)连续3条基本线段组成一条线段是:1、2、3;2、3、4;……,97、98、99。共97条;

……

(20)99条基本线段组成一条线段是:1、2、3、4、5、……、98、99。共1条。

由此得到,求一共有多少条线段,就是求自然数1到99之和。

具体解答在后面。

家作题的详细答案与检验:

第1题的详细答案与检验。

两队每天修路米数之和。264÷3=88(米)

甲队每天修路米数: (88+12)÷2=100÷2=50(米)

乙队每天修路米数: (88-12)÷2=76÷2=38(米)

或:50-12=38(米)

答:甲队每天修路50米,乙队每天修路38米。

检验:甲队每天比乙队多修多少米? 50-38=12(米)

甲队和乙队3天一共修路多少米? (50+38)×3=264(米)

检验结果完全符合题意。

第2题的详细答案与检验。

两人年龄差: 35-11=24(岁)

爸爸的年龄:(60+24)÷2=84÷2=42(岁)

 小强的年龄:(60-24)÷2=36÷2=18(岁) 

或:60-42=18(岁)

  答:当父子两人的年龄和是60岁时,小强18岁,他爸爸42岁。

检验:

当两人年龄和是60岁时,小强需要经过几年?

18-11=7(年)

当两人年龄和是60岁时,爸爸需要经过几年?

42-35=7(年)

经过7年,小强与爸爸年龄和是多少岁?

(35+7)+(11+7)=42+18=60(岁)

检验结果完全符合题意。

第3题的详细答案。

解:2015÷5=403(个)

2+3+1+6+5=17

17×403=6851

答:第2015个数字是5,前2015个数字的和是6851。

第4题的详细答案。

列式是:1+2+3+4+5+6+…+18+19=190(个)

计算这个算式,用凑20的方法比较简便,1与19凑成20,2与18凑成20,3与17凑成20,里面正好可以凑成9个20,再加一个10,得190。

第5题的详细答案。

列式是:1+2+3+4+5+6+7+……+97+98+99=4950

计算这个算式,用凑100的方法比较简便,1与99凑成100,2与98凑成100,……51与49凑成100,里面正好可以凑成49个100,再加一个50,得4950。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26204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