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素养测评卷
【基础卷01】
考试难度:;考试分数: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判断题、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判断、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测试范围:全册。
1.(本题2分)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介绍: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全国人口14096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死亡人口1110万人。横线上的数读作( )人,全年减少人口( )万人。
【答案】 十四亿零九百六十七万 208
【分析】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余数位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即可读出此数;再用死亡人数-全年出生人数,即可求出全年减少人口的人数,据此解答。
【详解】140967万=1409670000
1409670000读作:十四亿零九百六十七万
1110-902=208(万人)
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介绍: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全国人口14096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死亡人口1110万人。横线上的数读作十四亿零九百六十七万人,全年减少人口208万人。
2.(本题2分)635÷□4,如果商是一位数,□里最小填( );算式326×□7,如果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大能填( )。
【答案】 6 2
【分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大于或等于除数,商是两位数,否则商是一位数,635÷□4,要使商是一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就要小于除数,63<□4,即□里可以填的数为:6、7、8、9,选出最小的即可;326×27=8802,326×37=12062,所以要使326×□7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大能填2,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635÷□4,如果商是一位数,□里最小填6;算式326×□7,如果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大能填2。
3.(本题2分)据文旅部发出的出游数据,2024年的清明3天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约119000000人次,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约是( )万人;国内游客出游花费约53950000000元,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
【答案】 11900 540
【分析】把一个整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把个级里4个0去掉同时在后面写上“万”字即可;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就看千万位上的数字,千万位上的数字是4或者比4还小,就用“四舍”法,千万位上的数字大于4,就用五入法,同时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据此解答即可。
据此解答。
【详解】119000000=11900万
53950000000≈540亿
据文旅部发出的出游数据,2024年的清明3天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约119000000人次,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约是11900万人;国内游客出游花费约53950000000元,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540亿。
4.(本题3分)1周角=( )直角 18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答案】 4 1800 18000000
【分析】1周角=360°,1直角=90°,而4个90°的角是360°;1平方千米=100公顷,18平方千米就是18个100公顷;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8平方千米就是18个1000000平方米;据此解答。
【详解】1周角=4直角
18平方千米=1800公顷=18000000平方米
5.(本题2分)一个乘法算式的积是60,一个因数乘12,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一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以6,要使商不变,除数要( )。
【答案】 720 除以6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一个因数乘12,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乘12。根据商的变化规律可知,商不变,被除数除以6,则除数也要除以6。
【详解】一个乘法算式的积是60,一个因数乘12,另一个因数不变,60×12=720,积是720;一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以6,要使商不变,除数要除以6。
6.(本题5分)如图。
(1)平行四边形( )轴对称图形。(是或不是)。
(2)线段( )和( )互相平行;线段( )和( )互相垂直。
【答案】(1)不是
(2) ① ② ⑤ ①
【分析】(1)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可知,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据此解答。
【详解】(1)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2)线段①和②互相平行,③和④互相平行;线段⑤和①互相垂直,线段⑤和②互相垂直。
7.(本题2分)时针从9:00到12:00。旋转了( )°;从3时到3时25分,分针旋转了( )°。
【答案】 90 150
【分析】钟面被12个数字平均分成12大格,每个大格所对的角是30°,时针从9:00到12:00,走过了3个大格,也就是旋转了3个30°;分针从3时到3时25分,走过了5个大格,也就是旋转了5个30°,据此填空即可。
【详解】3×30°=90°
5×30°=150°
时针从9:00到12:00。旋转了90°;从3时到3时25分,分针旋转了150°。
8.(本题1分)一个等腰梯形的周长是35厘米,上底与下底的和是15厘米,每条腰长( )厘米。
【答案】10
【分析】梯形有4条边,它的周长是这4条边的长度之和,用35减15即可求出两腰的和,而这个梯形是等腰梯形,即两条腰相等,再用两腰的和除以2即可求出每条腰的长度。
【详解】(35-15)÷2
=20÷2
=10(厘米)
每条腰长10厘米。
9.(本题1分)“夕阳红”旅行团将来武汉经开区太子湖公园游玩,团长给每位旅行团团员发放一顶售价64元的遮阳帽。团长准备了600元购买这批遮阳帽,还剩24元,这个旅行团有( )人?
【答案】9
【分析】根据准备了600元购买这批遮阳帽,还剩24元,列式600-24,计算求出买遮阳帽花费的钱数,然后将计算的结果除以每顶遮阳帽的单价,即可求出买了多少顶遮阳帽,根据1人1顶遮阳帽,从而得出旅行团有多少人,据此可解此题。
【详解】(600-24)÷64
=576÷64
=9(人)
由此可知,这个旅行团有9人。
10.(本题1分)李强每天早晨起床穿衣3分钟、整理床铺2分钟、刷牙洗脸3分钟、烧开水5分钟、喝水1分钟、吃早餐6分钟、步行到学校15分钟。李强为了在8:00前到校,他制订了“高效行动计划”,那么他最迟( )起床才不会迟到。
【答案】7:30/7时30分
【分析】要求最迟起床时间,也就是要求出他做这些事情需要的最短时间。可以先起床穿衣,然后烧水,烧水的同时整理床铺和刷牙洗脸,接着吃早餐、喝水、步行到学校。一共需要的时间为3+5+6+1+15=30分钟。根据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即可求出最迟起床时间。
【详解】3+5+6+1+15=30(分钟)
8:00-30分钟=7:30
他最迟7:30起床才不会迟到。
11.(本题1分)下图中共有6条线段。( )
【答案】√
【分析】
根据线段的特征,直线上任意两点之间的一段叫做线段,线段有2个端点,给图中几个点分别命名为A、B、C、D,如图:,按顺序从A点开始,每2个端点之间是1条线段,有AB、AC、AD这3条线段,再从B点开始,有BC、BD这2条线段,最后从C点开始有CD这1条线段,最后把线段条数相加,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如图:
图中共有6条线段,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2.(本题1分)估算707×39时,可将39看成40,703看成700来计算。( )
【答案】√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在进行乘法估算时,可以将因数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和39最接近的整十数是40,和703最接近的整百数是700。据此作答即可。
【详解】估算707×39时,可将39看成40,703看成700来计算。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3.(本题1分)伸缩式大门运用了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
【答案】√
【分析】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也就是具有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伸缩衣架、升降机、小区门口的电动门等,伸缩式大门是利用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制成的,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据分析可得:
伸缩式大门运用了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4.(本题1分)如果a÷b=3……1(a、b均不为0),那么a=b×3+1。( )
【答案】√
【分析】根据在有余数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被除数=商×除数+余数,由此可知,如果a÷b=3……1,那么a=b×3+1,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5.(本题1分)100张A4纸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一个四岁小男孩的身高大约1米。四岁小男孩的身高大约相当于100000张A4纸的厚度。( )
【答案】×
【分析】根据1米=100厘米,用100×100即可求出四岁小男孩的身高大约相当于多少张A4纸的厚度,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1米=100厘米
100×100=10000(张)
四岁小男孩的身高大约相当于10000张A4纸的厚度。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本题1分)一个数由5个万和5个百组成,这个数是( )。
A.500500 B.55000 C.50500 D.50050
【答案】C
【分析】这是一个五位数,最高位万位上是5,百位上是5,写这个数时,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据此写出此数再作选择。
【详解】一个数由5个万和5个百组成,这个数是50500。
故答案为:C
17.(本题1分)国家速滑馆拥有亚洲最大的全冰面设计,它的冰面相当于200间教室的大小。它的冰面面积约( )。
A.12000平方米 B.1200平方米 C.12平方千米 D.12平方米
【答案】A
【分析】根据生活实际可知,教室的面积约60平方米,60乘200等于200间教室的面积,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生活实际可知,教室的面积约60平方米。
60×200=12000(平方米)
国家速滑馆拥有亚洲最大的全冰面设计,它的冰面相当于200间教室的大小。它的冰面面积约12000平方米。
故答案为:A
18.(本题1分)山西七河五湖水生态治理,是我国的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其中有些地方要把弯曲的河道改直,这样就能缩短河道长度,可以解释这一做法的数学原理是(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D.线段比直线短
【答案】B
【分析】直线:一条直直的线,没有具体长度,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线段:由两个端点,可以测量出具体长度;把一条弯曲的河道改直,这样相当于两个点之间是一条线段连接,利用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原理,据此即可选择。
【详解】由分析可知:
山西七河五湖水生态治理,是我国的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其中有些地方要把弯曲的河道改直,这样就能缩短河道长度,可以解释这一做法的数学原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故答案为:B
19.(本题1分)李老师买了6根跳绳花了54元。后来他又用180元买了一些相同的跳绳,那么180÷(54÷6)是求( )。
A.每根跳绳的价钱。 B.买所有跳绳的价钱。
C.一共买了多少根跳绳。 D.又买了多少根跳绳。
【答案】D
【分析】180÷(54÷6)中,54÷6是用6根跳绳的价钱除以跳绳数量,求出平均每根跳绳的价钱,180表示又花费的钱数,用又花费的钱数除以平均每根跳绳的价钱,求出又多买了多少根跳绳。
【详解】由分析得:
180÷(54÷6)是求又买了多少根跳绳。
故答案为:D
20.(本题1分)把一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 )厘米。
A.5 B.20 C.25 D.无法确定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一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们的周长不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依此计算并选择。
【详解】5×4=20(厘米)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20厘米。
故答案为:B
21.(本题8分)直接写出得数。
4×140= 96÷16= 125×40= 0÷90×2=
120×15= 6500÷500= 540÷90= 17×6÷17×6=
【答案】560;6;5000;0
1800;13;6;36
【解析】略
22.(本题9分)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138×56= 708×35= ※581÷29=
【答案】7728;24780;20……1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十位对齐,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末尾有0时,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并将它们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法则: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除时,应商0占位。有余数除法可以利用“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进行验算。
【详解】138×56=7728 708×35=24780 ※581÷29=20……1
验算
23.(本题6分)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30×(427-318) 720÷24×12
【答案】3270;360
【分析】(1)先算括号里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2)根据除法的性质,将后面两项先算,那么乘号变除号,式子变为720÷(24÷12),然后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详解】30×(427-318)
=30×109
=3270
720÷24×12
=720÷(24÷12)
=720÷2
=360
24.(本题4分)先画一条射线AB,再以射线AB为一条边,画一个105°的角。
【答案】见详解
【分析】先画一条射线,射线的端点是点A,再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点A重合,把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这条射线重合,找到105°的位置,再画出角的另一条边即可。
【详解】
25.(本题4分)在一次秋季运动会中,小鹏参加了助跑跳远比赛。他跳远的落脚点是A,他的跳远成绩应怎样测量,请你在图中画一画。
【答案】见详解
【分析】跳远成绩是以小明的落脚点A到起跳线的垂直距离为准,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把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靠紧起跳线,沿这条起跳线滑动三角板,当另一直角边经过该点时,沿这条直角边画的直线就是过该点作的直线的垂线,依此画图并标上垂直符号即可;据此作图。
【详解】如图:
26.(本题4分)在梯形中画一条线段,将它分割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并作出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
【答案】见详解
【分析】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据此画出线段。从平行四边形的任一顶点作它对边的垂线段,这条垂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详解】
(画法不唯一)
27.(本题5分)红景天能够补气清肺,益智养心,是一味作用广泛的中药。平均每公顷土地可栽种35万株红景天,郊野公园有一块长600米,宽200米的中药园,可栽种多少万株红景天?
【答案】420万株
【分析】由题意可知:先用600×200计算出中药园的总面积,平均每公顷土地可栽种35万株红景天,1公顷=10000平方米,据此把平方米数换算成公顷数,再乘35即可求出可栽种多少万株红景天。
【详解】600×200=120000(平方米)
120000平方米=12公顷
35×12=420(万株)
答:可栽种420万株红景天。
28.(本题5分)6条围巾的价钱和15副手套的价钱相等,已知每条围巾的价钱是35元,每副手套的价钱是多少元?
【答案】14元
【分析】总价=单价×数量。由题意得,可以用35乘上6算出6条围巾的价钱。因为6条围巾的价钱和15副手套的价钱相等,所以15副手套的价钱也是这么多。单价=总价÷数量,再用除法即可算出每副手套的价钱。
【详解】6×35=210(元)
210÷15=14(元)
答:每副手套的价钱是14元。
29.(本题6分)10月1日国庆节,聪聪全家要跟旅行团到广州旅游,旅游车从聪聪家出发,每小时行驶95千米,行驶11小时后。旅游车距全程的中点还有30千米。聪聪家距离广州有多少千米?
【答案】2150千米
【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先用95×11求出已经行驶的距离,再加上距离中点的距离即可求出一半的距离,乘2即可求出聪聪家距离广州有多少千米。
【详解】95×11=1045(千米)
1045+30=1075(千米)
1075×2=2150(千米)
答:聪聪家距离广州有2150千米。
30.(本题6分)明明用4根木棍做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是28厘米,其中一根木棍的长是10厘米。明明把这个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答案】40平方厘米
【分析】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和每条边的长度不会变。可根据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求出长方形的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求出面积即可。
【详解】28÷2-10
=14-10
=4(厘米)
10×4=40(平方厘米)
答:长方形的面积是40平方厘米。
31.(本题6分)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折叠后,∠2=75°,∠1是多少度?(在图中标出你需要的数据)
【答案】图见详解;30°
【分析】如下图所示,∠2是∠3折叠上去的角,那么∠3=∠2=75°,∠1、∠2和∠3组成了一个平角,1平角=180°,那么∠1=180°-∠2-∠3,据此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详解】数据标注如下图所示:
∠3=∠2=75°
180°-75°-75°
=105°-75°
=30°
答:∠1是30°。
32.(本题6分)下面是四(1)班40名学生最喜欢的课后服务社团课程统计表。(每人必选且限选一种)
(1)请你根据信息补全统计表,并完成统计图。
(2)该班学生在课后服务最喜欢( )课程的人数最多,最喜欢( )课程的人数最少。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请提出问题并解答。
【答案】(1)见详解
(2)体育类;手工类
(3)最喜欢体育类课程的人数比最喜欢手工类课程的人数多多少人?12人(答案不唯一)
【分析】(1)全班有40名学生,全班学生数减去书法、手工和体育类课程的学生数等于绘画类课程的学生数,把绘画类课程的学生数填入统计表中;体育类课程人数最多有16人,统计图有10格,所以一格表示2人比较合适,然后把统计表中各个课程的人数用直条在统计图中表示出来,完善统计图。
(2)根据直条的长短可以看出该班学生课后服务最喜欢哪种课程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哪种课程的人最少。
(3)根据统计图表的信息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即可。
【详解】(1)40-8-4-16
=32-4-16
=28-16
=12(人)
(2)该班学生在课后服务最喜欢体育类课程的人数最多,最喜欢手工类课程的人数最少。
(3)最喜欢体育类课程的人数比最喜欢手工类课程的人数多多少人?
16-4=12(人)
答:最喜欢体育类课程的人数比最喜欢手工类课程的人数多12人。
(答案不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