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年级 > 语文

03《好卷》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主要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全面检测,涵盖了拼音、词语拼写、组词、选词填空、句子练习、古诗文背诵、课文理解和课外阅读等多个方面。题目设计丰富多样,既有基础知识的考察,也有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套试卷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语文知识及综合运用能力,重点包括拼音、词语拼写、句子改写、课文理解、阅读理解和写作等。通过这些题目,学生能够巩固拼音、汉字书写、词语搭配等基础知识,并培养其句子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通过阅读理解部分,学生能够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力,最终达到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基础百花园(39分)

一、在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后面打“√”。(3分)

A.吟(yín)诗 缘(ruán)故 倾(qīng)斜 (  )

B.逊(sùn)色 挖掘(jué) 枯萎(wěi) (  )

C.蜗(wō)牛 住宅(zhái) 投降(xiánɡ) (  )

D.牢骚(sāo) 叶柄(bǐn) 慎(shèn)重 (  )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1.确实是一件很的事情。

2.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没有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

3.我们小明舒服地躺在的草地上静静地享受阳光的温暖。

4.住的地方也要。

三、比一比,再组词。(8分)

四、读一读,用“√”标出括号里正确的字词。(8分)

1.一阵风(吹 拂 飘)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2.爬山虎的脚(挨 碰 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 抓 拉)住墙。

3.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虚弱 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奇特)。

4.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 郑重 严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秀 优良),并且有(温和 温柔)的阳光。

五、句子练习。(10分)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4分)

(1)(    )你知道蟋蟀建筑住宅的工具是那样简单,你(    )会大吃一惊。

(2)燕子窝的右上角(    )留了一个洞口,(    )燕子要从这里进它们的家。

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修改病句: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反问句: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为双重否定句:人们对蟋蟀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训练营(16分)

六、下面诗文的作者是谁?选一选。(5分)

《暮江吟》  (  )  《题西林壁》 (  )  《雪梅》(  )

《爬山虎的脚》 (  ) 《蟋蟀的住宅》 (  )

七、根据课本内容填空。(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露似真珠月似弓。

2.横看成岭侧成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梅须逊雪三分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场秋雨要穿棉。

5.八月暖,____________________,十月还有小阳春。

八、理解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6分)

1.蟋蟀建造住宅选择住址十分慎重,它的要求有(  )(多项选择)

A.依山傍水   B.排水优良   

C.鸟语花香   D.有温和的阳光

2.“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我”看蟋蟀的时间很长,渐渐失去了耐心,失去了兴趣。

B.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我”观察的时间很长,衬托出了蟋蟀非常勤劳。

3.“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

A.过渡句,承上启下 B.中心句,总结段意

读写展示台(45分)

九、课内阅读。(11分)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    ),没有(    )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1.这段话选自《________________》。(1分)

2.在选段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3分)

3.根据语境写出“嫩”的意思。 (2分)

(1)嫩红:________________   (2) 嫩叶:________________

4.从这段话中我们了解到爬山虎的叶子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3分)

5.读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课外阅读。(9分)

稀奇古怪的植物

①大自然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植物。

②在非(洲 州)的安哥拉,长着一种四季(长 常)绿的梓柯树。如果你在树下点火抽烟,或者点燃篝火,树上便会喷(洒 酒)出大量的液汁, 把火灭掉。所以,人们把它叫“灭火树”。原来,它的枝叶浓密,藏有许多馒头大的节苞。节苞上(蜜 密)布网眼小孔, 一旦有火光闪耀,液汁就喷洒出来了。

③在菲律宾有一种出米的树,叫“西谷椰子树”。它的树干粗直,有三五层楼那么高。它活上一二十年,开过花后就会死去。人们在它没开花时将它砍倒,把茎里的淀粉刮出来,加工成像大米一样的颗粒,这叫“西谷米”。现在,我国南方也有这种树了。

④在热带地区,还有一种树,能生长出像面包一样的果实。每串果实有三四个, 摘下来以后,放在火上烤烤,发出阵阵香味,吃起来酸里带甜,像面包的味道,所以,人们 叫它“面包树”。一棵“面包树”,一年有九个月能结果。树枝、树干、树根上都会长出像足球一样大的果实。常常一批成熟了,另一批果实又结出来了。一棵“面包树”可以养活两个人。

⑤大自然是多么奇妙啊!

1.用“\”划去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字。(2分)

2.将短文划分成三部分,在文中用“‖”标出,并归纳大意。(4分)

第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是按怎样的结构写的?主要介绍了哪几种奇怪的树?它们各有什么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快乐习作。(25分)

门前的小草,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大自然的风景每天都是新的。春天的风,夏天的雨,秋天的云,冬天的雪……只要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变化无时不有,无处不有。在你的生活中,你都看到、感受到了哪些变化?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以“变化”为题,写一篇作文,题材不限,450字左右。

第三单元 达标检测卷

一、C.√

二、1.吟诗 费心

2.均匀 重叠 空隙

3.瞧见 操场

4.临时 选择 慎重

三、示例:   

四、1.拂√ 2.触√ 巴√ 3.柔弱√ 惊奇√

4.慎重√ 优良√ 温和√

五、1.(1)如果 就 (2)之所以 是因为

2.(1)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

(2)难道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不是嫩红的吗?

(3)人们不能不对蟋蟀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六、② ④ ① ⑤ ③

七、1.可怜九月初三夜 2.远近高低各不同

3.雪却输梅一段香 4.一场秋雨一场寒

5.九月温

八、1.BD 2.B 3.A

九、1.爬山虎的脚

2.均匀 重叠 空隙

3.(1)淡,浅。

(2)初生而柔弱,娇嫩,跟“老”相对。

4.新鲜 铺得均匀 茂密

5.仔细观察,连续观察。

十、1.   

2.①‖②③④‖⑤

第一部分:概括介绍大自然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植物。

第二部分:具体介绍大自然中三种稀奇古怪的植物。

第三部分:赞叹大自然的奇妙。

3.这篇短文是按“总—分—总”的结构写的。主要介绍了梓柯树、“西谷椰子树”、“面包树”。它们的特点分别是:梓柯树树下一旦有火光闪耀,树上就会喷洒液汁,把树下的火灭掉;“西谷椰子树”茎里的淀粉能加工成大米一样的颗粒;“面包树”的果实能像面包一样养活人。

十一、思路点拨:写好本次作文,要善于在生活中挖掘素材,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对比观察,在观察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写作时,事物的变化过程要详写,写出自己的亲身体会。 例文略。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6988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