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主题训练卷
主题百花园(50分)
一、主题达标。(26分)
1.读拼音,写词语。(8分)
(1)与母亲在一起的日子是冰心永不màn miè( )的回忆:月明的园中,téng luó( )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2)在méng lóng( )的jì jìng( )中玉立着这棵bái huà( ),máo róng róng( )的枝头,雪绣的花边xiāo sǎ( ),串串huā suì( )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2.辨一辨,再组词。(4分)
3.词语搭配。(4分)
踏着( ) 洗净( ) 涉过( )
涂上( ) ( )的流苏 ( )的雪花
( )的金晖 ( )的光华
4.根据意思写词语。(4分)
(1)形容走路缓慢从容,慢腾腾地来晚了。 ( )
(2)形容霜、雪洁白。 ( )
(3)不清楚;模糊。 ( )
(4)胆小;缺少勇气。 ( )
5.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2分)
(1)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 )
(2)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
6.判断诗歌知识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4分)
(1)抒情诗主要通过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叙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刻画具体的人物形象。 ( )
(2)诗歌常常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
( )
(3)现代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内容、思想和形式等方面。( )
(4)朗诵诗歌时,表情、手势自然,吐字清楚就可以了,不用读出诗歌表达的情感。 ( )
二、主题探究。(19.5分)
1.根据课本内容填空。(15.5分)
(1)诗和____________一样,生命全在____________。——朱光潜
(2)诗歌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角度来分类。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和书籍等方式搜集诗歌。我们可以准备一个______,把它们工整地抄写下来,注意写清楚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白桦》是____________(国家)著名诗人____________的一首抒情诗。诗歌采用了__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白桦正是__________________的象征。读了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之情。
(4)《在天晴了的时候》的作者戴望舒,又称“________”,是____________诗人。诗歌通过____________的手法,绘出了一幅雨后放晴的乡村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也表现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向往。
(5)《绿》是现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诗中用朴素的语言描述了________到处是绿色,绿得丰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说:“诗是人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给人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诗歌赏析。(4分)
(1)下列对《繁星(一三一)》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的是冰心对大海的感受,是对大海的歌颂。
B.诗人由波澜壮阔的大海想到了星光与花香,以此突出强调了大海使人心胸博大宽广。
C.这首诗运用排比和连续的反问,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D.这首诗格调清新自然,语言凝练含蓄,意境凄清悲凉。
(2)下面句子中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B.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C.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D.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三、主题交际。(4.5分)
请你谈谈在此次“轻叩诗歌大门”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收获,或就此次活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大舞台(20分)
四、课文片段阅读。(13分)
繁 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代表作有散文____________,诗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她作品的三大主题。(4分)
2.诗中有两个“风雨”,第一个“风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风雨”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很胆小,遇事就只会躲到母亲的怀里。
B.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依恋,讴歌了母爱的伟大。
C.母亲生育并抚养了孩子,她温暖的怀抱永远是孩子疲惫心灵的归宿,她的怀抱是孩子躲避任何人间风雨的安全港湾。
4.简单说一说你读了这首诗后的感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主题阅读拓展。(7分)
A.母亲啊!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B.母亲啊!我的头发,披在你的膝上,这就是你付与我的万缕柔丝。
C.母亲啊!这零碎的篇儿,你能看一看吗?这些字,在没有我以前,已隐藏在你的心怀里。(有删改)
1.这三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B诗中“这就是你付与我的万缕柔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这句话仅仅是指自己的身体发肤都是母亲赐予的。
B.这句话一语双关,表面指自己的身体发肤都是母亲赐予的,也暗指母亲用无微不至的柔情呵护自己逐渐长大,把无形的母爱描述得形象生动。
3.这三首诗都用“母亲啊”这种单向的呼告开头,其好处是( )
(多选)(2分)
A.有利于作者表达对母亲的爱。
B.只是简单地称呼母亲,并没有深层意思。
C.让读者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补充,丰富了隐藏在语言深处的更为重要的情感内容。
习作新视角(30分)
六、习作展示。
在此次“轻叩诗歌大门”的活动中,我们收集诗歌,背诵诗歌,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你还参加过哪些活动?把你最难忘的一次活动详细地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要求:将活动过程写清楚,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400字
左右。
第三单元 主题训练卷
一、1.(1)漫灭 藤萝
(2)朦胧 寂静 白桦 毛茸茸 潇洒 花穗
2.示例:
3.示例:新泥 尘垢 溪流 银霜
洁白 晶亮 灿灿 银色
4.(1)姗姗来迟 (2)皑皑 (3)朦胧 (4)胆怯
5.示例:(1)凉快 (2)夸耀
6.(1)√ (2)√ (3)√ (4)×
二、1.(1)音乐 节奏
(2)诗人 内容 形式 阅读报纸 杂志 摘抄本 作者 出处
(3)苏联 叶赛宁 借物喻人 高尚人格 家乡 大自然的热爱
(4)雨巷诗人 现代派象征主义 拟人化 热爱和赞美
恬淡、超脱的生活
(5)艾青 春天 墨绿 浅绿 嫩绿 翠绿 淡绿 粉绿
向未来寄发的信息 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2.(1)D (2)C
三、示例:在这次活动中,我广泛地阅读了诗歌,不仅拓展了知识面,而且还深深地感受到了祖国诗歌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了诗歌中所蕴含的感情,了解了诗歌的内涵,真是受益匪浅。我还开始学着写诗,老师还夸奖我写得好呢。
四、1.冰心 谢婉莹 《寄小读者》 《繁星》 《春水》
母爱 童真 自然
2.自然界的风雨 生活中的挫折、困难及不愉快
3.A
4.我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五、1.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热情赞颂。2.B 3.AC
六、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