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六年级 > 数学

六下数学第三、四单元检测题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涵盖了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三、四单元的内容,包括比例、正反比例、比例尺、统计图以及一些基本的几何和代数问题。试卷内容丰富,不仅考查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还涉及实际应用和逻辑推理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套试卷主要考查学生对比例及其应用、正反比例关系、比例尺的使用、统计图表的理解及运用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六(下)数学第三、四单元检测

命题者:宋万永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填空。(共26分)

1. 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另一个外项是( )。

2. 在路程、速度、时间这三个量中,当( )一定时,( )

和( )成正比例。

3. 如果y=5x,那么x和y成( )比例;如果=,那么x和y 成( )比例。

4. 8:2=24:( ) 1.5:3=( ):3.4

5. 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0.25,甲数:乙数=( ):( )

6. 从24的因数中选择四个数组成的比例是( )。

7. 小华身高,在照片上她的身高是。这张照片的比例尺是( )。

8. 如果7x=8y,那么x:y=( ):( )。

9. 线段比例尺 表示图上相当于地面实际距离

是( )千米,把它改成数值比例尺是( )。

10. 一幢楼的模型高度是,模型高度与实际高度的比是1:400,

楼房的实际高度是( )m。

11. 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比例。

12. 常用的统计有( )统计图、( )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13. 用20以内的四个合数组成一个比值是1.5的比例是( )。

二、判断。(5分)

1.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 )

2. 由2、3、4、5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 ( )

3. 全班人数一定,每组的人数和组数成反比例。 ( )

4. 圆的半径和它的面积成正比例。 ( )

5. 小麦每公顷产量一定,小麦的公顷数和总产量成正比例。 ( )

三、选择。(5分)

1. 一种精密仪器长,把它画在图纸上,最得长是。这张图纸

的比例尺是( )。

A. 8:128 B. 1: C. 16:1 D. 128:8

2. 小明和小华加工零件的工作效率比是7:8,若两人各自加工280个零

件,所用的时间比是( )。

A. 2:3 B. 7: C. 8:7 D. 1:1

3. 不能与3、6、9组成比例的数是( )。

A. 2 B. C. 18 D. 4.5

4. a÷b=c(a,b,c都大于0),a一定,b和c( )比例。

A. 成正 B. 成反 C. 不成

5. 下列几个量中,不成比例关系的量有( )。

A. 总价一定,单位和数量 B. 减数一定,被减数和差

C. 面积一定,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D. 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

四、解比例。(24分)

:x=:2 x:5=0.46:4.6 =

1.2:x= x:0.8=0.8:1.6 =

五、按要求画图。(6分)

1. 按3:1画出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

2. 按1:2画出三角形的缩小后的图形。

六、根据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4分)

六(1)班有40名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小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数如下图:

(1)参加文娱、体育小组共多少人?

(2)参加文娱小组的人数最多吗?为什么?

七、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30分)

1. 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着陆在内蒙古的四子王旗。在一幅比例尺

是1: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四子王旗与北京距离是3cm,这两地之

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2. 同学们做操,每行站15人,正好站12行。如果每行站9人,可以站多少行?

3. 长的竹竿直立在地上,测得它的影子长。如果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一根电线杆的影子长是,这根电线杆高多少米?

4. 一间房子用方砖铺地,用面积是9dm2的方砖,需要48块。如果改用面

积是16dm2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5.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2小时行驶了全程的40%。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到达乙地还需行驶多少小时?

6. 一块长方形的草地长,宽。请你用1:1000的比例尺画出这块草坪的平面图。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30526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