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十三周练习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知识回顾
填空
看右图填空。
(1)指针从“12”绕点A顺时针旋转( )到“2”;
(2)指针从“12”绕点A顺时针旋转( )到“3”;
(3)指针从“1”绕点A顺时针旋转( )到“6”;
(4)指针从“6”绕点A逆时针旋转300到“( )”;
(5)指针从“5”绕点A顺时针旋转900到“( )”;
(6)指针从“7”绕点A逆时针旋转( )到“12”。
在24、3和11这三个数中,( )是( )的倍数,( )是质数,( )是合数。w W w .
24的全部因数有( ),42的全部因数有( ),24和42的最大公因数是( )。
能被2、3、5同时整除的最小数是( )。
填上适当的质数
19=( )+( ) 18=( )+( ) 32=( )+( )
奇数中最大的两位数是( ),偶数中最小的三位数是( )。
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平均数是8,这三个自然数分别是( )、( )、( )。
若352是3的倍数,那么里最小可以填( ),最大可以填( )。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宽是,高是,它的棱长总和是( ),表面积是( ),体积是( )。
用一根长的铁丝做成一个长,宽的长方体框架,长是( )厘米。
一个无盖的正方体水箱,棱长是6分米,制作为个水箱至少要用铁铁皮( )平方分米。
将一个横截面为10平方厘米的木料分成3段,它的表面积增加( )。
一个正方体纸箱的表面积是120平方分米,占地面积是( )平方分米。
千克可以理解为:(1)把( )千克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的数;
(2)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的数;
(1)把长的铁丝剪成相等的5段,每段铁丝是全长的,每段长米。
(2)把长的铁丝剪成相等的5段,每段铁丝是全长的,每段长米。
(3)将的糖平均分给80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千克,每份是全部糖的。
有一批货每次运走它的,( )次才能运完。
它的分数单位是( )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把它化成假分数是( )。
如果a=2×2×2×3,b=2×3×5,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A=3B(A、B为非零自然数),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如果X和Y是两个不同的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判断
如果a是5的倍数,b也是5的倍数,那么a+b一定是5的倍数。 ( )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 ( )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表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4倍,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8倍。 ( )
分数(X为非零自然数),当X小于6时,它是一个真分数。 ( )
把3个饼平均分成7份,1份是个。 ( )
解答题
填上适当的数
2===12÷( ) 4÷8===( )(填小数)
将下列分数化简成最简分数。
解决问题
一个长方体,底面是边长为的正方形,高是,它的体积是多少?
作图:(1)沿直线画出对称图形,(2)然后再向右平移5格。
本单元知识
一、填空
里面有( )个。
若a与b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那么(a,b)= ,[a,b]=
如果a÷b=6(a,b为非零自然数),则(a,b)= ,[a,b]=
将的盐放入的水中,盐占盐水的
35分钟=小时 80厘米=米
0.7里面有7个( )分之一,它表示( )分之( );
0.05里面有5个( )个( )分之一,它表示( )分之( )
千克比千克少( )千克 比多的数是( )
判断题
(1)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不同。………………………………( )
(2)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 )
(3)甲数的一半等于乙数的(甲乙两数都大于0)那么甲数比乙数小。…( )
三、计算
口算
+= += -= +=
+= -= -= -=
1--= ++= -+=
脱式计算
++ -- -+
四、解决问题
有一块布料,做上衣用去米,做裤子用去 米,这些布料一共用去多少米?
某工程队修一条路,第一周修了千米,第二周修了 千米,第三周修的比前两周的总和少千米,第三周修了多少千米?
拓展空间
王刚喝一杯满满的饮料,分三次喝空,第一次喝了一杯的,然后加满水;第二次喝了一杯的,然后再加满水,第三次全部喝完,他喝的饮料多还是水多?
2、数字和图形结合。计算:
自我反省和总结 1、仔细检查试卷一遍。 2、将自己不会的题目做上记号。